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從弗洛伊德理論來解析,道德與人性衝突的化解之道

心理諮詢師陳洵洵 發佈 2020-03-01T21:17:30+00:00

其中有兩個劇情讓人印象深刻:第一個劇情是嚴叔買房,嚴叔一家來中介門店簽訂買賣合同,懷孕的兒媳婦要求要在房產合同里寫上自己的名字,老兩口自然有些不樂意,自己辛辛苦苦賣了一輩子的包子,才攢下錢來給兒子買房子,而兒媳婦雖然懷孕,但是未來的事情也是不可預料,萬一有意外,自己家損失就大了,


最近,熱播劇《安家》掀起了一陣收視狂潮,這部劇中,可謂集齊了很多當下的熱點話題:高房價下的眾生百態,職場求生的辛酸與不易,原生家庭的創傷與後遺效應,愛情與家庭的兩難抉擇...而今天,在這裡,我想從中摘取一個觀點,提煉出來,來和大家做一個分享和探討。

理想派與現實派的矛盾和衝突

《安家》這部劇中,安家天下房產中介公司有兩位店長,一位是懷柔派的徐文昌,他的性格中透著一股悲天憫人的氣息,開口閉口都是道德至上,對員工悉心呵護,對客戶慈悲為懷,一切為了客戶著想,寧可犧牲個人及門店利益也在所不惜,而另一位店長是孫儷飾演的現實派房似錦。

這位店長身世坎坷,吃盡苦頭,從小在家就不受待見,工作後,成了刻薄母親的金錢壓榨機。為了應付家裡的無盡索取,她絞盡腦汁靠多賣房來掙更多錢,來填家裡的無底洞,做事雷厲風行,在既得利益面前絕不輕易鬆手。

當道德至上的理想派和利益為重的現實派碰撞在一起,矛盾和糾紛必不可少。

其中有兩個劇情讓人印象深刻:

第一個劇情是嚴叔買房,嚴叔一家來中介門店簽訂買賣合同,懷孕的兒媳婦要求要在房產合同里寫上自己的名字,老兩口自然有些不樂意,自己辛辛苦苦賣了一輩子的包子,才攢下錢來給兒子買房子,而兒媳婦雖然懷孕,但是未來的事情也是不可預料,萬一有意外,自己家損失就大了,徐店長看出了老兩口的為難,於是提出抗議分期付款,不必要一把付,剩餘的錢可以留作理財用,而房似錦馬上算了筆帳,貸款的話會多出一百多萬的利息,老兩口心疼錢就沒同意,還是全款買了。



而後來徐文昌找到房似錦,指責她這單做得太急,覺得這一對兒子兒媳看著不靠譜,將來出事了,老兩口一輩子的血汗錢打水漂了,後果不堪設想。而房似錦認為,徐文昌管太多,喜歡瞎操心。

第二個劇情是闞老闆為小三買豪宅,闞老闆老婆大鬧門店,說闞老闆的錢是夫妻二人共同所有,要求中介公司不能做這單生意,這樣做太不道德!

徐文昌自然不接這單生意,他也認為闞太太很無辜,是個可憐的女人,無論如何這個生意做不得,而房似錦不以為然,她認為中介的職責只是賣房子,與人情無關,還是選擇接下了闞老闆這個單子,結果是被闞太太一怒之下扇了一巴掌,她自嘲道:一巴掌換回一個單子,也算值了。

那麼,在《安家》中,房店長和徐店長的衝突,其實從根本來說,是價值觀的差異問題。

在徐文昌看來,做中介不只是賣房子,與房子這樣冷冰冰的東西相比起來,作為中介,真正需要傳遞出去的是人情,溫暖,良知,為了保持絕對的道德,房子寧可不賣!

而在房似錦看來,賣房子才是中介的本職,把房子賣出去才是王道!不需要考慮太多其它因素,哪有那麼多彎彎道道。

很多人都曾是徐文昌,最後卻變成了房似錦

徐文昌們代表的是理想主義者,是完全符合社會道德標準的那一類人,是大家眼中的謙謙君子,是不為五斗米折腰的真男兒,是人人口中津津樂道的「好人」。

而房似錦們代表的是現實主義者,面對生活的艱難,她不得不租最便宜的凶宅,商場櫥窗看到自己喜歡的絲巾,光過過眼癮,卻捨不得花錢買。而這份工作對她的意義,只是為了賺錢,只要不傷天害理,任何的理由都不會影響她賣房子。在賺錢面前,尊嚴都可以丟在一邊。

她是大家眼中,不太討喜的角色。

在我們很多人的觀念里,任何事情都要分出個黑白好壞來,從小的教育便這樣告訴我們:人是分好人和壞人的,而很多傳統的文學作品以及影視作品中,甚至我們的主流價值觀里,也通常把人定性為好人和壞人,好人值得推崇,而壞人就該被釘在恥辱柱上。

然而,現實中,徐文昌們很少見,房似錦們卻異常多。房似錦算是壞人嗎?很顯然不是,她雖然喜歡賺錢,貪圖利益,為此連搶兩次同事的單子,賣跑道房給宮蓓蓓,幫闞老闆的小三買房子。

這些在我們看來,似乎有些不厚道,但是當我們真正地走進人物內心去挖掘,設身處地地站在當事人角度去想,你會發現,每一個行為的背後都有著無可奈何的動機。


一個窮苦出身的女孩子,一個從小被歧視嘗盡人間冷暖的女孩子,一個孤苦無依獨自打拚在大都市的女孩子,一個時刻受自己親生母親威脅的女孩子,於她而言,謀得生存是第一位的,她的處境其實是讓人同情的,因此,如果將太多的道德枷鎖去鎖在一個這樣的女子身上,一個勁地標榜真善美,這樣的劇情看起來會太過蒼白無力,脫離生活實際。

況且,房似錦也並非完全地不顧道德,比如小三買房這件事,在她看來,對於闞老闆這樣的有錢人,用一套房子來換取家庭的穩定,也是未嘗不可。她考慮的更多的是現實因素。

其實,縱觀我們的文學史,大多在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作品中,人物的形象都常帶有複雜性,你很難用好或者壞來定義一個人,比如《紅樓夢》中的黛玉,並不夠完美,雖美麗卻身體抱病,雖有才氣卻為人刻薄不近人情,《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為了情人拋夫棄子,《挪威的森林》中,渡邊君心裡挂念著深愛的直子,卻隨便和別的女孩子發生關係。

這些角色在大眾價值觀里,都是有些不容於世的,但是他們又會莫名地讓人無法忘懷,於是,我們在批判中不斷感慨,在指責中又忍不住同情。這些看起來不討喜的角色卻悄無聲息中牽引起了我們內在所有真實的情感流動和喜怒哀樂。

因為真實,所以深刻!

孫儷在採訪中曾說道:我現在更喜歡的是有缺點的人物。一個人格飽滿的人必然有其複雜性,我們習慣了以非黑即白的思維來評價人和事,我們樂於用兩極分化的觀點來矯飾自己的高尚,導致我們在面臨真實的人性的時候,就會陷入混沌不清的狀態,於是非得要一個明明白白的答案。

從心理學來說,所有我們憎惡的東西都來自於我們自身人格的投射。當我們自身無法接納自己內心真實的一面時,才會對別人的行為作出評判。因為,只有當你去和那些「缺點」劃清界限了,才能彰顯自己的好。我們骨子裡都希望自己是一個完美的人。

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理論中,曾提出過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形象地說,在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住著三個小人,本我,代表著任性的那個我,人生來就有慾望,本我就是那個被慾望驅使的「我」,人的最原始的面貌。

而理想的我代表的是道德化的我,要符合社會道德標準的需要。這兩個小人兒發生衝突的時候,「自我」就開始出來當調解員,來調停,當衝突無法化解的時候,這個調解員就頭疼了,痛苦了。

應該怎麼調節呢?

凡事過猶不及,重在一個「度」字。

《中庸》第一篇里就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中庸之道,是中國人幾千年來為人處世,接人待物的處世哲學,很多人會說,中庸不就是要教人和稀泥,模稜兩可嘛,我認為真正的中庸精神,提倡的是對於萬事萬物「度」的把控,不多不少,不偏不倚,剛剛好。

當我們真正接納: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也沒有絕對的壞,所有的標準都是相對而言,好人身上有缺點,壞人也並非全是惡,同時,做到客觀公正地看待事情,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有「得」不必太沾沾自喜,有「失」也不必枉自嗟嘆,自怨自艾。

同樣,面對我們自身的得失,首先要理清,我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即使我們內在的「本我」與「超我」在打架,那麼作為「自我」,要做的事情是,說服雙方,最大尺度地去滿足「自我」和「超我」的各自需求,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彼此和諧共存。

靈魂終極叩問:人到底為何而活?

人活著到底為了誰,有人說為了父母而活,有人為了愛情而活,有人為了孩子而活,也有覺悟的人說為了自己而活,人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活著》中,余華老師曾說:活著,就是為了活著本身!

曾經看過一個節目,一個得了躁狂症和抑鬱症的年輕女孩子,覺得人生很沒意思,四處尋找自己活著的意義,始終得不到一個標準答案讓自己滿意,終於有一天,她遇到一位很有智慧的大師,她問大師,活著到底為了什麼,大師反問:那意義的意義又是什麼呢?女孩子恍然大悟,原來,所有的意義都是我們自己賦予的意義,根本沒有標準答案!

你會發現,所有偉大的小說,最終都會指向一個方向,虛無。所有的人生,都有一個共同的結局,夢碎,人亡。

在面對一個必定變得虛無的人生里,我們唯一能做的,是在有限的人生里,過好每一個當下,讓自己心無掛礙。

結語:無論你是房似錦,還是徐文昌,面對抉擇時,只需靜下心來問問自己,做任何一個選擇,內心可有糾結?人生完美的事情太少,在不完美中尋求完美的極限,在取悅別人時不忘愉悅自己,在世俗喧囂中為自己留一塊安靜之地,在自己的世界孤芳自賞,在別人的世界隨遇而安,人活一輩子,不過圖個舒服二字,僅此而已!

pv2~6�)�S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