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的國軍「五大主力」,每個軍都有多少兵力?

瘋狂的太陽 發佈 2020-03-03T07:47:35+00:00

「五大主力」是國軍五支比較有戰鬥力的軍級單位,其實這個稱號是抗戰後才有的,但之所以能有這個稱號卻與其在抗戰中的表現有很大關係。

「五大主力」是國軍五支比較有戰鬥力的軍級單位,其實這個稱號是抗戰後才有的,但之所以能有這個稱號卻與其在抗戰中的表現有很大關係。

以往的文章中,「五大主力」裝備和戰績是大家側重談的問題,那麼這幾支部隊的兵力情況如何呢?本文就來一起了解下。

第18軍是「五大主力」中資格最老的,其基幹部隊是11師,該師前身為是福建陸軍曹萬順部和陳誠組建的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的2個警衛團。

陳誠先後任11師師長和18軍軍長,其隨後收編和擴充了大量部隊,由於漢字「十一」合為「土」,漢字「十八」合為「木」,因此陳誠體系的部隊被稱為是「土木系」。

該派系的部隊為國軍中央軍嫡系部隊的一大派別,巔峰時期曾有數十萬人之眾,而18軍一直是陳誠系的骨幹部隊。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時,18軍下轄有11師、14師、67師、98師4個師的兵力,人數達5萬人之眾。

這4個師中,11師、14師、67師都在前兩批調整師之列,所謂的調整師也就是民間所稱的「德械師」,其武器裝備要優於其他部隊;而98師雖然不在前兩批之列,但由於陳誠的關係,也有不少德式武器,淞滬會戰時堅守寶山縣城的姚子青營即在98師作戰序列。

淞滬會戰結束後,18軍損失過半,而隨著戰爭烈度的上升,國軍開始大範圍擴軍,其基本原則是以老的步兵師為基幹成立新的軍,再雜以新成立的師。

如以原18軍14師為基幹成立54軍、以18軍98師為基幹成立79軍,因此之後18軍一度只有2個師,後來67師也調了出來,補進來的是18師和199師。

頻繁的編制變化其實一方是出於戰爭需求,但更多的原因則是陳誠有意而為之。

陳誠的策略是將中央軍旁系和雜牌部隊混編入其基幹部隊中,將之「土木化」或稱「18軍化」,最終歸入自己的體系。因此當時很多地方實力派的軍隊都很擔心被陳誠「吃掉」,但若是不服從調遣的話,自己的部隊就得不到糧餉和兵員補充,所以陳誠系部隊的規模仍是不斷擴大。

1940年後,18軍常態化下轄3個作戰師。當時國軍的師編制調整為3團制,滿編兵力為9000人,18軍加上附屬部隊的編制兵力為35000人左右。

當時國軍絕大多數部隊是不滿編狀態,而18軍的缺額僅為1338人,可以說幾乎是最近接滿編的單位。

1945年春,18軍被列入三十四年甲種軍編制,接受美械裝備。該編制體系下,一個軍的滿編兵力為38000餘人,18軍在1945年夏基本完成人員及裝備的調整。

74軍是淞滬會戰時成立的部隊,在中央軍中的資格並不太老,該軍成立時所屬51師和58師,由於是新捏合的部隊,因此軍屬部隊很少,全軍總兵力約2萬餘人。

該軍成立後在淞滬會戰中戰損4707人,隨後又參加了南京保衛戰,損失不亞於淞滬會戰。若不是74軍軍長俞濟時在關鍵時刻找來一隻小火輪將該軍殘部輪渡過江,74軍大機率要折在南京了。

戰後 ,該軍兩個師各收容了3000人和4000人,後續有2000名散兵歸隊,全軍兵力不到1萬人。

好在該軍在實戰中的表現較好,因此得到了優先補充,很快便恢復了實力;後來又將57師調入,使得該軍有3個作戰師,也有了「三五」部隊之稱,軍總兵力超過了3萬人。

1940年,74軍被列入「攻擊軍」編制,除了在師以下部隊中部分換裝了蘇式的輕重機槍外,還直轄一個炮兵團,裝備了4門蘇式115毫米榴彈炮、8門76毫米野戰炮和4門37毫米反坦克炮。此外,該軍軍屬部隊也大量擴充,編制員額超過了4萬人。

以該軍1945年初的實力數為例,全軍編制人數42693人,但因去年戰損尚未補齊,故缺額7000人左右,實有兵員為35000餘人,與18軍實有兵員相當。

不久,74軍也被列入三十四年甲種軍編制,接受美械裝備。該編制體系下,一個軍的滿編兵力為38000餘人,74軍完成改編的時間與18軍相同。

第5軍也是全面抗戰後成立的新部隊,但這支部隊卻比較特殊,因為它是機械化部隊的底子。

上世紀30年代初,中央軍曾組建有少量的裝甲機械化部隊,成建制的只有一個陸軍裝甲兵團,由杜聿明任少將團長。

該部在淞滬會戰和南京保衛戰時曾被零散使用,但損失極大;1938年後,該部戰車部隊到湖南整編,並擴編為了200師。

200師主要以當時進口的蘇聯重武器為基礎組建,包括2個戰車團、1個汽車團、1個摩托化步兵團、1個炮兵團及其他附屬部隊,全師兵力高達20000人左右。

其裝備有82輛蘇制T26坦克、92輛義大利造CV35坦克以及原先剩下的部分英國造坦克。

最初200師下屬部隊是計劃被分割使用加強到步兵師中作為突擊部隊之用的,鑒於分割使用中其他步兵部隊不具備協同經驗以及蘇聯顧問的建議。於是後來又擴編出了新編11軍,原200師改為步兵師,所屬機械化部隊改為軍屬,以200師部分軍官及新兵編組出了新編22師,又調入了榮譽第1師。

新編11軍的番號沒有持續很久就被改為了第5軍,該軍武器精良,人員充足,總兵力約5萬人。軍事委員會曾校閱全軍,第5軍為第一名。

1939年底,該軍在崑崙關之戰中,以17000餘人傷亡的慘重代價重創了日軍王牌部隊第5師團的21旅團,並擊斃了其旅團長中村正雄少將。

第5軍補齊編制後,也被列入「攻擊軍」序列,但其裝備要遠超同樣序列內的第1軍、第2軍及74軍。

1942年,以該軍為主力組成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其3個主力師各有兵力9000人,軍直屬部隊出動15000人,全軍參戰兵力達42000人。

此次入緬作戰,第5軍各部作戰表現尚可,但無奈指揮混亂,再加上英國人極不地道,使得出國作戰一敗塗地。在回國途中第5軍翻越野人山損失極大,最終僅有20000人撤了出來,其中損失的22000餘人中,戰鬥損失占三分之一,其餘都是非戰鬥損失。

入緬作戰使得第5軍遭到重創,新22師退入印度後不久也脫離了第5軍建制。該軍除了主力200師之外,其餘補齊的2個師都不是王牌部隊,後來第5軍再也沒能以軍級建制出現在抗日戰場上,只有其主力200師參加了後來的滇西反攻作戰。

1945年初,該師編制41467人,但缺額10966人,實有兵員只有3萬多點。後來該師也被列入三十四年甲種軍編制,兵力補充到38000餘人(編制數),並換裝美械武器,換裝時間略早於18軍、74軍。

相較於前面幾個軍,新1軍和新6軍就更年輕了。

新1軍是由第一次入緬作戰後撤退到印度的新22師和新38師殘部為基幹編成的,新22師原先隸屬於第5軍,新38師隸屬於66軍,當時新22師餘部只有不到3000人,新38師餘部加上其收容的各路潰兵還有7000餘人。

之後從國內空運兵員,迅速補齊了這2個師的編制,按照當時美國人調整後的駐印軍編制,其每個師的兵力達到了12500人。

由於美國對空運兵員有著嚴格的要求,因此駐印軍兵員的身體素質比國內部隊要高很多,其到印度後補給也遠好於國內,這是駐印軍作戰能力強的重要因素。

最初新22師和新38師合編為新1軍,軍部最初只是協調中美軍官的作用,大量的附屬部隊歸駐印軍總部,並不是新1軍所轄,因此該軍當時不到3萬人。

後來隨著國內空運的14師、新30師、50師抵達,一個軍部顯然不夠用,於是又成立了新6軍。

其編制為新1軍所轄新30師和新38師,原新38師加強的部分兵器歸軍屬(如105毫米榴彈炮營),因為軍屬部隊大大增強,因此全軍兵力超過了3萬人。

而新6軍以新22師為基幹,又加入了14師、50師,全軍兵力近5萬人,實力要超過新1軍。

除了新1軍和新6軍外,駐印軍總部還直轄炮兵、工兵和戰車部隊,整個駐印軍的編制人員為102000人。

後來情況發生了些變化,新6軍提前空運回國,該軍50師轉隸新1軍,因此兩個軍的實力數又調轉了過來。

調轉之後,新6軍回國擔任戰略預備隊角色,其實到抗戰結束時沒有參加過大戰;而新1軍則繼續在緬甸攻城略地,1945年夏回國,駐防在南寧一帶,到抗戰結束也沒有參加過大戰。

所以總的來說,抗戰時期這幾個軍的兵力基本都在3萬人以上,而且這是實數,不是吃空餉上報的數字。

因為駐印軍的後勤是美國人負責,沒法吃空餉;18軍是陳誠基幹部隊,也不允許吃空餉;第5軍是機械化部隊的底子,也沒有吃空餉的必要;74軍王耀武嚴禁吃空餉,因為該軍除了正常補給渠道外,王本人的工廠所得還可接濟官兵。

相對充實的兵力是這幾個軍戰鬥力的重要保證,但反過來說,這樣的部隊也只能挑出這麼幾支了。

要知道當時國軍上百個軍中,只有一萬多兵力的軍可也不少,所以經常出現一個軍打不過日軍一個聯隊的情況,其實就從兵員來說,也是沒多大優勢的,再加上武器的劣勢和混亂的指揮,這樣的軍也很難像前面提到的這幾個主力軍那樣有較好的表現。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