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餘年》外的陳道明:一個人的致命魅力來自於高級共情力

老蟹精談 發佈 2019-12-29T16:03:21+00:00

最近《慶餘年》大火,號稱「皇帝專業戶」的陳道明又火了一把。每個眼神、動作,都藏著演技。 網上流傳著一個梗。有人說:「陳道明入戲非常深!」陳道明回答:「朕沒有。」 公認演技負責認真的陳道明,私下裡,更是魅力迷人。

最近《慶餘年》大火,號稱「皇帝專業戶」的陳道明又火了一把。每個眼神、動作,都藏著演技。

網上流傳著一個梗。

有人說:「陳道明入戲非常深!」

陳道明回答:「朕沒有。」


公認演技負責認真的陳道明,私下裡,更是魅力迷人。宋丹丹曾經在微博公開說:「如果你是一個成熟女性,當你認識陳道明,你要是不愛上他,那一定是你缺乏自信。」


去年,隨著《芳華》上熱搜的,還有陳道明當眾爆粗口事件

當時陳道明、馮小剛和一群老友聚會。馮小剛喝了幾杯酒後上頭,讓《芳華》的女主角苗苗跳舞助興。

陳道明站起來說:「第一,人家丫頭,作為演員,不便跳這個舞。其次,人家穿著高跟鞋呢,不方便。」

但是,旁邊還有人不明事理,陳道明一下子火了,向來以溫文爾雅示人的他,爆粗口說:「你TM沒看過跳舞啊!

細細思考一番,跳舞助興,像不像古代王族聚會時,場上都會有舞妓唱歌跳舞。我想,當時苗苗心裡一定是非常尷尬、不知所措。面對眾多老戲骨和前輩們,該怎麼辦。

陳道明理解,對於小姑娘來說,當時能有多尷尬。一群中年油膩大叔正等著看小姑娘熱鬧,還是一群有頭有臉的人物,稍一得罪,可能事業就斷送了。如果沒人為她解圍,她面臨的是來自事業和心靈上的雙重打擊。

陳道明:做人的最高意境是節制,而不是釋放。陳道明是我心目中共情力的代表人物,看一個人情商高不高,先看看他是否有共情力。



共情不是同情

共情(EMPATHY)能力,或譯作移情能力,指的是一種能設身處地體驗他人處境,從而達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共情是指可以深入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能力。——百度百科

說得簡單直白點,共情的能力在我們生活中可以被認為是換位思考的能力。

當下社會,人人都以自身利益為主,換位思考破的就是只考慮自己。考慮了別人,才知道別人的難處,只考慮自己,別人做了不順你意的事就都是錯的。


我奶奶是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過來的人,當時生活苦不堪言,上山下鄉,折騰來折騰去,節省,成了最大的習慣。

小時候我們一家子去酒店裡參加婚禮,我奶奶想把這些餐布筷子什麼的帶走,說,放在這裡也是浪費啊。當然了,酒店沒讓我們帶出門。

我認為,我奶奶站在了自身角度,沒有考慮酒店的利益。酒店和我奶奶毫無關係,為什麼要考慮它的利益。

樊登有一次對於如何看男方這人值不值得嫁這個話題,說了這麼一席話:你看一個人值不值得嫁,你要看這個人怎麼對待普通人,你不要看這個人怎麼對你。


對你好,是因為你和我關係親密,而對陌生人的態度,才反映了他這人的真實品格。

《共情力》中所說:「共情不是同情,而是放慢節奏,關注當下,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中來努力理解另一個的獨特感受,做出利他行為。」

利他主義,是最好的利己。

為什麼需要共情

《馬太福音》里講:你想要別人怎樣待你,你就要怎樣待別人。


曾經有一條新聞上了熱搜,家長在同學群曬女兒清華錄取通知書被踢出群。

這件新聞的詳細信息是這樣的:家長郭女士,經常會在老同學群里分享自己女兒用功讀書的照片,還有女兒的讀書筆記。

高考考完後,郭女士的老班長,就是同學群的群主,老班長的兒子也參加了高考,但是考試結果不理想。

而郭女士,一看到女兒清華錄取通知書,就趕緊拍了一張發在老同學群里。後來,郭女士就被老班長移除了群聊,郭女士本來還想問老班長原因,結果,郭女士已經被老班長拉黑了。

都是孩子的家長,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考取好大學呢?郭女士曬清華錄取通知書是一根導火索,而郭女士長期以來在群內頻繁曬女兒用功讀書的行為是直接原因。根源在於,郭女士她的共情力太低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你以為別人對你尊重是因為你優秀,反而是那些優秀的人懂得尊重你。

就像我們身邊有這麼一類人,和他聊天似如沐春風之感,相處過程能用舒暢來形容,這些人都有個本質的共性:強大的共情力。

任何人的關係就像天平,你往自己的托盤裡少放點籌碼,對方也要拿出些籌碼來,這樣才能維持平衡感。



為什麼你喜歡和同類人溝通?因為這樣省力,溝通成本低。反過來說,要想有一個好的社交,你要學會讓別人和你進行溝通的成本要低。

成為高情商群體的一員,你必須認識到共情力。共情力是高情商的必備品。

如何培養共情力


1. 思考對方要什麼

網上有一姑娘爆料說,自己和領導對話時回復了一個「嗯」,結果被領導批評,於是想在網上尋求安慰。結果,網友的態度幾乎都贊成了領導的做法。


有的網友說,碰上這樣的領導就知足吧。還能教育你,讓你懂得其中的利害關係。有些領導二話不說就辭退你。


一個「嗯」的威力真的這麼大麼?首先要說明的是,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聊天語境。

爸媽愛說「呵呵」,是微笑的意思。我們說「呵呵」就有內味兒了,帶著嘲諷。

或許在你看來說「嗯」比「OK」手勢完全沒有一點問題,但是你不能否認聊天語境、習慣的不同。

再說說,和領導聊天。


首先,你聊天對象是你的領導。再怎麼和領導玩得好,工作是工作,先把工作完成得體,才能在領導心裡樹立良好形象。否則,未來的升職加薪哪裡有你的份?

「嗯」,在領導看來,就是敷衍的。他問你工作怎麼樣了,就是想得到肯定的回答,獲取安全感。最好還能知道你的工作進度。如果你回答的是:工作安排妥當,已經完成了。

職場裡不缺聰明人,走得遠的是那些做事靠譜的人。


共情就是站在對方角度思考問題。如果你是老闆,你品品,細品一下,什麼樣的回答你會滿意:工作已完成,安排妥當了,還有備用計劃。

這樣的回覆在老闆心裡產生的印象會是:這人不錯,挺靠譜的。

不管是和談對象、和孩子交流、和父母溝通等等,都需要你去了解他們真正想要什麼,才能根本解決問題。


2. 學會傾聽

有一檔綜藝節目叫《各位旅客請注意》。這檔節目特殊在明星和素人一起出去旅遊的真人秀。

裡面有一位哈佛女博士,叫王靖宜,外號小麻雀。聽著外號就知道,她有著小麻雀的性格,嘰嘰喳喳,說個不停。

一次在晚餐上有人提議玩一個小遊戲說自己最不喜歡的人。小麻雀無一例外地受到了所有人的吐槽:話太多,別人說話時還會插嘴。


人應該在合適的場合說合適的話

一味地輸出也不算是好事

……

卡耐基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一雙靈巧的耳朵勝過十張能說會道的嘴巴。」

有一次,卡耐基去紐約參加重要晚會,碰到了一位著名的植物學家,卡耐基就是很認真在聽這位植物學家的演講。雖然卡耐基和這位學家沒有說過多少話,但是晚宴結束後,植物學家對卡耐基極力稱讚,說他能鼓舞人和是一位有趣的談話高手

當你在演講時,如果看到一群人在下面玩手機,不認真聽講,你可能會覺得很沮喪,很生氣。而做一個會傾聽的人,首先就贏得了對方的好感。你即便不需要說話,只需要認真聽他講話,他對你的好印象就比別人多了幾分。


3.學會原諒情緒背後那隻「看不見的大猩猩」

心理學上有一個實驗叫「看不見的大猩猩」。

科學家讓一些穿著白色衣服和穿著黑色衣服的人在互相傳球,志願者們負責觀看傳球視頻,並且數在他們之間傳了多少次球。

在傳球過程中,有一個科學家故意設置的意外因素:有一頭人假扮的猩猩從傳球的人中緩慢穿過,並對著鏡頭捶胸頓足,過程持續3—5秒

最後的實驗結果展示:很多人能數清楚傳球傳了多少次,但是50%的人都沒有看見過那隻從人群中緩慢穿過並且朝鏡頭捶胸頓足的大猩猩

人和人之間的社交,也會出現「看不見的大猩猩」。

情緒是一盞身體的信號燈,並無好壞之分,但你產生情緒的背後一定有著原因。

比如說,你無意識的開了一個朋友的玩笑,突然她朝你發了脾氣,還對你說了一通壞話。當然了,聽到這種話第一反應自然是很生氣,我什麼都沒幹,她就突然發了脾氣。

然後你倆絕交,老死不相往來。

但是,你不知道的是,她情緒背後藏著的那隻大猩猩。因為父母從小打壓她的自信心,每次她做了什麼事,父母都對她說「就這樣吧,也沒多厲害。」於是,自卑心理,被別人否定而恐懼的心理長期在她內心紮根。


如果是一個會共情的人來面對這件事時,他會考慮為什麼對方情緒產生的原因,會考慮到他可能是因為某些事情才觸發了情緒。減少讓對方情緒繼續助長的可能性。

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了不起的蓋茨比》里有一句話:「在你想要評判別人之前,要知道很多人的處境並不如你。」

我們能做的就是考慮到對方情緒背後可能藏著的那隻大猩猩。你不必去和他產生情緒共震,但是學著去寬容原諒他,因為他背後的「大猩猩」可能是你沒有經歷過的。



知名心理學學者喬拉米卡利說:「只有當我們能夠真正理解他人的感受時,我們的內心才將收穫一直尋覓的融洽的幸福。」

共情,在本質上是利他主義,而利他是最好的利己。

人是群居動物,沒有能夠完全脫離不社交的人。不要占著為什麼要讓對方舒服不讓自己舒服的心理,這樣,一輩子都只能做個低情商的人。

擁有高級共情力的人,才能在社交中獲取更大的舒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