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戰神級將領陳慶之,為什麼不出名呢?

王老師帶你看歷史 發佈 2019-12-29T11:54:36+00:00

歷史上被稱為「白袍將軍」的主要有兩人,一是大名鼎鼎的興唐大將薛仁貴,他的傳奇故事,演義小說很多,知名度也非常高。另外一個就是今天我們要說的南朝梁大將陳慶之,一個不太出名的戰神級將領。

歷史上被稱為「白袍將軍」的主要有兩人,一是大名鼎鼎的興唐大將薛仁貴,他的傳奇故事,演義小說很多,知名度也非常高。

另外一個就是今天我們要說的南朝梁大將陳慶之,一個不太出名的戰神級將領。

陳慶之,484年——539年,字子云,義興國山人(現在的江蘇省宜興市人),中國南北朝時期南朝梁的大將。

陳慶之出生貧困,年輕時作為梁武帝蕭衍的隨從,陪著蕭衍吟詩作對,讀書下棋,蕭皇帝喜歡下棋,一下一整夜,別人都扛不住,只有陳慶之能陪他下一整夜,很受梁武帝的賞識信任。這就是他的前半生,作為皇帝書童,一個從未上過戰場的讀書人,直到他四十一歲。

梁武帝普通六年(公元525年),北魏的徐州刺史叛亂失敗,在彭城投降梁朝,並請求梁武帝派兵去接應他。梁武帝於是封陳慶之為武威將軍讓他率軍前去接應。這是四十一歲的陳慶之初次領軍,他用兩千人馬乾掉了北魏兩萬人馬,幫助蕭綜接管了徐州。

526年又帶兵攻打北魏豫州,占據壽春城。

529年陳慶之跟著曹仲宗攻伐渦陽,以五百騎擊潰敵軍前鋒十萬人。

慶之曰:「魏人遠來,皆已疲倦,須挫其氣,必無不敗之理。」於是與麾下五百騎奔擊,破其前軍,魏人震恐。——《南史》

530年任南北司二州刺史,加都督,先後擊敗北魏潁州刺史,揚州刺史,豫州刺史,梁州刺史,使得江湘諸州得以休養生息,開良田六千頃,充實府庫。

還有一個讀來讓人非常熱血沸騰的事跡。

當時北魏權臣爾朱榮叛亂,殺了政府高官一千多人,搞得北魏政府癱瘓,國家大亂。北魏北海王元顥投靠梁武帝,希望梁武帝出兵幫他平定叛亂,但是梁武帝不知道是太厚道還是太沒志向,不太想趁此機會在北方大撈一筆,只派了陳慶之領軍七千送元顥北歸。正是這區區七千兵將讓陳慶之創造了一個個戰爭神話。4個月內他橫掃中原,大小47戰無一敗績,攻下32座城池,以7000兵力大破北魏五十萬大軍,最後攻下洛陽,幫助元顥復國稱帝。

史書記載:

「十四旬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戰,所向無前。」

慶之麾下悉著白袍,所向披靡。先是洛陽童謠曰「名師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 ——《梁書 陳慶之傳》

536年北魏侯景率領七萬大軍攻陷楚州,進軍淮上,又被陳慶之打敗,侯景拋棄大批軍用物資逃走。

539年陳慶之因病逝世,享年56歲。諡號武侯。

陳慶之領軍之前只是皇帝的一個隨從,類似文書。領軍以後人生仿佛開掛一般,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而且基本上都是以少勝多。如此輝煌戰績但是在歷史上的名氣卻沒有想像中的大。

推測其原因可能是因為這些內容雖然來自正史,但是描寫的太過誇張,難以信服。

南北朝時期五胡亂華,北方漢人故土為外族占領,淪陷區猶如煉獄,大批漢人「衣冠南渡」。南方政權又長期處於弱勢,無力北伐收復失地。偶有一二人物,祖逖恆溫劉裕北伐卻都失敗。

南方漢人日趨式微,被北方胡人壓制,一個「侯景之亂」就幾乎將梁朝搞的油盡燈枯。文化上又是玄學清談,帲體文盛行,都是些華而不實的東西,自身文化沒落,外來佛學盛行。整個漢民族陷入幾千年來最黑暗時期,寫這些史書的又都是漢人,難免會美化這一時期,誇大功績,導致這段時間史書中很多記載不實,可信度不高。

另外一點,歷史人物的名氣往往需要文學作品的渲染。這一時期局面混亂,人物關係錯綜複雜,又未出現統一天下的漢族大人物,對主流文人來說可創作性不強。後世評書演義小說也很少有這一時期作品。

陳慶之肯定是一代名將,攻城略地的事跡多半也為真,但過程是不是那麼神奇就要打個問號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