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小看手臂上的一個穴位,心痛、胸痹、嘔吐、胃痛等症它都管

答摩健康 發佈 2020-03-06T21:08:36+00:00

本期 導 讀 學一些穴位養生小知識,小病小痛自己輕鬆搞定,今天來學習內關穴。【識名】「內」即內側,與外相對,「關」即關隘,此穴在前臂內側要處,猶如關隘,本穴擅長治內臟病,所以稱為內關,別名陰維。

本 期 導 讀

學一些穴位養生小知識,小病小痛自己輕鬆搞定,今天來學習內關穴。



【識名】

「內」即內側,與外相對,「關」即關隘,此穴在前臂內側要處,猶如關隘,本穴擅長治內臟病,所以稱為內關,別名陰維。


【出處】

內關屬手厥陰心包經之絡穴,出自《靈樞·經脈》:「脈口四盛,且大且數者,名曰溢陰,溢陰為內關,內關不通,死不治,此之謂也」。


譯:口脈大於人迎四倍,而且搏動加快的,叫做溢陰,溢陰是六陰偏盛,不能與陽氣相交,稱為內關,內關則表里不通,是不可醫治的死症。


胸膈痞塞不通諸病,正是內關之象,是因為陰氣閉塞於內,不與外陽協調,導致陰氣逆行上犯而致,本穴可以治之,故名之為「內關」


知識拓展

經脈循行

手厥陰心包經,起於胸中,屬心包絡,向下經過橫膈自胸至腹依次聯絡上、中、下三焦。


其支脈從胸部向外側循行,至腋下3寸處,再向上抵達腋部,沿上臂內側下行於手太陰、手少陰之間,進入肘中,再向下到前臂,沿兩筋之間,進入掌中,循行至中指的末端。


一支脈從掌中分出,沿無名指到指端。


內關穴為八脈交會穴之一,在奇經八脈中通陰維脈。


八脈交會穴

奇經八脈(任脈、督脈、沖脈、帶脈、陽蹺脈、陰蹺脈、陽維脈、陰維脈)與十二經脈之氣相通的8個腧穴,稱為八脈交會穴,八脈交會穴均位於腕踝部的上下。


包括:公孫通沖脈、內關通陰維脈、臨泣通帶脈、外關通陽維脈、後溪通督脈、申脈通陽蹺脈、列缺通任脈、照海通陰蹺脈。



【定位】

在前臂前區,腕掌側遠端橫紋上2寸,兩肌腱之間。


取穴方法: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併攏,無名指邊緣與腕橫紋重合,中指與無名指間的距離為2寸,此處兩肌腱中點即為內關穴。


【功效】

內關穴屬手厥陰心包經之絡穴,向下聯絡三焦經,因此可以疏通兩條經脈的經氣,內關又為八脈交會穴之一,因此內關穴主治範圍很廣,主要涉及痛證、脾胃、肢體、情志等方面疾患,包括心胸痛、腹痛、脅痛、積聚、嘔吐、食不下、癇證、狂證、呆證、驚悸怔忡等,被譽為諸穴之冠。


緩解疼痛

中醫里常說:「不通則痛」,疼痛主要由於氣血運行不暢、脈絡閉阻不通所致。


《黃帝內經》云:「諸痛癢瘡,皆屬於心」、「痛則神歸之」,心主血脈,主神志,痛覺離不開心神的調控,所以在緩解各類痛症時,可以通過內關穴來調神,使氣機條達,血脈調和,氣血通暢了,疼痛就可以得到有效的緩解。


調理心胸疾病

手厥陰心包經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絡,經脈所過,主治所及,因此,此經脈在肘關節以下的穴位都有調理胸痹、心痛、心悸等心胸疾病的作用。


其中,內關為心包之絡穴,別走三焦,調理三焦氣機作用突出,因此內關穴調理心胸疾病的功效最為顯著,常有「心胸內關謀」的說法。


降逆平喘

咳嗽、咳痰、喘息等肺臟病變病位雖然在肺,但多因痰濕阻肺,使氣機升降出入失常,肺氣不能清肅下降反上逆所致。


點按內關穴可以寬胸利氣,有助於通暢氣機,促使肺的宣發肅降功能恢復正常,因此對於咳喘等肺系疾病療效較好。


調理脾胃

手厥陰心包經雖然沒有與脾胃兩經直接聯繫,但內關為八脈交會穴,通於陰維脈,陰維脈交匯於脾經,由此可知手厥陰經可與脾胃兩經是有間接聯繫的。


取內關穴可疏通中焦郁滯之氣,有理氣和胃、降逆止嘔的作用,如胃失和降,胃氣上逆所致的嘔吐、胃痛、呃逆等脾胃系疾患均可選內關來調理。


疏經通絡

《類證治裁·痹症》曰:「諸痹……良由營衛先虛,腠理不密,風寒濕乘虛內襲,正氣為邪阻,不能宣行,因而留滯,氣血凝滯,久而成痹」。


正氣虛衰是痹證的發病基礎病因,而內關穴擅長理氣活血,可疏通經絡,因此對肢體經絡病症能夠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調理情志

《奇經八脈考》謂:「陰陽不能自相維則悵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持」,指出了當人的陰維、陽維脈的脈氣失和時,就會出現憂鬱、淡漠、性格怪僻、談吐失常等神誌異常症狀。


內關穴通陰維脈,為調理陰維脈病的首選穴。對於情志抑鬱引起的心神躁擾不寧等神志病有很好的作用。



【導引按蹻】

導引按蹻,俗稱經絡點穴,就是用手指點按在經絡的穴位上,運氣導引。


《黃帝內經》說的:「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蹻」。導引的核心就是:「導引經絡令其通暢,引導氣血令其平和」,從而達到治病和養生的目的。


【操作方法】

找到內關穴後,用中指指尖輕輕搭在穴位表麵皮膚上,保持手指靜止不動,每次維持30-60分鐘,每天不超過三個小時,(指尖朝向手掌方向)。


【操作要點】

輕:輕動作要輕,以輕輕觸碰穴位為、越輕越好,(越輕越容易累,因此量力而行即可)。


靜:手指要保持靜止不動,取坐姿或者平躺時,都應避免亂動。


向:向即中指指尖方向,若與經絡循行方向相同則為補法,若方向相反則為瀉法。


若難以堅持30分鐘以上,可在點按前,給自己的手找一個借力的支撐點,從而緩解手酸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