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鉤沉」號稱「兵仙」的韓信為何師事李左車

濱州網 發佈 2020-02-29T02:43:05+00:00

李左車這才直言道:「將軍從關中出兵,渡過黃河向東,先滅魏,再滅趙,名聞海內。威震天下,這是將軍目前的優勢。可是,將軍現在的兵士已相當疲乏,如果急於攻燕,萬一不能很快取勝,時間拖久了,齊國必定做好了充分準備,那時,將軍的弱點就不免要暴露出來。善於用兵的將軍,總是發揮自己的優勢而利用

在無棣縣車王鎮車鎮村北0.5公里處有一處墓葬,相傳為李左車墓。李左車是誰?熟悉秦漢史的應該知道,這是位謀略可比張良的西漢開國名將,韓信曾以師禮向他求教。

李左車為戰國名將李牧之孫,韓信攻趙曾懸賞千金捉拿他

據《史記》載,李左車為戰國四大名將李牧之孫,秦楚時期著名謀士,為興漢立下奇功,被漢高祖劉邦封為「陰靈侯」。後,唐王李世民改封李左車為「靈沛侯」。

秦末,六國並起,李左車輔佐趙王歇,為趙王立下了赫赫戰功,被封為「廣武君」。漢高祖三年(前204年),劉邦派大將韓信、張耳率兵打趙國,兵進井陘口。李左車便向成安君陳余獻計,陳余不納,韓信遂一舉殲滅號稱20萬的趙軍,斬陳余,擒趙王,趙國滅亡。

(井陘之戰示意圖,來源網絡)

韓信傳令全軍,不要殺害李左車,有能活捉他的賞給千金。於是,就有人捆著李左車送到軍營,韓信親自給他解開繩索,請他面向東坐,自己面向西對坐著,像對待老師那樣對待他。

韓信十分客氣地向李左車請教攻滅齊、燕方略。李左車起先不願意多談,他說:「我只是一個吃了敗仗的俘虜,哪有資格論及這樣的事情呢?」韓信急忙說:「趙軍失敗,是因為趙王沒有聽取您的計謀。如果他按照您的話做,恐怕我就要成為您的俘虜了。今天,我是誠心誠意地想聽聽您的高見,請您不要再推辭了。」

李左車這才直言道:「將軍從關中出兵,渡過黃河向東,先滅魏,再滅趙,名聞海內。威震天下,這是將軍目前的優勢。可是,將軍現在的兵士已相當疲乏,如果急於攻燕,萬一不能很快取勝,時間拖久了,齊國必定做好了充分準備,那時,將軍的弱點就不免要暴露出來。善於用兵的將軍,總是發揮自己的優勢而利用對方的弱點,將軍不如先在這裡休整軍隊,一面大造攻燕的聲勢,一面派一個極有口才的人,帶著將軍的信去見燕王,故意顯示漢軍的強大,逼燕王投降,這樣,齊王也就容易對付了。」韓信一聽,連聲稱妙。李左車謙虛地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接著,李左車又道:「我的建議未必全部可取,供將軍參考吧。」韓信採納了李左車建議,不久就取得了燕、齊的國土,韓信被封為「齊王」。

白駒如過隙,彈指兩千年。如今,在無棣境內與李左車有關的古墓、遺蹟、古村尚有李左車墓、光武城、館裡等。

李左車墓相傳位於車王鎮車鎮村北

據《大清一統志》載:「漢李佐車墓,在海豐縣三十里。」據《無棣縣誌·疆域志·古蹟》(1925年版)載:「古邱,一在張家店南二里,相傳為魏王豹墓;一在車鎮北一里,相傳為李左車墓。」李左車一生充滿傳奇色彩,即使死後疑冢就有多處。

(李左車墓,位於無棣縣車王鎮車鎮村北 劉連坤攝影)

四百年前,明代無棣鄉賢、人稱「楊天官」的楊巍曾賦詩《贈車鎮村族叔三老》:「吾家養齋老,所性好清閒。薄地不盈頃,草房只數間。宅鄰廣武墓,樹接烏鴉山。已住郊原外,柴扉長日關。」詩中之「廣武墓」即李左車墓。

二百餘年前,清代無棣鄉賢、人稱「師晦先生」的李烋作五言古詩《李左車墓》,詠古吊今,詩云:「漠漠海雲外,道左留古墳。雲是逐鹿時,邯鄲老謀臣。阱陘寰中險,方軌不容輪。千夫守間道,萬騎成灰塵。淮陰名將才,寧讓廣武君。詢知謀不用,方成背水勛。大抵英雄見,豈同齷齪人。一朝帳下虜,儼成坐上賓。傳檄入燕都,雷霆震耳聞。山河齊十二,列如掌中紋。同焉好奇計,顯晦雲泥分。達者升天衢,軒豁出人群。惜此荊棘里,永閟下泉身。」

(保全廟,2013年建於無棣縣車王千年古桑逍遙遊樂園 劉連坤攝影)

「李佐車墓俗名『保全廟』,位於車鎮村北0.5公里。」(《無棣縣誌》1994年版)自古以來,稱墓為廟,體現了當地百姓對墓主人的愛戴。逢年過節,百姓來到李左車墓前,上香磕頭,企求保全,歲歲平安,年年如意,六畜興旺,五穀豐登。2013年,車王鎮投資400餘萬元在被譽為「津南第一園」的國家AAA級旅遊景區的千年古桑逍遙遊樂園裡建造了一座保全廟,該廟南北長33米,東西寬32.6米,由大殿一座和配殿兩座組成,採用西漢建築風格。自此後,香火旺盛。

李左車佐韓信討伐齊國時,還在無棣境內留有一處迎賓館,這或許可以從位於德惠新河東岸的碣石山鎮館裡村名的由來得到證實。據《無棣縣誌》(1994年版)載:「1404年(明永樂二年),穆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立村,因鄰近有一廟宇似的建築,傳為秦漢之際李左車修建的迎賓館,以古蹟取村名。」

扶危濟困、廣施恩德的李左車在民間很有聲望,當地百姓將其供奉為「雹神」,坊間多有「一拜雹神祈福,二拜雹神消災,三拜雹神人壽年豐」一說。

無棣境內數座古墓葬與李左車佐韓信伐齊有關

在無棣縣境內,尚有幾座古墓葬與韓信、李左車伐齊有著直接的關係。

韓信馬童墓,據《無棣縣誌》(1994年版)載:「位於縣城北15公里,今信陽鄉郭來儀村西南,占地面積480平方米,封土高2.5米,傳墓主為韓信馬童,現保存完整。」

樊噲墓,據《無棣縣誌》(1994年版)載:「位於車鎮鄉范道口村南O.5公里處。1955年立案。古墓封土高兩米,占地約200平方米。墓地周圍常有漢瓦漢磚出土。1987年該墓經挖掘清理,已平毀。」樊噲,西漢開國元勛,著名軍事統帥。相傳,漢惠帝六年(前189年),樊噲平亂路過今車王鎮范道口村、二郎廟村一帶時,突發暴病身亡,葬於此地。

魏王豹墓,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無棣縣誌》(1925年版)載:「漢魏王豹墓,城北七里。相傳韓信由燕伐齊到此,豹迎戰三百合,中卸甲風陣亡,信令將士撮土築此墓。」魏豹,秦末人,自立為魏王。據傳,魏豹和韓信為姑表兄弟,魏豹陷入韓信的迷魂陣被擒,不服,韓信放其再戰,連戰三天不分勝負,魏豹回帳中卸甲中風而亡。魏豹死後,韓信念其忠貞驍勇及姑表之情,令將兵捧土將魏豹厚葬於信陽城西南,即今郭來儀村西南。魏王豹墓民間俗稱「台子坡」,在當地每年的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都有台子坡廟會。

楊巍在詩作《秋日登無棣古城呈谷司馬》云:「草色蕭然遍野城,高秋登眺雍門情。魏豹墳邊四履盡,淮陰壘外九河平。古今俯仰元超忽,底事猶耽世上名。」詩里提到「魏豹墳」即魏王豹墓,「淮陰壘」即韓信所建信陽城。英雄長眠古墓千年,也贏得了千年尊敬。李烋在《魏王豹墓》一詩中對墓中的主人是誰?為什麼會葬於海濱?稽古質疑:「一代分符主,因何瘞海濱?不知渠是否,難問墓中人。」

韓信大戰魏王豹時,曾在車王鎮境內活動,今車王鎮鎮轄區內、德惠新河東岸的前掛口、中掛口和後掛口3個行政村的村名由來都與此次大戰有關。據《無棣縣誌》(1994年版)載:「明初,朱、張、馬、劉、王五姓遷居海豐縣馬頰河東岸,共建三村,均借當地關於『韓信下齊,接甲於此』的傳說,取村名掛甲口。後因三村同名不易區分,復冠以方位,以劉、王二姓所立之村居南,稱前掛甲口,簡稱前掛口,張、馬二姓所建之村居中,稱中掛甲口,簡稱中掛口,朱姓所建之村居北,稱後掛甲口,簡稱後掛口。」

廣武城相傳為李左車所築

無棣素有「冀魯樞紐」「齊燕要津」之稱,乃史上軍事之要地。《春秋左氏傳》記載:「賜我先君履,東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北至於無棣。」無棣邑為春秋齊國北鄙,介於燕、齊兩強接壤處的交錯地帶,左環渤海,右控平原,地理位置良好,戰略優勢突出,加之無棣瀕臨河海,漁鹽富足,域內地貌平緩,多平原地形,故盛產棗栗,這些獨特的資源優勢,使之成為歷朝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宋代《太平寰宇記》有無棣「九河之會,五壘之居」的記載。「五壘」即為信陽城、廣武城、龍且城、無棣城和古防洪提。

廣武城,相傳為李左車隨韓信駐軍無棣時所築。「廣武城遺址:位於縣境東北部,西南距埕口村15公里,高坨子河東岸,傳為西漢廣武君李左車所築。後唐、後周曾駐兵於此。因受海潮沖刷侵蝕,現僅存一月牙形土嶺,面積約200平方來,俗名『車輞城』。1977年實地勘查,古城殘基的勞痕仍歷歷可見,在蓬蒿海沙間散棄著漢陶殘片,曾出土銅劍、箭簇等文物。」(《無棣縣誌》·1994年版)1992年9月,廣武城遺址被定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廣武城之南即是信陽城,為無棣「五壘」之首。信陽城為韓信屯兵所築,位於信陽鎮境內,該城於二十世紀70年代被列為首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山東省人民政府、無棣縣人民政府在其側鐫文刻石「信陽故城址」,立碑以昭後人。《無棣縣地名志》(1990年版) 載:「(信陽城)緊靠兩條黃河故道,南曰『蕭米』,北曰『覆釜』。漢初建城時,黃河水正從蕭米河東流,取韓信建城和城處大河之陽的意思,命名『信陽城』。」相傳,韓信由燕伐齊至此,鏖戰丟靴,士卒譁然,為雪丟靴之辱,韓信下令仿靴築城,形如磬折而缺其西南。信陽城,俗稱「小鞍城」「歇鞍城」,舊為無棣縣八大景之一,稱「漢壘盤旋」,清代無棣詩人李異有詩讚云:「層壘猶堪國士夸,空留斷戍閱年華。干戈此日銷沉久,桃李春風儘是花。」

廣武城、信陽城,還有境內的龍且城、光武城,臥龍藏虎,刀光劍影。《海豐縣誌》(清康熙九年版)載,無棣「介燕齊之間,三代而後,疆場多兵戈之役,即邑北數壘,各據地勢,盤基角勝,可想見當年所有事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