稻田養魚技術

渭視農家四季 發佈 2020-02-28T16:37:13+00:00

一、什麼是稻田養魚從狹義上說,稻田養魚是利用稻魚互惠共生的原理,通過修建田間工程設施,在種植水稻的田中同時套養魚類,從而獲得稻、魚雙豐收的一種立體農業生產模式。

一、什麼是稻田養魚

從狹義上說,稻田養魚是利用稻魚互惠共生的原理,通過修建田間工程設施,在種植水稻的田中同時套養魚類,從而獲得稻、魚雙豐收的一種立體農業生產模式。

二、稻田養魚的好處

1、稻田養魚可獲魚稻雙豐收。

2、稻田養魚能節省稻作勞力和生產支出。

3、改善環境衛生。

4、有利於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

5、養魚稻田中,魚類攝食大量的田間雜草、蟲害、翻動表土,有利於稻田通風和光照,減少水稻的竟爭者及蟲害,有利於水稻生長,提高稻穀產量。

6、魚類糞便肥田、促進水稻生長。

三、稻田養魚技術要點

(一)田塊選擇

選擇水質清潔、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保水保肥性能好,不受旱澇影響的田塊。

(二)田間工程設施

1、開挖魚溝、魚凼的必要性及技術要求。

水稻生長期必須經常調節水位,乾濕兼顧,稻田淺灌和曬田是水稻高產栽培的一項重要技術措施。為解決稻魚用水矛盾,必須在插秧前開挖魚溝、魚凼,增加稻田容水量,以利於魚類生長及種稻施肥、灑藥。

①魚溝:深度為50—80㎝,寬為50—100㎝為宜,魚溝要與魚凼相連,根據稻田形狀和大小,確定開挖魚溝的條數和排列形式,一般可呈「十」、「井」、「田」字形,每條溝要直,有利於排水、通風、透光。

②魚凼:可開挖在田角或田中央,深度為1—1.5米,面積占稻田面積的5—8%為宜,形狀可為長方形、正方形或圓形。

2、加高加固田埂。養魚稻田需在插秧前結合開挖魚溝、魚凼,將田埂加高至50—70㎝,加寬至40—50㎝,並捶打結實,確保不會發生滲漏或塌陷。

3、進、出水口設置攔魚設施。養魚稻田進、出水口應開設在稻田對應角,並設置欄魚柵,用竹篾或尼龍網等製作。

(三)魚種投放

稻田養魚一般在栽秧後7—15天,秧苗返青後開始投放魚種。根據我縣目前的實際情況,以放養草魚、鯉魚和鯽魚為主。規格以50—100克/尾的大規格魚種為好,每畝投放10—20公斤為宜。魚種下田前可用濃度為3%—5%的食鹽水浸泡3—5分鐘進行魚體消毒。

(四)飼養管理

1、人工投餌的必要性。稻田水淺,天然餌料有限,為提高稻田養魚的產量,必須補充人工餌料,如菜籽枯、糠麩或配合飼料等。投餵人工餌料時應堅持做到「定時、定位、定質、定量」。

2、用水管理。水稻生長初期,水位保持3—5㎝,讓水稻儘早返青,水稻生長中後期,水位保持在15㎝左右。

3、日常管理。稻田養魚的日常管理關鍵是防漏和防溢逃魚。因此,必須經常巡視田埂及檢查攔魚網柵,特別是大雨天要及時排水,注意清除堵塞網柵的雜物,以利於排注水暢通。稻田中田鼠和黃鱔都會在田埂上打洞,造成漏水逃魚,應仔細檢查及時堵塞。

4、田間施肥管理。為解決降水施肥時對魚類造成的威脅,可採用段間隔施肥法。即一塊稻田分兩部分施肥,中間相隔2天左右。施肥原則一是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二是重施基肥,輕施追肥。

5、田間施放農藥管理。

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廣譜性的農藥,禁用對魚類有劇毒的農藥。藥應儘量噴在禾苗上,選擇晴天施藥,切忌下雨前施藥。來源:惠農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