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伊闕之戰,改變了戰國時代的戰爭意義?

明浩說史 發佈 2020-02-29T03:53:27+00:00

戰國四大名將但是,筆者認為,上述的例子理論性太強,在實際的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戰爭的過程非常複雜,所以失敗者和勝利者的角度常常互換,正如《孫子兵法·始計篇》中記載:"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

前言

戰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一段著名的大分裂和大變革時代,自從趙、魏、韓三氏瓜分了晉國,取得了周天子的封號後,宣告了戰國時代正式形成。此時,天下的諸侯從周武王分封時的成百上千家,經過幾百年的戰爭和兼并後,只剩下二十幾家。

由於各諸侯國從成百上千個小國家整合為十多個大實體國家,原本的戰略緩衝空間不復存在,各個大國不得不面對直接殘酷競爭的格局。資源的集中使得各國間的戰爭規模,戰爭的劇烈程度也急劇上升。

雖然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戰爭意味著破壞和死亡,是一種極其殘酷的行為,但是縱觀人類歷史,我們卻不得不承認:戰爭和社會發展是纏繞在一起,難以分割的一對孿生兄弟。不可否認,戰爭會造成人口數量的減少,文明的毀滅,物資的消耗和以及社會的退步,但是戰爭也尤其重新分配了資源,因此對人類社會的發展起到了某些方面的推動作用。

說到戰國時代的戰爭,就繞不開一個話題:戰國四大名將。這四位名將代表了戰國時代人類戰爭行為中作戰指揮的最高水準,據《千字文·全文》中記載:

"起翦頗牧,用軍最精。宣威沙漠,馳譽丹青。"

之所以將他們稱作名將,並不是因為他們勝利的次數最多,而是他們都曾經以不同形式重新定義了戰爭。今天,筆者就和大家聊一聊戰國四大名將排名第一的白起,是如何在伊闕之戰一戰中改變了戰國時代的戰爭意義。



戰爭的意義不在於局部勝利

雖然一提到戰爭,大家不約而同的都會想到將軍、士兵、武器等因素,想起戰場上風起雲湧的場面和部隊聯合作戰的壯觀景象,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戰爭其實是政治行為的一種延續,是以極端和暴力的手段去達到政治訴求的一種行為,從這點上來看,戰爭的意義並不在於一城一地得失的局部勝利,而是在於是否達到令發起者滿意的目的。

從政治的角度來看,如果戰爭的結果令發起者滿意,那麼即使部隊損失慘重,他也會通過戰爭勝利這一種結果將壓力轉移到失敗一方,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和這個道理類似,即使失敗方還保留著足夠的軍事力量,可是由於他在戰爭中吞下了失利的苦果,肯定會遭到某些損失。

但是,筆者認為,上述的例子理論性太強,在實際的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戰爭的過程非常複雜,所以失敗者和勝利者的角度常常互換,正如《孫子兵法·始計篇》中記載:

"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從文中我們可以看出,戰爭雖然是政治的一種延續,但是由於不確定性太多,所以戰爭的意義已經由單純的分出勝負發生了改變。

所以,局部戰爭的勝利意義並不大,至少也要確保全局戰爭勝利才有意義,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戰爭的發起者達到其滿意的政治目的。而想要做到全局戰爭的勝利,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不一一贅述。不過,單純回到軍事的角度上來看,這件事就會變得非常清晰,那就是,通過戰爭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從而始終在軍事力量上起到壓製作用,逼迫敵方讓步。比如我們熟悉的鴉片戰爭,西方列強首先是通過船堅炮利,通過戰爭使清政府感到恐懼,才能逼迫他們簽下一份份不平等條約。

戰國四大名將排名第一的白起,正是第一個發現殲滅敵人有生力量重要性的將領,因為他有如此先進的戰略眼光,才能通過伊闕和長平兩戰痛擊三晉,為始皇掃八荒御六合奠定基礎,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歷史的記載,去詳細了解伊闕之戰的始末。

伊闕之戰的勝利帶來的啟發

秦國在占據了土地肥沃的巴蜀地區後,逐漸產生了進擊中原的念頭,秦軍進擊的路線,是通過崤函伊洛地區以出滎陽。但是這個地方四周三面環山一面有水,只有伊闕要塞可以通過,假如通過此要塞之後,秦軍就可以直面魏韓兩國的都城,所以兩家合力興兵二十四萬,一起守備伊闕,而白起帶領的秦軍,數量只有十萬。

戰國時代由於生產力的落後,武器和防具十分落後,所以防守的一方由於占據地利,總是比進攻方占有先天優勢,而且聯軍數量接近三倍於秦軍,看起來白起的處境不妙。不過讓人始料未及的是,笑到最後的居然是看起來處於下風的秦軍。據《史記·十二本紀·秦本紀》中記載:

"十三年,向壽伐韓,取武始。左更白起攻新城。五大夫禮出亡奔魏。任鄙為漢中守。十四年,左更白起攻韓、魏於伊闕,斬首二十四萬,虜公孫喜,拔五城。"

回顧秦軍勝利的原因,首當其衝的是白起出奇制勝,通過疑兵之計,用小股部隊牽制住聯軍主力,而後用大部隊繞道後方,出其不意從聯軍後方發起進攻,打了一個措手不及。聯軍由於陣型被衝破,雖然人數占優但是無法組織起有效的反擊,被秦軍追擊並大肆砍殺。

作為普通的將領,可能會選擇到此為止了,這裡有兩層原因,第一點是這種做法是歷來戰爭的常見做法,被當作經驗之談從年老的將領傳到年輕的將領,第二點是由於戰爭的不確定性導致追擊可能造成局勢的逆轉。不過白起之所以與眾不同,是因為他的軍事思想就是要殲滅聯軍的有生力量,以防止對方快速形成反撲,在伊闕地區拉鋸。所以他選擇了追擊,由於伊闕附近的道路崎嶇不利於大部隊移動,聯軍幾乎沒有能成功逃走者。

這戰也奠定了白起成為戰國四大名將的基礎,不過他當選的原因,並不只是單單取得戰爭的勝利和殲敵眾多,而是改變了那個時代戰爭的意義。在此戰之前,交戰雙方一般在戰場局勢清晰後,失敗方選擇逃跑,而勝利方不選擇追擊,而白起明確了戰爭的最大意義就是消滅敵方的有生力量。也正是此戰後,越來越多的諸侯國受到了啟發,開始學習白起的軍事思想。

白起的軍事思想造成的影響

伊闕之戰中白起的指揮能力,帶給了其他諸侯國巨大的震撼,他的軍事思想戰必求殲也被更多的將領所模仿。在他之前,許多將領都堅信窮寇莫追,比如商鞅就曾在《商君書》中記載:

"見敵如潰,潰而不止,則免。故兵法:"大戰勝,逐北無過十里。小戰勝,逐北無過五里。"

這樣的好處是不會遭到敵人的伏擊。俗話說,兔子急了也咬人,假如我們是帶隊的將領,是願意就地轉頭,回國領賞還是深入敵後,將自己和隊伍置入未知的境地之中去呢?

就算有少數的將領帶人去追擊,但是一方是逃命的,一方是趁火打劫的,可想而知誰的動力足,失敗方是丟盔卸甲,武器防具軍糧全部丟掉,恨不得再卸自己兩條胳膊;而追擊方又得瞻前顧後提防伏兵,又要快樂收集各種戰利品,當然很難殲滅逃兵。這樣的弊端就是無法打垮敵人的有生力量,要知道,對於軍隊來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如果有一個優秀的武將,即使一群烏合之眾,也可以取得優秀的效果。

就以上文為例,假如白起沒有率領秦軍殲滅聯軍的有生力量,聯軍的人數優勢會使得秦軍即使占領了伊闕要塞也不敢貿然進攻,而且萬一魏韓兩家國君痛定思痛,任用良將,大有反擊奪回要塞的可能性。比起發生這些局面後的應對措施,還是將威脅扼殺在襁褓中更加穩妥。

殲滅有生力量的軍事思想,也直接導致了後來戰國時代戰爭的殘酷性與日俱增,往往一場重大戰役就能決定一個大國的生死,避免了來回拉扯的局面,這也是秦能統一六國的重要原因:只要打你,就必須打死你,不能給你喘息的機會。



結論

白起的軍事思想改變了當時戰爭的意義,從此殲滅對方的有生力量成為了唯一目的,戰爭的激烈程度也由之前的爭霸戰爭逐漸發展到了滅國的戰爭。一般來說,戰爭雙方最怕來回拉鋸,既消耗雙方的軍力和資源,又無法實現預期的政治目的;因此避免拉鋸戰的最好方法就是殲滅對方的有生力量。從這個角度來說,他起到了推進中國第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的形成的重要作用。

而齊國的匡章,這是一個反面典型,他作為主帥率領聯軍合力攻秦,極為難得的攻破了函谷關,俗話說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可是他卻停下來等待著國內朝堂上的命令,喪失了全殲秦軍的最好時機,而秦王也識時務的割地議和,安撫住了各諸侯國,保留了有生力量,所以雖然戰爭結果是勝利的,但其實聯軍等於無功而返。

假設當時匡章和白起有一樣的魄力,以殲滅敵方有生力量為第一要務,筆者可以百分百的肯定戰國的歷史會被改寫。但是歷史沒有如果,匡章的優柔寡斷成全了秦,這也是匡章有著常人之不常有的功績卻很難得到認可的原因。

綜上所述,白起被評為戰國四大名將之首是實至名歸的,在此之後,他在諸多戰役中秉承著此思想,大小戰爭勝利七十餘次,其中長平之戰坑殺趙軍四十五萬成就了大秦的一家獨大,在戰國歷代戰役中,有記錄的死亡人數是兩百萬左右,白起一人貢獻了其中一半的數據,我們偉大的領袖毛主席也稱讚他:"論打殲滅戰,千載之下,無人能出其右。"從中不難看出他在軍事領域的重要地位。


參考文獻:

1《千字文》 周興嗣

2《孫子兵法》 孫武

3《史記》 司馬遷

4《商君書》 商鞅

文章內容為本號100%原創,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存在疑義,請聯繫刪除。)我們將持續為大家輸出精彩的原創文章,歡迎小夥伴們訂閱轉發及評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