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麼拯救你,臉盲的免疫系統

食與心 發佈 2019-12-30T12:09:00+00:00

百年來隨著科學水平和醫療技術的發展,人類對自身的了解越來越深入,治療疾病的手段越來越完善,人們的健康水平卻並沒有明顯提高,反而現代疾病類型和患病人數越來越多,新的疾病不斷出現,多種慢性病(如高血壓和糖尿病)越來越普遍,各種曾經的罕見病逐漸成為常見病(如神經疾病和心理疾病)。

百年來隨著科學水平和醫療技術的發展,人類對自身的了解越來越深入,治療疾病的手段越來越完善,人們的健康水平卻並沒有明顯提高,反而現代疾病類型和患病人數越來越多,新的疾病不斷出現,多種慢性病(如高血壓和糖尿病)越來越普遍,各種曾經的罕見病逐漸成為常見病(如神經疾病和心理疾病)。


臉盲的免疫系統


很多疾病與免疫功能異常有關,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病理機制,大都與免疫系統的區分能力減退有關。為什麼我們的免疫系統無法區分出無害成分和有害成分,對環境中各種無害物質產生嚴重過度的免疫反應,從而出現各種過敏性疾病呢?為什麼我們的免疫系統無法區分自身和異己,對自身成分產生激烈免疫攻擊,產生各種自免疫疾病呢?為什麼我們的免疫系統無法區分變異的細胞和正常細胞,對腫瘤細胞的定植和擴張視若無睹,從而產生各種癌症呢?我們的免疫系統怎麼會成為「臉盲」呢?接下來,食與心將嘗試揭秘人體免疫系統,探討如何改善免疫系統的「臉盲」症狀。


人體免疫系統主要由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免疫活性物質三部分組成。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脾臟、淋巴結、扁桃體、腸系膜淋巴結、闌尾、胸腺等;免疫細胞包括淋巴細胞、巨噬細胞、粒細胞(中性粒細胞、嗜鹼粒細胞、嗜酸粒細胞)、肥大細胞、血小板等;免疫活性物質包括抗體、溶菌酶、補體、免疫球蛋白、干擾素、白細胞介素、腫瘤壞死因子等。


微生物是免疫防線的必需元件


免疫系統為人體構建三條防線:

①第一條防線為黏膜免疫,包括腸道屏障、皮膚屏障、氣道屏障、泌尿屏障和陰道屏障等,主要由黏膜表面的微生物、上皮細胞、上皮細胞分泌的粘液、及黏膜下免疫細胞組成,功能正常的黏膜屏障可有效防止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和有害物質進入體內。


②第二條防線主要由體液中的吞噬細胞殺菌物質組成。

③第三條防線主要由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結和脾臟等)和免疫細胞(淋巴細胞)組成,其中,B淋巴細胞負責體液免疫;T淋巴細胞負責細胞免疫。


傳統觀點認為,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線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來的天然防禦功能,為與生俱來,對多種病原體均有防禦作用,沒有特異性,也被稱為非特異性免疫、先天性免疫或固有免疫。第三道防線則被稱為特異性免疫、後天性免疫和獲得性免疫,這種免疫是在人類出生後逐漸建立起來的防禦體系,只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


近年來研究顯示:共生微生物是人體先天性免疫的必需元件,是後天性免疫發育成熟的必要條件;共生微生物對於人體三條免疫防線必不可少[1, 2]。由此不難理解,一旦共生微生物系統受到破壞,人體健康將受到多大威脅。


微生物調節宿主免疫功能


免疫系統主要有三大功能,即免疫防禦、免疫耐受和免疫監視,這三大功能的成熟和完善均離不開共生微生物。

免疫防禦主要指防止外界病原體入侵和清除已入侵病原體及其他有害物質的功能,免疫防禦可使人體免於大多數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的攻擊,其中人體各黏膜表面的微生物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免疫耐受指免疫系統對自身抗原和外來無害抗原不發生免疫應答,使得免疫系統不會攻擊自身細胞和組織,不對無害成分產生不必要對的過度反應。免疫耐受的獲得同樣離不開共生微生物。

免疫監視主要是識別和清除體內發生突變的腫瘤細胞、衰老細胞、死亡細胞或其他有害的成分。這種隨時發現和清除體內出現的異常成分的功能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


免疫調節是指免疫系統中的免疫細胞和免疫分子之間,以及與其它系統如神經內分泌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使得免疫應答以高度優化的形式維持最適當水平。免疫調節使得免疫系統的三大功能處於平衡穩態,從而使機體保持健康。而免疫調節異常,不論過強還是過弱,都會導致疾病。


現代人的免疫力高低


現代人的免疫力高低似乎是一個矛盾悖論,有人說「我免疫力太低了,每次流感都中招」,有人說「我經常過敏」,還有人說「我免疫力太強了,免疫細胞連我的甲狀腺都攻擊了」。食與心認為:現代人的免疫功能總體受損,免疫系統區分有害無害、自我非我和正常異常的能力明顯降低,發生免疫反應後恢復正常水平的能力也明顯受損



單從某一項免疫功能或人體自身角度考慮,這個問題確實無法給出確切回答,而從超級生物體的角度考慮則非常簡單[2]。人=人+共生微生物,共生微生物是人體免疫系統的重要組分,是免疫功能發育成熟和正常運行的必須條件;即便自身不變,單獨共生微生物的改變也足以影響人體免疫能力。


工業化以來,隨著飲食方式、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的變化以及醫療衛生的發展,現代人的共生微生物(特別是腸道微生物)發生了與人體不匹配的明顯改變。


①共生微生物改變並不僅僅是微生物的事,而意味著黏膜免疫功能降低;

②一旦出現其他破壞因素如藥物、病原菌、心理壓力和抗生素等時,黏膜屏障功能更容易受到損傷;

③黏膜屏障受損導致第一道免疫防線功能減退,使得進入體內的病菌、毒素或有害物質大量增加,引起局部免疫反應和炎症;

④第二道免疫防線處於超負荷狀態,第三道免疫防線被異常激活,出現系統炎症,通過免疫細胞的遷移,炎症和免疫級聯反應擴散到遠端對應組織和器官。

⑤免疫調節能力受損,機體無法使免疫系統回歸常態,而處於慢性炎症狀態,埋下疾病的隱患。



腸漏系列食與心詳細介紹過腸道黏膜屏障受損引發的免疫反應及其對人體健康的廣泛影響,而結合共生微生物則可對腸漏相關的各種以往被認為是不治之症的疾病進行防治。免疫系統的臉盲症狀同樣可以糾正,食與心將用隨後三期內容進行介紹,敬請關注。


參考文獻

1 Huang Y J, Marsland B J,Bunyavanich S, et al. The Microbiome in Allergic Disease: Current Understandingand Future Opportunities-2017 Practall Document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Allergy, Asthma & Immunology and the European Academy of Allergy andClinical Immunology.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17, 139: 1099-110.

2 LiangS, Wu X, Jin F. Gut-Brain Psychology: Rethinking Psychology from theMicrobiota-Gut-Brain Axis. Front Integr Neurosci, 2018, 12: 33.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