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史詩邂逅電影傳奇,一段美妙的藝術旅程《戰爭與和平》影評

方田耕不盡 發佈 2020-03-06T14:52:15+00:00

文學史詩邂逅電影傳奇,一段美妙的藝術旅程引子歌德曾懷著敬意把歷史稱為「上帝的神秘作坊」,但在這作坊里所發生的,卻也是數不清的尋常瑣事,平淡無奇,微不足道。


引子

歌德曾懷著敬意把歷史稱為「上帝的神秘作坊」,但在這作坊里所發生的,卻也是數不清的尋常瑣事,平淡無奇,微不足道。總是需要有無數的光陰無謂地流逝,才能等到一個真正具有歷史意義的時刻,它將決定一切,也將改變一切。它決定了一個人的生死、一個民族的存亡,甚至整個人類的命運。

節選茨威格《人類群星閃耀時》

這種對歷史閃耀時刻的精準定格,從來都只是天才藝術家的專利。創作了《戰爭與和平》的小說家托爾斯泰,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小說《戰爭與和平》以1812年俄羅斯衛國戰爭為時間軸,橫跨了1805-1820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小說既有拿破崙、亞歷山大一世這種真實歷史人物,又塑造了安德烈、皮埃爾、娜塔莎等虛擬的人物。小說中出現的人物數量,達到了500人之多。既有高層貴族,也有下層百姓。這些人物的悲歡離合,融入在宏大的時代背景下,讓小說蒙上了一層絢麗的史詩氣質與色彩。

所以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才會驚嘆道,「我們時代最偉大的史詩,近代的《伊利亞特》」。

在氣勢磅礴的人類史詩召喚下,作為第七藝術的電影不可能會無動於衷。

文學經典影視化,解讀還是誤讀

1956年,美國導演金·維多推出了美版《戰爭與和平》。

我們必須承認,美國製片方給予了這部偉大作品足夠重視,從電影的製作團隊配置就可以看出。

金·維多是好萊塢著名導演,在業內非常有名氣;娜塔莎的扮演者是大名鼎鼎的赫本,這似乎是當時那個時代的最好選擇;亨利·方達和梅爾·費勒分別飾演安德烈和皮埃爾,就名氣而言,也幾乎是不二選擇。

但電影播出後,並沒有收穫太多讚譽,特別是在故事發生地蘇聯,很多藝術家紛紛給予差評。當然,這也是後來蘇版《戰爭與和平》另起鍋爐重拍的原因之一。

影片的硬傷最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1、影片內容單薄。《戰爭與和平》是一部恢弘的俄羅斯史詩作品,是世界文學史上的奧林匹斯山巔。

與托托爾斯泰一同出生在這片土地上的屠格涅夫,曾感慨道:《戰爭與和平》使我們能夠更直接、更準確地了解俄羅斯人民的性格和氣質,以及整個俄羅斯的生活,這會勝過讀幾百部民族學和歷史學的著作。

而美版《戰爭與和平》,把它濃縮在一部3小時的電影里,這對電影製作絕對是一大考驗。然而不幸的是,無論是編劇、攝像還是後期剪輯,都沒有很好通過這一苛刻的考驗。

比如小說中沙皇女官舉辦的舞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場景。通過這場舞會,眾多人物閃亮登場。影片也給予了呈現,但對眾多人物都是一掃而過,過於淺嘗輒止。即使是主要人物安德烈與娜塔莎等,也只是給了幾個特寫鏡頭,沒有把人物放在全景中予以表現。


冷冷清清的場面,暗淡的光線以及全景鏡頭缺失,讓這場富麗堂皇的舞會變得黯淡無光。難怪有網友戲稱這只是一場在地下室舉辦的寒酸舞會。

這種製作上的粗糙,當然會損害作品的史詩氣質。

2、演員選取失當。娜塔莎是原著中重要的女性形象,她楚楚動人卻又光彩照人。在托托爾斯泰的所有作品中,她都是最耀眼的那一位。但赫本扮演的娜塔莎,卻好似一顆蒙塵的珍珠。大家都驚嘆赫本的美貌與氣質,她憑藉自己天生美貌和嫻熟的演技,很好地把握後期的娜塔莎。但我們必須承認27歲的赫本,終究無法演繹13歲的青澀娜塔莎。這種對於娜塔莎成長性的缺失,也會影響角色性格與氣質。

亨利·方達作為赫本現實中的丈夫,飾演了片中的皮埃爾。原著中的皮埃爾是一位體格魁梧,身材顯胖的俄羅斯貴族。性格上柔弱又優柔寡斷,甚至有點木訥與笨拙。

但無論外形還是氣質,亨利·方達似乎天生不具備這些特質。儘管在表演過程中,他有意掩飾這些與角色之間的差異。但要麼失之自然,過於浮誇,要麼不經意間外露,與角色不符。

如他在和自己妻子偷情的阿納托利決鬥時候,原著多次描寫他的糾結與無奈。但影片的這一場景,絲毫看不出有激烈的內心波動。他很從容地開了槍,臉上表情也是非常冷靜。

3、主題格局狹小。《戰爭與和平》蘊含豐富的哲理,是人道主義為內涵的托爾斯泰主義集大之作。小說最具特色的地方,就是托爾斯泰經常打斷人物的言行,以上帝視角闡述大段哲學論述。這當然很突兀,也是很多讀者無法把這部洋洋洒洒100多萬字巨著讀完的原因之一。

但我們必須承認,它也是這部宏篇巨著的獨特藝術風格之一。這種立足微觀,來把握宏觀的獨特時空敘事手法,也是原著小說史詩風格的體現。它涵蓋了歷史、戰爭、民族、人性等主題,包羅萬千,讓人嘆為觀止。

張愛玲說:至今我們讀它,依然一寸寸都是活的。

遺憾的是,美版《戰爭與和平》導演似乎沒有理解作品主題的廣袤,他做出了自己的個人解讀。最終熒幕上呈現的是一段戰爭下的愛情,戰爭成為了愛情的背景。

皮埃爾、安德烈都化身了愛情的信徒,那種對人類命運的思考與追尋被抽離。當然這樣的悲觀離合,似乎也就褪去了時代與歷史的厚重,卑微地蜷縮在男女之愛的小天地里。

這些改編上的硬傷,讓電影陷入了一種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尷尬,解讀變成了誤讀。

24幀流動油畫里的史詩,文學與電影的另一種邂逅


在這片廣袤土地上,誕生了偉大的托爾斯泰,並真實發生過這些故事。所以俄羅斯人心中,美國好萊塢的改編不止是對這部名著的誤讀,而是一種褻瀆,這無疑是對他們民族自尊心的糟蹋。

十年磨一劍,經過漫長的拍攝過程。自1966年開始,蘇聯導演謝爾蓋·邦達爾丘克拍攝的蘇版《戰爭與和平》4部陸續與觀眾見面了。

懷著對這部作品的真摯情感,並努力規避美國版的各種不足。蘇聯電影藝術家們用一種虔誠的使命感,出色完成這部不朽作品的影像化。

影片播出後大受好評,身在冷戰陣營對立面的美國,甚至把1969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授予給它。藝術無國界,它締造了一段影史上的傳奇。它的成功,主要得益於以下三方面

1、不計成本大手筆投入。1958年這部電影的拍攝就被提上了日程,1966年第一部《安德烈.博爾孔斯基》正式播出。歷經了5年準備,3年拍攝。

參演人數高達12萬人,有人考證:超過了拿破崙發動戰爭所動員的人數。場景搭設超過200處,為了表現沙俄時代的俄羅斯,還修建了一座10公里的莫斯科城。後來,因為情節需要被熊熊大火所燒毀。還有那些1:1比例的各種武器裝備,大炮、馬車、槍枝、服裝等等。

所有的這一切,讓這部電影花費了瞠目結舌的製作成本,達到了5.6億美元。直到今天,這仍然是讓所有大成本製作電影導演望塵莫及的天文數字。

這部電影拍攝的膠捲長度達到了1500多公里,可以從北京鋪到上海。當然,最終的剪輯後只有7個多小時。與剪掉的片長相比,這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數字。但就播放時長而言,它卻是最長的電影(必須刨除《失眠的解藥》這部無聊之作)。

製作上的不計成本,實現了藝術上的精雕細琢,讓這部電影蘊含了與原著相同的史詩氣質。

2、謀篇布局的別出心裁。《戰爭與和平》是一部內容浩如煙海的巨著,電影有限的時長,如果循規蹈矩,很容易陷入斷章取義的泥沼。比如美版《戰爭與和平》,就縮水為了一部愛情電影。

儘管蘇版《戰爭與和平》比美版多了4個小時時長,但如果把握不好,一樣容易出現情節的支離破碎。從電影呈現最終效果看,主要進行如下幾方面努力:

最大化利用旁白。

但這種運用並不是「戲份不夠,旁白來補」的陪襯,而是劇情的骨架。開篇,就出現了那段著名的論斷:

那些產生巨大影響的思想往往都是極其樸素的,我的全部思想無非是: 如果那些不道德的人聚集在一起,可以形成一股力量的話,那么正直的人也應該這樣去做。

直接為影片主題做了堅實的思想奠基。

後來,安德烈第一次負傷,在拿破崙注視下的旁白,直接表明了情節的轉折,他從一個渴望建功立業的貴族,變成人生懷疑論者。

這種旁白,一直伴隨著電影關鍵劇情的承接。再後來,對1812年戰爭情節的展開,也始於一場舞會上的大段旁白。

人稱視角的自由轉換。

電影清楚地分為了皮埃爾、安德烈、娜塔莎和1812,三個最主要的人物再加一場關鍵的史詩之戰,把人物的命運和重大歷史事件緊密相連。

既有客觀中立的全知視角。在電影中,拿破崙對白很少,有限的幾句話,能難反映出這位法國皇帝的真實內心。但電影有一個場景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拿破崙攻進俄羅斯後,命人將一尊白色的凱撒像搬進了莫斯科城。這似乎表明他的內心想法,自己不過只是一位夢想統一歐洲大陸的凱撒。戰爭販子?抑或凱撒?電影客觀中立地一股腦呈現給觀眾。作為蘇聯拍攝的電影,確實很難得。

也有第三人稱的旁觀視角。在海倫的沙龍上,第一次出場的皮埃爾熱情讚頌了拿破崙的高貴品質。但實際上作為敘述者的皮埃爾,幾乎說完了那席話,鏡頭才掃到他身上。這種「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敘事效果,很容易給觀眾留下深刻影像。不僅皮埃爾粉墨登場,還順帶帶出了重要情節人物拿破崙。

第一人稱的主視角,每部的主人公豐富的內心世界,他們的迷惘與希望、痛苦與幸福等,也都得到了很好的表現。這種多角度自由性與伸縮性,很好拓占了電影的情節與視野,增添了片子的深度與廣度。

3、鏡頭語言精妙而富有內涵。電影在美術風格上的追求也是顯而易見的:明亮而夢幻的色彩,精湛嫻熟的構圖,還有那頗具沙俄時代的各色服裝。這些讓影片成了一幅幅24幀流動的油畫作品。這些除了服裝與布景的功勞,當然更離不開天才的攝影。

引人深思的空鏡頭

影片開始,就出現一組俯拍的景物鏡頭。流淌的小河、綠色的山頭、廣袤的田野,以及依稀可見的房舍和道路,穿過白色的雲朵,我仿佛置身一幅壯美的時代畫卷中。這段接近6分鐘的鏡頭,一下子就吸引我所有注意力。

安德烈在妻子死去後,他痛苦彷徨,鏡頭給了一顆老橡樹一組特寫。這顆飽經風霜的老樹,樹身滿是傷痕與滄桑,枝丫也是光禿禿沒有一片葉子。後來安德烈遇見並愛上了娜塔莎後,鏡頭再次聚焦在這顆老樹上。這一次,鬱鬱蔥蔥的綠葉布滿了老樹。安德烈也迎來了自己人生又一個春天。

富有創意的拍攝機位

我讀了影片主創人員訪談《困難探索的總結》後才知道,攝像師為追求取景上的藝術效果,簡直絞盡了腦汁。

在這裡,我第一次試用了手提攝像機,穿著旱冰鞋進行攝影。這個方法在拍攝第一次舞會時被廣泛採用。可以自由在跳舞的人群中穿行,而且可以不用全景鏡頭。

阿納多利(攝影師)

這場舞會,我認為是電影最精彩之處。攝影師很好貫徹了視覺優先的原則,只留下很少的對白。相較原著,電影的呈現更有韻味,也更有美感。

第一次參加舞會的娜塔莎,走上舞池的躍躍欲試,卻又有幾分嬌羞;對安德烈一見鍾情後,立即克服羞澀,落落大方接受邀請。鏡頭營造一種明亮而又夢幻的氛圍,展現了娜塔莎從無憂女孩到相思少女的轉變。

嫻熟的鏡頭蒙太奇

綜合運用了疊化轉場、雙鏡頭剪輯、鏡框取景等鏡頭技巧,實現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藝術效果。

影片中多處運用了疊化轉場,我只列幾處有代表性的畫面。

博羅季諾戰役戰前準備,由士兵疊化轉場到了軍官。在時間的流逝中,部隊官兵焦急等待著大戰的到來。

象徵著俄羅斯文化的標誌性建築相互疊化,虛幻中透露著即將到來的法軍燒殺搶劫。

雙鏡頭剪輯。安德烈熱烈愛上了娜塔莎,兩人互生情愫。雙畫面剪輯很好表達了「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的思念。從畫面比例來看,娜塔莎處於從屬地位,暗示了娜塔莎的一廂情願。

後來,娜塔莎被阿納托利勾引,背叛安德烈時,也是雙畫面剪輯。這裡娜塔莎被移到左邊,處於居中位置的人變成了阿納托利。熟睡的娜塔莎不知道,等待她的將是一場狂風暴雨。

鏡框分割取景。娜塔莎呆在門後,一道門框將她和門外的熱鬧舞池分割成兩個世界。所有人都找到自己的舞伴,卻沒有人邀請自己跳舞。她獨自一人呆在那裡,強忍著心裡的憂傷,甚至還擠出一絲笑容。隨著時間的推移,她越來越失望,委屈得要掉下眼淚。

高超的鏡頭技巧,書寫了一部影像的傳奇。蘇版《戰爭與和平》不僅對原著做了全景式再現,還運用豐富的視聽語言,為這部經典作品增添更深的內涵和更強的藝術感染力。

結尾:

看完電影後,當我再次打開《戰爭與和平》小說,那些鮮活的人物形象突然躍然紙上,栩栩如生。即使那些在改編電影中不曾出現的場景和事件,也在我腦中有了清晰的畫面。

這種奇妙的感覺,讓我再一次領略了電影的神奇。

所以,當電影邂逅文學,並非簡單將文字影像化,而是二者良性互動。

一段美妙的人文藝術旅程,即是文學的史詩,也是電影的傳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