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蘇地區番茄臍腐病發生及綠色防控技術

天山植保 發佈 2020-02-29T03:01:37+00:00

二、發病規律及原因 發病規律:番茄臍腐病又稱蒂腐病、頂腐病,俗稱"膏藥頂",近年來發生比較普遍,而且呈加重趨勢。

番茄為阿克蘇地區栽培的主要蔬菜品種之一,無論是設施農業還是陸地栽培均有較大種植面積。番茄發生的病害種類也較多,有臍腐病、黑斑病、病毒病、菌核病、早疫病和晚疫病等。其中臍腐病是番茄生產中常見的生理性病害,當前為溫室栽培番茄該病害的主要發生時期。為較好控制該病害發生,地區農技推廣中心植保站根據多年的栽培及防控經驗,梳理了阿克蘇地區番茄臍腐病發生規律及綠色防控技術,以便指導設施農業生產區該病害防控工作的有效開展。

一、 病原及危害狀

病原:此病由水分供應失調、缺鈣、缺硼等原因而引起的生理性病害,番茄的感病生育期是座果後1個月 。

危害症狀:番茄臍腐病初發生於幼果的臍部,即花殘餘部及其附近。發病初期臍部首先出現圓形或不規則的水漬狀、暗綠色病斑,後逐漸變為暗褐或黑色,後逐漸擴大,至果實頂部凹陷,通常直徑1~2厘米,嚴重時擴展到小半個果實。後期濕度大,腐生黴菌寄生其上後可現黑色霉狀物。病果提早變紅,病狀多發生在一、二穗果上,同一穗上的果實幾乎同時發病。

二、 發病規律及原因

發病規律:番茄臍腐病又稱蒂腐病、頂腐病,俗稱"膏藥頂",近年來發生比較普遍,而且呈加重趨勢。隨著春夏季氣溫不斷升高,葉面蒸騰水分加速,根部養分供應不足,特別是鈣肥補充不足時,該病害就易發生危害,直接影響番茄的產量和商品品質。輕者果實出現小的黑斑,商品性降低,嚴重時整個果實變黑腐爛,減產20-30%。

發病原因分析:番茄臍腐病屬生理病害,發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受水分供應失調的影響。生育期間水分供應不均或不穩定,尤其缺水時,水分供應失常,番茄葉片蒸騰消耗所需的大量水分與果實進行爭奪,或被葉片奪走,特別當果實內、果臍部的水分被葉片奪走時,果實突然大量失水,導致其生長發育受阻,形成臍腐;二是受缺鈣的影響。番茄從土壤中吸收的鈣素和硼素缺乏時,致使臍部細胞生理紊亂,失去控制水分的能力。其中多年連種,過量使用氮、磷肥,都會抑制對鈣的吸收。土壤中氮肥過多,營養生長過旺可致土壤缺鈣,果實將不能及時得到鈣的補充,當果實含鈣量低於0.2%即引致發病;三是和番茄品種及土壤結構有關。土壤層淺、沙性大、鹽鹼土發病重。

三、綠色防控技術

1. 選用抗病品種。不同品種發病程度不同,其中果皮光滑、果實較尖的品種比較抗病,果皮較薄、果頂平及花痕較大的易發病。

2. 選富含有機質土層厚,保水強的砂壤土種植番茄。土壤缺鈣時,畝用硝石灰或碳酸鈣50千克均勻均撒於地面並翻入耕層中;保持土壤水分相對穩定,減少土壤中鈣質養分淋失;避免施氮肥過多,特別是速效氮肥,不要一次施用過量,注意氮、磷、鉀適當,要多施腐熟有機肥。

3. 適量及時灌水,尤其結果期更應注意水分均衡供應。適時灌水防止土壤時干時濕,特別不要使土壤過分乾旱。第一水定植時和第二水花開始坐果時,水量均不能太大;第三花序開完以後,第一穗果如雞蛋大小時,才澆大水。保持土壤濕潤,春夏季灌水宜在清晨或傍晚進行,注意做到勤澆、淺澆。

4.注重根外追施或葉面噴施鈣肥。番茄著果後1個月內是吸收鈣的關鍵時期。發病初期,用1%的過磷酸鈣、或0.1%氯化鈣進行根外施肥,每7天1次,具有良好防效;同時葉面噴洒1%的過磷酸鈣,或0.5%氯化鈣加5ppm萘乙酸、0.1%硝酸鈣,從初花期開始,隔15天1次,連續噴洒2次。

來源:阿克蘇地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植保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