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仁宣盛世到土木堡之變,淺談明宣宗改革之路的得與失

馴鹿歷史 發佈 2019-12-30T11:25:54+00:00

明宣宗朱瞻基的繼位之路比較特殊,屬於被隔代指認繼承。在他出生之後就一直受到朱棣的愛護,可以說朱瞻基之父朱高熾能夠成為明帝國的皇帝也是沾了朱瞻基的光。朱高熾雖然也是明君,在位時期多行仁政,但僅僅在位不足一年就突然去世。

明宣宗朱瞻基的繼位之路比較特殊,屬於被隔代指認繼承。在他出生之後就一直受到朱棣的愛護,可以說朱瞻基之父朱高熾能夠成為明帝國的皇帝也是沾了朱瞻基的光。

朱高熾雖然也是明君,在位時期多行仁政,但僅僅在位不足一年就突然去世。此時的明帝國仍然有著許多外憂內患,解決這些問題的重任就落在了明宣宗朱瞻基的身上。

朱瞻基即位後不久,就將叛變的皇叔鎮壓,並巧妙地將有著反叛可能的朱高燧手中的兵權收繳。在隨後的時日裡,朱瞻基以民為本,對國家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各方面都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意圖在洪武、永樂後再創大明盛世。

事實證明,朱瞻基做到了,在他的執政生涯中,不但將明朝國力再次向上提升,還使國家機器的運轉效率也有所提升。雖然有一些矛盾至死都未能夠解決,但卻為明帝國留下了堅實的家底。


政治改革:消除藩患,提升行政效率

朱棣執政期間,就曾早早指定長子朱高熾為儲君,但二子朱高煦一直不滿,意圖奪取皇位。朱棣在世時,朱高煦尚不敢謀逆,但當其死後,朱高煦便開始著手準備發動兵變。

此時,朱高熾卻突然病逝,皇位順理成章由長子朱瞻基繼承。在僅僅一年的時間裡,永樂帝、洪熙帝先後去世,國家呈現出不穩之勢,朱高煦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準備起事。

在聽聞皇叔叛亂的消息後,朱瞻基決定御駕親征,以天子名義號召天下兵馬剿滅反賊。《明史·本紀·宣宗》中有著相關記載:

"八月壬戌,漢王高照反。丙寅,宥武臣殊死以下罪,復其官。己巳,親征高煦,命鄭王瞻、襄王瞻墡居守,陽武侯薛祿、清平伯吳成將前鋒,大賚五軍將士。"

朱高煦一派的諸多兵馬在聽聞後皆不敢出兵相助,朱高煦很快就成為了孤家寡人,不久被迫開城乞降。

朱瞻基不僅沒有處死朱高煦,反而網開一面免除了他的死罪,僅僅是剝奪他親王的名分便為庶人而已。這一舉動不僅是做給天下人看的,同時也是做給皇叔朱高燧看的。此時朱高燧手中尚有不少兵馬,在聽聞兄長兵敗被擒後立刻將兵權交出。自此,藩亂已平,天下安定。

在朱高煦被擒後還有一個小插曲。朱瞻基原本念及親情,故而不忍殺害皇叔,僅僅是將他囚禁在西安門,令其反省。三年後,朱瞻基再次來到西安門,查探皇叔的生活狀況,但不知為何突然被朱高煦故意絆倒。朱瞻基頓時勃然大怒,將其擲於缸中用烈火燒死。

在內患已除的情況下,朱瞻基著手對政治進行改革。首先便是強化了內閣的職權,並提升了內閣的地位。永樂時期,內閣主要充當皇帝的參謀團,並無太大實權。到了宣德朝,內閣開始擁有了行政權和審議權,逐漸成為明朝最高級別的行政機構。

為了減輕皇帝處理政務的負擔,朱瞻基令內閣先行審閱各地上奏的奏摺,並將自己的觀點和批覆寫於紙中附在奏摺內,隨後再向皇帝稟報。皇帝如果同意內閣的批覆,便直接下發即辦,如果不同意則再行審議。

隨著內閣地位的提升,六部的地位開始同步下降,內閣也逐漸凌駕於六部之上。雖然這種方式能夠有效提高明朝的行政效率,但皇權也因此逐漸旁落,中央集權得到了削弱。同時,宦官集團也因此逐漸崛起,原因在於當皇帝不認同內閣的批示意見時,通常會選擇諮詢身旁官宦的意見。

而且皇帝與內閣之間的奏摺往來通常都是通過宦官傳遞,這就給了宦官從中修改的機會。逐漸宦官開始介入朝政,為後來的宦官之禍埋下了危險的種子。

經濟改革:減輕賦稅,增加財政收入

大明帝國建立初期,由於經歷過較長時間的戰亂導致各地的經濟基礎被嚴重破壞,在朱元璋的治理下經濟逐漸得到恢復。但當其死後,其子朱棣發動了靖難之變,國內經濟再次受到打擊。再加上後來的朱高煦叛亂,更是使明朝經濟雪上加霜。為了改善經濟狀況,恢復國家收支平衡,朱瞻基開始對經濟進行改革。

朱元璋一直對仇視江浙,所以對江浙一帶一直實行著高額的稅收制度。光是蘇州一地的田賦收入就達到了全國田賦收入的十分之一。朱棣即位後頻繁發動戰爭,為了籌措軍費於是再次將全國稅收提高百分之十。

這使該地區百姓的負擔更加沉重,許多百姓不堪重負向其他省份遷移,江浙一帶的經濟開始逐漸下滑。從洪武二十年開始,蘇州府太倉縣的納稅戶已經減少了九成,如此下去必然引發激烈的社會動盪。

永樂二十年開始,江浙一帶不僅無法按額繳納稅賦,反而還連年虧欠。在經過深思熟慮後,朱瞻基決定對江浙一帶實行減稅政策。這一決策得到了內閣的支持,但卻遭到了來自戶部的反對。從當時的局勢來看,江浙一帶本就是明朝財政的主要徵收地,一旦減免稅賦定然會使財政收入快速減少。但從長遠角度來看,如果繼續維持高稅收的政策,江浙一帶的經濟很快就會崩潰,到時更加難以徵稅。

明廷首先將江浙一帶徵收的糧食全部歸攏並存入官倉,在遇到糧食減產時則開倉濟民,使當時江浙一帶的社會秩序得到了安定。其次統一了徵收糧食作用的標準和度量衡,避免地方官員從中中飽私囊。隨後又允許以金華銀和布匹抵扣糧食交納給官府。

公元1433年,明廷正式下令減免該地區的稅額,江浙一帶的經濟狀況明顯轉好。《明洪宣時期歷史特點論略》中提到:

"由南方槽運至北京的米麥豆數量,洪熙元年為2309150石,宣德五年為5453710石,宣德九年為5213330石,後兩年都比宣德元年增加了一倍多;採納銀洪熙元年為37178兩,宣德五年為320297兩,宣德九年為327608兩,後兩年都比洪熙元年增長了近8倍。"

隨著經濟改革的推行,明廷的財政收入也在逐年增加,為帝國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正面影響。

軍事改革:整頓軍紀,強化軍力

自靖難之役後,天下基本大定,軍隊之間出現了較為嚴重的貪腐現象。在朝廷頒布徵兵令準備外出作戰之時,按照明朝規定應當向民間徵發兵役,所有明朝百姓都在受徵發的範圍之內。然而軍隊卻向富人出售免徵劵,以此換取巨額灰色收入,徵發的對象也由此轉向了貧民階層。

同時,軍隊中的階級分化也開始加劇,普通士兵在軍營中承擔起奴役的身份服侍上層軍官,軍中風氣十分惡劣。不僅如此,上層軍官還將底層士兵當作搜刮油水的對象,剋扣士兵軍糧或軍需物資。甚至出現了吃空餉的現象,即向朝廷虛報在編兵員名額,騙取朝廷下發的軍餉。

由於徵召的士兵多為窮苦百姓,如此搜刮更是引得百姓不滿,於是軍中頻繁出現逃兵的現象。上層軍官對此也不管不問,只顧著貪圖享樂,軍隊戰鬥能力直線下滑,無法與洪武、永樂時期相比。

朱瞻基即位後,雖然國內大亂已平,但帝國北部的瓦剌仍然虎視中原,不得不讓朱瞻基提高警惕。為了消除邊患,不得不採取主動出擊征服瓦剌。然而此時的明軍無法承擔如此重任,於是朱瞻基對軍隊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公元1426年,奉明廷令,都察院前往軍中清查貪污腐敗。為了調查吃空餉的現象,都察院重新審查名冊,詳細調查真正的在籍人數並回報中央。

兩年後,明廷重新頒布徵兵令,並下令嚴格管控逃兵現象。在經過一系列的整頓後,於公元1429年展開了一場規模盛大的閱兵活動,並且定期巡查駐守邊關的駐防部隊。

經過一系列的整頓,軍中的風氣開始逐漸好轉,軍隊的戰鬥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由於朱瞻基在處理貪腐軍官時太過心慈手軟,導致貪腐的現象並沒有得到徹底根除,依然成為阻礙軍隊發展的絆腳石。《明宣宗的司法活動及其影響》中提到:

"他採納刑部官員的建議,禁止押解人員虐待犯人;認為誅戮死人是一種殘忍的行為,因而下令對於病死獄中的死刑犯只須驗實,不必斬首;對那些罪行較輕、有待對質查實的犯人,瞻基傳令可以由鄰里熟人暫時保釋在外,而不必久系獄中遭受折磨。"

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明英宗時期,間接導致了明軍在土木堡戰敗。

結語

從明宣宗朱瞻基的各項改革措施來看,無論是經濟改革還是軍事改革都是不完全的。雖然通過一系列的措施使江浙地區及南方諸多地區的經濟得到了極大發展,但並非對帝國全境都進行了改革,這就使改革有著很大的局限性。同時軍事改革也是治標不治本,沒有根除軍隊中貪腐的現象,導致明朝的軍事實力開始逐年下滑。

不過朱瞻基的改革仍然是值得肯定的,在他的努力下明朝的內亂得到了根除,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內戰的結束也促使朝廷每年花費在軍費上的支出減少,百姓的負擔也得以減輕。可以說,如果沒有他的一系列改革,中後期的明帝國就不會擁有如此雄厚的家底。正是因為這堅實的統治基礎,才讓明朝不至於因土木堡之變導致帝國的瞬間崩潰。


參考文獻:

1.《明史·本紀·宣宗》

2.《明洪宣時期歷史特點論略》

3.《明宣宗的司法活動及其影響》

(註:文章來自作者100%原創;部分配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熱愛歷史的小夥伴們,歡迎關注、評論、轉發)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