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畢業將更加困難?SCI評價改革帶來的喜與憂

輯思編譯 發佈 2020-02-29T20:43:41+00:00

其中,加大發表國內高質量期刊論文的要求、降低SCI 和影響因子在學術評標準中的地位、收緊論文發表費用、推行論文代表作制度、不將 SCI 論文指標作為招聘、畢業的前置條件等要求引發了學術圈熱議。

面對學術評價改革,研究生畢業是否會更難?青年教師待遇是否會受影響?未來的學術發展是否要靠「圈子」?

上周,教育部、科技部接連發文要求破除「 SCI 至上」和「唯論文」導向,並對學術評價、學術教育等多方面提出了具體舉措。其中,加大發表國內高質量期刊論文的要求、降低 SCI 和影響因子在學術評標準中的地位、收緊論文發表費用、推行論文代表作制度、不將 SCI 論文指標作為招聘、畢業的前置條件等要求引發了學術圈熱議。

在科研圈發布《科技部發文整頓「唯論文」和「SCI至上」,你的學術生涯可能迎來這十個改變》一文後,數百位來自學術圈的讀者向我們表達了對這次學術評價改革的看法。其中,碩博研究生占 50%,高校教師占 22%,科研工作者占 17%。約有三成讀者表示了對新舉措的大力支持,還有六成讀者態度謹慎,認為新舉措應該根據實際情況慢慢探索,不宜「一刀切」。我們將其中一些讀者留言和意見精選了出來,和大家一起討論這項中國學術圈的開年大事。

1. 碩博研究生們最關心的問題:畢業更難了?

一些應用型學科的同學們表示,這次改革值得期待:

我是高年級計算機博士生。可能輪不到影響我了,但是還是蠻期待。感覺(實施時)要從實際出發。其它學科我不了解,但是計算機學科不需要 SCI,主要評價指標其實是會議大於期刊的學界內 CCF 列表是比較權威的,學院要求 CCF 列表論文,但是學校非要求 SCI,兩個標準不完全重合,就得兩頭兼顧。感覺不是很必要,也挺麻煩。

這會讓我更加專注於臨床知識的學習,摸索中醫實踐經驗。個人覺得,臨床的醫生就負責治療疾病,實驗科研就由科學家們負責,這樣各司其職,術業專攻,非要逼臨床醫生寫論文,每天絞盡腦汁的只有怎麼把論文發的更高級別,而不是專研這個疾病還應該怎樣更好的治療,尤其是中醫藥,明明應該大量臨床辨證論治,卻偏偏要實驗造模,是不是路走偏了……

對於應用型學科,越接近實際的研究可能才越有意義一味地以其他學科或者純粹數學化、理想化的模型為核心,對於這樣的研究可能只是進一步深化或加深了數學方法在本專業的地位,而沒有轉化成本行業的生產力及效益。因此,從這一點講,改革勢在必行。此外,其實個人認為這也是國家在推動創新創業過程中活力不足,科研推動力不夠,成果轉化不足等現象及背景下提出的,所以才要強調質量,強調代表作,強調實際價值等等。

不過在我們收穫的留言中,研究生們普遍關心的問題依然是畢業是否會受影響:

作為博士研究生,畢業更加困難了因為評價體系改了,老闆都想發代表作,但是什麼樣的文章算代表作呢,不還是頂級期刊上的工作嗎?老闆沒有發小文章的動力,學生就難畢業。碩士博士畢業要求能不能也同步改變呢?

如何界定「代表作」?如何平衡研究生畢業要求跟導師追求代表作之間的矛盾?

老師壓著不畢業要出你出代表作,或者大餅畫的更大了怎麼辦?誰來評價科研工作是否有重大價值?評價標準是什麼?如何保證評價的公平性客觀性?另外這對剛成立的小課題組需要長遠時間鋪墊突破性工作也不利。

也有對今後論文能否順利在國際期刊上發表的擔憂:

不是不願意投國內期刊,實在是國內期刊的水平不夠高。作為科研工作者,辛辛苦苦做實驗得到的數據,誰不想在國際科研圈讓大家看到我的成果?我們需要正視的的唯論文論而不是唯SCI論。高水平論文是對我們學術成果最好的肯定。

追求三高固然是好的,但如何合理的確定三高需要謹慎考慮。其實有些想法很好的文章只發在了一般的 SCI 也應該被認同,搞科研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小問題大問題的解決都是有意義的。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更深刻的看法則指出,如果調整不當,研究生的求學與未來發展可能存在更大危機:

做好研究寫好論文這是大家期盼的,但是學生、導師、學校三者利益不理清,最終坑的是廣大的研究生們

破除 SCI 至上卻沒有拿出第二個完善的評價標準,國內同行評議就是個笑話,國內科研抱團現象還不夠明顯嗎?另外少了論文獎勵科研工作者的積極性從何而來?老闆喝西北風了底下的碩博研究生不更是雪上加霜?

對於研究生將來的就業選擇來說,缺乏 SCI 評價(和獎勵)指標,有可能成為青年教師所要面臨的壓力會越來越大,青年教師的待遇本來就非常低了,如果連論文獎勵都沒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沒有,未來的發展道路都受限,誰還會心甘情願專心科研坐冷板凳呢?

這次的改革整體會是正面影響,不僅對個人,對國內整個科研環境及氛圍都存在積極影響。但是同時需要注意關心青年科研工作者的扶持問題。本人是2016年國家公派赴德國攻讀博士學位的留學生。目前我所在的課題組,在做項目或課題上更關注的是課題本身的新穎性,而不是以發文章為導向的。許多能夠有突破性意義的課題獲項目,需要精耕細作。急功近利地發表文章,只會讓研究流於表面。不過,對於剛剛進入科研圈的青年科學家,國家需要加大扶持力度,科研資源需要均衡分配。因為這次提倡的代表作、高質量的研究,通常需要大量的科研資源作為研究輔助,如果青年科學家無法獲得相應的資源,他們的學術初期將舉步維艱,且不說高質量的研究,就連在學術圈的生存都會遇到問題。

2. 高校教師和科研人員:「新舉措影響重大,國家要先拿出自己的評價標準」

高校作為這次破除「SCI 至上」導向的目標單位,教師們的職業生涯也可能發生或多或少的改變。不少高校教師在留言中表示,改革本意是好的,但是具體措施還需要商榷:

學術要去行政化,而不是去 SCI

舊的指標可以推翻,新的指標是什麼?定量的指標可以弱化,定性的指標誰說了算?意圖是好的,操作難啊,這無疑又給管理部門出了個難題。

(對自己)不會有太大影響,做科研是我的愛好。因為知識的充實和對未知的探索如同每天吃飯一樣重要。它充實的是自己的精神。但總要有一些客觀的標準去衡量學術研究,就如同用考試分數去衡量一個學生學習的好壞。對於某些基礎性研究,論文的出版就是其科研工作的最好體現。如果不以論文為衡量標準,那希望能推出更客觀合理的評價標準。

實際問題的根源並不是 SCI 這種方式本身有什麼問題,而是管理者怎麼使用這種方式出了問題。換一種方式如果依舊不轉變思路,還會重蹈覆轍。問題的根源在於考核評價體系的簡單、粗放,管理水平低下不專業。什麼時候制度規則可以細化,可以精準化,才能從根子上解決問題,才能更科學。如果 SCI 評價時並不只是看影響因子,看期刊,而是分學科,再細化,再找專業的人來讀一讀,那不失為一種好而且公平的方法。科研人員跟著政策規章的指揮棒走,這種時候制定規則的該好好反思一下管理水平,而且一旦決策制度形成影響重大,國際化是否受影響這些問題需慎重對待,切莫只想換一種方式,而是將這種方式更細化,更完善,更全面

我一直反對唯論文,唯雜誌影響因子,唯頭銜,反對各種旨在拔高的評審。因此,對我的影響應該是正面的。但是關於「三類高質量」論文的說法仍然值得商榷。因為這意味著被評為"高質量的"國內國際期刊和頂級會議從此會高不可攀,灸手可熱應當重論文而不重載體,因此應取消「三類高質量」論文的說法,改成高影響力論文。此所謂英雄不問出處。

其次,任何論文發表費用都不應該被支持。因為期刊的運營費用已被期刊的銷售支持,論文發表費是期刊的二次收費,是期刊營利手段。更何況收費期刊大多是水刊。

第三,支持提升中文期刊水平的做法。因此,應把國內期刊改成中文期刊,並取消各種學術期刊辦刊限制,特別是來自於管理部門的篇幅限制。允許中文期刊發表具有詳細中文摘要的英文論文。全英文雜誌應視同國外雜誌。

但是對於部分「青椒」和「青稞」來說,除了自己的前途外,生活的重擔也可能隨著新舉措而加重:

基礎研究是解決科學問題,從未把發 SCI 當做目的,但每天都在看 SCI,都在關注國內外的學術前沿發展,自己的研究成果也希望能經過同行評議後發在 SCI 上。SCI 是目前公平的標準,去掉 SCI,有可能倒退,會帶來更多的主觀判斷和決定。它不能反應一個學生的真實素質,但它至少是公平的,至少是讓沒有背景的孩子有向上走的機會。不重視 SCI ,沒有背景的青椒,該怎麼去證明自己的能力,該怎麼去爭取那一點資源。無路可走!

不看 SCI 可以,但是有沒有新的評價標準。學科評估看什麼?人才引進看什麼?學生找工作看什麼?看學歷,查三代?那不又回去了?讀博士考核什麼?還是統一應試考試?取消論文獎勵也可以,關鍵老師待遇能不能提高?國家花那麼多年培養的博士,每個月就五六千元?上有老下有小,怎麼活?

改革中取消對教師發文章獎勵,本意是避免教師盲目趨利。但是從周邊情況看,教師的基本工資在四五千左右,與現在的物價,房價相比,壓力實在太大。畢竟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礎是先要生存。

3. 「圈子文化」:中國學術改革的隱憂

在這次大討論中,我們發現,尚未畢業的碩博研究生們最關心的是能否順利畢業和未來發展前途,高校教師和科研工作者們則最關心學術評價標準和個人待遇。不過,作為中國學術圈內的一員,很多人都表達了對破除「SCI 至上」和「唯論文」舉措的另一層隱憂——圈子文化。

期刊有圈子:

得打破國內期刊圈子文化,尤其一些高校的學報,有幾篇外單位的文章呢?

應該說對大家都有很大的影響,如果標準定不好,會帶來更為嚴重的負面影響。SCI 作為許多評定指標中的一項是沒有問題的,本身也很公平。如果用國內期刊問題會更多,可能更多的都是靠人際關係發表,而且版面費很貴……。不是不看 SCI,是可以提高質量,或增加其它考量標準等。

人情和資源更有圈子:

作為科研新人,感覺以後會出現唯關係論

原來把論文寫好了就行,還有一條道(可走)。現在不搞關係萬萬不行了。

影響目前尚不明確。SCI 問題只是學術風氣不正的一個表象。深層次的問題在於那些啥也不懂卻能拿到上千萬科研項目經費的學閥關係戶們

科技報告質量差,全是套路,評審走過場,人情世故拉關係現象普遍,在評價體系中,如何把控科技報告的質量,如何杜絕科技報告評審中的人情世故,我想才是破除唯論文論的關鍵

作為基層科研工作者,工作如何做?資源會不會越來越不均衡?從高校到國家科研單位再到地方院所,可以百花齊放,也應該有區別、有側重點,不能統一標準。

不支持將中國科技期刊發表數作為硬性指標,會使得中國學術圈更加封閉。對基礎科研工作者來說,SCI 不是最好的評價標準,但至少比較客觀。要建立客觀科學的評價體系,需深入調研,細化量化科學化透明化評價標準,以遏制學術界拉幫結派的不良風氣,保障一線科研人員的權益,讓優秀的人才充分施展。

4. 靜觀其變

只要身處學術圈,每個人都會對這次破除「SCI 至上」的新舉措產生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它帶來的影響,還需要我們靜觀其變:

不知道未來畢業的要求會不會有變化,國內期刊的頂級期刊會不會因此質量更高,有待時間考證。說不上非常有利國內科研人員的發展,但肯定也不是有害,政策的制定通常看落實後產生的效果,靜觀其變。

任何新舉措、新事物的引入,都難免會被質疑,即便法律法規也是如此。因此,如何做到更加嚴密,更加嚴謹,科學,是需要至上而下的努力,直到達成共識。希望有更多的高層科研工作者,具有話語權的決策者,能夠堅持該堅持的。改革從來就是一場逆戰,但是只要內心向好,心有薔薇,為了構造整個良好的科研生態,相信會有那麼一點點進步,而這樣的進步顯得彌足珍貴。那時,可能就是真正能夠讓科研走進企業,面向實際,真正國家或行業科研事業有投入也有回報的一天。

變革之路充滿未知,並且常會使人感到憂慮。然而我們作為一個時代中的個體,或許只有找回投身科學的初心,才能平靜面對充滿變革的未來:

即將讀研究生,希望可以潛心做學術,而不是因為快畢業了,沒有做出太多成果而胡亂混一個論文。(破除「唯論文」)不僅可以減小我們無形的壓力,還可以促進我們做真正感興趣,但卻害怕做不出來的東西。我覺得做可能做不出來的東西,這才是科學。

你還有什麼想說的?

歡迎留置言,和我們繼續討論

來源:領研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