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朝的國庫去哪了?皇帝自己都摸不著頭腦,監守自盜者眾多

歷史小星辰 發佈 2020-03-04T15:41:55+00:00

1843年,清朝除了一件「大事」,說是大事,但其實並沒有載入史冊,但是在當時來說,可以說非常轟動了。

1843年,清朝除了一件「大事」,說是大事,但其實並沒有載入史冊,但是在當時來說,可以說非常轟動了。戶部的庫兵(管理國庫的士兵)張誠寶的侄子想要靠捐款「買官」,於是帶了1萬多兩銀子來到這裡,但是在入庫的時候張誠寶耍心眼,沒有將銀子給進庫,只是將帳記下,錢走了一圈,又回到張家人手裡。

但是由於當時戶部眼目眾多,又牽扯到相關人員的利益,所以很快張誠寶就被舉報了,最後甚至驚動了皇上,皇上一看自己的「錢包」被人這樣隨意偷錢,並且這不是第一次了,非常生氣,下令嚴查。



當時道光已經60多歲了,由於戰爭的原因,他已經將大清積攢了多年的積蓄掏出一半去了,再加上黃河流域的連年水患,勞民傷財之下也消耗了很多的賑災款。當時大清的年收入是4000w兩銀子,但是幾乎都被掏空,皇帝心中也是惆悵的很。

禍不單行,在這麼需要錢的時候,國庫竟然出現了問題,這自然要嚴查,皇上派許多大臣嚴查此案,很快就查處了國庫帳本上有1000多萬的銀子,但是實際上只剩下293萬兩了,這剩下的錢哪去了?



要知道,當時大清的國庫管理是非常嚴格的。有規定在庫兵進入國庫之前必須光著身子接受檢查,之後再穿上工作裝;出來的時候也一樣,要全面接受盤查,以防私自夾帶銀兩,但是要是想偷錢,那是擋也擋不住的。庫兵們研究出幾個辦法可以帶走銀兩。首先就是將銀兩上塗上豬油潤滑,然後塞入肛門內帶回去,這種辦法通常不會被發現,不過這很是傷身,且用不了幾年身體就廢了。所以這項功夫通常是從小練起,因為庫兵大多是子承父業,所以從小練習,就能帶走更多。

而在冬天就不用這麼麻煩了,在進去時庫兵會帶水壺,再出來的時候將銀兩裝在水壺中,由於天氣寒冷,水壺結冰,將銀兩也凍在裡面,就不會倒出來。



查明真相之後,皇帝是非常生氣的,但是這麼多年來,庫兵換了一撥又一撥,幾乎是人人皆貪,大多數的庫兵都已經離開了北京,回到老家或是別的地方當地主,想要追回來幾乎不可能。皇帝一氣之下,下達了一個殘忍的命令;在他在任的期間內,凡是能夠找來的庫兵,不管是已經退休的還是正在當值的,全部抓起來一部分殺掉,另一部分發配邊疆,並且一家老小全部受到牽連,貶為奴隸。

道光還是不解氣,琢磨著這個錢還是得掙回來一點,要不然根本不夠應付突發事件的。於是他又下令跟國庫相關的官員,每個人按照任職時間來算,每個月罰1200兩銀子,已經死掉的官員由親屬代繳,罰金變為一半,戶部官員同樣受罰,這樣一來,總算是掙回來幾百萬兩,小小的彌補了一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