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初年的邊疆危機,為什麼與漢朝上層的思想意識與極大的關係

劉一千五 發佈 2020-03-04T13:58:41+00:00

一,公孫弘反對收復西南夷,其實是代表了漢初大臣普遍的怯懦心理公孫弘丞相是齊地菑川國薜縣人,少時家貧,在海邊放豬。

一,公孫弘反對收復西南夷,其實是代表了漢初大臣普遍的怯懦心理

公孫弘丞相是齊地菑川國薜縣人,少時家貧,在海邊放豬。

四十年前一無所成。四十歲時開始學習《春秋》,他是個篤行君子,非常孝敬後母,以孝聞名國中。公孫弘六十歲時趕上英姿勃發的漢武帝初繼位。適時招賢良文學之士,公孫弘被征為博士,出使匈奴,沒有完成使命,被罷歸鄉里。元光五年,再次出山,被擢為太常。其時,漢武帝開發西南夷道,置郡,激起巴蜀民反對。漢武帝派他去調研。回來後,他"盛毀"西南夷開發出來也沒有用處,建議不要這些蠻夷之地,漢武帝不聽,繼續開發,並派司馬相如回鄉安撫巴蜀之民。

元朔三年,公孫弘為御史大夫。漢武帝通西南夷,東方新建滄海郡,北築朔方郡,公孫弘激烈反對,漢武帝讓朱買臣詰難御史大夫。最後,暫停西南夷,而集中精力於朔方郡的建設。

二,漢高祖建立漢朝時,丟了多少地方?

1,對於西南夷,早在楚威王時,將軍莊嶠就平定了這塊地方,並以楚國的名義統治滇池昆明及附地區。莊嶠回楚國時,秦軍侵奪了黔中地,斷了他的歸路,他只好回滇池做王。秦滅亡楚國之後 ,開發五車道。路一通,秦就滅亡了。漢朝剛建立之後, 乾脆不要這塊地方了。這樣西南夷自由地生長,巴蜀商人把生意做到了夜郎、番禺、大夏乃至身毒國。但我們要記住的是漢朝初年,這個地方是被"拋棄"了的。"及漢興,皆棄此國而關蜀故徼"。

始楚威王時,使將軍莊將兵循江上,略巴、蜀、黔中以西。莊者,故楚莊王苗裔也。至滇池,地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饒數千里,以兵威定屬楚。欲歸報,會秦擊奪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還,以其眾王滇,變服,從其俗,以長之。秦時常頞略通五尺道,諸此國頗置吏焉。十餘歲,秦滅。及漢興,皆棄此國而開蜀故徼。巴、蜀民或竊出商賈,取其筰馬、僰僮、髦牛,以此巴、蜀殷富。

2,朝鮮,自從召公分封於燕地之後,歷代就開始向鴨綠江南開發,逐漸征服了真番及朝鮮半島的眾多小國,並設立了官吏管轄,築修了亭障關口,並派兵把守。秦滅燕,這些地方為燕國屬地。燕王盧綰反叛後,入匈奴。漢興,為其遠,難守,重修遼東關隘,並以壩水為邊界,屬於燕王統管。朝鮮胡滿逃到舊時秦朝建立空曠地帶,盤踞坐大,欺壓真番等附近小國。朝鮮游離於漢朝而為外臣。這些番國迅速崛起,阻斷交通,誘惑齊燕亡命之徒,實力壯大,不聽漢朝詔命。

3,閩越,東越(甌)。這兩個地方的民眾均可看作是越王句踐的後代。秦並天下,廢了君長,改為郡縣。秦末動亂,他們歸附鄱陽令吳芮,一起反抗滅秦。由於項羽沒有封吳芮為王,所以不跟著項羽,跟著漢王劉邦了。漢五年,閩君為東海王,無諸為閩越王。吳楚七國反,東海王殺劉濞。建元三年,閩越發兵圍東甌,東甌派人請漢朝派兵支援救困。漢武帝問田蚡, 田蚡說不救。他認為這是他們天生的愛打架,從秦朝以後,就不要了的,管他做什麼。但是,漢武帝罵了舅舅田蚡一頓,讓莊助帶兵去平定兩越動亂。結果把東甌民眾內遷,處之於江淮富庶之地。東甌於是成了塊空地。從田蚡話中,看得出漢初是沒要這塊地方的。

4,南越,在秦朝時期,剛剛被開發出來,就遭到秦末農民戰爭的厄運。被派到南越的趙陀由此自立為南越王,自稱武帝。不聽中國招呼。漢高祖和呂太后時期,也只是用好言好語安慰,僅僅在於保持南部邊境穩定而已,並沒有大的動作,致使南越王做大做強,漢朝初期拿它沒有辦法,經過幾十年發展,占據了長江以南大片地區。

5,匈奴從來就是長城以南的中國民眾的對頭,到秦漢時期,已經成了秦漢兩王朝的敵人。秦始皇派蒙恬奪回河套平原 ,建立實行了郡縣管理。秦朝滅亡以後,楚漢紛爭無暇顧及北方,匈奴乘機奪走了河套平原及其附近的廣大地區。漢朝建立之後,白登山的遭遇,讓漢朝人幾年不提匈奴事。由此 匈奴更加猖狂 。秦朝的土地在漢朝的手裡,掉了一大部分,無力收回來。特別是匈奴占據的長城北面的廣大地區,漢朝初年僅僅是在長城附近保持雙方和平而已。但是,匈奴人一旦得不到滿足,照樣武力侵略不止。

三,為什麼會成這樣?

關鍵不在於沒有物力財力,而在於漢朝當權者沒有膽量。漢朝立國五十餘年,物質財富不少,富厚了。如果說開國之初不招惹四鄰坐大的鄰居是國力不夠,那麼,層層相因的糧食爛在倉庫里,串錢的繩子已經腐朽了,不用於安邦定國,利民利國又有什麼用?不去收復秦朝打下來的土地,應該是漢朝的失當。僅僅說力量不夠,不足以東征西伐,南討北擊,是站不穩腳的。究其原因大致與這些基本問題有關。

1,漢朝上層的決策層面畏難情緒,

從漢高祖到白登山出圍,回朝後不得已釆用和親政策,維持一個消積的穩定局面而己。終高祖一朝,與四鄰的關係,也就只同匈奴交流了這麼一次 ,此後大部分時間是在同國內的叛亂打仗,直到死亡為止。漢惠帝,呂太后母子十五年 ,除了安撫四夷以外,也沒有過實際的動作。漢文帝父子,有了個"文景之治",力量不可謂不強,但是,匈奴幾次大規模地侵邊,也只是防備而已,並沒有主動出擊過。這說明了,他們的思想上意識上怕慣了匈奴的掠奪侵邊。

從漢初高祖到孝惠呂后,固然要時間復甦社會經濟,到呂后剛去世,社會經濟全面好轉。司馬遷在《呂太后本紀》結來時大加讚賞:

孝惠皇帝、高后之時,黎民得離戰國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無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稱制,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穡,衣食滋殖。

這段引文裡面說明社會安定,民眾安居樂業。社會財富已經有了相當的積累。

呂后母子十五年,積累了相當的社會財富。中央直轄的郡縣豐足,那麼占天下一半多的封國也富得流油。正是這樣,漢朝開國前二十幾年,全國上下就養成了"安居"而無所作為的習氣。對外國滋事挑釁動不動就是送金銀、財寶、″和親",去換取暫時的和平。漢文帝早年在代國,面對強敵不敢回長安,也是在漢朝與匈奴的夾縫中生長起來的一代應急皇帝,因此漢文帝更是一個不想多事的皇帝。一切都是按漢朝早就安排好了的制度辦,一切均有大功臣代刀切菜。終文帝一生,就是用金銀錢帛,宗室翁主換取既成的邊境平靜。如此以來,匈奴幾次越界南侵騷擾也不作積極反應,南越尉佗稱帝,東越反覆,西南夷拋棄的局面一點沒有改觀。至於漢景帝,上三代安寧的環境造成藩國強大,七國野心支撐起膽子,與中央叫板。這些惡果,內憂外患,與上層決策者關係非輕。養虎成患,虎大傷人。正是漢初幾代帝王給後人的教訓。

2,國力恢復確實需要一定的時間

關於這一點,確實要恢復時間。漢朝恢復時間在漢高祖一家三次為決策者時幾乎已經完成。相比較於秦始皇帝,在平定六國之後,幾乎沒有休養生息,依然兩線作戰,國內大規模地工程建設。給後代奠定了一個大大的江山。相比較而言,漢朝建國二十餘年,連秦朝打下來的地方也收不回來。所以說,這種收復失地的決心,幾乎與恢復力量沒多大關係。秦朝認為,凡涉及到祖宗(周天子治下的)擁有的土地,必須拿回來。蒙恬去收回了河套地區,又修長城看守,而漢朝建國六十餘年,拿不回來,河套地區成了匈奴長期挑釁漢朝的前沿保壘。

3,與上層建築的思想體系有關係

漢朝的政策,是秦朝的政策改造而來的,在哲學上叫"揚棄",魯迅先生有篇《拿來主義》,說的就是好的東西留下,不好的東西拋棄。否則就是全盤接受了。漢朝初期的治國思想,其實就是逆來順受,對內兇狠,對外軟弱。這與建國者及其左右的生活閱歷有關。他們的小富即安,發展成安居樂成。逐漸與黃老的清靜無為合拍,一切都順其自然,別做出頭的檁子。這種思想在上層一旦提倡,事關榮華富貴的中下層必然奉迎。所以,後來漢武帝一提反擊匈奴,馬上就遭到韓安國等元老級的大臣反對,找出各種理由證明不打才是正確的。東越閩越相互打仗,向中央求救。太尉田蚡馬上就說不用管他們,讓他們去打,從秦末開始,就放棄了的。漢武帝讓汲黯去看看,汲黯走到半路上,跑回去了,認為不值得為越族人操心。西南夷的開發一碰到了點困難,讓公孫弘去看看,公孫弘回來就說要不得,不用管了。這些人奉行的態度,表明了這個政權形式下的大臣的思想已經陳腐得對任何事情漠不關心。還望他們支持去收回領土,平定四方的邊境地區嗎?

4,漢初的皇權被功臣派相權及外戚派皇太后權利淡化,因此,缺乏強有力的決心。

手提三尺劍取天下的漢高祖,幹什麼事都是自己動手,所以他在世時,只有他奪別人權利的,沒有別人奪他的東西的,這就是強者規律。他死後,一至到漢武帝前期,均是外戚在台前台後專權!為什麼漢家諡"孝",孔子曰,在家孝,仕君忠。這是儒家界定忠孝為仕宦的基本修養。漢家的"孝",其實就是爸媽的"乖兒子",乖兒子得聽老媽的話。因此,外戚專權,是乖兒子理不起事的補充力量。呂太后,薄太后,竇太后,王太后,哪個沒兩把刷子?這種老太后治國決策,特點就是清靜點,有飯吃,兒孫滿堂,別打架抓扯。漢初幾個老太后對兒子的影響,就是怕兒子多事,破壞自高祖以來的平和日子。因此,外戚的專權,影響了漢朝皇帝收復邊境地區的決策。漢朝軍功大臣,開初有血氣,一聽說匈奴為亂,馬上跟著皇帝去打,白登山一圍,冷了幾天,回來後噤若寒蟬,再不提打擊匈奴這件事了。這叫打怕了。跟隨劉邦的一批軍功大臣,幾乎都是沒有同匈奴打過一仗的就去世了。留下的也成了堅決的反對派,成了漢武帝打擊匈奴的胖腳石。

四,結論

在漢初的六十餘年裡,匈奴奪去的河套地區被匈奴占據了七十年左右,是大將軍衛青收復回來的;朝鮮,東甌,閩越被收回,南越被收回,西南夷被收回。張騫開始鑿通西域,終漢武帝一生,與匈奴戰鬥不止。以後的各朝代,對於中國,不是畢生進行統一戰爭,就是盡最大努力為統一作準備。比如,三國吳蜀魏,都為統一作過準備。統一國家,收復失地,歷來是主流社會存在的形態。

漢朝初年的周邊地區,如果不是漢武帝決心放手一搏,還不知道什麼個結局。但從石敬瑭割讓幽雲十六州予契丹,就知道為禍中國幾百年的災難的源頭。在千秋偉業上,秦始皇漢武帝並稱"秦皇漢武"。不愧英明論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