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秦始皇要用「朕」,當皇帝專屬代稱?

袁載譽 發佈 2020-03-03T08:34:27+00:00

自秦始皇開始,華夏大地的歷朝歷代皇帝,在重要場合或者是發布類似聖旨的文書時,往往都會選擇用「朕」來作為自己的自稱,以此表示莊重、正式、重視。譬如在梁啓超所寫的《譚嗣同傳》中,當光緒帝得知自己的皇位不保,慈禧太后代表的頑固派要利用手中兵權政變之時,是直言「朕位幾不保,命康與四卿及同

司馬遷所寫《史記·秦始皇本紀》:秦既滅六國,議君主稱號,王綰、李斯等議:「天子自稱曰『朕』」。此後遂專為皇帝自稱。

自秦始皇開始,華夏大地的歷朝歷代皇帝,在重要場合或者是發布類似聖旨的文書時,往往都會選擇用「朕」來作為自己的自稱,以此表示莊重、正式、重視。

譬如在梁啓超所寫的《譚嗣同傳》中,當光緒帝得知自己的皇位不保,慈禧太后代表的頑固派要利用手中兵權政變之時,是直言「朕位幾不保,命康與四卿及同志速設法籌救」,此時的光緒帝是用「朕」來自稱。

不過從「朕」的最早字形出發,「朕」並不是皇帝的代稱,也沒有無上皇權的「威嚴」,甚至還有著絲絲的平民感。

「朕」字的偏旁,在秦始皇創造的小篆中,並不是我們所見到的「月」字,小篆中它是「舟」。而我們中國文字是以形表意的象形字,所以「朕」的本義,最初無疑是一個跟船直接相關的名詞,至於具體是什麼?

清朝《四庫全書》纂修官戴震,所著的古代工人必備科普書《考工記圖·函人注》,對「朕」有著非常明確的定義「舟之縫理曰朕」,簡而言之「朕」是古代木船中,不同木板之間拼接時而留下的黏合縫隙。

與此同時,先秦時留下的《周禮·考工記》,對「朕」通縫隙的用法,也有明確的反證,書中有這麼一句話「視其朕,欲其直也」,看縫隙來判斷曲直。

而縫隙在體態上,相對船本身是很小,很卑微,因而「朕」慢慢的也有了「卑微」的象徵意。


若船出現明顯的縫隙,船極有可能會走向損壞,是一艘船還能不能使用,是不是要壞了的預兆,因而漸漸的「朕」,從功能上出發,開始有了徵兆、先兆的意思。

春秋戰國縱橫家鼻祖「鬼谷子」王詡所著《鬼谷子》中,就明確借用「朕」代徵兆,寫道「變化之朕焉」,而《莊子·應帝王》中也有「體盡無窮,而游無朕」的用法。

中國人是一個一向謙虛,並以此為美德的民族,所以在生活,向他人介紹自己的時候,都會自然而然的,把身段放的比對方低,所以也就有了鄙人、 在下 、不才等一系列自稱詞語。

而「朕」作為皇帝的自稱,其實從「朕」的本義中有「卑微」的意思來看,「朕」也是自我的一種謙卑自稱。

且這種自稱在秦始皇之前,並不是皇帝專用,平民百姓也可以用,春秋戰國時期的屈原所寫《楚辭·離騷》道「朕皇考曰伯庸」,翻譯過來為「我的父親字伯庸」,此刻此刻屈原用了「朕」當自稱,而他非君主,也不是皇帝。

同時對於「朕」在用作自稱的語境,東漢文學家蔡邕所寫《獨斷》中也有非常明確的定義「古者尊卑共稱朕」,直白的說了,在秦漢之前,「朕」是普普通通的謙卑自稱。

至於為什麼這個所有人都可以用的「朕」,怎麼就被秦始皇用來當皇帝的專屬了,目前沒有任何學者可以蓋棺定論,不過有一個比較有意思,且還能說得比較通的解釋。

秦始皇嬴政,嬴姓,趙氏,名政,「政」和「朕」相同,所以秦始皇認定這個跟自己名字有緣的謙稱,可以作為自己彰顯萬事之功的代稱。

天下皆朕、皇權獨尊。

在這裡秦始皇耍了個「小聰明」,一方面用「朕」表達了自己的謙虛,然後用「政」來表示自己的「自信」,同時配上「朕」的徵兆之意,取得宗教崇拜中最神秘的尊稱「先知」,示意自己可以代表神之旨意而高高在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