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移動城堡——美國海軍「聖安東尼奧」級船塢運輸艦

燃燒島鏈 發佈 2019-12-28T08:52:02+00:00

「聖安東尼奧」級船塢運輸艦(英語:San Antonio-class amphibious transport dock)是美國海軍旗下於本世紀初建造服役的新型多功能兩棲船塢登陸/運輸艦。

本級艦是二十一世紀上半葉美國海軍新銳主力之一,整合了坦克登陸艦(LST)、貨物運輸艦(LKA)、船塢登陸艦(LSD)和船塢運輸艦(LPDS)的功能。

預計取代總數27艘的現役兩棲艦隻,包括奧斯汀級兩棲船塢登陸艦、安克拉治級船塢登陸艦與新港級坦克登陸艦、查爾斯頓級兩棲貨物運輸艦等等。將可滿足未來美國海軍快速應付區域衝突、將兩棲陸戰隊運送上岸的任務。

相較於以往的兩棲艦艇, 聖安東尼奧級著重於減少對友軍岸上設施的依賴、降低人力需求、減低作業成本、保留未來改良空間以及提高獨力作戰能力,特別是自衛能力。

且由於其優異的艦體設計可衍生出兩棲作戰版(Amphibious Warfare)、聯合指揮管制(Joint Command and Control)、醫院船(Hospital Ship)以及彈道飛彈防禦(Ballistic Missile Defense)型等,稱之為多功能艦艇平台(LPD Flight 2)。

1993年1月11日,美國國防採購委員會批准了LP-X(LPD-17)計劃。它是美國海軍為實施其「由海向陸」新戰略而建造的第一批新一代戰艦之一,是第一級根據美國海軍陸戰隊「艦對目標機動作戰」而設計的兩棲戰艦。

本級艦最初預計採用類似伯克級驅逐艦的傾斜式輕質合金桅杆,但後來改成先進的封罩式桅杆/雷達系統,把包括SPS-48E對空搜索雷達在內的收發天線藏在由FSS頻率選擇材料製作的AEM/S塔狀外罩內,大幅增加隱身性,也可避免裝備受海水鹽害或外物損傷。本級艦擁有高度的隱身造型,艦上各裝備也儘量採取隱藏式設計,大幅降低了雷達截面積,此外也致力於降低紅外線等其他訊號。

聖安東尼奧級的上層構造分為前、後兩部分,前部船樓包含艦橋、前部AEM/S桅杆以及一號煙囪等,後部船樓包含機庫、庫房、後部煙囪以及後部AEM/S桅杆等,兩船樓之間的空隙也由兩側舷牆包圍,中間形成的天井空間可用來停放小艇,而且側面受到舷牆遮蔽,可降低雷達截面積。

聖安東尼奧級融合最新的建造科技,並擁有最先進的偵測、C4I、武器等裝備,艦上的各偵測、武器系統、作戰系統、動力輪機控制等都由雷松研發的船艦光纖廣域網絡系統連結,可由單一操控台監控全艦一切航行、輪機、裝卸、戰鬥、損管維修等機能,大幅減輕艦上人員的工作負荷。

相較於老一代的船塢運輸艦,聖安東尼奧級的飛行甲板與機庫收容設施進一步擴大,能操作海軍陸戰隊各型航空器,包括CH-46中型運輸直升機、CH-53重型運輸直升機或下一代運輸主力──MV-22傾斜旋翼機。

機庫設置於船艛末段,能容納一架CH-53重型直升機或一架MV-22傾斜旋翼機,如果是CH-46中型直升機則可容納2架,如果是UH-1Y或AH-1Z則可容納3架;艦尾的大型飛行甲板能同時操作兩架CH-53或MV-22等級的重型旋翼機,或者是4架CH-46或UH-1Y等級的中/輕型直升機,必要時還可讓AV-8B等STOVL戰鬥機降落。

本級艦具有三個總面積達2230平方米的車輛甲板、三個總容量962立方米的貨艙、一個容量1192立方米的JP5航空燃油儲存艙、一個容量達37.8立方米的車輛燃油儲存艙以及一個彈藥儲存艙,為登陸部隊提供充分的後勤支援。

艦內設有一個全通式泛水塢艙甲板,由艦尾升降閘門出入,塢艙容積也比上一代船塢登陸艦更大,可停放兩艘LCAC氣墊登陸艇或一艘LCU通用登陸艇,位於艦舯、緊鄰塢艙的部位可停放14輛新一代先進兩棲突擊載具。

本級艦擁有完善的醫療設施,艦內醫院編制24名醫護人員,擁有2個手術室、2個牙醫診療室與24個病床。雖然聖安東尼奧級的航空運作能力與兩棲載具運用能力都比老一代船塢運輸艦增加,但載運貨物與兵員的數目卻明顯減少,僅能搭載720名士兵。

滿載排水量24900噸;艦長208.5米,寬31.9米,吃水7米;4台Colt-Pielstick 2.5 STC中速渦輪增壓柴油機,5台SSDG柴油主發電機;最高航速22節,續航力7000海里/15節;編制465人。

2座21聯裝MK-49拉姆飛彈發射裝置;2座MK-46 Mod1 30mm武器站;4挺MK-26 Mod18 12.7mm機槍;預留2座八單元MK41垂髮安裝位置。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