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物理學家弗里曼·戴森不幸去世!留下傳世的「戴森球」

超弦 發佈 2020-02-29T03:39:31+00:00

這是一個著名的想像的外星超級結構,而不幸的是提出該結構的量子物理學家弗里曼·戴森不幸於2020年2月28日在新澤西州去世,享年96歲!


還記得著名的「戴森球」嗎?這是一個著名的想像的外星超級結構,而不幸的是提出該結構的量子物理學家弗里曼·戴森不幸於2020年2月28日在新澤西州去世,享年96歲!

戴森1923年出生於英國,1947年移居美國,在普林斯頓大學高級研究所擔任教授或名譽教授。20世紀40年代後期,戴森首次因其在光與物質相互作用方面的重要研究而廣為人知,隨後他的事業涉及面非常廣泛。他對宇宙的未來發表論文,參與nuclear-explosion-powered飛船的想法,發展新思想在數學和哲學,想像人類的未來——以及外星文明可能會在太空中生活和運作。尤其是設想了一個外星文明利用恆星能量的宇宙。

戴森的生命中提出了革命性的科學見解,包括連接量子世界和人類世界的計算。他的貢獻來自於他在許多領域的工作,包括核工程、固態物理、鐵磁性、天體物理學、生物學和應用數學。他把自己對科學的態度描述為受到廣泛好奇心的驅使。

戴森在2009年接受《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採訪時解釋了他從未像同事理察•費曼(Richard Feynman)那樣獲得諾貝爾獎的原因。「我認為這幾乎是毫無例外的事實,如果你想獲得諾貝爾獎,你應該有一個很長的注意力跨度,抓住一些深刻而重要的問題,並堅持10年,可惜那不是我的風格。」

戴森球

可以說,戴森最著名的想法是「戴森球體」,這是一種假設的結構,一個文明可能會圍繞一顆恆星建造,人類可以充分地利用它的能量。這個概念也出現在科幻小說和天文學中。近年來,一些天文學家甚至推測,我們星系中某個表現出奇怪調光行為的恆星周圍可能存在一個不完整的戴森球體,即一個「外星巨型結構」。

戴森還以他對氣候變化的獨特觀點而聞名,他在21世紀第一個十年即將結束時廣泛宣傳了這些觀點。雖然他沒有對人類排放導致地球氣候變暖的說法提出異議,但正如《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2009年報導的那樣,他對當時討論這個話題的語氣表示失望。戴森認為其他問題更為重要,並對氣候科學家用來估計未來變暖影響的一些技術表示懷疑。

他還認為,種植數十億棵樹木,通過基因工程吸收比現有樹木更多的碳,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截至2020年,這種基因改造的巨型森林並不存在,世界將繼續經遭受著氣候變化日益劇烈的影響。

芝加哥洛約拉大學(Loyola University)的物理學家羅伯特·麥克尼斯(Robert McNees)在Twitter上紀念戴森,他提到了戴森1979年發表在《現代物理學評論》(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雜誌上的論文《時間無止境》(Time Without End)。麥克尼斯稱其為「一篇真正的深夜宿舍談話論文」。在那篇論文中,戴森認為,如果宇宙繼續向外擴展並冷卻下來,生命可能不會像大多數物理學家認為的那樣滅絕。

對生命的的見解

「看著生命的歷史,」戴森寫道,「我們看到大約需要[100萬]10 ^ 6年發展一個新物種,[1000萬]10 ^ 7年進化的一個屬,[1億]10 ^ 8年進化門和[100億]10 ^ 10年內發展從遠古的黏液智人。如果生命在未來繼續以這種方式存在,就不可能對生命可能呈現的各種物理形式加以限制。在未來10^10年里會發生什麼變化來與過去的變化相抗衡?「可以想像,」戴森繼續說,「在未來的10^10年里,生命可能會從有血有肉的物質中進化出來,成為星際黑雲或有感知能力的計算機的化身。」

戴森表示,生命可能需要溫暖、液態水和可靠的能量來源,才能在寒冷的宇宙中生存,但前提是意識與身體相連。由於我是一個哲學樂觀主義者,我認為……生命可以自由地演化成任何最符合其目的的物質化身。」

然而這樣一位偉人就這樣離世了,祝願他在天堂能夠繼續的他的科學之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