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人:離不開中國製造,美國人:越南無法成世界工廠,事情有變化

bwc中文網 發佈 2020-02-28T20:33:02+00:00

在世界經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今天,全球商家和消費者對商品的選擇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這就使得中國製造憑藉優秀的品質脫穎而出。

在世界經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今天,全球商家和消費者對商品的選擇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這就使得中國製造憑藉優秀的品質脫穎而出。在新冠病毒在日本、韓國、伊朗、義大利、美國等全球多國相繼爆發的情況下,越來越多國家的消費者都進一步感受到中國製造的價值所在,和不可替代性。

以口罩生產為例,根據工信部此前披露的數據,疫情之前,中國口罩總體產能是每天2000多萬隻,產能為全球最高,占全球近半產能規模。當前產能已是疫情前的近4倍。而根據國家發改委2月25日的統計數據,目前中國普通口罩、醫用口罩、醫用N95口罩的日產量達到7619萬隻。其中,醫用口罩日產量達到3028萬隻,醫用N95口罩日產能突破100萬隻。以上數據表明,全球多國的消費者或都將對中國生產的口罩越來越依賴。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及部分在伊朗的中資企業已於2月26日向伊朗捐贈了5000份檢測試劑盒以及25萬隻口罩。不僅如此,事情的另一個進展是,韓聯社援相關部門2月27日消息稱,上海市當天轉交向韓國的大邱市和慶尚北道贈送的50萬隻口罩,其中10萬隻為醫用,40萬隻為KN95口罩。可以預見的是,隨著產能的進一步加大,中國口罩將越來越多的讓全球受益。這也是中國製造不可替代性的體現。

事實上,關於中國製造的不可替代性,以及優秀的價值,曾以製造業而聞名的韓國企業的社長早已深有體會。韓國《亞洲經濟》早在2017年曾報導,韓國一家大企業社長前往中國出差時,他切實感受到韓國製造正在被替代。他說,僅僅幾年以前,大部分中國人還傾向於使用韓國一些品牌的手機,我看到,大部分人都拿著中國製造的產品。而路透社數周前則分析報導稱,韓國製造正在被中國製造取代。

不僅如此,還有一個明顯的現象,這就是近年大舉發展製造業,並試圖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的越南和印度的生產商及消費者也都離不開中國製造。事情的一個新變化是,新冠病毒爆發以來,越南紡織服裝業的供應鏈嚴重受影響,從今年第2季度起,越南紡織業將會面臨原輔料嚴重短缺的問題。而這背後的原因正是越南生產企業離不開從中國企業等生產商提供的原材料。

越南紡織服裝協會(VITAS)主席武德江稱,越南本土公司目前的原輔料只夠維持生產到3月底,如果3月仍無法從中國等市場獲得足夠的進口,很多公司將從4月開始面臨原輔料嚴重短缺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越南紡織業55-60%的原輔料供應均來自於中國,特別是服裝原輔料、紗線、布料等主要從中國進口。這就意味著,越南人的生產和生活也都離不開中國製造。

的確,過去四十年間,中國「世界工廠」已深入到全球製造領域方方面面,中國製造業規模居全球首位,是全世界唯一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這就意味著,全球任何一家製造業企業都離不開中國製造的原材料和生產環節的供給。而越南由於製造業起步晚,技術薄弱等諸多因素的限制,被許多專家認為,越南難以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下一個世界工廠。

對此,數周前已有美國企業明確表示,越南生產更多優質商品並不現實。例如,總部設在明尼蘇達州的嬰兒座椅和嬰兒防護欄公司RegaloInternational總裁弗蘭納瑞表示,目前除了中國外,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生產金屬嬰兒防護門。在中國之外重置生產線並不現實。如果將生產線搬到越南,這意味著生產成本至少會增加50%。

不僅如此,美國媒體CNBC稍早前援引貝恩公司副總裁Gerry Mattios表示,全球製造業工廠設施將變得更加分散。東南亞地區不可能會成為世界工廠。人們在這些地方往往只會看到一些一些裝配生產線,而並非全部。也就是說,在東南亞的越南無法成為真正的世界工廠。

而與越南製造相比,另一個試圖想要成為世界工廠的國家-印度,其製造業同樣陷入了瓶頸。以「印度高鐵」為例,自去年2月印度國產最快列車「致敬印度」首次運行後,就事故頻發。實際上,「致敬印度」號並不能夠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高鐵,因為它的最高試驗時速是180公里,而實際最高運營時速160公里,因此被稱為「半高鐵」。

許多分析師認為,印度大舉發展製造業的出發點原本是很理想化的,但現實的情況是過於急功近利。英國《金融時報》亞洲版主編皮林認為,印度製造追趕中國或許是不現實的,印度在製造業方面沒有良好的聲譽。就連印度人自己也看不起本國產品,印度製造所謂的「拼湊式創新」是物資稀缺的產物——印度人把零件用膠帶、顏料和祈禱拼湊在一起,印度製造名字取得響亮,但卻像是「海市蜃樓」。」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製造或宣告失敗的另一個跡象是印度的消費者對於印度製造的許多產品絲毫沒有興趣,反倒是,他們越來越離不開中國製造。例如,《印度斯坦時報》不久前援引一份接受8973名印度消費者的調查報告稱,有83%的印度消費者表示青睞購買中國產品,而非印度商品,報告稱,印度消費者表示在同類商品中,中國產品的價格和質量的雙重優勢,無可替代。他們稱,「我們已經無法忍受沒有中國製造和中國貨的日子」。

事實上,不僅是越南、印度無法成為世界工廠,同樣擁有先進位造業生產能力的德國、日本以及美國的製造業也正在被中國製造所取代。例如,日本製造由於近年不斷發生造假等醜聞,已飽受詬病,日本經濟新聞數月前就提出「日本技術立國招牌褪色了」的疑問,並從基礎研究能力、應用開發能力、盈利能力、新陳代謝能力四方面,說明日本的創新能力未提高。

而德國電視台數周前曾報導稱,德國製造在電動車、人工智慧、高鐵、5G技術……許多領域落後於中國。」另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德國經濟研究所所長弗萊徹教授則表示,是時候更新你的知識了,德國經濟奇蹟已經不再是榜樣。德國製造或正不斷崛起的中國製造被取代。

不僅如此,在美國,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都對中國製造情有獨鍾,認為離不開中國製造。例如,亞裔美國人郭洪數月前曾對美國消費者依賴中國製造的現象表示,孩子們書包里的幾乎所有文具,圖釘、膠水、貼紙……無一例外。而此前,有美國消費者被記者問到,「你們需要的產品能在其他國家生產嗎?」答:「不能,只有中國有完整生產鏈。」「你們進口的這款中國商品有沒有其他替代品?」答:「沒有,美國消費者就喜歡這款中國貨。」(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