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病毒的前世今生

健康界 發佈 2020-03-06T05:08:16+00:00

作者:達醫曉護這是達醫曉護 的第 2329 篇文章截止目前,在本世紀已經發生了三次由冠狀病毒引發的流行病爆發,分別是2002-2003年的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2012年開始流行的中東呼吸綜合徵,以及2019年底出現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我國在SARS及此次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作者:達醫曉護

這是 達醫曉護 的第 2329 篇文章

截止目前,在本世紀已經發生了三次由冠狀病毒引發的流行病爆發,分別是2002-2003年的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SARS),2012年開始流行的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以及2019年底出現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我國在SARS及此次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都是重災國家。

一、何為冠狀病毒

冠狀病毒在大自然中廣泛存在,上世紀30年代從雞身上首次分離出冠狀病毒,20餘年後由學者從人類的鼻洗液中分離出冠狀病毒,並命名為B814病毒。之後又由學者從病毒的形態學對其進行了深入研究,發現病毒的包膜上有形似日冕的棘突,又像國王的皇冠,所以冠狀病毒命名由此而來。其自然宿主主要為脊椎動物,人、牛、豬、貓、蝙蝠等都是它的自然宿主。

冠狀病毒形態略成球形,直徑80-160nm,其表面的「皇冠」是12-24nm的纖突,纖突的末端也呈球狀。病毒的囊膜由兩層脂質組成,之間穿插著膜蛋白M及纖突蛋白S,部分冠狀病毒還存在著血凝素糖蛋白HE。病毒內部由RNA和核衣殼蛋白N組成,呈螺旋結構。

S蛋白是冠狀病毒感染細胞的關鍵蛋白,含有宿主細胞受體識別位點,是病毒毒力的主要決定部分。M蛋白是負責病毒顆粒組裝的主要蛋白質。N蛋白與病毒RNA緊密結合,通過螺旋堆積封裝RNA,起到保護病毒的基因組RNA的作用,同時其可導致受侵細胞生長延遲,使得受侵細胞更長時間的停留在分裂時期,藉以病毒RNA可以最大程度的翻譯。HE蛋白對於病毒粒子的形成起著關鍵作用。

就病毒分類而言,冠狀病毒屬於單股正鏈RNA病毒,表明冠狀病毒遺傳信息由RNA承載,複製子代病毒有著較高突變率,進入宿主細胞後,無需經過轉錄過程,直接利用宿主細胞內的核糖體生產病毒複製需要的蛋白質。冠狀病毒呈現殺細胞作用,從而損害多種器官,並在急性感染同時發生持續性感染,主要侵襲胃腸道、呼吸道、神經系統。

二、人類已戰鬥過的冠狀病毒

在SARS發生以前,學界認為只有2種冠狀病毒可以引起人類感染。而目前已知能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有7種,包括高致命性冠狀病毒有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SARS-CoV)、中東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MERS-CoV)、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毒(COVID-19)。

冠狀病毒共同特點普遍對熱較為敏感,在4℃合適維持液中中等穩定,-60℃可保存數年,隨溫度升高,病毒抵抗力下降。冠狀病毒耐酸不耐鹼,對酒精、乙醚等有機溶劑和消毒劑敏感。

冠狀病毒感染的症狀大多類似,主要為發熱、寒戰、咳嗽等。傳播途徑主要為飛沫傳播、接觸傳播。

1. SARS冠狀病毒(SARS-CoV)

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SARS)由SARS-CoV引起,截止2003年7月,波及我國2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其他28個國家。全球共報告臨床診斷病例8096例,死亡774例,近20%~30%患者因呼吸衰竭需要接受機械通氣,病死率9.6%,多省市流調顯示病死率隨年齡增長而上升,以60歲以上為多。其潛伏期限於2周內,一般為2~10天。人群普遍易感,流行程度較強,主要發病年齡集中在20~30歲。源頭宿主可能為:蝙蝠、果子狸。傳播途徑主要有人與人:近距離呼吸道飛沫傳播、氣溶膠傳播、手接觸傳播;動物與人:果子狸/蝙蝠~人(可能)。SARS-CoV具有冠狀病毒的一般特點,但它不是一種其他已知冠狀病毒的突變體,也不是已知冠狀病毒的重組體。SARS-CoV感染肺內上皮細胞,其S蛋白與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hACE2)受體相結合,進行體內入侵複製。由於hACE2主要在下呼吸道,所以上呼吸道症狀缺乏,往往住院時病毒達到峰值,易造成下呼吸道院內感染。

2. MERS冠狀病毒(MERS-CoV)

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由MERS-CoV引起,於2012年在沙烏地阿拉伯首次確認,波及全球27個國家和地區,病死率約為35%。一項病例數據統計,病死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小於50歲人群中病死率39%,而超過60歲人群病死率達75%。潛伏期最長14天,人群普遍易感,發病中位年齡在49歲。源頭宿主:可能為駱駝、蝙蝠。傳播途徑:動物與人:單峰駝~人(可能);人與人:密切接觸。感染部位為肺內上皮細胞,引發爆發性醫院內傳播,具有明顯胃腸道症狀、腎功能衰竭,主要與下呼吸道及胃腸道、腎臟中的二肽基肽酶4(DPP4)結合,未發生增強對人類感染的突變。

3. 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由2019-nCOV引起,於2019年12月中旬至2020年伊始武漢市報導不明原因肺炎59例,後續在其他地區及國家發現類似病例,2020年1月7日初步查明為「新型冠狀病毒」,1月12日世衛組織將此病毒命名為2019-nCoV。截止目前確診人數7萬餘例,死亡病例2400餘例,病死率約3.1%。已波及我國大部分省市及近30個國家。傳播途徑可能為飛沫傳播、接觸傳播和氣溶膠傳播。潛伏期為1~14天,目前源頭宿主考慮可能為蝙蝠。武漢病毒所石正麗團隊已發現,其基因組與SARS-CoV有79.5%的一致性,與MERS-CoV有40%的相似。2019-nCOV與SARS-CoV相同,採用與人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hACE2)結合方式入侵,感染呼吸系統、胃腸道、睪丸,影響心功能、肝功能。根據目前數據顯示,相對於SARS、MERS而言,其傳染力較強,病死率尚不及前兩者。

三、積極防護對抗新型冠狀病毒

個人防護需要做到勤洗手,保持手衛生,咳嗽、打噴嚏時使用紙巾掩住口鼻,可有效防止飛沫傳播。在公共場所佩戴口罩,不要接觸健康狀況不明的動物,減少活禽、野生動物的買賣活動。

目前各行業已開始復工,對於辦公場所而言,每人都要積極進行健康申報,如果出現發熱、乏力、咳嗽等可疑症狀建議及時就醫,切忌帶病上班,加強公共區域的通風換氣,定期對於公共區域及公共物品清潔消毒,保持環境清潔衛生,統一辦公區間有多人時保持適當距離,減少集中會議可採用視頻、電話會議。

作者: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

張怡潔 撰稿

熊旭東 審校

部分圖片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予以刪除。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郵箱:guikequan@hmkx.cn)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