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福爾摩斯」在黃石追著病毒跑

金台資訊 發佈 2020-02-28T17:35:21+00:00

揚子晚報在江蘇援黃醫療隊里,有一群「福爾摩斯」。哪裡發現了確診病例,他們要第一時間「上」。根據蛛絲馬跡梳理分析出患者究竟在哪裡感染上病毒,為疫情防控提供精準的「傳染軌跡」。陳勇說,追著病毒跑,是流調工作組的特點。

揚子晚報

在江蘇援黃醫療隊里,有一群「福爾摩斯」。哪裡發現了確診病例,他們要第一時間「上」。根據蛛絲馬跡梳理分析出患者究竟在哪裡感染上病毒,為疫情防控提供精準的「傳染軌跡」。他們做的工作被稱為「流調」,就是流行病學調查。他們在一個更加隱蔽的戰場,默默戰鬥。新華報業赴黃石採訪組記者跟隨採訪了這支小分隊。

任務

隔離點剛剛確診了一例,他們第一個「上」

2月25日早晨8點半,江蘇援黃醫療隊一支5人機動隊出發了。他們的目的地是黃石市內一家集中隔離點。前一天,那裡剛剛確診了一例新冠肺炎病人。一到隔離點,隊員們第一件事是穿戴防護裝備。隔離點的病毒充滿了未知,病毒的所在並不像醫院中那麼明確。

剛剛確診的這位女患者住進隔離點兩天了,兩天前她的丈夫剛剛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作為密切接觸者,這位女士住進了醫學觀察隔離點,接受了咽拭子檢測。24日結果出來了:陽性。患者立即被轉入當地定點醫院隔離治療。機動隊今天的重點任務,是排查弄清這位女士可能存在的傳播軌跡及密切接觸者。

江蘇省疾控中心兩名隊員王福如、胡冉進入隔離點。他們先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詢問當天要調查的確診患者情況,事無巨細記錄發病前在隔離點的暴露史、接觸人群、日常生活以及行動軌跡。王福如告訴記者,這是為了排查出確診患者的密切接觸者,以便早發現、早控制。

隔離點中出現確診病例讓王福如有些擔心傳染範圍擴大。「隔離點裡有沒有帶孩子一起隔離的家庭?」確認有哺乳期的孩子後,王福如叮囑工作人員一定要提醒家長,減少與孩子面對面的接觸。出隔離點前,他又叮囑工作人員注意事項:「送餐一定不要見面,放在門口,敲門就可以了。」

此時,同行的江蘇援黃醫療隊隊員吳曉松、田野正穿戴更高等級的防護裝備。他們進入了確診患者生活區進行深度消殺。此次消殺,大約持續了兩個小時。

為了抓緊時間摸清這名確診患者的接觸人群,王福如、胡冉根據患者信息,又趕往其生活的社區摸排。

江蘇援黃醫療隊疾控組負責人陳勇告訴記者,通過仔細摸排及詢問,確定了這名女患者居家期間沒有外出,送入醫學觀察隔離點後,一直單獨在房間內隔離,「排除了她造成社區傳播的可能性。從防控角度是安全的。」陳勇說,追著病毒跑,是流調工作組的特點。江蘇疾控的工作人員抵達黃石以後,馬不停蹄尋找新冠肺炎傳染源、密切接觸者,分析傳播途徑,還深入確診病人生活區域,對生活環境進行終末消毒、採集病毒樣本。這些工作,說不準何時與病毒「照面」。

「破案」

兩起不能確定傳染源的病例,抽絲剝繭揭開謎底

流調工作並不總像記者所見的這麼簡單。江蘇援黃醫療隊疾控組負責人陳勇告訴記者,約10%的確診病例情況複雜、線索紛繁,要理清真如破案一般。

陳勇和記者分享了幾例追溯案例。兩起不能確定傳染源的病例案例的回顧性調查,背後過程十分精彩。

這兩起案例分別涉及患者A與患者C,在流調過程中均沒有發現有武漢旅居史。二人互不相識,也都否認有共同接觸史,A回憶說沒跟任何人有過聚會;C則回憶,此前曾且僅與B在茶樓聚會過,而此時B並未發病。A和C的發病史的追查斷了線索。

那麼,A和C是如何被傳染上的呢?C不經意說起的B是關鍵人物。不久後,B被確診了。通過疫情網報系統,流調人員得知B為有武漢旅居史的確診患者。接著,在公安部門協助下發現,在B與C會面時,A也曾出現在同一個地方。隨後,流調人員再次詢問A,A終於想起來,當天跟B在同一家茶館,但當時C並不在場。

至此,流調人員通過相鄰時間,共同空間和同一人物的串聯,確定了A和C均由患者B傳染所致,將兩個原本無關的病例串聯起來。而事實上,這一過程還要複雜得多,由於剛開始A與C都否認曾外出聚會,流調人員一一排除其他可能後,才抽絲剝繭找到了茶樓這條線索。

小區的健身廣場也是傳染地之一。在追溯性調查中,流調人員發現,某小區內圍繞著健康廣場的幾幢樓內出現了確診病例。在深入交流溝通中,這幾位確診患者表示曾到健身廣場鍛鍊身體或和熟人聊天。

和患者交流時,流調人員的詢問以30分鐘為1段進行,「比如我們會詢問,吃過晚飯後的6點到6點半做了什麼?」陳勇說,一些不經意的小細節正是「破案」的關鍵。比如出門倒垃圾、下樓坐電梯,「這些小細節常常被患者忽視,增加了破案的難度。」

辛苦

在黃石平均每天要跑70到80公里

「開車繞黃石市區跑一圈,大約50公里,這些隊員平均每天要跑70到80公里。」一直為機動隊開車的當地司機胡昌輝說,如果要到陽新、大冶,隊員們一天要跑二三百公里,「他們真是辛苦」。

陳勇告訴記者,2月16日起,江蘇醫療隊疾控組成立機動隊摸排黃石地區傳染新冠肺炎「隱患」;另一方面派出4名流調專業人員與黃石市疾控中心專業人員結隊下沉至全市4個區,聯合公安、街道和社區管理人員深入一線,進行集中隔離點風險排查,病例個案流調和發熱病人密切接觸者篩查,第一時間發現隱患,為疫情防控站好前哨。

臨近午飯時間,王福如接到電話,西塞山區想請機動隊去做聚集性疫情排查。江蘇援黃醫療隊隊員張惠力是4名駐點流調員之一。他每天在黃石西塞山區的工作是分析研判「不能排除肺炎的發熱病人名單」,也要指導區內流調員工作。「反應速度快、工作細緻,專業!」黃石市疾控中心在西塞山區駐點的流調員柯賢洲這樣評價江蘇同事。

匆匆吃過午飯,機動隊趕往西塞山區。在區內一家診所查看患者記錄時,胡冉一眼就發現一名患者信息有些「異樣」。發熱加上在武漢有過停留,他隨即讓工作人員找來患者診療信息,仔細研判,確認是感冒患者後,仍不放心、用手機拍攝下信息留存。

柯賢洲說,疫情防控初期黃石患者多,他們人手少,工作一度被動。江蘇的流調專家到社區工作後,從頭梳理了工作內容,現在由區里街道、公安、市場監督、社區衛生服務等部門聯合組成的流調組運行順暢。「為當地培養一支帶不走的流調隊伍。」陳勇說,這也是江蘇援黃醫療隊的任務之一。(新華報業赴黃石採訪組 蔡蘊琦 胡安靜 陳月飛 萬程鵬)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