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痛點針灸」與中醫「阿是穴理論」

醫學科普顧事 發佈 2020-03-02T20:39:09+00:00

阿是穴,穴位分類名,又名不定穴、天應穴、壓痛點。阿是穴的含義是由《內經》發展而來,但「阿是」這一名稱首見於《千金要方》。



阿是穴,穴位分類名,又名不定穴、天應穴、壓痛點。這類穴位一般都隨病而定,多位於病變的附近,也可在與其距離較遠的部位,沒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稱。它的取穴方法就是以痛為腧,即人們常說的「有痛便是穴」。臨床上醫生根據按壓式病人有酸、麻、脹、痛、重等感覺和皮膚變化而予以臨時認定。


中醫以病痛局部或敏感反應點作為針灸治療部位的腧穴。以病痛局部或病痛的反應點(有酸、麻、脹、痛、重或斑點、色變、硬變、腫脹等反應)作為穴位的一類腧穴。阿是穴的含義是由《內經》發展而來,但「阿是」這一名稱首見於《千金要方》。它們是既無具體名稱(所有的穴點都稱阿是穴),又無固定位置(無論何處的穴點均稱阿是),主治功用也不十分明確(以病情論阿是,不是以阿是論病情),但對病症的治療有效(往往還有奇效)。臨床上醫生根據按壓時病人有酸、麻、脹、痛、重等感覺和皮膚變化等而予以臨時認定。

阿是穴可以在全身任何地方出現,是一種臨時腧穴現象。當疾病發生的時候,人體的某一部分就會發生相應的氣血阻滯,造成氣血的局部性、臨時性的聚集,從而出現阿是現象。當這種疾病解除時,氣血的臨時聚集也隨之解除,阿是穴現象即消失。可見阿是穴不是固定的、專一的穴位。阿是穴與「以痛為輸」的含義不盡相同。「以痛為輸」出於《靈樞·經筋》篇:「以痛為輸,燔針劫刺。」主要是針對經筋病的選穴及刺灸方法而言的。病變部位是經筋,主要臨床表現是疼痛。而阿是穴是以「快」、「痛」等多種綜合感覺來確定穴位的。《內經》中多次提到穴位處的不同感覺,如《靈樞·五邪》說:「邪在肺……取之膺中外腧,背三節五藏之旁,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素問·刺腰痛論》說:「循之累累然乃刺之。」《素問·骨空論》說:「切之堅痛,如筋者灸之。」這些都是阿是現象,歸屬於阿是穴的範圍。阿是穴的內涵遠比「以痛為輸」要豐富,所以不應以「以痛為輸」來代替「阿是穴」。


  • 學300小時,就能在美國做「干針」

根據有關統計,目前,在美國51個州(包括華盛頓特區)中,已經有35個州明確允許物理治療師從事干針(Dry Needling)治療,另有9個州情況不明,只有7個州不允許物理師行使干針。見下圖:

美國干針狀況

通過google的趨勢搜索,也可以發現,過去的十年當中,英文「干針」的搜索量迅速飈升(見下圖)

干針(Dry Needling)趨勢圖

相比之下,針灸在過去的十餘年當中的趨勢如何呢?見下圖:

針灸(Acupuncture)趨勢圖

從針灸(Acupuncture)與干針(Dry Needling)的趨勢圖可以看出,干針明顯處於上升趨勢,而針灸則趨於緩慢下降的趨勢。一升一降,我們不能不為這一門具有三千多年歷史的古老而又年輕的科學,在國際上的發展前景擔憂。

干針,其實就是從激痛點(Trigger Point)注射療法發展而來,後來發現,所注射的內容物與療效無關。因此,演變成直接用注射器,而不用任何內容物進行激痛點注射。這種療法,後來便稱之為干針。顯然,它就是我們所說的針灸。無獨有偶,在中國,許多地方也將針刺叫做干針。

從上述兩個圖來看,干針不僅在美國迅速崛起,而且,已在全球形成了勢不可擋的燎原之勢,其對傳統針灸已經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 激痛點針灸療法與干針

激痛點是指按壓時可出現局部敏感痛點,甚至可引起遠端疼痛,有時還可產生感傳性植物神經症狀及本體感覺障礙的部位。它的產生常與內臟性疼痛、神經根性疼痛及肌筋膜性疼痛有關。有流行病學研究發現,在門診以疼痛為主訴的病人中,93%的疼痛與激痛點有關,75%的疼痛的唯一病因是激痛點。

激痛點理論,就是這種西方針刺療法—激痛點針刺療法(Trigger Point Acupuncture)的靈魂。它與傳統針灸學的腧穴理論有太多的相似。經比較發現,147塊肌肉中的255個激痛點,超過92%的激痛點與腧穴在解剖上相對應。而79.5%針灸穴位所主治的局部疼痛與其對應的MTrP(激痛點)相似。二者均可以引發類似的線性感傳。其中二者完全一致或基本完全一致達76%,另有14%也有部分一致。其次,二者均可主治內臟性症狀,如腹瀉、便秘、痛經等。

因此,二者在解剖位置,臨床主治,針刺引起線性感傳等方面,都有著十分的相似性。因此,有學者認為激痛點的發現,是二千多年前中國腧穴的的再發現。新近的研究顯示,在治療肌筋膜疼痛方面,激痛點針刺療法臨床療效也似乎較傳統針灸更好。由於它與包括阿是穴在內的傳統針灸穴位無論是主治、針感、還是生理、病理特徵、臨床主治均有一定的聯繫。而且,針刺等機械刺激它也可產生類似循經感傳的現象。

從其臨床特徵來看,它與傳統針灸學中的阿是穴十分類似,但它更系統,且有其現代醫學的理論與臨床基礎。

針灸腧穴史告訴我們,許多經穴是從奇穴發展過來的,許多奇穴是從阿是穴發展過來的,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所有的經穴都是阿是穴。

因此,無論激痛點是與經穴相似,還是與阿是穴類似。它都應被視為針刺穴位的一種。也就是說,激痛點針刺療法應該屬於針灸的範疇。

  • 干針的影響

由於部分西方學者認為,激痛點是在現代醫學基礎上獨立形成與發展的,與傳統中醫針灸理論有關。同時,為了避開西方有關針灸(Acupuncture)的監管,故意將這種針灸療法,更名為干針(Dry Needling)。最初只要求物理治療師學習20~30學時,便可行使干針 治療。更不需要經過任何中醫針灸理論的學習。後來經過針灸師們的鬥爭,才適當增加了學時。

由於這種療法在治療疼痛,尤其是肌筋膜疼痛綜合症方面,療效突出而且迅速。在美國,目前有23萬物理治療師,還有許多脊醫,自然療法師等。他們都指望在短短的時間內能行使這種療法。因此,這種療法在西方發展非常快。在美國,由於受到傳統中醫針灸界及西醫針灸界的反對,目前只有加利福尼亞州等7個州未能允許物理治療師等以干針的名義行使針灸。目前已有35個州同意物理治療師以干針的名義行使針灸,另有9個州情況不明。

由於物理治療師們行使的治療,可以由保險公司支付,而且,物理治療師的病人大都是西醫直接介紹過去的。因此,不難想像,短期內將會有許多病人會去物理治療師那裡接受這種干針治療。

其次,由於干針學習所需的時間短,即便是按現在的新標準,也只有近300個學時,與傳統針灸學習的3000個學時相比,要容易得多。因此,這種療法的興起,對於傳統針灸的教育行業的衝擊,也將是不可估量的。

綜上所述,干針的迅速崛起,勢必對目前美國的傳統針灸師們的行業生存造成滅頂之災。

應對挑戰

在中國國內可能不是什麼大問題。因為在中國,所有的中醫師包括針灸醫師在內,都要經過嚴格的現代醫學訓練,學習激痛點針灸療法,明確其優缺點,在臨床中合理運用並非難事。


第一:美國的針灸同行們儘快、迅速全面學習激痛點針灸療法,將它變成傳統針灸學的一個部分。這樣,無論結果如何,將有可能儘量減少損失。

第二:有理有據地從各個層面,向老百姓、向政府立法人員說明,干針就是激痛點針灸療法,屬於針灸的一種。

第三,以此為契機,對傳統針灸理論進行重構,形成一種全新的以現代醫學為基礎的現代針灸學。改革針灸師的知識結構與教育模式,培育出一代全新的針灸醫師。

------


1:承認DN的有效性。這是無可辯駁的事實。但DN的適應症只限於肌筋膜疼痛綜合症(MPS)。不過,除了常見的疼痛以外,MPS還與許多其它內臟性疾病互為因果關係。因此,實際上DN的應用範圍相當廣。但無論如何,它並不能完全包括所有傳統針灸療法的適應症。

2:DN所依據的激痛點(TP)理論,與傳統針灸的阿是穴,甚至經穴都有很高的一致性。(有很多相關的國內外文章可參考)。因此,它同樣可以用傳統針灸腧穴理論解釋。當然,TP理論更完整,更系統。歷史總是向前發展的,這並不奇怪。因此,從理論上來說,TP仍屬傳統針灸的分支之一。

3:從現代針灸學發展史來看,針灸的發展,早已而且能夠很好地結合現代科學與醫學的成果。如針灸前的消毒步驟,電針機及其參數的選擇的應用,各種頭皮針、耳針等理論均是在吸收了一定的現代醫學研究成果。因此,傳統針灸向現代針灸的發展,也是歷史必然規律。DN也應是傳統針灸的新發展而已。

4:從DN的發展過程來看:DN最初實際上是從TPinjection發展而來,後來發現注射內容物與療效無關,才產生了DN療法。由於它應用的就是NEEDLE,與傳統針灸類似。因此,它早期而且現在仍然在廣泛應用TP acupuncture一詞。由於其理論有別於東方的傳統針灸,因此,又名westernacupuncture. 因為源於現代醫學理論,因此,又叫medical acupuncture。目前,世界上除世界針聯外,最大的針灸協會是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edical Acupuncture and RelatedTechniques(ICMART)。 可見,DN仍是屬於Acupuncture範疇。目前,歐美將之改為DN是別有用心的,不可接受的。

5:有資格的針灸醫師,通過學習,完全可以掌握DN。完全值得病人、醫生與保險公司的信賴。DN相關的內容主要解剖,而且主要是肌肉的解剖與功能、觸診等,內容並不複雜,傳統針灸從業者,通過短期的學習,足以掌握DN的相關理論與操作方法。而且,傳統針灸手法豐富,完全有可能進一步提高DN的療效。為此,我建議國內外針灸同行,應該廣泛、系統地學習DN,即激痛點針灸療法。

6、針灸的發展也是如此。目前DN只是對傳統針灸治療疼痛發出了前所未有的猛烈衝擊,其實,其它針灸適應症,現代醫學仍然大有作為,而且,也必將會有所作為。針灸學遲早有一天堂堂正正、昂首挺胸地步入現代醫學殿堂!!因此,我們的任務是如何迎接針灸學的新生,參與針灸學的新生,走在新生針灸學的前面,而不是拖後腿。


激痛點針灸療法(trigger pointacupuncture)是基本肌筋膜疼痛之激痛點理論發展起來的,主要用於治療肌筋膜疼痛綜合症(又稱肌筋膜炎)一種針灸治療方法。顯然,它主要用於治療肌筋膜疼痛。由於激痛點是引起肌筋膜疼痛的最直接原因,因此,滅活激痛點是治療肌筋膜疼痛的主要治療原則。

有研究發現,有93%的疼痛與肌筋膜疼痛有關,75%的疼痛的唯一病因是激痛點。因此,激痛點針灸療法的最主要選穴,就是激痛點。簡單說來,激痛點是指骨骼肌上的敏感痛點,它可以引起遠端疼痛及壓痛、植物神經症狀等。激痛點所引起的疼痛,有超過70%的部位並不在激痛點所在的局部,而是遠端。

每一塊動作骨骼肌都有可能形成激痛點!每一個激痛點都有特定的疼痛模式!對於每一個具體的人來說,這一疼痛模式基本上是固定的。

如果將激痛點認為是傳統針灸的阿是穴,那麼,激痛點的這一理論,就表明,阿是穴分布是有規律的!!!尤其是治療肌筋膜疼痛。阿是穴將不再是部位不固定的穴位了。

事實上,以前的臨床經驗也告訴我們,阿是穴的位置,事實上確實是相對固定的。如闌尾炎時,就會在闌尾穴出現壓痛點,膽囊炎就會在膽囊穴上出現壓痛點。同樣,每一塊骨骼肌發生肌筋膜炎時,也會有其特定的,相對固定的阿是穴。因此,激痛點理論實際是總結了阿是穴分布規律的一種理論。激痛點理論實際上精準阿是穴理論。

臨床上,根據患者疼痛的模式,再結合骨骼肌肉的功能評估,可以準確地判斷激痛點所在的位置。所以,尋找激痛點的主要思路在於:

1、患者的疼痛模式:疼痛的全部部位,特點與性質。

2、伴隨的症狀:植物神經症狀及相關神經、血管受壓的症狀。

3、功能評估:相關肌肉的功能評估,以判別鄰近的或功能單元的多塊肌肉中,到底是哪一塊或哪一組肌肉受損,從而,有目的在相關肌肉上尋找激痛點。

因此,選取激痛點是激痛點針灸療法的首要原則。

不過,對於頑固性肌筋膜疼痛,適當選取遠端穴,尤其是根據中醫傳統經絡腧穴理論,循經選穴,仍然很有必要。由此可見,激痛點針灸療法選穴思思路清晰,取穴精準,取穴少而精,有的放矢。因此,臨床療效如桴應鼓,立竿見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