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真相時代下韭菜的自救攻略

木木的小島 發佈 2020-03-02T16:26:46+00:00

1、「武漢的悲劇,我在日本看了遍重播」——出自青年大院,主打憤青小粉紅視角。在當下的媒體環境中,反轉打臉的事確實層出不窮,但像這樣自己人互掐的行為,也是充滿了迷思。

01、「青年大院」事件


前幾天,公眾號「青年大院」被微信階梯處罰,其相關的系列公眾號,現在均已是查無此人了。


我們先來簡要回顧一下這個事件。


事件的起因是,隸屬同一公司北京浮光躍金文化傳媒公司旗下的不同公眾號,在此次疫情中,多次對同一事件,利用一夸一罵一中力的寫法,全方面、多維度地收割著不同讀者的情緒和立場,被稱為自媒體中的「韭菜收割機」。



1、「武漢的悲劇,我在日本看了遍重播」——出自青年大院,主打憤青小粉紅視角



2、「疫情中的日本,不全是你想像的那樣」——出自野火青年,主打理中客科普視角



3、「不要出門,不要唱讚歌,不要忘記正遭受的苦難」——出自地球上所有夜晚,走批判型公知視角



如果沒有這件事的聯結,我們很難想像這些角度截然不同的文章,來源於同一個渠道。在當下的媒體環境中,反轉打臉的事確實層出不窮,但像這樣自己人互掐的行為,也是充滿了迷思。


不過從自媒體者的利益角度仔細想想,就不難發現,流量才是他們的最終導向。這樣一魚多吃的做法,使得他們把市場上所有受眾的觀點和情緒都罩在了裡面,從而收穫好幾個百萬級別的爆文和無數的打賞。


初次接觸自媒體,就見識到這樣的手段。忍不住拍手讚嘆,真的是太厲害了!


目前看來,「青年大院」系列的公眾號已經暫時受到了懲罰。不過千千萬萬個「青年大院」還在不斷地站起來。我們這些韭菜在各路觀點中尋找自我心理的投射,不自知中被收割,而且總有一把割刀適合你。


值得深思的是,在網際網路時代下,隨著自媒體的出現,信息傳播不再是傳統的單一渠道。我們每個人都是信息的發布者,都可以將自己所見所聞的真相發布於網絡。那麼身處這樣的時代里,我們到底離真相是更近、還是更遠呢?


02、《後真相時代》


正巧這幾天看了一本書,叫做《Truth》,中文譯為《後真相時代》。作者赫克托.麥克唐納,作為全球知名商業諮詢專家,他非常明白片面事實、主觀煽動、社會建構、未知預測等對真相的影響是多麼深遠。他在這本書中通過大量實例,總結出誤導者慣用的溝通策略,以便我們用更明智的思維方式去看清真相的本質。

很多時候,你可以通過很多方式描述一個人、一起事件、一件事物或者一項政策,這些描述可能具有同等的真實性,作者將它們稱之為「競爭性真相」。競爭性真相有很多不同的類型,其中有一類叫做片面真相


片面真相——溝通者選擇的真相。書中分別從完整性、歷史、背景、數字、故事的角度進行剖析。


1、完整性

真相有時候是散落一地的無數碎片,每個人都可能以為他拿到的一小片就是全部的真相。誤導者大多數的陳述是真實的,但它們可能並沒有傳達完整的真相。誤導者常常通過忽略來隱藏重要真相和歪曲事實,也可以通過混淆將壞消息淹沒在其他真相的海洋里,更可以通過關聯使人們覺得兩個無關的真相之間存在聯繫。


2、歷史

我們對於歷史的理解也來自片面真相,而這種理解又會影響我們


比如對於我們來說,近代歷史是屈辱的,這個正在崛起的自豪的國家沒有淡化其歷史中最糟糕的部分,這段歷史的每個細節都深深刻在了國民的意識中。我們就是我們的歷史,因此在很多涉及國家榮辱的事件面前,我們的情緒尤其容易激動。


3、背景

要想很好的理解事物,背景是至關重要的。但是我們如今更喜歡碎片化信息,甚至沒有時間去了解可用信息的一小部分。於是,我們通常也忽略了背景,在不了解實情的情況下對事件做出回應,有的成為了分享勁爆新聞的誤傳者。


4、數字

統計量和其他數字看似非常客觀,但許多人有時並不理解數字的真實含義。想要了解事實,我們應理解每個數字代表什麼,確保使用最貼切的單位,所對比的事物處於同一級別,質疑數據之間的因果關係等。


5、故事

故事已經成了我們主要的溝通形式,它具有極大的力量。然而,且不論故事裡容易被忽略的細節以及被捏造的因果關係,故事本身無法證明任何事情,它們僅僅是獨立的數據點。將一個具體案例外推為普遍規則,這是一種邏輯錯誤。


03、後真相時代下韭菜的自救攻略


那麼在這樣的後真相時代中,作為韭菜的我們,該如何避免被無情收割呢?


我可能無法窮舉,也想不出太好的辦法去完全規避。但我想,基於當代媒體喜歡反轉的善變尿性,未來我們或許可以適當地多留一個心眼,不要急於在不完全了解的情況下,去定論或者採取行動,尤其是當我們遇到如下場景:


1、一味捧或踩的時候


回到「青年大院」系列公眾號的套路,他們最擅長的修辭就是一捧一踩。我並不是在說真相一定是相反的,但我認為文章里提供的真相,並不是完整的全部。


複雜性無處不在。我們認識的人、我們去過的地方和我們依賴的事物,它們具有的多面性超出了我們大多數人的想像。


當你下次聽到有人以「女人喜歡……」、「銀行家是……」、「西方媒體覺得……」等等開頭時,你只需要考慮這些話語談論的群體是具有怎樣的多樣性、複雜性和矛盾性。也許這些話語的確反映了某種真相,但是我們一定可以在同樣的群體中得出其他許多競爭性真相。


2、情緒煽動的時候


許多人在追捧自媒體爆文的時候,經常受著某種情緒的驅動。這種情緒也許是憤青情緒、也許是受害者情緒、也許是男女平等主義的情緒。但很多時候,情緒卻轉移了事件真正需要關注的焦點。


「青年大院」對憤青情緒的應用,不用說,已經是爐火純青了。光看那些標題,就讓民族主義者們有點上頭。看到《當中國為世界阻擋病毒時,美國媒體在罵我們東亞病夫》,是不是分分鐘想衝破疫情封鎖線,衝到美國媒體面前大吼一聲:滾!


再說說最近的孫楊事件。目前的節奏已經徹底地將競技體育政治化,似乎一切的源頭,都是西方國家對中國的歧視。很少有人再去關注運動員與競技規則之間的問題。而且孫楊究竟有沒有服用興奮劑的真相,也已經不再重要了。


想要掙脫情緒煽動的困境,只能讓自己冷靜下來跳出情緒的本身,重新回到對真相複雜性的探索上來。通俗來說,就是別太上頭了。


3、開始講故事的時候


《後真相時代》里說到,故事是一種極具力量的表達方式。所有人都喜歡故事,尤其喜歡那種黑白分明,邏輯清晰,深刻剖析人性的故事,並且認為它們是唯一的真相。


當我們傾聽故事的時候,我們應該記住,它們在描繪的真相時,具有多麼大的靈活性


首先,我們要意識到,故事本身,可能存在許多細節的想像虛構,或者邏輯關係的捏造。「青年大院」還寫過爭議極大的《那個17歲的上海少年決定跳橋自殺》,此文對跳橋前車內發生的經過進行了「推測式」描述:「媽媽覺得兒子不聽話,在學校給她惹了麻煩……他說了最後一句,你還罵我,我就跳下去……」還給出了推測的原因「爸媽用語言刺激小孩不敢跳」。這種推測性故事敘述的方式,直白地滿足了觀者對故事裡該有因果關係的所有期待。


其次,有些故事僅僅是一個單一事例,不具備大部分規則的普適性。比如經常有文章會引用近期暴力犯罪的故事來論證社會機制和貧富差距的問題,聽眾會主觀地認為論證是正確的。但這也許並不是事實。它只是一起悲劇事件,導致它發生的原因,是紛繁複雜的,它並不足以使我們支持作者的觀點。


歸根結底,作為韭菜,找到完完整整的真相,對我們來說太難了。或許我們真正該做的——


是讓子 彈再多飛一會兒。



更多個人原創,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木木的生活報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