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和人工智慧會帶來突出的「就業破壞」效應嗎?

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 發佈 2019-12-30T19:16:52+00:00

12月30日,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與社科文獻出版社在京發布的《人口與勞動綠皮書: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No.20》指出,機器人對於普通工作崗位存在替代效應,但並不會帶來突出的「就業破壞」效應。

來源:讀特

以機器人、人工智慧(AI)技術為主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工業4.0)已經到來。新技術革命的擴散和廣泛應用已成為新一輪自動化升級不可阻擋的趨勢,正在深刻影響並改變著中國勞動力市場的就業結構、工作任務和技能回報。機器人和人工智慧全面影響勞動力市場,會帶來突出的「就業破壞」效應嗎?

12月30日,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與社科文獻出版社在京發布的《人口與勞動綠皮書: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No.20》指出,機器人對於普通工作崗位存在替代效應,但並不會帶來突出的「就業破壞」效應。

綠皮書分析指出,從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的歷史看,機器人、AI是延續經濟增長過程「自動化」驅動的新階段,可能誘發邊際規模報酬遞增經濟的出現,並影響企業的微觀行為,人工智慧技術能彌補中國勞動力供給短缺、提升生產效率、促進經濟增長。新技術變革的「替代效應」使機器人替代體力工作的同時也增加了對智力工作崗位的替代,而與之相反的「生產效率效應」則創造了增加勞動力需求和提高勞動收入份額的新工作任務,尤其是勞動力具有比較優勢的新工作任務。

綠皮書認為,機器人對於普通工作崗位存在替代效應,但並不會帶來突出的「就業破壞」效應。根據課題組研究估算顯示,新技術應用對中國製造業普通勞動力崗位替代率為19.6%,但同時增加了認知和技能水平較高及「人機協作」操作和管理服務的工作崗位需求,由於勞動力成本與新技術採納成本的權衡以及中國區間經濟發展階段的差異,新技術使中國勞動就業崗位流失的規模最終取決於人工智慧在引導傳統產業徹底變革的速度和程度。機器人和AI是「自動化」的新階段,更強調人機協作的關係,並非完全「機器換人」,新技術使操作技能更易掌握,低技能工人不會被直接淘汰,主要在企業內部完成崗位轉換,不會對製造業帶來「就業破壞」。

機器人、AI的使用會增加中國製造業全部勞動者的平均工資收益,但人力資本水平高、技能要求高的崗位和職業獲得工資溢價更高,新技術採納帶來的技術溢價增加了不同技能和職業之間工資差距擴大的趨勢。

另外,綠皮書分析指出,非標準就業成為就業普遍現象,用工方式和勞資關係出現重大變革。新經濟業態如電子商務、網約車服務和在線教育等對就業和勞動力市場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突出表現在增加就業機會和豐富就業形態兩方面。新經濟業態的發展衍生出一些非標準的就業形態,包括彈性工作、第三方僱傭和平台用工等。借鑑國際勞工組織的定義,結合中國國情,我國的非標準就業主要包括非全日制用工、多方僱傭關係(如勞務派遣)、臨時性僱傭(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用工和季節性用工)、隱蔽性僱傭(如平台型非標準就業)等。根據2016年中國城市勞動力調查數據,我國非標準就業的占比為34.95%。在多種非標準就業類型中,與新經濟業態的發展最為密切相關的是「平台型非標準就業」。

見習編輯 關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