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職場人,用這「五步法」,告別偽學習、假忙碌、無助感

職場 發佈 2019-12-31T09:18:12+00:00

想不被趨勢所淘汰,就得與時俱進,學習與成長是我們都要面對的話題。大家都明白,好的服務就是要達到或者超越顧客的期待,要從細節上下功夫,這是一種觀念上的認知升級,是輸入。

想不被趨勢所淘汰,就得與時俱進,學習與成長是我們都要面對的話題。

學習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我們沒有必要去逐個研究透。但是,高效學習其實都有相似的普遍規律,需要進行提煉總結。找到規律,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

個人經驗總結出「高效學習五步法」,相信看完後會有所啟發,找出高效的秘訣。

方法① 有輸入和輸出的學習,才是可持續的正循環。

想要讓學習更高效?務必讓自己的整個行動產生閉環。

簡單說,就是有目標的輸入+有結果的輸出。



千萬別陷入學習的「怪圈」,這樣不僅沒效率,而且會越學越累。

沒有輸出的學習,很難產生實際價值,個人的能力自然就提升很慢。

例如,公司組織大家學習《客戶服務技巧管理》課程。

大家都明白,好的服務就是要達到或者超越顧客的期待,要從細節上下功夫,這是一種觀念上的認知升級,是輸入。但是,如果沒有落實到最終的行動上,那還是假大空,沒有實際的工作轉化輸出。那怎樣才算是學習的正循環,有結果的輸出?

會學習的人,絕對不只停留在把知識點記錄在筆記本上。

如開會的現場的布置方面,有的人就是隨意的按照常規流程,把桌椅板凳的數量方位擺好,會議中要用的器具備好,僅此而已。

有人會將服務細節落實到位。比如桌椅板凳的擺放,為了保證整齊度會用一條直線來進行檢驗。在會議桌上擺放的礦泉水整齊有序,logo一致朝外。桌上的空白A4記錄紙,統一放在右下角,紙上的鉛筆一定會呈45°放在紙上。

為了確保會議的品質,工程部的技術人員,還會確認音響的播放品質,麥克風的輸出音質,音量的大小是否合適。甚至連地上的各種電源線之類的都用交待整齊固定在地上,以防止會議中人們走過去不小心被絆倒。

關於上述現象,有結果的輸出,則完全不一樣。

高效學習,請做到有目標的輸出有結果的輸出。
從輸出→吸收→消化→輸出,學習有目標,輸出有動力,信息多消化,輸出有價值。

這就是一個行動學習的正循環,在不斷行動中加上自己的反思,你的技能提升會顯而易見。

方法② 結構化導向學習,從繪製一份自己的「知識地圖」開始。

真正會學習的高手,不是想到哪裡,就學習到哪裡,而是在行動前,早已經在心中畫好的一份詳細的「學習地圖」。

老話說:「先勝而後求戰。」雖然看上去還沒有開始,但是只要啟動,基本上早已有八成勝算,為什麼?心中有各種狀況的預判,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自然不慌張。

所謂的「學習地圖」,就是讓自己的學習建立系統框架,形成知識模型。

一個學習的高手,通常是從結構化開始構思,搭建某一領域或方向的學習框架,框架搭好了以後,才會讓學習更有節奏。

例如,我們去到一個新開的遊樂場玩耍,完全陌生的環境,大家對現場的設施方位全然不知。
有人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從入口進去,走一步算一步,這樣不僅讓自己身心疲憊,還可能會走冤枉路,浪費大量的時間,甚至錯過自己想玩的項目。
有人從入口進去後,不慌不忙,在引導區先諮詢工作人員,並詳細看完遊樂場的導覽圖及好玩的項目分布,大致的方位和熱門點都心中有數了,再開始正式遊玩,甚至不忘拍照以備查詢。

因此,同樣是去遊玩,其結果是完全不一樣,差就差在「遊覽地圖」。

這其實就是結構化導向,

也是在學習中,我們所講到的學會建立框架認知。

學習要先明確整體結構,如核心點、基礎點、常規點、拓展點等等。

不同的要點進行不同的學習規劃,每一點都是一個關卡,也是一次自我升級。

這也是高效學習的底層規律,學會結構化學習,讓自己贏在起點。

方法③ 學會拆分大目標,明確其中的各類知識塊及學習任務。

學習的本質,實際上是信息與信息的關聯。

在相互關聯之下,去用一個又一個的概念解決不同的實際問題。

什麼是概念?簡單說就是知識塊,大家可以理解為學習的基本單位。我們的學習,其實是建立在一個個知識塊之上,只不過有的人是有序學習,有的人是無序學習。

因此,想要高效學習?除了前面說的有輸出輸出、結構化導向,還有什麼方法呢?

學習過程中,進行大目標的有序拆解,即進行知識塊分類,明確對應的學習任務。

比如,一個人想要學習公眾演講表達,這是一個大的方向。不知道怎樣開展?

學會進行目標拆分即可。公眾演講表達,這是學習的目標(方向領域),先進行知識塊(技能要求)的明確。一番仔細分析後,你會發現原來想學會公眾演講表達,需要具備如下的關鍵知識塊:

A.職業形象 B.氣場修煉 C.互動技巧

D.控場管理 E.講好故事 F.PPT設計

G.演繹技巧 H.教學方法 I.課程開發

J.方案設計 K.克服緊張 L.現場引導

所以,我們將公眾演講表達這個目標拆解後,對應的就是一個個知識塊。

這就是我們在具體行動中需要訓練的任務,當我們把這些分解技能熟練掌握了,公眾演講表達自然不在話下。

這就是從知識單元入手,進行有系統目標的學習,也是高效人士必備的學習習慣之一。

每一解決一個問題點,會讓學習更簡單。

方法④ 落實每個知識塊的學習轉化,務必迅速關聯到實際場景應用。

學習沒應用場景,等於白學習。

人們通常的知識吸收,都期望用於指導具體的生活工作實踐。

即把學到的知識進行遷移,進行場景應用。

工作中很多人都說自己的情商不高,同事之間的關係不太融洽。於是各種技巧方法理念,學了一大堆,有用嗎?沒用,因為你只是知道,沒去做到。任何知識的學習,學完後還是要回到實際環境,這個環境就是一種很好的應用場景,讓你有機會學以致用。

例如,開完會回到辦公室,見桌上放著兩塊西瓜。

同事說說D姐專門送過來解暑的。因為當時臨近下班,就吃完西瓜緩緩就下班了。第二天早上,剛好碰到D姐去列印室拿資料,就與其打個招呼,順便說昨天的西瓜很甜,可以看得出,D姐聽完很高興的樣子。同事心裡有好事想著你,你也要懂得正面反饋,這是一種禮尚往來。

例如,在茶水間打水,碰見職場李經理,他手裡拿著一包感冒藥。

碰到了,就寒暄幾句,怎麼感冒了,要注意身體啊。或許從這個關心他人的話題,就聊到一些有趣的事情上,而且雙方的感覺會比較好。同樣是在打水,有的人則端起水杯,接好後,轉身離開,即使旁邊有人也視而不見。

上述的幾種,都是職場情商的一種細節體現。

你學了再多的情商技巧理念,脫離了工作場景,不懂的實際的場景應用,都是一場空,沒有太大意義。

高效的學習,都能解決實際場景問題。

通常都遵循這三步:學習所需→發現情境→場景應用。

千萬別讓學習成為了「雞肋」,要在學中用,在用中學,從了解到熟悉到應用。

堅持下來,你會發現學習並不枯燥,而是越來越實用,價值也會越來越大。

方法⑤ 高效學習的根本,你得熟悉節奏並管好自己的精力。

月有陰晴圓缺,每個人的學習也有不同的節奏。

節奏就是每個人的精力狀態,自我管理得當,才能學習有效。

懂得高效學習的人,都是自我精力管理的達人。關於自己的情緒狀態、投入程度、專注力,在什麼時段是最佳狀態,非常熟悉。

A.給自己塑造儀式感,學習有時需要氛圍創建。

B.固化自己的學習時間,清晰並明確形成規律。

C.一個單位時間,只專注學習一個(類)主題。

從一天的時間分布來看,每個人需要找到自己的時間能力段。比如自己的每日精力狀態分布:

早起,沒有外界的干擾,安靜看書或寫作。
上班路上,注意力容易分散,會去刷下動態,看看身邊朋友在做些什麼,關注當天的新聞事件。
吃早飯,會和碰到的同事閒聊,要珍惜這是很好的工作情感建立時間。
上班後,9:30-11:00,個人的精力最佳時段,集中學習,解決最重要的問題,杜絕無關干擾。
午飯後,讓自己小睡一覺,進行短暫的休息,補充能量。
一杯咖啡(茶)提神後,13:30-15:00,執行的效率不高,處於緩和階段,平穩開展。
下午能量區間,15:00-16:30,這時候狀態回來,一天中第二個效率高峰區間。
晚飯後,要麼是學習看書、要麼是外出跑步半小時,進行一天的自我回顧。

想要更高效學習,試著去找到你的精力分布區間,最終才能事半功倍。

高效學習不是一個隨意簡單的開始,而是一個有序的系統管理。

去找到自己的節奏,慢一點沒關係,在不斷反饋中管好自己的精力。

【總結】

關於如何進行有效學習?個人經驗總結出「高效學習五步法」:

①有輸入和輸出的學習,才是可持續的正循環。

②結構化導向學習,從繪製一份自己的「知識地圖」開始。

③學會拆分大目標,明確其中的各類知識塊及學習任務。

④落實每個知識塊的學習轉化,務必迅速關聯到實際場景應用。

⑤高效學習的根本,你得熟悉節奏並管好自己的精力。

希望以上個人的分享,能為大家的高效學習之路,帶來一些思考和啟發。

與君共勉。

END


關注【職場逗伴匠】:每次學一招,職場沒煩惱。
逗趣職場每一面,伴隨你我每一天,匠心傳道每一言。
我是職場逗伴匠,一個跑馬拉松的知識手藝人,助力職場人的表達效能提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