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王國維的"隔"與"不隔"?

一往文學 發佈 2020-03-02T21:37:17+00:00

"隔"是難以有具象的感受,很依賴讀者個人的閱讀素質,而"隔"的作品是非常具有"私人化"的寫作特點,雖然闡述比較共性的感情但是援引的實例確確實實是比較"個人"的,往往呈現出晦澀難懂,跳躍性大的特點。詩中李商隱、李金髮,詞中吳夢窗當屬"隔"的代表。而"不隔"很顯然與"不隔"相對。用《

王國維作為我國古典文學理論最後的大家,擔一句"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不為過,他在中國文學史上起著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一方面他集中國古典文論之大成,將向來算得上"散裝"的古典文論集合成系統,另一方面他又自覺吸收西方的文學理論,加以整合,著成曠世巨著《人間詞話》。

在《人間詞話》當中王國維提出了許多至今還有活力的文論觀點,而他論證自己觀點最明顯的一個特點就是援引前人詩詞,這也是中國古典文論的一個顯著特點,其中最為流行的就是關於人生境界的論斷。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將詞與自己感悟思索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當真絕色,而我要探討的絕非這著名的三層境界,而是要探討他的另一個經典論點——對於文學境界的探討。

一、什麼為文學"境界"

如果要在文學理論的研究領域裡提名幾位最長壽最有活力的的文學論題,那麼關於"境界"討論應該一定會榜上有名。

古今中外對文學"境界"的討論至今未休,從我國的古典文論來看。

"意境"又稱"境界",始見於《新序·雜事》:"守封疆,謹境界。"但是只是此時還不過是"國家疆土界限",一直到翻譯佛經的時候"境界"才和"虛幻世界"聯繫起來,所謂"了之境界,如夢如幻"。

隨著佛學與文學的結緣,"境界"逐漸應用於文學批評。於王昌齡的《詩格》始見"意境"一次:"張之於意而思之於心,則得其真。"隨著發展到了唐朝"意境"理論已然成形。唐宋時期成為極為重要術語,待及明清又成為書畫等藝術領域的重要概念。"意貴乎遠,不靜不遠也;境貴乎深,不曲不深也"是也。

而近代王國維便將"境界"提升到把握詩詞藝術品格的核心術語地位,時至今日我們批評詩詞都不能不把"境界"作為一個極為重要的參考標準。


二、王國維關於"境界"的相關論述

《人間詞話》,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人間詞話刪稿》:"言氣質,言神韻,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木也。氣質、神韻,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隨之矣。"

而對於"意境"這種看起來"虛無縹緲"的存在,王國維結合詩詞作出自己的闡釋。《人間詞話》指出:"境非獨謂景物也。 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雲破月來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王國維將境界分成"造境"、"寫境"和"有我之境"、"無我之境",而且也用"意境"一詞評論作品。《宋元戲曲史●元劇之文章》:"元劇最佳之處,不在其思想結構,而在其文章。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日:'有意境'而已矣何以謂之有意境?曰:寫情則沁人心脾,寫號則在人耳目,述事則如其口出是也。

《人間詞話附錄一》:"夫境界之呈於吾心而見於外物者,皆須臾之物。惟詩人能以此須臾之物,鐫諸不朽之文字,使讀者自得之。遂覺詩人之言,字字為我心中所欲言,而又非我之所能自言,進大詩人之秘妙也。..詩人之境界,惟詩人能感之而能寫之,故讀其詩者,亦高舉遠喜有遺世之意。而亦有得有不得,且得之者亦各有深淺焉。"因此可見,王國維對於"境界"的闡述也把讀者的因素考慮進來,這足以說明,王國維的觀點超越了古典文學理論的境界。

而為了進一步闡述豐富自己的"境界說"王國維又做出了"隔"與"不隔"的闡釋,個人認為這個解釋更淺顯有利於境界的理解。


三、王國維的"隔"與"不隔"

問"隔"與"不隔"之別,曰:陶、謝之詩不隔,延年則稍隔矣。東坡之詩不隔,山谷則稍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句,妙處唯在不隔。詞亦如是。即以一人一詞論,如歐陽公《少年游》詠春草上半闋:"闌干十二獨憑春,晴碧遠連雲。二月三月,千里萬里,行色苦愁人",語語可以直觀,便是不隔;至雲"謝家池上,江淹浦畔"則隔矣。白石《翠樓吟》"此地。宜有詞仙,擁素雲黃鶴,與君遊戲。玉樓凝望久,嘆芳草、萋萋千里"便是不隔;至"酒祓清愁,花消英氣"則隔矣。然南宋詞雖不隔處,比之前人自有深淺厚薄之別。

這個論題,實際上有很多大家做出解釋。我引用朱立元先生的上海辭書出版社於2010年出版的《美學大辭典》的觀點。

隔與不隔是近代王國維用語。在《人間詞話》中提出。指文學作品"境界"的"隔"與"不隔"的區別。"隔"如"霧裡看花",形象不清晰鮮明;"不隔"如"豁入耳目","語語都在眼前",形象鮮明生動。

"隔"是難以有具象的感受,很依賴讀者個人的閱讀素質,而"隔"的作品是非常具有"私人化"的寫作特點,雖然闡述比較共性的感情但是援引的實例確確實實是比較"個人"的,往往呈現出晦澀難懂,跳躍性大的特點。詩中李商隱、李金髮,詞中吳夢窗當屬"隔"的代表。

而"不隔"很顯然與"不隔"相對。用《二十四詩品》中的風格來敘述就是"清新自然",是淺易而不俚俗,用王國維談論"不隔"時引用"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來例證再合適不過。"不隔"代表當屬清新自然的漢樂府與"新樂府"的詩歌。

其實通俗點來說"隔"與"不隔"這一對相對的概念,對比著來看就非常的形象。但是要注意的一點"隔"與"不隔"並非衡量"意境"高低的標準,而是兩種表現方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