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是無名詩人,卻因一記鐘聲寫下千古絕唱,驚艷了世人

慶余 發佈 2020-02-29T19:14:45+00:00

縱觀我國古典詩歌,你會發現古人生活,是事事皆可入詩。這本是他人生一大喜事,不料安史之亂突然爆發,玄宗倉皇奔蜀,他與不少文人也紛紛逃到今江蘇、浙江一帶避亂。

縱觀我國古典詩歌,你會發現古人生活,是事事皆可入詩。如李白漫遊涇縣桃花潭,村人汪倫常以美酒招待,便寫下了《贈汪倫》詩以示感謝。孟浩然希望能夠得到張九齡的引薦,便寫下了《臨洞庭湖贈張丞相》詩。再如蘇軾酷愛吃荔枝,於是就有了《食荔枝》詩。而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楓橋夜泊》,便是與生活中的一記鐘聲有關。

據《唐才子傳》卷三記載,詩人張繼於天寶十二年(753)進士及第。這本是他人生一大喜事,不料安史之亂突然爆發,玄宗倉皇奔蜀,他與不少文人也紛紛逃到今江蘇、浙江一帶避亂。天寶十五年(756)秋,張繼泊舟到蘇州城外的楓橋,就在這個江南水鄉的秋夜裡,在蘇州寒山寺的一記鐘聲下,他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詩《楓橋夜泊》。

顧名思義,它是張繼創作的一首羈旅詩。但它與其他羈旅詩所不同的是,除了羈旅之愁外,詩中還包含著張繼的家國之思,以及身處亂世流離失所的憂慮。總之,雖然《楓橋夜泊》只有短短4句,但是通過詩人對江南水鄉深秋夜景的觀察和感受,我們卻是能夠準確而具體地領略出詩人的複雜情感。可謂是有景有情,有聲有色。

而張繼寫下這首詩後,恐怕他自己從未想過,當初因一記鐘聲而作的寫愁詩,卻在後來被各種唐詩選本入選,爭相傳誦了1200多年。如今看來,張繼的這首詩不僅成了千古絕唱,他自己憑此詩而名留青史,甚至還擴大了蘇州楓橋和寒山寺兩處名勝的名聲和影響。那麼張繼這首詩到底寫了什麼呢?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這首《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首先,詩的第一句「月落烏啼霜滿天」,即月亮已經落下,烏鴉開始啼叫,寒氣滿天都是。顯然,這三種景象是午夜時分有著密切關聯的景象。因為月亮的落下,樹上的棲烏有感於光線明暗的變化,所以被驚醒後發出了幾聲啼鳴。而在船上的詩人,則因為夜深,霜氣開始暗凝,便感受到了空氣中籠罩著的寒意。

正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此番景象不僅給詩人營造出了江南水鄉秋夜的幽寂清冷氛圍,還給以詩人身為羈旅者,作客他鄉卻流離失所的孤獨寂寥之感。因此在詩的第二句「江楓漁火對愁眠」中,詩人便明確表明了自己的感受,即這句詩中的「愁」字。它的意思是說,詩人對著江邊的楓樹和漁火,在憂愁中準備睡下。

然而此情此景,詩人又怎能睡得著呢。於是便有了詩的三、四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即姑蘇城外的寒山古寺,半夜裡敲鐘的聲音傳到了客船上。我們說前兩句詩中,共十四個字,詩人卻寫了六種景象。然而這兩句詩中詩人卻只選取了一件事,那就是寒山寺的一記鐘聲。這是為什麼呢?主要是因為鐘聲是詩人此次楓橋夜泊中所能得到的最鮮明深刻的印象。

因為前面所謂的月落烏啼、霜天寒夜、江楓漁火等景象,都是視覺感受放在第一位,而寒山寺的鐘聲卻是聽覺感受放在第一位。並且還是一個安靜的夜晚,那麼這個鐘聲給人的印象無疑就很強烈和深刻了。所以說「夜半鐘聲」不僅襯托出了夜的靜謐,也烘托出了夜的清寥,仿佛詩人的世界就剩下了這一記鐘聲。至此,詩人心中的種種感受也就在不言中,就在這記鐘聲里了。

其實,如果單獨從寫景角度來說張繼的這首詩,它不失為一首「詩中有畫」的佳作。畢竟其中任何一個景色,都可以單獨成畫,亦可組合成畫。當然,也正是有了詩人的羈旅之愁、家國之思、流離失所之苦,這首詩才會有情有味,成為後世人人傳誦的千古絕唱。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