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豪門千金隆胸後身亡,為什麼有人會「整容上癮」?

金融街偵探 發佈 2020-03-06T20:41:35+00:00

現實生活中,在這種不健康的價值觀裹挾之下,不僅普通人正越來越多地嘗試程度不一的整形,那些被認為「贏在起跑線上的人」甚至也染上「整容癮」。 近日,有媒體報導,香港一女子在韓國進行整容手術時不幸死亡,年僅34歲。


說好的一起純天然,你卻偷偷整了容。

知乎上曾有人問過這樣一個問題:「整容是污點嗎?」


點讚最高的回答只有14個字:「污點是一時的,丑卻是一生的陰影。」


現實生活中,在這種不健康的價值觀裹挾之下,不僅普通人正越來越多地嘗試程度不一的整形,那些被認為「贏在起跑線上的人」甚至也染上「整容癮」。


01

香港名媛整容意外去世


近日,有媒體報導,香港一女子在韓國進行整容手術時不幸死亡,年僅34歲。


後經證實,該女子名叫羅貝兒,是香港「針織大王」、堡獅龍(Bossini)服飾創始人羅定邦的孫女。


羅定邦(左)與羅貝兒(右)


據羅貝兒丈夫Danny Chi介紹,1月21日,羅貝兒到韓國首爾江南區一間整形診所做面部提升手術;1月28日,她又到診所進行抽脂隆胸手術,將手臂、小腿等身體多個部位的脂肪移動至胸部。


手術中,羅貝兒因藥物感染導致缺氧,臉色蒼白,嘴唇發紫。在緊急送往醫院途中,羅貝兒又出現口鼻出血的情況,1個小時後在聖瑪麗醫院搶救無效身亡。


Danny Chi表示,給羅貝兒做手術的診所存在違規操作,一是沒有給羅貝兒進行藥物過敏測試;二是手術期間沒有一個麻醉師。據他介紹,羅貝兒在手術過程中產生了劇烈疼痛和抽搐,而醫生只給她注射了2次鎮靜劑。

目前,Danny Chi已向法院提起訴訟,起訴涉事診所及兩名醫生、一名護士涉嫌過失殺人和偽造術前文件,並造成財務損失。


羅貝兒 圖片來源:騰訊網


在朋友眼中,羅貝兒樂觀、善良,不像其他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名媛千金,羅貝兒是一個聰穎好學的富三代,日常還會向朋友請教俄語和普通話。


不少好友在其社交平台留言,稱她是「跌落凡間的天使」。


天使愛美麗,羅貝兒日常很注重個人外表、打扮,34歲的她身材高挑,手腳纖細,保養得非常好,完全不像是一個7歲孩子的母親。


然而,美麗面前哪有止境。據了解,這次整容計劃還是羅貝兒為自己準備的慶生禮物。誰曾想,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將她的容顏永遠定格在了34歲。


曾看到過一項調查,在談到為什麼要整容時,超過50%的人認為是取悅自己,「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因為自己喜歡,不是別人喜歡而做什麼。」


烏克蘭名媛Julia Stakhiva就是如此。


Stakhiva從18歲開始愛上整容,每年在整容上的花費高達30萬元。短短5年內,她做了豐唇手術、豐頰手術、半永久化妝手術......臉上能「動刀」的地方,基本上都整了一次。

Stakhiva表示,整容能給她帶來快感,每次整完以後,她都特別期待自己整容後的模樣。


02

「民國整容天團」


整容這件事,就像看臉一樣,歷史悠久。


唐朝,人們偏愛酒窩,於是有了酒窩整形手術:「當面施圓靨。」

《二刻拍案驚奇》寫到:「三日之前,蕊珠要整容開面,鄭家老兒去喚整容匠。」開面又叫絞臉,將雙股棉線拉成夾子狀,在臉上反覆絞夾,直到把面部汗毛統統拔出。簡稱低配版「雷射脫毛」。


慈禧太后為了變美,也會勒令修圖師給她磨皮、去皺......



但要說在整容上最會玩的,還要屬民國時期的少男少女。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受西方觀念影響,上海成了時尚「弄潮兒」。看著戲院裡刷屏的好萊塢女星,深邃歐式大眼、挺拔鼻樑、立體的五官,讓塌鼻樑丹鳳眼的女孩們滿是羨慕。


此時,上海出現了一波整容機構。據傳「一根金條才能割個雙眼皮」,因為價格昂貴,一般光顧的都是明星或名媛等上流人士。

白楊是上海灘知名影星,會炒作,敢動刀。

一開始,白楊以「北平小姐」的形象出現在上海,媒體形容她「凡聲音容貌、表情,無一不美。」後來,有消息說:「白楊來滬修補面部缺點,凹鼻樑凸嘴唇、面部雀斑均加改造。」《十字街頭》公映前,媒體又刊:「白楊割了眼皮、修了鼻尖、又犧牲了兩片豐腴的肉,看上去比從前更清秀美麗了。」


電影《十字街頭》上映當天,觀眾紛紛湧進電影院,想要一睹白楊的風采,白楊也因此走紅,被稱為中國的「葛麗泰·嘉寶」。

給她做雙眼皮的醫生滑頭的很,為吸引顧客,將自己操刀過的影星,毫不避諱的印在大字報上宣傳。事實證明,為了美而行大膽之舉,絕不限於女性,當紅小生白雲也在臉上動了刀子。

與白雲一起合演過《西廂記》等影片的民國美女周璇也割過雙眼皮。周璇號稱「金嗓子」,紅遍大江南北的《夜上海》就是她唱的。據說,一開始她只是用眼線筆畫出雙眼皮,後來嫌麻煩,便去日本割了個歐式大雙,變得更有韻味了。

為了變美,十里洋場的明星們,紛紛去做整形手術。文壇的才女們也蠢蠢欲動。


錢鍾書在小說《貓》里有一段描寫:


「李太太從小對自己的面貌有兩點不滿意:皮膚不是上白,眼皮不雙......李先生向她求婚,她提出許多條件,第十八條就是蜜月旅行到日本。一到日本,她進醫院去修改眼皮,附帶把左頰的酒靨(酒窩)加深。」


因為文中李太太多處和林徽因相似,後人猜測錢鍾書借主人公李氏揶揄林徽因。


這究竟是不是真的?偵探君沒有查詢到資料記載當時林徽因本人是否有過回應。在那個沒有社交媒體和朋友圈的年代,這也只是人們茶餘飯後的一段文壇私房話。


明星、才女們越來越美,讓民間婦女對整容技術充滿好奇,上海進步書局印製發行了《人工美容術》,號稱是「婦女必攜」讀物,幾乎人手一本。


圖片來源:雜·書舘


一時間,整容在當時竟然成為「時尚」。


03

始於顏值,陷於才華


金星曾在節目吐槽:「看臉的時代,單靠原裝生存太艱難了。」


「整容紅人」吳曉辰從14歲開始整容,至今已整容20多次。在騰訊節目《和陌生人說話》中,她說起了自己整容的原因。

一次生病,讓她一個月胖了20斤,老師把她從第一排最中間的位置安排在了最後一排的角落,她直言:有種被打入冷宮的感覺。

而真正讓她決定「改頭換面」的,源於感情受挫。當時,吳曉辰喜歡一個跳舞很厲害的學長,沒變胖之前,兩人還有眼神互動,變胖後徹底涼了。她在朋友的慫恿下鼓起勇氣去要電話,對方上下打量了一番後,直接回絕了。


要不是被惡意對待,誰會主動走進手術室?


吳曉辰表示,整容能讓自己變得更加漂亮,美的東西是會有加成的。職場中更是如此。

電影《整容日記》里,女主角因為長相一般而找不到工作,為了前途選擇去整容;電視劇《加油吧實習生》里,為了讓女兒進大公司工作,母親逼著她去整容,希望用顏值來加分......


日本某個網站曾對許多企業進行調查,有70%的公司表示,存在擇臉錄取的現象,比起豐富的履歷,長得好看更容易在面試中取得成功。

有一個詞叫「顏值經濟」。《美國經濟學評論》曾發表「顏值和勞動力市場」研究,結果顯示:容貌低於平均值的人,每小時少賺9%的薪水;而容貌高於平均值的人,每小時多進帳5%。


如果將這相差的14%放大到一生,他們之間的收入差達到23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60萬元)。


之前,微博有個熱搜話題#母親稱外形影響孩子人生#,引起1.3億人討論,不少父母把整容作為開學禮物送給孩子。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副院長欒傑曾表示:整形的意義並不局限於把外貌修飾得多麼漂亮,而在於當一個人憑藉對外貌的改造,徹底拋棄多年來的自卑,擁有自信和開朗的性格。

為了將自己「不幸的」醜陋變為美麗,人們寧願經歷巨大的風險。


然而,真正的人生,不僅僅是變美那麼簡單。

電影《上海堡壘》的導演,在被問及「為什麼會選中鹿晗做電影男主」時,他回答:在看到鹿晗的照片之後,就選定了他。何炅調侃到:「長得好看的人容易先被人看見。」

但當《上海堡壘》上映時,電影的質量和鹿晗的演技並沒有達到觀眾預期,觀眾的惡意更多地轉移到了鹿晗身上。

整容並不代表能走向成功。變美可能會給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但能否長期維持這種印象還要看更深層的東西。

所謂,「始於顏值,陷於才華。」

金星說:一個人的風水在臉上,中國女人講的是臉要飽滿豐滿,運氣福氣糊在臉上,像面膜一樣滋潤著你。最後使你成為人生贏家的是你的內在、你的積累、你的修養、你的個性與眾不同。

如果給你400萬「整容專款」,你會拿去整容嗎?評論中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