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雪中醫談足跟疼治療

齊魯壹點 發佈 2019-12-28T15:55:51+00:00

跟痛症是以足跟部疼痛而命名的疾病,是指跟骨結節周圍由慢性勞損所引起的以疼痛及行走困難為主的病症,常伴有跟骨結節部骨刺形成。本病多見於40~60歲的中老年及肥胖之人。解剖生理:跟骨近似長方形,是人體負重的主要部分,在人體站立時至少有50%的體重需要跟骨與距骨來負擔。

跟痛症是以足跟部疼痛而命名的疾病,是指跟骨結節周圍由慢性勞損所引起的以疼痛及行走困難為主的病症,常伴有跟骨結節部骨刺形成。本病多見於40~60歲的中老年及肥胖之人。

解剖生理:

跟骨近似長方形,是人體負重的主要部分,在人體站立時至少有50%的體重需要跟骨與距骨來負擔。為了行走和吸收震盪,足部形成了內、外二個縱弓和一個橫弓,內縱弓較高,由跟骨、距骨、舟骨、楔骨和一、二、三跖骨組成,外縱弓較低,由跟骨、骰骨和四、五跖骨組成。在足的前部,三個楔骨和五個跖骨基底部背寬陽窄呈拱橋式排列,組成所謂橫弓。足弓能起彈簧作用,以緩衝人在行走、跳躍及跑步時所產生的震盪。

跟骨與距骨組成縱弓的後臂,以負重為主。通過跟距關節可使足有內翻、外翻或外展、外旋的作用,以適應在凸凹不平的道路上行走,跟骨結節為跟腱附著處,其上緣與跟距關節面成30°~45°的結節關節角(貝累氏角),為跟距關係的一個重要標誌。此角常因跟骨骨折而減小、消失或成負角,從而減弱腓腸肌的力量及足的彈簧作用。

足底是三點負重,足跟部負重約50%,拇趾和小趾球部聯合負重約50%。由於第一跖骨一般比其他跖骨長,而且還有二個子骨墊在它的頭下,因而拇趾球部的負重比小趾球部為多。

跟骨體的後面呈卵圓形隆起,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部光滑;中部為跟腱起止部,跟腱止點上方的前方與後方均有小的滑囊;下部移行於跟骨結節,有拇展肌、趾短屈肌及距腱膜附著,起維持足弓的作用。跟骨結節的下方亦有滑囊存在。足跟部皮膚是人體中最厚的部位,其皮下組織由彈力纖維和緻密而發達的脂肪構成,又稱脂肪墊。

跖筋膜呈三角形,後端狹窄,厚約2mm左右。起自跟骨結節內側突的前方,其深面與趾短屈肌密切結合,向前逐漸增寬、變薄,於跖骨頭處分成五束,分別伸向1~5趾,止於足底前端皮膚和移行於各趾腱鞘。跖腱膜有保護足底肌肉、肌腿、支持足弓等作用。

病因病機:

(一)跟腱止點滑囊炎:主要因穿鞋摩擦所致,尤其是女性經常穿高跟鞋,鞋的後面與跟骨結節之間反覆摩擦,導致跟骨結節處滑囊發生慢性無菌性炎症,使滑囊增大,囊壁增厚,發生本病。

(二)跟骨下脂肪墊炎:一般患者有外傷史,多因走路時不小心,足跟部被高低不平的路面或小石子路傷,引起跟骨負重點下方脂肪組織損傷,局部充血、水腫、增生。

(三)跟骨骨骺炎:本症只發生於跟骨骨骺出現到閉合這段時間內,跟骨第二骨化中心從6~7歲出現,13~14歲逐漸閉合,所以本病多發生在少年發育生長期。

(四)跖筋膜炎:本病因長期的職業關係站立在硬地面工作,或因扁平足,使距腱膜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在其起點處因反覆牽拉發生充血、滲出,日久則骨質增生,形成骨刺。

(五)腎虛性跟痛症:年老體弱或久病臥床,腎氣虛衰,則骨萎筋弛,現代醫學認為久病臥床,足跟部因不經常負重而發生退行性變,皮膚變薄,跟下脂肪墊部分萎縮,骨骼發生脫鈣變化而致。

臨床表現:

(一)跟腱止點滑囊炎:在跟腱附著處腫脹、壓痛。走路多時可因鞋的摩擦而產生疼痛。冬天比夏天嚴重,疼痛與天氣變化有關。

檢查:在跟骨後上方有軟骨樣隆起。表麵皮膚增厚,皮色略紅,腫塊觸之有囊性感及壓痛。

(二)跟骨下脂肪墊炎:站立或行走時跟骨下方疼痛,有僵硬腫脹及壓痛,但無囊性感。

(三)踉骨骨骺炎:多見於6~14歲的兒童。主訴足跟部疼痛,走路可現跛行,運動後疼痛加劇,跟骨結節後下部疼痛,有輕微腫脹。X光片顯示:跟骨骨能變扁平,密度呈不均勻的增高,外形不規則,呈波浪狀或蟲蝕狀,骺後線增寬。

(四)跖筋膜炎:站立或走路時,跟骨下面疼痛,疼痛可沿跟骨內側向前擴展到足底,尤其在早晨起床以後或休息後剛開始走路時疼痛明顯,行走一段時間後疼痛反而減輕。

(五)腎虛性跟痛症:站立或行走時雙側足跟部酸痛乏力,但局部無明顯壓痛。 X光片顯示:跟骨本身稍有脫鈣外無明顯的異常。

診斷與鑑別診斷:

本病根據病史、症狀及相關檢查可作診斷。但應注意與以下疾病進行鑑別:

(一)跟骨骨髓炎:跟骨骨髓炎雖有跟痛症狀,但局部可有明顯的紅腫熱痛等急性感染的徵象,嚴重者伴有高燒等全身症狀。化驗和X光片檢查可確立診斷。

(二)跟骨結核:本病多發於青少年,局部症狀明顯,腫痛範圍較大,全身情況差,並有低熱盜汗、疲乏無力、食欲不振等,化驗及X光片檢查可鑑別之。

治療:

(一)治療原則:舒筋通絡,活血止痛。配合補肝腎強筋骨,

方藥如下:熟地黃20,山藥15,丹皮10,山萸肉15,澤瀉10,茯苓10,獨活,10,寄生10,牛膝10,甘草6,水煎服,配合物理療法,療效肯定。

(二)取穴與部位:三陰交、陰陵泉、太溪、照海、然谷、崑崙、仆參及患部周圍。

(三)主要手法:點、按、壓、揉捻、捋順、側擊等手法。

李明雪中醫治療足跟疼有20年歷史,丟棄西醫的針刀封閉針療法,完全採用中醫治療,包括中藥湯劑丸散,調理全身,局部草藥熏蒸外洗,外敷,配合針灸推拿,穴位點刺,遠近取穴,特色配穴,是全方位立體治療,輕者十天,較重的也在一月內大見效果!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