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鰍腸呼吸的這種方式是如何影響養殖戶的餌料投餵方法的?

小龍蝦曬太陽 發佈 2019-12-29T08:48:08+00:00

泥鰍是偏好動物性餌料的雜食性魚類。在生長發育的不同階段,攝取食物的種類有所不同。通常來說體長5厘米 以下的時候以水體裡面的適口性的浮遊動物為主食,長到5到8厘米的時候食性越來越雜,所以泥鰍在幼年階段,胃裡面的浮遊動物明顯比較多。成年階段,胃裡面的昆蟲幼蟲特別是蚊子的幼蟲特別多。

泥鰍是偏好動物性餌料的雜食性魚類。在生長發育的不同階段,攝取食物的種類有所不同。通常來說體長5厘米 以下的時候以水體裡面的適口性的浮遊動物為主食,長到5到8厘米的時候食性越來越雜,所以泥鰍在幼年階段,胃裡面的浮遊動物明顯比較多。成年階段,胃裡面的昆蟲幼蟲特別是蚊子的幼蟲特別多。泥鰍的食性很廣,在胃裡面的食物團裡面腐殖質,植物種子水生動物的卵出現率很高,大約占據70%,其他的各種適口水藻和小型的浮遊動物占據30%。

泥鰍在食物選擇方面的特徵,決定了泥鰍為池塘的「清潔工」。這裡需要特彆強調一下,泥鰍的腸道很小,對動物性餌料的消化速度比植物性餌料快。泥鰍與小龍蝦一樣貪食,如果投餵動物性餌料過多會導致泥鰍貪食過量,不僅影響暢呼吸,甚至會被產生的毒害氣體脹死,所以,通俗一點來說,當泥鰍吃多了之後,會被脹死的。當水溫為15°以上的時候,泥鰍的攝食慾望增高。水溫24到27°的時候最旺盛,水溫30°以上的時候攝食慾望減退。在泥鰍生殖時期適量會比較大,這是因為孵化泥鰍卵需要儲存更多的卵黃。而且泥鰍魚小龍蝦類似,飢餓的時候甚至會吞食自產的受精卵。

從上面的內容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泥鰍在不同的階段對於餌料的種類的攝食需求是是不同的,而且由於泥鰍貪食,腸道短小,吃多了會出現消化不良的狀況,這也就要求養殖戶要把握好比丘的呼吸系統功能的轉換時間,這樣才能夠避免泥鰍養殖因為投餵餌料失誤引起大量死亡的現象發生。


首先我認為要先了解一下泥鰍的呼吸系統功能有哪些特殊的地方?如下:

一,案例展示:

本村有位養殖戶有20畝田的泥鰍養殖田,他在前年的時候投放泥鰍,選擇2年齡以上,體重在100克以上的雌泥鰍和體重在30克以上的雄泥鰍作為親本,進行強化培育,人工催產,人工受精,人工孵化實驗,平均催產率為81%;平均受精率為78%;一共收穫泥鰍卵570萬粒,平均孵化率為70%,下塘的泥鰍苗為305萬尾,經過將近2個月的培育,一共獲得了體長5到6厘米的泥鰍種117萬尾,平均成活率為39%。

上面的存活率並不是很高,根據事後檢查,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出在餌料投食管理方面,當泥鰍苗子長至2厘米左右,暢呼吸功能開始發揮作用,由於這個時間節點投餵量過多,導致泥鰍苗子腸道疾病發生,另外加上這個時期寄生蟲處於高發期,因此導致泥鰍苗子的存活率很低,事後檢查發現有一塊田裡面的泥鰍苗子存活率只有14%,不得不說很可惜,既浪費了餌料,損失又大。


二,理論分析(泥鰍的呼吸方式):

1,腮呼吸:泥鰍對缺氧的耐受力非常強,離開水也不會輕易死亡,但是個人感覺沒有小龍蝦和鱔魚強,比其他魚類要強不少。即便水體中的溶氧量低於0.16毫克/升的時候也能夠存活,這是由於泥鰍不僅僅只能夠用腮呼吸,還可以利用皮膚和腸道進行呼吸。

2,腸呼吸:泥鰍腸壁很薄,具有豐富的血管網,能夠進行氣體交換,具備輔助呼吸功能,所以又稱之為「腸呼吸」。據說泥鰍耗氧量的1/3都是由腸呼吸取得的。

3,投餵餌料對泥鰍腸呼吸的影響:當水中溶氧不足的時候,它便會浮出水面吞咽空氣,在腸子內部進行氣體交換,然後將廢氣從肛門排出,所以在其下潛的時候水面會出現串串氣泡。人工養殖的時候,必須保持水體中的溶氧水平,使泥鰍正常生長。餌料攝食之後泥鰍的腸呼吸的次數會增加,投餵動物性餌料過量導致攝食過度,會影響腸呼吸。

以上我為養殖戶朋友們具體分析了泥鰍在不同階段的兩種截然不同的呼吸方式。以及其中腸呼吸對養殖戶投食餌料提出了哪些要求?接下來具體來分析一下如何合理投餵餌料防止泥鰍腸呼吸導致的各種問題。


養殖戶如何給泥鰍科學投餵餌料?

一,培育方法:飼餵泥鰍水花入水的時候首先要做的工作是培肥水質,同時又要加餵適口餌料。在實際生產中通常採用施肥和投餵飼料相結合的方法。投餵飼料的時候應該做到定點投喂,以便今後統一捕撈。

1,施肥培育法:根據泥鰍喜歡肥水的特點,泥鰍苗子在天然環境中最好的開口餌料是小型浮遊動物,比如輪蟲以及小型的枝角類等等。採用施肥法,施用施用發酵好的糞肥以及其他農家有機肥或者是無機肥來培育水質,用來繁育泥鰍苗子喜歡攝食的餌料和浮遊動物。一般在水溫25°的時候施有機肥一個星期左右,輪蟲生長達到高峰。輪蟲繁育的高峰期往往能夠維持3到5天,之後因為水中的食物減少,枝角類等侵擾以及泥鰍苗子攝食,其數量會迅速降低,這時候要適當追施肥料。輪蟲數量可用肉眼進行粗略估計,方法是用一般的玻璃杯,取水對著陽光觀察,如果估計每毫升水中有10個小白點,表明水體中的輪蟲數量很多。

水質比較清瘦的時候可以使用

化肥達到快速肥水的目的。在水溫比較低的時候,每100平方米的水體每次施速效的硝酸銨250克左右,而且在水溫比較高的時候改為施尿素300克。一般隔天施一次,連施2到3次。以後根據水質情況進行追肥。在施化肥的時候,結合追肥雞糞等有機肥料效果會更好。水色調控以黃綠色為好。水色過濃則應該及時加注新水。除施肥之外,還應該投餵麥麩,豆餅粉,魚粉等。投餵量占據池塘泥鰍苗子總體量的8%。每天上午下午各投餵一次,並根據水質,氣溫,天氣,攝食以及生長發育情況適當增減。


2,豆漿培育法:豆漿不僅能培育水體中的浮遊動物,而且可以直接為泥鰍苗子攝食。泥鰍苗子下池之後每天潑灑2次。用量為每10萬尾泥鰍苗子每天用0.75千克黃豆的豆漿。注意一下,潑灑豆漿是一門技術活,應該儘量做到均勻。有條件的可以在豆漿中適量添加一些熟蛋黃。對泥鰍苗子的快速生長有促進作用。為了提高出漿量,黃豆應該在24°到30°的溫水中泡5到7個小時,以兩豆瓣中間微凹為度。磨漿的時候水要與黃豆一起加,一次成漿。不要磨成濃漿後再兌水,這樣容易發生沉澱。一般每千克黃豆磨成20升左右的漿。黃豆要浸泡到發粘的時候再磨漿。磨成漿之後要及時投餵。養成1萬尾泥鰍種約需要黃豆5到7千克。


補充說明:

以上兩種方法餵養2周之後,就要改為以投食餌料為主。開始可以撒餵粉末狀配合飼料,幾天之後將粉末狀調成糊狀定點投餵。隨著泥鰍長大,再投餵煮熟的米糠,麥麩,菜葉等飼料。拌和一些攪碎的動物內臟則會使泥鰍苗子長勢更加好。這時投餵量也由開始占據體重的3%左右逐漸加到5%左右,最多不能超過10%,每天上下午各投餵一次。通常以泥鰍在2小時之內吃完為準。


小結:

由於泥鰍腸呼吸方式的生理特徵,加上泥鰍腸子很短,所以一次性不能夠吃太多的餌料,這要求養殖戶在日常的管理活動中細心耐煩,發現泥鰍苗子離群索居,體色轉黑,在田埂邊緩慢移動,說明身體有病,必須檢查診治。如果發現泥鰍苗子肚子膨脹或者在水面仰游不下沉,說明進食過量,這個時候養殖戶應該減少投食量,或者停止投食餌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