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離素養教育還有多遠?

芥末堆看教育 發佈 2020-02-29T16:34:37+00:00

參與築橋實驗小學創校工作的鄭騰飛博士,從麻省理工實驗室「重回」小學課堂,決心從核心素養框架出發,通過培養目標、課程設置、以及評估改革,落地素養教育。

來源:外灘教育(ID:TBEducation),作者周瀅瀅

素養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什麼是素養?究竟包含哪些方面?依然是很多學校需要面對的難題。參與築橋實驗小學創校工作的鄭騰飛博士,從麻省理工實驗室「重回」小學課堂,決心從核心素養框架出發,通過培養目標、課程設置、以及評估改革,落地素養教育。經過兩年多實踐,鄭博士和我們分享了她的經歷、感悟和思考。

一場疫情,將要培養什麼樣人的問題,拋在了我們面前。

這場突襲而至的災難中,有醫護人員感人至深的付出和犧牲;世界各地捐助者和志願者「雪中送炭」的溫情;還有諸多如李文亮等普通人的催人淚下。

感動之餘,也要看到一些問題。

比如,以粗魯、一刀切的方式,對待來自疫區的同胞,甚至使他們承受歧視和羞辱;大眾面對謠言,盲目從眾、毫無辨識力的表現;一些不法商家趁火打劫… …

就像病痛能暴露出人身體上的病症,這場疫情同樣暴露出我們社會在文化和教育上的「病症」:職業操守、獨立思考和思辨力、品格與德行、還有人文關懷的缺失。

過去一個月中發生的種種讓人困惑、悲傷、無奈甚至憤怒的事件,可以說是全社會在為過去片面的教育模式買單。

我們必須意識到,那些與知識、能力無關,更隱性、更底層的「素養」,才是一個國家真正的軟實力。

未來,我們要培養什麼樣的人?不如問,未來要培養孩子具備怎樣的「素養」?

「素養教育」,或者說「素質教育」,我們並不陌生。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國家已經提出了「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的素質教育。

但是,直到今天,究竟什麼樣的教育,算得上是素質教育?學生需要具備的素養是什麼?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應試教育大環境中,這些問題的答案,依然顯得模稜兩可。

對於這一問題,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鄭騰飛博士,有很多思考。

她可以說是應試教育的勝利者。從小到大都保持著優異的成績,從重點高中,考進北大,再申請到麻省理工的全額獎學金讀博,這一路堪稱傳統教育的「成功典範」。

可是,考上麻省理工之後她發現,自己按部就班,順從他人期望所追求的一切,失去了意義。

「從小到大,我的人生目標只有『考高分,上名牌大學』,卻從沒思考過上大學究竟是為了什麼,也從未想過自己喜歡什麼。」

鄭騰飛(右一)在MIT帶領本科生寒假化學營

反思自己二十多年的求學生涯,這位留美學霸想通了一個問題:找到自己所喜愛和擅長的事業,為之傾盡熱情和汗水,享受其中的磨難和收穫,這才是孩子一生的幸福之源。

真正想做出改變,鄭騰飛認為,還要到義務教育階段最開始的地方—— 小學中去。

「小學是集體教育的開始,離教育的『結果』似乎很遠。可是,教育最初的方向和早期的步驟,恰恰是最重要的。孩子很多關鍵的品質,也就是核心素養,要從年幼時就開始培養。」

2016年,「跨界教育人」鄭騰飛作為課程總監,參與了上海市平和教育集團新的小學校區——築橋實驗小學的創校工作。

鄭騰飛在2019平和教育論壇上發言

如今,這所小學對素養教育的培養目標、課堂設置、再到評估方法,都有了初有成效的探索。

兒童階段需要培養什麼樣的核心素養?築橋實驗小學又是如何推行素養教育,並進行有效評估?外灘君和鄭騰飛博士聊了聊,她的實踐和思考。

我們要培養什麼樣的人?

「學霸,也是應試教育的受害者。」

鄭騰飛說,學生時代的自己,曾花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去修煉考試技能,好奇心和獨立思考反而沒有被重視,更談不上發展愛好,為人生做出選擇。

像她這樣的學霸還有很多。他們有才華、夠努力,卻始終缺少真正的熱愛和源動力,躑躅不前,迷茫不安。

因此,在築橋成立之初,鄭騰飛所領導的學校課程中心,就確定了以培養終身學習者為目標的核心素養框架,並在近期與華東師範大學團隊合作,形成了核心素養模型。

這個核心素養模型里,我們所熟悉的批判性思維、創新性、合作與溝通等素養和能力,都屬於「行動力」的部分,對應著「怎麼做」(how);

而在此基礎上的,是「目標感」和「驅動力」,它們對應著「做什麼」(what)和「為什麼」(why)。

築橋核心素養框架

「目標感和內驅力,是一個孩子更為底層、核心的素養。」

鄭騰飛解釋說,我們常常過分關注知識、能力、方法論,卻忽略了保護好孩子的目標感和內在驅動力,讓他意識到什麼才是值得一生奮鬥的目標。

如何保護內驅力,幫助孩子樹立目標感?在她看來,最重要的是,引導孩子了解真實的社會,關心現實問題。

史丹福大學的威廉·戴蒙教授,是當代研究青少年發展和品格的傑出學者。他發現,這一代年輕人,成長過程中缺乏「真正去做一件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讓自己覺得有價值的事」的目標感,因而常常覺得迷失。

築橋有兩個慈善項目,面向上海市低收入家庭中的聽障兒童和全國教育欠發達地區的學校,通過與醫院的互動、慈善義賣、網際網路直播等方式,讓孩子明白,這一切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作出改變。

疫情發生後,學校課程中心的老師們和科學組自發策劃了《築小橋「新冠」生活史》的項目式學習,以真實世界為「教材」,引導小學生「閱讀」所處的時代。

小學生在填寫新冠生活史項目手冊

「10年之後,你將如何回顧『新冠』這段歷史?」

「 特殊的歷史時期,我們怎樣辨別漫天飛舞的謠言?」

「 如何在保持自己心情穩定的同時關愛他人,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項目通過探索幾個基礎的問題,發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科學分析、自我管理、溝通與表達、以及社會情感能力等核心素養。

項目結束後,還將產出可能是第一本由孩子們撰寫的歷史書,從方方面面記述21世紀20年代的第一個春天,孩子們眼裡的世界。

在平日裡,垃圾分類、環境保護等現實問題,也都以項目學習、講故事、興趣課等形式,向孩子們耳濡目染地傳遞,幫助他們了解世界上的現實問題,和真正有意義的事情。

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比掙很多的錢會帶來更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這種意識需要從小就給到孩子。」

科學選修課上給孩子們講特斯拉的生平故事

鄭騰飛希望,從學校走出的孩子,都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努力並不只是「for a better life」, 而是「for a better world」。

他們努力學習也好,考好大學也好,最終都是想要解決某一個現實世界中的問題,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而那些關心現實問題,願意通過自己的努力做出改變的孩子,在漫長的一生中,更有可能做出大的成就,獲得真實、長久的幸福。

感性、理性和品格

有了目標感和驅動力,孩子們還需要一套實現目標的方法論,那就是行動力。

「有內心的熱情、 長遠的目標,再加上積極的行動,這樣的人在任何環境中都有獲得幸福的能力,也會成為一個終身學習者。」

鄭騰飛在同濟大學中國「數制」工坊第二次年會上發言

在鄭騰飛看來,行動力,這樣一種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離不開三個核心方面:理性能力、感性能力,和品格。

1. 為什麼要強調理性和感性能力?

「未來的孩子,應該同時具有理性和感性兩方面的能力。很可惜,這兩方面的培養,在現有教育體系中,都非常缺失。」

鄭騰飛表示,理性能力,指科學思維的能力。

比如,能對一件事做客觀、冷靜地分析,能分清事實和觀點,能用一套比較清晰的方法論,得出客觀真實的結論… …這些是小學生也要具備的素養。

她曾經和外灘君聊過,今天的科學教育是如何跑偏的:我們的科學教育太強調具體知識,但是知識背後蘊含的一套最核心的思維方法,在傳統的學校教育體系里,完全沒有覆蓋到。

因此,很多孩子的科學素養,幾乎為零。

作為麻省理工畢業的理工科學霸,鄭騰飛本人,也是科學教育跑偏的「受害者」。

我曾一直以為,科學就是越來越複雜的公式、越來越繁複的知識,直到在美國讀博士做科研,才真正開始了解科學的來龍去脈,並殘酷地意識到,自己其實在科學研究方面並沒有那麼擅長。

反觀我的美國同學,雖然理科院系的學生比例遠低於國內的大學,但留下的都是對科學研究有很深的熱情和理解、決心成為科學家的學生。與他們之間的差距,一度讓我十分自卑和痛苦。

因此,她堅信,思維方式永遠比具體的知識重要,科學素養比科學知識重要。

即使是小學二年級的課堂上,她也希望,孩子們多一些科學思維方面的訓練。

如果孩子們曾認真討論過,「被所有人都認同的觀點就是事實嗎?」這樣的問題,謠言和不實信息就不會像今天一樣充斥著我們的視聽了。

鄭騰飛(左)在主持一年級新生的科學競賽

此外,感性能力,追求美、感受美的能力同樣重要。

審美的趣味,不僅要融於各個學科,還要流淌在學校的建築和日常。孩子們只有先體會到美,才會對自己有要求,「我要過一種美的生活,我要有能力去創造美」

築橋自主研發的食育課程,就是這樣一種培養孩子追求美、感受美的校本課程。

在這堂跨學科的生活美學教育中,以食物為載體,貫穿二十四節氣,引導孩子認識食物與人、生態、環境的關係,了解事物背後的食材產地、烹調技術、飲食體驗、文化歷史等,培養孩子熱愛生活的能力。

築橋食育課堂:聽聽自然的聲音

2. 品格能力,是行動力的基石

對品格的培養,在應試教育大環境中,是最容易被忽視的,也容易流於形式。

「只有一個孩子擁有健全的人格,我們才能去談其他方面的能力」,鄭騰飛將它比喻為,最底層的作業系統。

無論將來想實現怎樣的目標,成就什麼樣的事業,都離不開作業系統的支持。

而品格教育,不僅包括傳統的德育、價值觀教育,還應該包括對性格的引導,比如孩子的情緒管控能力、面對困難挫折的忍耐能力、敢於冒險和樂觀的精神等等。

「這些性格力量並非先天的,而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通過後天不斷去磨練的。」

鄭騰飛表示,這也是為什麼,學校會將SEL社會情感學習、正面管教等與性格培養相關的課程內容,作為每個孩子的必修課,甚至要優先於其他任何知識和技能的學習。

築橋小學生的社會情感課

若評價不改變,素養只是「空中樓閣」

如果一所學校的評估方式不能改變,再好的素養教育,實施起來都只是「空中樓閣」。

可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素養」,又該怎樣被評估?

比起一場考試、一個簡單直接的分數,融合課堂表現、項目學習成果、作業成果等多方面表現的綜合評估,更能說明孩子某一段時間的學習狀態,以及發展趨勢。

鄭騰飛(右)與教研組研究圍繞評估的課堂形式

因此,築橋的學科評估報告上,有「學業水平、興趣、態度」三個層級。

孩子對某一門學科的學習興趣、學習態度等,都會通過一些具體的細則表現,被老師觀察和記錄。

「比如,雖然有的孩子對某些知識點的掌握,不是那麼熟練,但是他在課堂互動中,能積極地提問、回答、小組討論。說明,他對這些知識點的興趣,還是非常高的。

再比如,有的孩子在學科課堂上缺少積極性,但是在班會課上,非常積極,樂意發言,我們就知道他可能更加關注人和人之間的聯結,更樂意討論這些人際關係問題。」

鄭騰飛解釋說,學校會將這些一紙分數反映不出來的「特質」,反饋給家長,引導他們全方面地認識到孩子。

與學科評估報告同樣重要的,還有兩份特別的「成長檔案」,一份是校園生活報告,一份是學習適應性報告。

校園生活報告,將以數據的形式,呈現出一幅孩子在校圖景,包括受到鼓勵、提醒的次數、遲到的次數、圖書館的借閱次數等,「這些數據,對了解孩子的成長來說,同樣重要。」

學習適應性報告,更像是一種「解析報告」,它解釋了,為什麼孩子呈現出今天這樣的學習狀態。

比如,報告里會顯示,孩子的親子關係、同伴關係、師生關係狀況。

學習適應性報告部分截圖

「我們在盯著孩子學業表現的同時,有沒有注意到,孩子所處的壓力環境?他們是否有焦慮的傾向?和同伴、老師、家長的關係是否緊張?」

鄭騰飛提醒,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卻往往不被覺察。

而學科評估報告、校園生活報告、學習適應性報告,三份報告綜合起來,才能呈現出一個全面、立體的孩子。

這些報告,能幫助家長更好地判斷,孩子在哪些方面擅長,而不是提供一個籠統的分數,也方便老師和家長更有針對性地溝通。

「評價方式的改變,還能倒逼課堂改革。」

鄭騰飛強調說,當評估方式改變了,教學自然也隨之變化。

因為,「以終為始」的逆向設計,要求老師一開始,就對課堂內容,設置好相應的觀察點和「抓手」。

比如某一堂科學課的教學目標,是搞清楚棲息地環境和物種之間的關係;那麼,老師就必須要明確,學生有什麼樣的表現,才是真正的理解。

「孩子是否能自己去設計一個棲息地模型,裡面有符合物種種類、形態、以及關係的設定?模型做出來以後,孩子能否進行公開的演講和解釋?

... ...這就要求,課堂也是以情境化教學、項目式學習的方式展開。」

當然,外界會有一種質疑,擔心這樣的素養評估方式,不像考試分數那樣準確和客觀。

在鄭騰飛看來,這不是關鍵性的問題。

我必須要承認,素養評估並非絕對客觀,一定存在老師的主觀性。但評估為什麼要絕對的公平、公正呢?評估的目的不在於篩選、選拔,而是通過記錄幫助孩子更好地發展。絕對的客觀、公正,並不是評估重點。

通過評估發現孩子真正的興趣點在哪裡?是否真正理解了學科知識,並在實際運用中發展出相應的能力?下一步老師需要改進教學內容嗎?這才是評估真正的意義。

鄭騰飛在科學課堂上

雖然,進入教育行業的時間還不算長,但是,鄭騰飛對素養教育的目標和實現路徑,已漸漸清晰。

「一所小學,要能夠從整個人生的維度考慮,給每個孩子帶來價值。」

這位重回小學課堂的麻省理工學霸相信,即使素養教育是一座難以企及的高山,學校要做的,也是不斷向這座高山跋涉。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外灘教育」。原標題《從麻省理工到小學課堂,這位留美學霸反思:我們離素養教育還有多遠?》。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