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為什麼寧可割地、賠款、納貢,偏偏就是不願意和親?

島主歷史觀 發佈 2019-12-29T15:11:03+00:00

​文/藍夢島主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和親是古代國與國之間具有政治意圖的聯姻,多發生在中原王朝與少數民族之間。作為解決民族矛盾和緩解兩國關係的有效手段,和親幾乎貫穿於中國封建王朝發展的始終,對歷史有十分深遠的影響。

​文/藍夢島主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和親是古代國與國之間具有政治意圖的聯姻,多發生在中原王朝與少數民族之間。作為解決民族矛盾和緩解兩國關係的有效手段,和親幾乎貫穿於中國封建王朝發展的始終,對歷史有十分深遠的影響。


寬泛意義上的和親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最著名的就是秦穆公娶晉獻公之女結成「秦晉之好」。而嚴格意義上的和親則始於漢朝,而且無論是「強漢」,還是「盛唐」,都曾多次送公主貴女與少數民族和親,目的不言而喻,就是要以最低的成本實現邊境太平,國泰民安。

歷史上最著名的和親公主其一是漢朝的王昭君,其二是唐朝的文成公主,當然,王昭君是臨時加封的「假公主」,實際上並非皇室貴女,而文成公主則是如假包換的唐朝宗室之女。


其實,漢唐時期遠嫁和親的公主遠不止王昭君和文成公主兩位,其中還不乏真正的帝王之女。漢朝有史可查的和親公主至少有12位,其中比較知名的有細君公主和解憂公主,而唐朝有史可查的和親公主至少有17位,其中嫁給回紇英武威遠可汗的寧國公主是唐肅宗的第二女,嫁給回紇武義成功可汗的咸安公主是唐德宗的第八女,都是真正金枝玉葉的皇帝千金。

而且,不光是漢唐兩朝,幾乎歷朝歷代也都熱衷於以公主和親的方式來緩解矛盾、解決爭端。從隋朝到元朝乃至於清朝,都曾出現過大量的和親公主,其中大多數清朝公主都嫁給了蒙古貴族,這是因為清朝時施行「滿蒙一家」政策,所以滿清貴族與蒙古貴族世代聯姻。


在漢朝之後的所有大一統王朝中,唯有宋朝和明朝不曾以公主和親求取和平。明朝不和親的理由大家都比較了解,那是因為明朝夠硬氣,奉行「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的強硬外交政策。但宋朝的情況卻大不相同,宋朝是歷史上最著名的「軟弱王朝」,除了不和親,向少數民族王朝割地、賠款、納貢的事他們都干遍了。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宋朝寧可割地、賠款、納貢,可偏偏就是不願意和親呢?以下筆者略作分析,僅供讀者參考,如有不妥,歡迎指正。

正所謂「強漢盛唐」,無論是漢朝還是唐朝,那都是絕對的強勢王朝,對周邊少數民族政權有著絕對的威懾力,其中唐太宗李世民更被公認為「天可汗」。也就是說,在外交關係上,漢朝和唐朝都是強國,而少數民族政權則是弱國。


漢唐時期,都是少數民族首領主動求親,懇請娶強國公主為妻,以得到強國庇護,是向強國示好的表現。而且,在輩分上來說,少數民族是「女婿」,是晚輩,而漢唐是「老丈人」,是長輩,尊卑一目了然。


一代之後,中原王朝與少數民族政權就會成為真正骨肉相連的「舅甥之國」,從而化干戈為玉帛,實現長期穩定的和平局面。

反觀宋朝的情況卻大不相同。與宋朝共存的少數民族王朝有遼國、金國、蒙古,每一個的軍事國力都遠勝宋朝,所以他們不可能甘願當宋朝的「女婿」,只能當宋朝的「老丈人」。而宋朝呢,弱則弱矣,但畢竟是中原正統,即便是割地賠款納貢,也萬萬不能自貶身價給少數民族王朝當「女婿」的,更不願意叫蠻夷之邦為「舅舅」。


當然,宋朝之所以「熱衷於」賠款納貢,主要還是因為經濟強而軍事弱,是權衡之後的結果。錢我有的是,但輩分絕對不能降,這是中原正統的底線。


綜上,宋朝不是不想和親,而是迫於顏面無法「屈尊」和親,只是背後的辛酸鮮有人懂而已。


參考資料:《史記》、《資治通鑑》、《宋史》

文中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