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規劃寶寶保險的順序

簡儉減 發佈 2019-12-28T09:37:28+00:00

作者:李志斌微信公眾號:簡儉減生活中有大風險,也有小風險;有高發風險,也有低發風險。規劃保險有它的原則和順序,順序對了,我們的保障就會萬無一失,還能節省保費!順序不對,我們的保障有可能會落空,或者要多交保費!剛才我提到了兩個邏輯:大風險和小風險;高發風險和低發風險。


作者:李志斌

微信公眾號:簡儉減


生活中有大風險,也有小風險;有高發風險,也有低發風險。

規劃保險有它的原則和順序,順序對了,我們的保障就會萬無一失,還能節省保費!

順序不對,我們的保障有可能會落空,或者要多交保費!

剛才我提到了兩個邏輯:大風險和小風險;高發風險和低發風險。

大風險和小風險

您說我們是應該優先保障大風險,還是小風險呢?

當然是先保障大風險,什麼是大風險呢?首當其衝的就是重大疾病,因為重大疾病所帶來的風險最大,花費最高,高到什麼程度,少則幾十萬,多則數百萬。

所以,我們應該優先轉移大風險,先投保重大疾病保險。

什麼是小風險?像頭疼腦熱、感冒發燒,這些屬於小風險,一年花不了多少錢,即使不買保險,風險自留我們自己也有能力負擔。

不過,也有人會說,兒童發生重疾的機率較低,是不是等他成年了再給他買重疾險呢?

這是一個常見問題,我來解答一下:

兒童發生重疾的機率是比成人要低,但是兒童也有一些高發的重大疾病,比如:白血病、嚴重手足口病、嚴重癲癇、淋巴瘤等。

如果我們沒有及時為孩子投保,等孩子發生了疾病,就會影響到核保,投保時就會遇到障礙,可能會加費、除外、延期或被直接拒保。

什麼是加費、除外和延期?

加費就是在標準保費上增加保費;除外就是這個疾病不再承保,只能承保其他疾病;延期其實就是委婉的拒保了!

另外,孩子年齡越小,保費的成本越低。比如0歲的寶寶,買50萬保額的重疾險,保費是4500元,等到他25歲再買,一樣的保障,保費就是1萬多了,是0歲的2倍多。

所以,重疾險是越早買越好,保費低,易於核保,而且保障期還長。

那麼,重疾險要買多少保額呢?寶寶的保費很低,我建議至少50萬保額起,保費也就4500元每年。

醫療費以後會不斷上漲,我們在成本最低的時候買到足額的保障,這是至關重要的。

關於保額,我想舉一個案例,我辦過一起兒童白血病的理賠。這位媽媽有一對雙胞胎兒子,她給兩個兒子都買了重疾險。但是,她買的保額非常的低,只有2萬保額。不幸的是,一個兒子得了白血病,在北京兒童醫院治療的,我去醫院見的她,看到很多戴口罩的小朋友,很可憐。

理賠辦得很順利,2天就賠付了,大家猜賠多少錢呢?

大家記住,重大疾病保險是賠保額,保額是多少就賠多少!她買的是2萬保額,所以就賠了2萬。2萬能起多大作用呢?2個月就花光了!

這裡給我們一個教訓,大家要知道,買保險買的是保障,而不是一個心理安慰!保障額度不足,其實等於沒有保障,保險就沒有什麼意義!

而這位媽媽犯的錯,就是她把保險當做一個心理安慰,有就可以了,額度無所謂!

所以,當我建議這位媽媽給另外一個兒子再加一些保額的時候。她拒絕了,她說,我另一個兒子不會也這麼倒霉吧!

這就是對保險認知的一個誤區,保險不是「護身符」,它保佑不了你。該發生的事情,它還是會發生。

保險就是一種經濟補償,你既然要買,就買足額,不然有什麼意義呢?

高發風險和低發風險

針對兒童來說,高發的風險是疾病,其次是意外。

寶寶在5周歲之前的患病率是很高的,尤其是在斷母乳至5周歲期間。斷母乳之後,寶寶就失去了來自母體的免疫細胞,免疫能力大大下降,所以他很容易受到病毒的感染。

兒童意外也是比較高發的,寶寶的好奇心非常強,什麼新鮮東西都要去摸一下,嘗試一下,這樣就潛在了很多風險。

所以,摔倒、割傷、碰傷、被貓抓狗咬,這些都是比較高發的風險。

以上談了大風險、小風險;高發風險和低發風險,接下來我們來談談教育金。

這裡,我必須強調一下,教育金是保障,並不是理財。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教育是剛性需求,孩子必須接受教育,教育金一定要準備好。

理財是可能有,也可能沒有;而教育金必須保證有,一定有。所以教育金保險也是保障,最好就是通過教育金保險來實現!

每一位寶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接受最好的教育,未來成龍成鳳,光宗耀祖。而教育金保險保障的就是孩子的未來和前途!

我們現在建立一個專款專用、定時定額的帳戶去存儲孩子的教育金,未來就不會為孩子的教育金而發愁,就能確保在他們讀大學或出國留學時,有充足的資金保障。

另外,教育金保險都有投保人豁免保費功能,這個功能為孩子的教育金又上一道保險!

什麼意思呢?投保人是孩子的父親或母親,如果他們不幸發生了重疾、殘疾或身故,是不是保費就沒人交了?孩子的教育金是不是就泡湯了?

有了投保人豁免保費功能,今後的保費就不用交了,但孩子的教育金一分錢也不會少!

好,我們總結一下,規劃寶寶保險的科學順序是:第一重疾險,第二醫療和意外,第三是教育金。

就如這個金字塔圖所示:

不過,為了對大家負責,這個話題還需要再深入一些。

從整個家庭來看,寶寶並不是最優先上保險的那一個。

因為寶寶的花銷是從父母那裡來的,父母才是寶寶的最終保障,如果父母發生了風險,就失去了經濟來源,這是這個家庭最大的風險。

所以,從家庭的角度來講,最需要先保障的是這個家庭的經濟支柱。

如果想實現最穩妥的保障,就要先保障經濟來源,並且做足保額,然後再去保障家庭的其他成員,這樣才能有效利用保費,補住最大的風險敞口。

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當然最好是一家人統一來規劃。如果經濟條件不允許,一定要說先保哪個後保哪個,那肯定是要先保大人,後保小朋友。

如果兩個大人,要分出重點保障對象,那就是掙錢多的肯定要先保,並且保額最高,必須跟他的收入、責任相匹配,這非常重要。

做到這一點,我們才算買對了保險,家庭才算得到了保障!

我們買保險,到底是買什麼?

買保險,其實是買兩個東西:

第一個是條款。

什麼是條款?條款就是理賠條件,也就是說該怎麼賠?

要知道各家保險公司的條款是不一樣的,甚至差異很大。比如說保障的疾病不同、賠付的次數不同、賠付的比例不同、等待期不同,等等。

保險公司通過條款來控制理賠率,也就是說,保險公司要想利潤高一些,條款就會苛刻一些,這樣理賠率就低,股東就能獲得更多的利潤。

有一些保險公司,為了提高產品的競爭力,獲得更多的客戶。就會制定更寬鬆、更友好的條款,提高自己的理賠率,從而獲得更多的客戶。

所以,在買保險時,我們一定要先看條款,再看公司。因為人壽保險公司都是安全的,《保險法》保障了人壽保險公司不可以解散,最終都是由中國保險保障基金來兜底。

保險的賠付條件是由條款決定的,不是由公司品牌決定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更關注條款。

第二個我們買的是保額。

什麼是保額?保額就是能賠多少錢?

買保險的目的,就是為了賠錢!如果賠得很少,等於沒有買保險!

所以,我們一定要買足額的保險。在經濟條件允許的前提下,保額越高越好!

另外,我們要去了解保險產品的槓桿率。什麼意思呢?

就是要用最低的保費,保障最高的保額,讓資金效率最大化!

什麼決定了保險產品的價格?

要知道,即使是同一種類型的保險產品,同一保額的前提下,各家保險公司的保費差異也是很大的,最大可以差到一倍,少一些也能差到30%。

為什麼會這樣,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各家保險公司採用的預定利率不同;另一個是各家保險公司的經營成本不同,股東分配利率比率不同。

我們先談一下保險公司的預定利率。

2013年8月5號,保監會放開了人身險產品的預定利率,保險公司可以根據自身情況採用不同的預定利率,而保險公司一般會採用兩個預定利率,一個是2.5%,一個是3.5%。

預定利率越高,保費就會越便宜。預定利率在3.5%的產品就比預定利率2.5%的產品在保費上便宜30%。

這是預定利率不同,導致產品價格不同。

目前,有90%以上的公司採用了3.5%的這個預定利率,也就是說他們的產品價格會更便宜。

而10%左右的公司呢,還是採用2.5%的預定利率。這是哪些公司呢?也就是現在處於壟斷性地位的保險公司,並且在短期內他們不會通過降價來降低自己的利潤,損失股東的利益。

還有一點呢,就是保費構成不同,導致產品價格不同。

我們交的保費到保險公司後,會分成兩筆,一筆叫純保費,是用來支付保障費用的。

另一筆叫附加保費,是用來預支股東利潤和保險公司的費用支出的,包括:人員成本、經營成本、廣告費等等。

我們知道,大保險公司的業務員非常多,有上百萬,他們的分支公司也非常多,廣告費一年也會上百億,累加起來,這部分費用就是個天文數字,這些費用都是要從我們的保費中列支的。

所以呢,附加保費越高,保險產品的價格越高。

綜上所述,我們知道保險產品的價格是由它的預定利率、經營成本和預留股東利潤來決定的,並不是由產品好壞決定的,或者說,產品好壞並不是價格的決定性因素。

所以,我們在買保險時,就是看兩條。一是條款,理賠條件是不是更優?二是看槓桿率,是不是能用較低的保費撬動最高的保額。這兩條是最重要的,只看公司,並不能幫我們選到好的保險產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