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土木堡之變說起,詳解瓦剌興衰史

縹緲峰下一粒沙 發佈 2020-03-01T08:24:07+00:00

明朝正統十四年,瓦剌太師也先屢次侵犯明朝邊境,明英宗朱祁鎮率領幾十萬明軍御駕親征,因指揮失誤,大敗於土木堡,出征將士損失殆盡,連皇帝都被俘虜了,史上稱為土木堡之變。

明朝正統十四年(1449年),瓦剌太師也先屢次侵犯明朝邊境,明英宗朱祁鎮率領幾十萬明軍御駕親征,因指揮失誤,大敗於土木堡,出征將士損失殆盡,連皇帝都被俘虜了,史上稱為土木堡之變。

這是明朝自建立以來前所未有的失敗,震驚朝野。最直接的影響,是明成祖朱棣留下來的精銳三大營毀於一旦,軍火武器的研發也受到阻礙,並導致了後來的奪門之變,朝堂受到震盪;

長遠的影響,則是開國勛貴集團和靖難功臣集團成員多數死於此役,無法在朝中形成勢力,科舉出身的文官集團一枝獨大,政局失衡,皇帝不得不通過內廷的宦官來制衡文官集團,從而貫徹自己的意志,宦官集團因此而興起。兩大集團斗得激烈,內耗嚴重,國力進一步被削弱。

那麼,使大明遭受如此損失的瓦剌,是個什麼來歷呢?這可就說來話長了。

被「氈帳百姓」征服的「林木中百姓」

「瓦剌」是明朝對這一部族的稱呼,他們的自稱是「衛拉特」, 英文名Oirat。最初居於八河地區(今俄羅斯葉尼塞河上游的八條支流地區),人數眾多,部族林立,各部族都有自己的名字,但外界分不清,將他們視為同一民族。

雖然後世通常把瓦剌劃為廣義上的蒙古人,但他們自己並不這樣認為。

1640年9月,喀爾喀(漠北蒙古諸部)和衛拉特的領導們制定的《蒙古-衛拉特法典》條款中,稱雙方為「蒙古和衛拉特」,這說明當時及更早之前的時間內,雙方都認為瓦剌人並非蒙古人,兩者是並列關係。

唐朝時瓦剌就與中原政權有來往,時戰時和,被稱為瓦爾刺噶或瓦刺帝國;元朝時被稱為斡亦剌,並從原住地往南遷移,到達阿爾泰山麓至色楞格河下游的廣闊草原的西北部,社會經濟方面從狩獵經濟逐漸轉變為畜牧經濟,兼營部分農業,並與當地遊牧民族有所融合。

但瓦剌的活動範圍更多還是在森林中,被稱為「林木中百姓」,遊牧民族被稱為「氈帳百姓」,農耕民族則被他們稱為「門板百姓」。「林木中百姓」一開始是看不起其他兩族的,覺得自己更高貴,可隨著遊牧民族的興起,林木中百姓和門板百姓都成了被征服者。

成吉思汗橫空出世,統一漠北諸部後,派長子朮赤率大軍前往西北的森林地帶,幾番交手,瓦剌成了最早歸順的部落之一。因這片土地是朮赤打下來的,戰後成吉思汗命他管轄此地。

為了加深雙方的聯繫,瓦剌和成吉思汗一系的黃金家族建立了世代通婚的習慣,男尚公主,女嫁王族,如果沒有適齡青年男女,還會讓兒郎們結拜為兄弟,表面上親如一家。

黃金家族南下統一中原建立元朝的過程中,瓦剌立下汗馬功勞,成為一支極其強盛的力量。不過在倍受摧殘的南宋人眼裡,瓦剌人和蒙古族沒什麼區別。

如果歷史就這麼發展下去,瓦剌將慢慢融於黃金家族,不分彼此,但到了元朝末年,情況發生了改變。

朱元璋和朱棣數次北伐,北元分裂,瓦剌有了崛起的機會

元朝末年政治腐敗,災禍頻發民不聊生。朱元璋順應時勢,率領起義軍驅逐蒙古族建立大明,當時在位的元朝皇帝元惠宗見勢不妙,帶著殘餘勢力逃回蒙古本部,定都灤京(今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境內),依然以「大元」為國號,史稱北元。

但朱元璋不可能坐視蒙古再次坐大,命令徐達、常遇春、藍玉、沐英等大將數次北伐,誓要把隱患掐滅於萌芽狀態。

戰果最大的一次是藍玉指揮的捕魚兒海之役,直接把北元編制都打沒了。俘虜了天元帝脫古思帖木兒的次子地保奴、嬪妃公主一百二十三人、官員三千餘、人口七萬七千多,並繳獲馬駝牛羊十五萬多頭,以及大量印章、圖書、兵器、車輛。

脫古思帖木兒帶著太子天保奴及數十位重臣倉皇逃往和林方向,途中被部將也速迭兒縊殺。

經此一役,黃金家族喪失了至高無上的地位,對蒙古草原的掌控力大為下降,早有矛盾的各部趁機自立,蒙古因而分裂為東、西兩部。

東蒙古是指蒙古本部,又叫「漠南蒙古」或「漠北蒙古」,是最正統的北元勢力,即通常所說的韃靼;西蒙古就是瓦剌,又分為準噶爾部、和碩特部、杜爾伯特部、土爾扈特部。

韃靼和瓦剌都想統一對方稱霸漠北,戰事不斷,各有勝負。他們和明朝的關係很微妙,本質上視明朝為敵人,妄圖重現當日輝煌,時常侵擾明朝邊境。但為了打擊對方,又在不同時期爭相對明朝俯首稱臣,想利用明朝的力量完成草原政權的統一。

當然,他們臣服於明朝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打不過。

明成祖朱棣繼承先父遺志,為了徹底解決元朝的殘餘勢力,五次親征漠北。

第一次打敗韃靼,首領阿魯台歸降。在此說明一下,阿魯台雖握有實權,卻不是韃靼的大汗,自稱為「大元朝太師」,專擅朝政,先後擁立鬼力赤、本雅失里、阿台為可汗;

第二次打敗瓦剌,首領馬哈木逃跑;

第三次攻打復叛的韃靼,但阿魯台跑得快,只繳獲了大批輜重物資,回師途中大敗附逆韃靼的兀良哈部;

第四次還是去打韃靼,途中得知韃靼首領阿魯台為瓦剌所破,大軍停駐,瓦剌在首領馬哈木的率領下主動歸降;

第五次依然打韃靼,阿魯台聞風而逃,明軍追了300多里還沒追上,遂班師回朝,朱棣病逝於回京途中。

大家發現沒?朱棣五次北征,打的基本都是不服輸的韃靼。瓦剌比較狡猾,發現打不過之後就假裝服了,還暗搓搓的攛掇著明朝打韃靼。在明軍一次又一次的打擊下,韃靼實力大損,沒了與瓦剌爭鋒的實力。

其實明朝並不是上了瓦剌的當,要論謀略,無論陰謀還是陽謀,瓦剌都不是明朝的對手。之所以順應瓦剌所求攻打韃靼,一方面是因為韃靼不願臣服,另一方面是因為不希望出現一個統一的蒙古,瓦剌勢弱,所以明朝出手扶持,免得他們被韃靼所滅。

只是朱棣萬萬沒想到,曾經弱小的瓦剌會在明朝的幫助下迅速壯大,最終養虎為患。

宣德八年(1433年),實力已經強過韃靼的瓦剌首領脫歡(馬哈木之子)擁立黃金家族的脫脫不花為大汗,自己擔任丞相。

其實脫歡是想自己上位的,無奈黃金家族雖已沒落,卻還存在一定影響力,草原上的普通老百姓認的還是黃金家族,而脫歡不是其後裔,未能獲得足夠的支持。這也是阿魯台不敢自立為汗的原因。

蒙古分裂時,黃金家族自然而然歸於本部,也就是韃靼。但脫脫不花卻代表不了韃靼,因為韃靼還有一個君主,阿魯台此前擁立的阿台汗,同樣也有黃金家族血統。不過對於此時的脫歡來說,這已經不是什麼大問題。

宣德九年(1434年),脫歡找到機會襲殺了韃靼真正的首領阿魯台,阿台汗逃往科爾沁,1438年被脫歡俘虜殺害。至此,蒙古被瓦剌人重新統一。

巔峰之後的沉寂

瓦剌最巔峰的時期,就是於土木堡大敗明軍、俘虜明帝、圍攻北京之後。

雖已統一,草原諸部對瓦剌並不是心服口服,時不時的製造一些摩擦。但經過這一系列事件,大家看瓦剌的眼神都不一樣了。此時的瓦剌首領也先(脫歡之子)不自覺的有些飄飄然,和大汗脫脫不花的矛盾越來越大。

也先的姐姐是脫脫不花的妻子,他想立姐姐的兒子為太子,按瓦剌的貢獻來說,這個要求並不過份。但脫脫不花不甘於當傀儡,一直對他很警惕,斷然拒絕。

雙方撕破臉皮大打一場,脫脫不花兵敗逃走。也先趁勝追擊,順便宣揚自家武力,沿途各部無不俯首。

東到建州、兀良哈,西到赤斤蒙古、哈密,都成了瓦剌的藩屬。其勢力東至朝鮮,西至中亞楚河、塔拉斯河,北至南西伯利亞,南至長城。是明朝一大患。

景泰三年(1452年),脫脫不花去世,景泰四年也先自稱「天聖大可汗」,建號「添元」。走到人生最高點的也先從此沉迷酒色,專心享樂,可他不知道,危機就潛伏在身邊。

也先並不是成吉思汗,沒有天縱之才,不服他的大有人在。

率先出手的是他的得力幹將阿剌知院,這也是位瓦剌貴族,在也先稱汗後向他求太師之位,也先曾任過太師,覺得這個位置太敏感,就沒有給他,而是給了次子阿失帖木兒。

阿剌知院大失所望,二子又因故被也先鴆殺,於是產生怨恨,景泰五年舉兵3萬攻打也先,也先被暗殺身亡。

還沒等到阿剌知院取而代之,韃靼部的孛來起兵殺了阿剌知院,大肆打擊報復瓦剌人。正如瓦剌從來沒有真心臣服過韃靼,韃靼對瓦剌也沒有太多忠誠度。

有明一朝,也先死後瓦剌再也沒有出現傑出的人物,更沒有遇到良好的時機,就此沉寂下去。直到清朝時期,瓦剌的準噶爾部才掀起了一些風浪,最終也被鎮壓了。

【結語】

通過以上內容,我們會發現,瓦剌的崛起實際上是因為明朝。土木堡之變固然反映出明朝存在很多問題,但對於瓦剌來說,這就是個意外,明朝仍然還是那個龐然大物。

也先很清醒地認識到,以瓦剌的實力不足以和明朝真正開戰,所以最後選擇了和解,瓦剌才有後面的興盛。然而由於先天不足,後天調養也不到位,瓦剌的衰微也就成為註定。

參考資料:《明史》《瓦剌境域變遷考述》

【我是一粒沙,喜歡就關注我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