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造就了張愛玲的生性薄涼?她為何到晚年才肯原諒自己生母?

朱竟年 發佈 2020-03-10T08:46:15+00:00

張愛玲曾說:一個人一生中會死三次,第一次是腦死亡,意味著身體死了,第二次是葬禮,意味著在社會中死了,第三次是遺忘,這世上再也沒有人想起你了,那就是完完全全地死透了。

張愛玲曾說:一個人一生中會死三次,第一次是腦死亡,意味著身體死了,第二次是葬禮,意味著在社會中死了,第三次是遺忘,這世上再也沒有人想起你了,那就是完完全全地死透了。張愛玲已逝世多年但依舊有很多人記得她,一則為她的作品所著迷,一則為她的薄情而震驚。

19世紀40年代,張愛玲在國內已小有名氣,也賺了不少稿費,此時她賺錢的動力僅有一個,那就是早日還母親錢。某一天,其母黃逸梵從國外歸來,張愛玲立刻與母親見面,二人坐在沙發上,彼此都很優雅且無一句多餘的話,張愛玲將一個塞滿錢的信封直接交給母親,母親看到後先是一驚,而後又感到陌生。張愛玲像感謝一位陌生人一樣,解釋道:

「花了你這麼多錢,我心裡一直過意不去。」聽後,黃逸梵的眼淚緩緩流下:「就算我是個待你好過的人,你也不必對我這樣,虎毒不食子噯......」張愛玲就這樣用一個信封砍斷了自己和親生母親之間的聯繫。是的,對於其母黃逸梵,她似乎有著永遠無法原諒的恨。緣何如此?

成長環境

家庭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深遠且持久的。張愛玲出生時家境著實不錯,其母黃逸梵乃清朝重臣的名門千金,她喜歡西方文化說得一口流利的英文,希望能到國外接受先進的思想教育,全身上下都散發著新式教育下的女性清純、高雅的魅力。

然黃逸梵一生的悲劇從她的門當戶對的婚姻開始了。在父母的安排下,她嫁給了張廷重,此人雖是官宦子弟,但卻是一個固守傳統的老封建,生活腐朽,自甘墮落。二人三觀不合,自然感情也不好。即便後來黃逸梵生下了張愛玲和張子靜,但她就像羅拉一樣,沒有一天不想著要逃離這個婚姻。

1922年,黃逸梵繼承了家中古董財產,她有了自己的經濟實力,終於可以完成夢想出國了。兩年後,她與小姑子趙茂淵一起出國,離開了年僅4歲的張愛玲。張愛玲8歲時,其母黃逸梵回國,但沒多久,黃逸梵便同張廷重離婚了。張愛玲和張子靜都跟了父親,其實他們是無法選擇的,因為崇尚自由的母親是不會要他們的。

不久,張廷重很快結婚,張愛玲的後媽對他們態度極差,甚至會打罵。有時在張廷重面前添油加醋告狀,封建固執地張廷重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經常對張愛玲進行毒打,甚至將她關進小黑屋,期間張愛玲險些病死,她在遭受這些折磨的時候,對母親黃逸梵又恨又愛,恨她為何不帶自己走,又希望她能趕緊回來救救自己。

愛恨交織的母女

黃逸梵在國外像一隻脫韁的野馬,每天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她不斷旅遊、參加各種聚會,非常奢侈,卻從來不工作。而她的生活費全靠賣古董,一沒錢就將繼承的古董賣掉。人的悲哀之處在於,終有一天會活成自己討厭的人。

此時的黃逸梵是矛盾的,畢竟她曾經是那麼痛恨張廷重的不學無術,可她卻做著跟他一樣的事情。不過隨著一箱一箱古董的賣出,她似乎習慣了這種節奏,負罪感越來越輕,完全變成一個精緻的個人享受主義者。不過,古董總有賣完的一天,後來,黃逸梵在國外混不下去,還是回到了國內。

在她失魂落魄的時候,還有人念著她想著她,這個人就是張愛玲。那時的張愛玲在生父家裡受盡折磨,一心想要逃出,而當她終於找到母親的時候,被遭到了母親的冷眼。

當時黃逸梵追求自己的心還沒有收住,也沒有一絲責任感。她猶豫再三才將張愛玲收留,同時還需承擔張愛玲的教育費用。可憐的張愛玲雖找到了母親,也有人付學費,但卻要忍受母親刻薄的言語:「要不是你我怎麼會連買旗袍的錢都沒有」、「要不是你,我就可以去打麻將了,你這個害人精。」而因為張愛玲的家庭原因,也使得她生性薄涼。

最過分的一次是張愛玲獲得獎金,興沖沖給黃逸梵看,黃逸梵卻懷疑是她跟學校老師私通得的錢,於是趁她洗澡偷偷查看,張愛玲發現後憤怒至極,黃逸梵拿著張愛玲如獲至寶的獎金,轉眼就輸在了麻將桌上,諸如此類的事情簡直不勝枚舉,張愛玲對母親的忍受到達了極點。在這種環境下生活的張愛玲,內心怎能有陽光。

破鏡難重圓

生活在關掉一扇門的同時,會打開一扇窗。少年經歷了苦痛災難的張愛玲寫的一手好文章,且名氣越來越大,對黃逸梵的依賴也慢慢變少。為報復母親,還了黃逸梵一筆錢後,張愛玲再未聯繫過她。1957年,黃逸梵面目憔悴,躺在病床上。她委託他人給張愛玲寫了一封信,說了自己目前的身體狀況,恐怕時日無多,希望能見她一面。

彼時的張愛玲已跟賴雅結婚,在中國文壇上有顯赫地位的她在美國卻並不吃香,她的文字在美國只是一堆廢紙,賴雅年事已高,身體諸多疾病,經常還需要張愛玲的照顧。不得已,張愛玲只有從事翻譯工作,翻譯那些還沒有自己出名的作家的作品,生活過得緊巴巴的。

收到這封信的時候,張愛玲正趴在書桌上忙著翻譯作品,心中正煩悶,打開信件一看,心情愈發不好,她並沒有出發前去倫敦,而是隨便找了一百美元的支票塞進了信封中,給黃逸梵寄了過去。在張愛玲看來,自己這個母親肯定是缺錢了,所以來問自己要錢的,病症什麼的肯定是藉口,做完這一切,張愛玲繼續工作,仿佛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

黃逸梵臨死之前立下遺囑,將自己的遺產——一個大箱子,送給張愛玲。張愛玲收到後,打開一看,裡面竟是非常值錢的古董,滿滿當當。她一時有些哽咽,後大病一場,連續修養了兩個月才緩過來她也因一生所經歷的愛恨情仇太多,直到晚年才釋懷去原諒自己的生母。或許這就是張愛玲說的「因為愛過,所以慈悲;因為懂得,所以寬容」的最適合的註解。

文/朱竟年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