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和楊貴妃吃到新鮮荔枝嗎?李隆基:很好!楊玉環:有股味兒

小院之觀 發佈 2020-03-02T10:01:16+00:00

當然,那是對普通老百姓而言,對於皇帝來說效率要高上N倍,他們擁有最快的物流工具:快馬,和最具效率的快遞小哥:驛使。

要說在古代,物質條件落後,交通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當然,那是對普通老百姓而言,對於皇帝來說效率要高上N倍,他們擁有最快的物流工具:快馬,和最具效率的快遞小哥:驛使。

大家平時聽說的八百里加急,是古時最快的快遞方式了,它一般被用作傳遞緊急軍情,不緊急還不能用,因為人和馬都受不了。當年菲迪皮茨跑完42公里全馬就再也沒站起來,要是不想手下人馬像菲哥那樣,皇帝也不敢隨便用八百里加急。

在歷史上,八百里加急最成功的打開方式不是在戰爭里,而是被用作快遞,它就是唐玄宗動用驛馬接力從嶺南快遞荔枝到長安,用來博美人楊貴妃一笑的故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從此千古流傳,其中既有李隆基的霸道總裁范,又有百姓的辛酸和無奈。

那麼問題來了,長安到嶺南千里之遙,古時快遞再快,送貨上門到李隆基和楊玉環嘴裡的荔枝,還新鮮嗎?

要搞明白這個問題,我們得弄明白兩點,距離和速度。

楊貴妃思鄉想吃荔枝,這當然與她的童年有關。關於楊貴妃的籍貫,現在有好幾個地方爭搶,比較靠譜的說法是原籍廣西容縣十里鄉楊外村。

許子真《容州普寧縣楊妃碑記》:楊妃,容州楊沖人也,離城一十里,小名玉娘。

容縣盛產荔枝,這也能對上,那麼看看容縣到當時的長安有多遠。

根據現在的查詢結果,長安到容縣有1730多公里,也就是3500多里,唐朝的路肯定沒現在好走,實際路程只多不少,這咱就忽略不計了。

距離有了,那麼快遞有多塊呢。

快遞有多快,首先還要取決於驛站的數量。因為驛使只負責自己的一段路,到了下一個驛站他就要進行交接,否則不停頓連跑幾天幾夜,人和馬都得死在半路上,荔枝就更別想了。

大唐帝國的驛站也比較完備,最盛之時,全國有1639個驛站,涵蓋了水陸兩路,光工作人員就有兩萬多人。驛站制定的規則也很詳細,工作人員稍有失誤就會受到處罰。

如唐律規定:凡在驛途中耽誤行期,應遣而不遣者,杖一百;文書晚到一天杖八十,兩天加倍,以此類推,最重的處徒罪二年,唐律規定假如耽誤的是緊急軍事文書,則罪加三等,因書信延誤而遭致戰事失敗則判處絞刑。

而像御旨特批,為心愛的貴妃送水果這樣的頭等大事,更沒有人敢耽擱,中轉設施和運輸效率是可以得到保證的。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速度了。

這也不難,唐朝都有規定。朝廷規定,快馬分為三檔,最少的一天要走180里左右,高一檔的一天要跑300里,最快的馬一天要能跑500里。

馬的速度,我們在唐朝那些事裡也能得到證明,如岑參《初過隴山途中呈宇文判官》里提到的:平明發咸陽,幕及隴山頭。

咸陽到隴山,現在的直線距離只有四五十公里,看來岑參說的馬是最慢的一檔。

最快的能有多快,在安史之亂就表現得很明顯了。安祿山於天寶十四年十一月九日在范陽起兵叛亂,「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估計當時唐玄宗還和楊貴妃在華清宮吃著荔枝泡著澡。范陽到長安相隔三千多里,唐玄宗在6天以內得到消息,依此來看,最快的馬一天跑500里是靠譜的。

這樣一拆解,這個問題就成了一道簡單的小學數學題,3500/500=7,也就是說,容縣的荔枝從樹上採下來到楊貴妃嘴裡,至少需要一個禮拜的時間。

那麼事情就是這樣的,又是一個周末,結束了一周的辛苦工作,楊貴妃想要吃點荔枝解解渴,唐玄宗二話不說,下單,發貨!

於是從田頭到驛站,一整條供應鏈開始運作,嘁哩喀喳一頓忙活。

「啟奏皇上,荔枝送到了!」高力士喜上眉梢,捧著一盤荔枝一顛一顛跑了過來,老臉笑成了一朵菊花。

楊貴妃:「啥荔枝?哦...那不是上周下的單嗎,這都又到周末了怎麼才到,物流差評!皇上,你先嘗嘗。」

李隆基啖了一顆:「好!不錯!難怪愛妃喜歡!」

楊貴妃自啖一顆:「這什麼味...怎麼有點酸...」

北方人李隆基是不會吃過荔枝的,第一次品嘗荔枝,對他來說荔枝就是這個味。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荔枝這種水果時令性很強,只有夏天才有,就算我們現在,冬天想吃荔枝也是沒門,所以荔枝快遞時氣溫肯定也是比較高的。

楊貴妃從小吃荔枝長大,高溫天氣經過7天長途跋涉送來的荔枝,再新鮮想來也新鮮不到哪裡去,就算古代也會有一些冷鏈運輸方式比如冰鎮之類,效果也有限,跟她記憶中的荔枝味,必定會有所差異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