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得了肺炎一定要輸液嗎?醫生:請避開這9個認知誤區

張巧林說育兒 發佈 2019-12-29T05:03:25+00:00

想吐糟的是這樣一個劇情:平日孩子發燒了,帶孩子就醫;醫生上來就說:以前得過肺炎嗎,三天輸液,是一定要的。且不說,劇中醫生根據既往有無肺炎,來判斷此次發熱是否需要輸液,這個邏輯本身就是錯誤的。即使這次發熱就是因為得了肺炎才導致的,那輸液就是一定要的嗎?

想吐糟的是這樣一個劇情:平日孩子發燒了,帶孩子就醫;醫生上來就說:以前得過肺炎嗎,三天輸液,是一定要的。
且不說,劇中醫生根據既往有無肺炎,來判斷此次發熱是否需要輸液,這個邏輯本身就是錯誤的。即使這次發熱就是因為得了肺炎才導致的,那輸液就是一定要的嗎?

今年冬天不太平靜,支原體肺炎和病毒性肺炎的病人比較多,有些發展成重症肺炎,甚至有極少數病人因此死亡。

肺炎常見的症狀有哪些?

統計最近一個月的幾十例肺炎病人,最常見的症狀是咳嗽和發熱,有的咳痰,也有一些因為痰液粘稠,不容易咳出來。

發熱的表現也不一樣,有些是低熱,有些是反覆高熱,甚至體溫能達到40度,伴有渾身酸疼、頭疼、乏力、倦怠、食慾下降,需要及時就診,及時治療。

這位2歲小朋友咳嗽一周,發熱三天,胸部拍片顯示雙側肺炎,右側面積很大,需要緊急住院治療。

警惕不發熱的肺炎

必須要注意,有一些老人和兒童體溫調節機制不健全,已經有肺炎表現,但是並沒有發熱,也應引起足夠重視。

這個小女孩感冒好幾天了,咳嗽越來越厲害,有時甚至能引起嘔吐,但只是發熱一天。

拍胸片發現左側肺炎已經很明顯了(片子上看到大片霧蒙蒙的實變影,提示病程在一周左右),需要馬上抗生素治療。

孩子的媽媽還念叨一句,一直以為只要不發熱就沒事,昨天開始發熱,才有點擔心。

好在治療挺及時,使用的抗生素也很敏感,六天以後複查炎症已經基本吸收了:

理性看待輸液治療

不知道為什麼,最近有很多帖子批評甚至駁斥輸液治療。

我們不能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肺炎的時候,提示人體抵抗力已經不能對抗外侵的細菌,需要外界的幫助,包括合理休息、適當增加營養、還有必要的、合理的抗生素治療。

像這位小朋友,重症支原體肺炎,由於粘稠的分泌物堵塞氣道,炎症吸收很緩慢,後來通過支氣管鏡灌洗,清理了氣道的毒素和分泌物。

當天下午孩子的精神狀態就恢復很多,咳嗽明顯減輕,也喜歡吃奶了,睡覺也安穩了。

當時孩子的奶奶就哭了,心疼孩子這麼多天遭罪。

小孩子不善於表達,老年人不願意麻煩孩子們,這兩類人群身體出現不舒服,家裡人應當重視起來,不要把小肺炎耽誤成重症肺炎,花錢會更多,受罪也會更大。那今天,我們就聊一聊小兒肺炎,以及關於小兒肺炎的常見的一些誤區。



肺炎分類

肺炎按病因可分為感染性非感染兩大類。

通常因發熱、咳嗽就醫的,都是感染性肺炎。為了區別在醫院內感染導致的肺炎,醫學上用社區獲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來表示原本健康的兒童在醫院外獲得的感染性肺炎。CAP是兒童期尤其是嬰幼兒常見感染性疾病,是兒童住院的最常見原因,更是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首位病因。

而非感染性肺炎的發生多數和自身體質、環境因素和突發緊急事件有關。例如溺水後導致的吸入性肺炎;反覆吸入各種有機粉塵、化學物質、微生物導致的過敏性肺炎。

什麼是感染性肺炎?

它是肺實質和(或)肺間質部位的急性感染,引起機體不同程度缺氧和感染中毒症狀。

臨床表現

不同年齡,不同病原體感染導致的肺炎,臨床表現各有不同。但總體來說,大多數會有發熱、咳嗽、喘鳴、呼吸增快、呼吸困難、呻吟等。重症肺炎還會有胃口不好、小便量減少、睏倦甚至嗜睡等症狀。


傳染途徑

最常見是通過飛沫傳播。病原攜帶者可以通過咳嗽、打噴嚏、說話,從口部或鼻部排出飛沫,而將病原體傳染給健康人;另一方面也可以因為和病原攜帶者密切接觸,如接觸了病原攜帶者的污染物(如痰、鼻涕、唾液等)。總之,肺炎的傳播途徑十分廣泛,空氣不流通、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如商場、幼兒園、室內遊樂園等都可能成為傳染場所。



診斷方法

病史+體徵+檢查,就是具備典型的發熱、咳嗽、氣促的病史,醫生查體肺部聽診可聞及固定的細濕囉音,胸片檢查支持肺炎診斷。其中,胸片檢查是金標準,即有的小嬰兒,可沒有典型的發熱、咳嗽病史,但是根據異常的胸片檢查,也可診斷肺炎。

治療方法

輕度的CAP可在門診或家中治療。家長需做好發熱、咳嗽的護理、預防脫水、病情觀察等,如初始治療48小時無效、高熱不退,或病情惡化出現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紫紺等,必須及時轉診治療。重度CAP則需收住院治療。

有哪些誤區?我整理了問的最多的,掌握這些,90%的肺炎是可以避免的。


誤區一

「 肺炎一定會發熱、咳嗽 」

不是的。通常年齡越小的嬰兒,肺炎表現越不典型。小於4月齡的嬰兒,肺炎通常不會發熱,也沒有頻繁的咳嗽,而是以鼻塞、嗆奶、吐奶,胃口不好,持續口吐沫,口周發青,呼吸增快甚至呻吟為表現。


誤區二

「 咳嗽不及時治療,就會引起肺炎 」

不是的。臨床上引起咳嗽最常見的原因是上呼吸道感染,大多數上呼吸道感染可以自愈,並不需要用藥。只有在少數情況下,例如感染了毒力強的病原或者孩子存在基礎免疫力低下,才會進展至肺炎。

誤區三

「 肺炎診斷一定需要拍胸片 」

不是的。對於一般狀況良好且可以在門診治療的疑似CAP患兒,無需常規行胸片檢查。而對於初始抗菌藥物治療失敗,需要判斷是否存在肺炎併發症或病情加重的患兒則應及時做胸片檢查。

先來看一張小兒肺炎治療前後對比的圖像:典型的小兒肺炎,治療一周後複查胸片。 可以看到左上肺的大片炎症,抗炎治療一周後明顯吸收消散。寶寶如果出現了明顯高熱,持續的咳嗽咳痰一定要及時就診,防止發生大葉性肺炎,繼發其他系統的問題。



誤區四

「 肺炎必須要輸液才能治療好 」

不是的。輕度的CAP,首選口服藥物治療,大約90%的患兒,都屬於輕度CAP。只有重度合併併發症的CAP,如膿胸、敗血症等,才需要靜脈用藥。



誤區五

「 肺炎一定需要用抗生素治療 」

不是的。CAP抗菌藥物治療應限於細菌性肺炎、支原體和衣原體肺炎、真菌性肺炎等。

單純病毒性肺炎無使用抗菌藥物指征。

真菌性肺炎,用抗生素無效。


誤區六「 接種過肺炎疫苗後就不會感染肺炎 」

不是的。不管是13價肺炎疫苗還是23價肺炎疫苗,均提供的是針對肺炎鏈球菌的免疫保護,並不能涵蓋其他病原體,如支原體、衣原體、病毒或除了肺炎鏈球菌以外的其他細菌。


誤區七

「 肺炎一定要住院才能治療好 」

不是的。輕度的CAP可在門診或家中治療。WHO(世界衛生組織)曾統計過全球兒童肺炎的發病率,以及肺炎需要住院治療的比例。結論是:得肺炎後,只有將近10%的患兒需要住院治療,即約90%的肺炎患兒可以在門診治療。區分輕度和重度CAP,一個簡單的原則就是觀察孩子呼吸情況,有無呼吸困難和缺氧症狀,以及脫水、拒食、嗜睡等肺外症狀。對於重度CAP或2月齡以下CAP患兒,如果家庭不能提供恰當充分的觀察和監護,也建議住院治療。

誤區八 擔心肺炎預後

「 孩子肺炎高燒不退,輸了3天液,還不行,該怎麼辦? 」

兒童肺炎是比較常見的呼吸道疾病,特別是在冬季多發。兒童肺炎絕大多數預後較好,不會留有後遺症,很少部分重症肺炎可以危及生命。


發燒只是一種症狀,發熱並不一定意味著孩子的病情有多麼重,且三天時間並不是太長,孩子大多數肺炎都可以有三天發熱。

既然已經明確感染灶在肺部,最重要的還是要儘可能明確可能的病原體,儘可能的精準治療。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相信醫生,接受正確治療,孩子不久就可以恢復正常。

兒童肺炎的病原體常見的有這麼三大類,有時也可以兩兩合併

1.絕大多數為病毒感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及最近爆發的流感病毒等。其中腺病毒和流感病毒感染所致的肺炎是可以比較重,病情發展快,發熱時間長。病毒性感染均具有一定的自限性,所以對於患病毒性肺炎的孩子,時間很重要,病程大約需要1~2周。除了流感病毒需要口服奧司他韋之外,其他病毒性肺炎不需要特異性治療。


2.細菌感染。如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金葡菌肺炎。這種情況下需要抗生素治療。

3.支原體肺炎。支原體感染主要發生在學齡、學齡前兒童,病程比較長,發熱時間也比較長,咳嗽以乾咳為主。需要使用大環內酯類抗生素,主要為紅黴素和阿奇黴素治療,治療療程也比較長。

誤區九:「 肺炎7天就能好 」

不是的。CAP抗菌藥物一般用至體溫正常、全身症狀明顯改善、呼吸道症狀部分改善後3~5 天。病原微生物不同、病情輕重不等、存在菌血症與否等因素均影響CAP療程,一般肺炎鏈球菌肺炎療程7~10 天,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14天左右,而耐藥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療程宜延長至21~28天,革蘭陰性腸桿菌肺炎療程14~21天,支原體肺炎、衣原體肺炎療程平均10~14天,個別嚴重者可適當延長,嗜肺軍團菌肺炎21~28天。


有的家長會擔心肺炎也可以不輸液,甚至不用抗生素,那就是讓孩子硬抗嗎?也不能這樣說。您悉心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觀察孩子的症狀有沒有好轉,在情況加重或者持續沒有好轉的時候再去看醫生,就是在盡力幫助孩子。家長如果能夠按捺住自己的擔憂,保持理智和冷靜、淡定,掌握正確的科普知識,可以幫助孩子少承受一些不必要的治療。



最後提醒大家的是,讓孩子均衡飲食,多戶外活動,勤洗手,避免和呼吸道感染的病人接觸,按時接種疫苗可以減少孩子得肺炎的可能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