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袍加身」的宋太祖才是罪魁禍首嗎?淺析宋朝「三冗」問題

文史看天下 發佈 2020-03-01T15:50:03+00:00

淺析宋朝「三冗」問題引言:「三冗」問題是指宋初統治者為鞏固統治,採取增設官職,擴大軍隊數量並提高待遇,所造成的「冗兵」「冗官」「冗費」的嚴重弊政。

「黃袍加身」的宋太祖才是罪魁禍首嗎?淺析宋朝「三冗」問題

引言:「三冗」問題是指宋初統治者為鞏固統治,採取增設官職,擴大軍隊數量並提高待遇,所造成的「冗兵」「冗官」「冗費」的嚴重弊政。通過分析「三冗」產生原因和宋朝改革嘗試及成敗,以期更深刻地把握宋朝政治歷史發展規律。

公元960年,趙匡胤「黃袍加身」即位為宋太祖。他把唐的覆滅歸因於軍權、人事權、財權的外移,因此,加強封建主義中央集權成為新生宋朝制定國策的基點,即「杯酒釋兵權」,嚴格控制軍權;「重文輕武」,重用舊官僚,廣任文人為仕。不可否認,宋前期的軍政集權有效鞏固了新生政權。

前期的軍政集權有效鞏固了新生政權。但隨著局勢變遷,因循守舊、不思變革,造成軍隊多而戰鬥力弱,官吏眾而行政效率低,花費多而無甚裨益,「冗兵」「冗官」「冗費」問題導致宋「富而不強」,加速滅亡。

一.「三冗」原因分析

1、「冗兵」

「冗兵」問題從宋建國起便初見端倪。宋建都開封,面對遼、夏、金的威脅,無歷代都城長安、洛陽天然防線的優勢,可以說宋立國而無國防。其次,宋太宗數次親征失敗,使得宋進不能攻、退不能守,無法裁兵、不能復員,也不敢再戰。因此,宋的國防戰略是防禦性而非進攻性的,只能採用人海戰術彌補地理缺陷——前線長期保留大量軍隊,後方大設禁軍、廂軍。

宋長期實行「募兵制」——士兵募到軍中直養到六十歲。實際上,一般士兵只有二十到三十歲可用,剩餘三十年戰鬥力幾乎喪失,而在軍中十年又無仗可打,精神倦怠。此外,為防主帥擁兵造反的「兵無常帥,帥無常兵」制進一步削弱了軍隊的凝聚力和戰鬥力,這樣有名無實的軍隊只有再招青壯年,以「多數量」替代「高質量」。在地方動亂時,中央大量征流民入伍,時時加優以防叛亂。以致慶曆年間士兵達一百二十五萬之巨。

2、「冗官」

歷史遺留是宋官員泛濫成災的原因貼之一。宋朝政權由「陳橋兵變」自上而下取得,為防止唐朝朋黨之爭重演,宋增設官職、廣任官僚,以達分權制衡、鞏固皇權的目的。

在中央,統治者設「樞密院」分割宰相兵權,設「三司三部」分割其財權,設「政事堂」分割其行政權;在地方各路設「監司」掌管「兵民」「財賦」「司法」「救恤」之事,把地方兵權、財權、司法權、事權直接劃歸中央,中央還派遣官員至各州擔任知州,「三年一替」,後又在各州設立通判官以削弱知州的權力。宋還在地方設立節度使、觀察使、曹掾官、幕職官等名存實亡的官職以分權制衡。


「恩蔭制」和廣泛的「科舉取士」也是「冗官」的重要原因。據考,一個學士便可「蔭」幾十人,即一人當官,家族沾光,不僅兒子可以當官,其他親屬也可以,實際上,這是統治者籠絡人心、鞏固自身統治的手段。其次,為壓制武將勢力,宋科舉取士人數遠多於歷代,甚至比明清兩代還要多,還專為久試不中、年老無成的舉人設「特奏名」一科,使其不致於積怨造反。

3、「冗費」

「冗費」是「冗兵」「冗官」造成的必然後果

據統計,宋真宗景德大中祥符年間,文武官員總數為9758名,到了宋仁宗皇祐年間,增加為17300名,至宣和元年高達48377名,這還未算上數倍於官的吏,和百餘萬長期需要國家財政供養的士兵。

統治者對文官、士兵的盡力優待,使得北宋政府在稅收收入連年增加的情況下,依舊捉襟見肘、入不敷出。

二、宋朝的改革嘗試

1、裁撤軍隊

早在宋仁宗時期,就有宰相文彥博、樞密使龐籍等人指出「世養兵務而不精」,奏請「汰其罷老者」,仁宗聽取了建議,下詔省兵,放山西禁軍「年五十以上」和「短弱者」歸農,但裁軍數量僅「數萬人」而已。之後,王安石變法極力主張徹底減裁冗兵。

首先,裁減老弱士兵,規定年四十五以上的體弱者和五十歲以上年老者一律裁掉。

其次,定編定額、並省軍營,確定各地方、各營部總兵力數額,多餘編制都要裁去;將參差不齊的各軍營進行合併,溢出兵力補他軍之缺,保證各軍營兵力維持常數。

此外,實行保甲法,由各地農民充當維持當地治安的角色,閒時練兵,忙時生產,以民兵替代募兵等。

2、裁減官員

宋朝曾十餘次試圖改變官員繁冗的現狀。宋太祖時期「開寶省官」規定,官吏數量由各州縣戶口和人口來確定。又如宋高祖在李綱建議「省冗員以節浮費」後,裁併了一些機構,並"大省淮南冗官"—秘書省、翰林天文局、各路都監、巡檢監等機構被廢除,太府司農歸戶部、衛尉歸禮部、宗正寺歸太常寺等,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事隔數年,宋高宗又將廢罷的機構"復置"。

王安石在處理「冗官」上也有獨特見解,他不裁減官吏,反倒增其俸祿,即現在的「高薪養廉」政策。在他看來,財政虧空不由官員數量多造成,而是貪污受賄,「高薪」不但可以激勵官員提高行政效率,還可防治腐敗。

此外,王安石還建議對胥吏也實行俸祿制,

一是可提高其工作積極性,以底層胥吏辦事效率的提高帶動整個官僚機構的運轉。

二是「設重法以絕請託之弊」,將貪污受賄的無形財產轉為國家所有。

經過王安石變法,官員的俸祿在國家財政支出中所占比例並沒有增加,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還有一定的減少。總的來說,宋朝裁官改革在一段時間內有一定成效,但都未從根本上改變「耗無窮之經費,竭民力以養冗員」的處境。

3、縮減開支

宋朝財政制度改革首推王安石變法。在貢輸法廢除之前,各地方貢送給中央的兵器、生活物資不論剩餘、匱乏都是固定數額的,這導致富商大賈通過收購轉賣而手握「輕重斂散」之權,收成欠佳的農民只能高價從中購買物資以納稅,這給國家財政造成損失,給農民以沉重負擔。此外,高人力、物力消耗也是問題之一。因此,王安石實行均輸法——擴大發運使權限,對六路所供物資通盤籌劃、靈活處理;物資採購遵循就近原則,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力、物力損耗;發運使有權了解京師庫存、支出情況,並賦予其添辦裁減之權,堅持供求原則,克服盲目發運;對於非產地和歉收農民,允許上交錢幣替代糧食、實物;擴大業務範圍,舉辦商業業務,限制了商賈對貢輸物資的收購,還把地區間很多商品販運貿易由私營變為官營。可以說,均輸法類似於現在的「政府採購制度」。除了上述措施,王安石還對教育、科舉、兵器制度等進行了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也減少了開支。

三、對宋朝「三冗」問題的思考

1、宋朝「三冗」改革的成效

宋朝對於「三冗」的改革在一定時期內取得了成效,首先表現在「節流」上。僅裁減冗兵一項,從熙寧三年至王安石改革,共節省財政開支至少一百餘萬貫石匹。

此外,均輸法的實行直接將富商收購轉賣的收入轉移至國庫,減輕了農民負擔、減少了開支,還增加了財政收入。「量入為出」的原則改變了之前收入多少使用多少的政策,國家財政有了計劃與控制。

其次,表現在國家財政振興上。北宋中葉,除用於「增吏祿」「興水利」「支軍費」等支出外,國家還存有大量的財政積蓄和戰備儲存,不僅中央財政豐盈,地方財政也十分充實。


2、宋朝「三冗」改革的失敗

宋朝對「三冗」改革取得的成效是值得肯定的,但它並未從根本上扭轉宋朝「積貧積弱」的局面。改革的不徹底是重要原因。如,在裁減老弱病殘士兵後,軍隊數量依舊龐大,宋朝改革卻只停留於此,並未進一步精簡。應對冗官,宋主要採取「高薪養廉」的辦法,但高薪並不能完全杜絕貪污腐敗的發生;改革後官員的數量與改革前差別不大,熙寧末年,官員俸祿總開支達227萬餘貫,可見俸祿費用依舊是巨大開支。打擊腐敗未能與裁減官員共舉,使得改革的預期成效未能完全實現。

可以說,宋朝「三冗」改革中,裁官、裁軍改革都不徹底,僅減少「冗費」上有一定成效。但由於「冗費」產生於「冗官」「冗兵」,因此,在「冗官」「冗兵」弊病解決之前,「冗費」問題是無法根除的。

分析「三冗」改革失敗的原因,需要融入到當時的歷史現實中。軍事上,北宋雖與西夏、遼簽訂了和約,但南侵的威脅依舊存在,立國無天險的宋朝只能依靠「人海戰術」以備不時。裁官的不徹底是因為財政改革觸動了大官僚的利益,以司馬光、文彥博為首的保守派極力反對王安石變法的實施。封建統治階級的局限性和改革派的軟弱性無法根治帝國的弊病,直至宋末再度產生財政危機,帝國氣數盡矣。

四、結束語

宋的開創者認為分化事權、以官制官可保統治千秋萬代,卻不料想由此產生的官僚機構膨脹,直接影響整個帝國運行的靈活性、有效性,積貧積弱正在慢慢蠶食帝國的生命。

「三冗」作為封建上層建築的傳統弊端,與整個封建經濟政治制度共同生存。我們不能跳出宋朝所處歷史環境而枉談改革。一定時期「變法革新」的所謂實施,「繁榮安定」的所謂實現,只是封建王朝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的自我彌補和暫時現象,難以逃出歷史周期律。

參考文獻:

[1]、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2]、林哲敏.芻議宋朝的「三冗」問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