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戰國七雄,趙國與秦國在戰場上平分秋色,卻隱藏著發展危機

資深人士說文史 發佈 2020-03-10T18:17:55+00:00

引言:同是戰國七雄,趙國與秦國在戰場上平分秋色,卻屢敗秦國,頭重腳輕根底淺,卻隱藏發展危機戰國風雲,七雄並起,魏國是出身豪門自帶光芒,齊國東臨海洋經濟富裕,燕國分封正統固守王道,秦國偏居西垂屌絲逆襲,楚國篳路藍縷大而不強,韓國曇花一現,而趙國更是一個非常具有傳奇色彩國家。

引言:同是戰國七雄,趙國與秦國在戰場上平分秋色,卻屢敗秦國,頭重腳輕根底淺,卻隱藏發展危機

戰國風雲,七雄並起,魏國是出身豪門自帶光芒,齊國東臨海洋經濟富裕,燕國分封正統固守王道,秦國偏居西垂屌絲逆襲,楚國篳路藍縷大而不強,韓國曇花一現,而趙國更是一個非常具有傳奇色彩國家。

在戰國這樣的戰爭四起,大爭的時代里,諸侯爭霸其實就是實力的比拼,最直接的體現在軍事實力上,在這方面,在戰國中後期,趙國軍事實力是與秦國不相上下的;戰國時代,戰爭頻繁,軍事實力強盛的國家是比較吃香的,在諸侯國中的地位也是比較高的,並且趙國本身就是一個崇尚武力的國家,勇猛好鬥,在戰國後期成了中原六國當中抗秦主力。

趙國尚武,在戰場上與秦國平分秋色

趙國在數次的與秦國戰爭中,兩國在戰場上是平分秋色的,將帥統領能力和指揮戰爭的能力也不分上下,戰國四大名將中,就有兩位出自於趙國,分別是廉頗和李牧;由此也可以看出,趙國對軍事實力,對武將的崇尚了;在戰國時期,軍事實力是衡量一個諸侯國綜合實力的重要標誌,畢竟在兼并戰爭頻繁的年代,很多利益糾紛都是要通過軍事戰爭來解決的,所以,軍事實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但在軍事上能夠與秦國相提並論的趙國,卻總是敵不過秦國,它是山東六國的抗秦主力,也多次參與合縱,在長平之戰當中能夠與秦國僵持三年之久,甚至蒙受了長平之戰的重大失敗之後還能夠在邯鄲之戰當中打贏秦國,這樣的一個國家應該說與秦國的實力是不相上下的。

趙國與秦國軍事實力不相上下,為何屢屢失手?

可是現實中的趙國在秦國的攻勢之下卻是屢屢失手,那麼這個國家與秦國的差距,到底來源於哪裡呢?在以戰爭來定勝負的戰國時代,趙國為什麼沒能夠憑藉它強盛的軍事實力與秦國一較高下呢?本篇文章重點分析一下這個問題,看一看趙國失敗的原因到底是什麼?看一看這個國家與秦國的差距到底在哪裡?

  • 趙國國內發展存在重經濟,輕軍事的畸形局面

按理來說,趙國並不是分封的正統諸侯國,它結合韓國、魏國兩個國家瓜分晉國而成立的,只不過在那個時候,周天子對各大諸侯國的掌控力已經衰弱到了極致,沒有辦法再實際的去控制諸侯國的行為,不得不加封給趙國諸侯王的稱號,所以,趙國其實是一個半路形成的國家。

趙國在起源上與秦國這樣的東周開國諸侯不同,更與燕國那樣的西周開國諸侯無法相提並論,可以說是半路出家的;這樣的一個國家,它強盛起來的資本與它積蓄的力量並沒有多少實際的聯繫,而是主要依靠著它在戰國中期,實行的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變法。

  • 趙國胡服騎射是一個徹底的軍事變法

胡服騎射變法是趙國歷史上的一個重大的變革,它是一場完整的、徹底的軍事變法,是趙武靈王吸收了北方胡人作戰特點之後,在趙國實施的一場軍事變革,在那場變革的過程當中,從趙軍編制上,方隊的作戰人數上,以及軍隊的著裝上面都有著長足的改善,提高了單個士兵的作戰能力,進而提升了整個部隊的作戰實力。

也正是因為這場軍事變革,讓趙國的整體實力有了迅速的提升,讓其能夠在軍事方面與秦國相提並論。所以說在戰國時期,趙國能夠強盛起來的根本依靠的是一場軍事上面的變革。它在其它的經濟方面、行政方面都沒有進行過很大的改善,這也是導致趙國整體實力比不上秦國的一個重要因素。

趙國依靠軍事實力強盛起來之後,整個國內的大部分精力也都投入到了軍事實力的提升上面,其實這本來是無可厚非的,因為在戰國時期,無論是其它的各個方面有多麼發達,在軍事實力方面如果沒有長足的突破,那麼也很難取得戰爭的勝利,這一點我們通過齊國來對比一下,就會顯得非常明確了。

  • 齊國吏治改革後,經濟富裕,但軍事實力是短板

齊國是戰國時期,在行政方面和經濟方面的發展排在前列的國家,在經濟上它有著天然的發展優勢,比起其它的內陸國家來說,它有著一條海上貿易的通道,因此,整個戰國時期,它的經濟發展一直都非常的具有優勢。

而在行政方面,從齊威王變法之後,整個齊國走的就是一條吏治變法的道路,也就是一種從下而上的改革,立志於改善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達到一種讓百姓安居樂業的狀態,以此來改善整個國家的發展狀況。這有一點類似於孟子所說的王道,就是從日常的生活當中著手,先讓百姓得以滿足,然後讓他​們有餘力為國家進行奉獻,從而為國家的發展積蓄力量。

進入戰國時期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齊國的國家環境都是非常安定的,它的政治也比較親民,百姓的生活相對來說比較安穩平和,但齊國在軍事實力的發展上面卻呈現出短板的情狀,當齊國遭受聯軍的聯合攻打的時候,沒有辦法支撐很長的時間,甚至連都城都在短時間內被攻破了。

  • 秦國打敗仗後,良好的循環經濟,能夠迅速恢復戰鬥力

可是當秦國對戰合縱的聯軍的時候卻是有條不紊的,所以說,當一個國家沒有辦法取得軍事實力的突破的時候,無論其它的方面有多麼發達,在戰國時代這樣依靠戰爭來確定利益劃分年代裡都是靠不住的。

因此,趙國那種崇尚軍事實力的做法,單純來講並沒有太大的問題,可是趙國錯就錯在,它幾乎將國家全部的發展經歷都投入到了軍事方面,導致它的發展變得特別的畸形;簡單來講就是趙國的發展是頭重腳輕的,太過於重視軍事實力的突破,忽略了在行政和經濟上面的發展,這讓趙國的國家循環變得十分的薄弱。

趙國不像秦國那樣是一環扣一環的發展的,秦國在軍事實力方面同樣有著很大的提升,軍隊的作戰實力,也不是其它國家可以比擬的;在此基礎之上,它的經濟發展也異常的雄厚,它在強大的經濟實力為軍隊的戰爭提供支持,同時,秦國內部朝堂的安定,也讓它在進行戰爭時,有著非常明確的鬥爭方向,因此,經濟軍事行政等方面是有一個良性循環存在的。

趙國經濟發展無法支撐強大的軍事實力

但趙國卻不一樣,趙國的經濟發展非常薄弱,雖然有著強盛的軍事實力,但是也只是在瞬間爆發出來的戰鬥力驚人,如果進行長期的對峙戰爭的話,趙國就會明顯的處在下風,這一點,我們從長平之戰當中就可以看出一二。

長平之戰真正爆發之前,趙秦兩國是進行過三年的對峙的,這三年的對峙,對於秦國和趙國這兩個國家來講,都耗費了巨大的財力物力,可是秦國在這樣的基礎之上依舊能夠為作戰提供保障,甚至它能夠從巴蜀地區運送糧草來支援前線。而趙國在進行了三年對峙之後,國內卻是一片蕭條,所以,其實整個長平之戰的失敗不能夠全部歸結在趙括身上,本身趙國就已經支撐不了大規模作戰了。

  • 趙國奸臣郭開害死大將李牧

趙國在行政的發展上面更是一團糟糕,趙國的郭開被有的歷史學家認為是整個戰國時代最大的奸臣,比齊國的後勝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後勝是戰國末期齊國的丞相,同時它也是被秦國收買的權臣,正是因為在他的引導之下,齊國才對秦國發動的滅國之戰採取置之不理的態度,對其它國家所蒙受的戰爭袖手旁觀,導致秦國兵臨城下的時候只能夠選擇舉國而降連半點水花都沒有。

而郭開是更勝於後勝的奸臣,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到,整個趙國國內行政發展的混亂了;根據史書記載,戰國後期支撐整個趙國進行對外戰爭的李牧,就是被郭開害死的,所以趙王並不能夠準確的判斷出整個國家的發展環境,更不能直接地對國家進行掌控,這就導致整個趙國沒有辦法進行良性循環,雖然趙國有著強大的作戰實力,但是卻不能很好地進行統籌兼顧;因此,我們才說趙國國家內部發展的畸形是導致它最終失敗的一個關鍵因素。

趙國崇尚強辯,嘴皮子厲害,風氣不正

再一個原因就是當時的趙國國家的風氣不正,趙國是一個非常崇尚於強辯的國家,對於整個國家內部的文治,它並沒有耗費太大的精力,但趙國國內的文官卻不在少數,這就是一個比較矛盾的現象了,而出現這個問題的關鍵因素就在於,趙國選取文官的標準與其它的國家大相逕庭。

  • 秦國選任文官,注重實際能力

像是秦國,它在選取文官的時候注重的是主流的發展學說,注重的是實際能力,根據其主張能夠給國家帶來的實際利益的大小,像是商鞅的變法,張儀的連橫,范雎的遠交近攻,以及後來尉繚子在政治上面的遠見,這些人都是能夠切實地為國家謀取實際利益的人。

  • 趙國選官注重強辯

可是,趙國所選取的那些文官大部分都是崇尚於強辯的,也就是嘴皮子功夫十分厲害,實際的治國能力卻沒有多少,歷史上曾經有著名的白馬非馬事件,是由趙國的文臣爭辯而來的,甚至還有比白馬非馬更加荒唐的,曾經趙國有兩個比較著名的文臣辯論過人到底是有兩個耳朵還是三個耳朵,而結局也非常的有趣,人明明就是只有兩個耳朵,但是主張這一觀點的人就是辯不過主張人有三個耳朵的人,在當時這一事件還引來了趙國絕大部分全程和貴族的關注。

所以說,趙國當時的行政發展風氣就是不正的,它所任用的官員只是供貴族或者是君主消遣的,表面來看能夠引經據典辯論一種普通人不能辯論的觀點,但實際上所辯論的內容卻與治理國家或者是提升實力沒有任何的關係。

  • 趙國文官很少能出謀劃策

位於戰國四大公子之列的平原君也是一個崇尚強辯的人,他門下的門客與其它三大公子不同,像是信陵君在竊符救趙的時候有著侯嬴等人的幫助,孟嘗君在被罷免丞相的時候也有著馮諼去為他出謀劃策。

而平原君門下的人卻並不能夠為平原君出謀劃策,能做到的也只能是在平原君所組織的辯論當中脫穎而出;所以,這就導致整個趙國能夠實行的發展策略少之又少,讓趙國在行政的發展上面受到巨大的阻礙。

趙國不良的外部發展環境

最後一個原因,是因為趙國的外部發展環境所導致的;戰國後期的趙國處在一個非常不穩定的外部發展環境當中,北方的燕國與它積怨已久,這導致趙國經常腹背受敵,長平之戰失敗之後,燕國曾經組織過對趙戰爭,戰國末期趙國在拼盡全力的對戰秦國,燕國依舊在它背後搗亂。

除去燕國之外,它西北部的匈奴也對它虎視眈眈,這讓趙國的發展環境特別糟糕,同時因為它內部薄弱的經濟發展和混亂的行政發展,讓它們沒有辦法進行一個良好的應對,這一點就是它與秦國拉開差距的重要因素。

  • 秦國通過外交策略改善外部環境

戰國中後期的秦國發展十分強盛,它的敵人來源於各個方面,除去面對著山東六國之外,還有著北方的匈奴、西部的戎狄,可以說是強敵環繞,但在這種外部環境的擠壓之下,秦國有著對應的政策能夠進行彌補,比如連橫和遠交近攻等等。而在發動滅國之戰的時候,它也能很好地將國家的兵力劃分成三個方面,對於北方的匈奴以及各大諸侯國都有著很好的應對,與秦國同樣處在非常不穩定的外部發展環境當中的趙國,卻不能夠有著它那樣的應對。

  • 趙、秦兩軍對峙,山東六國沒有支援

因此,在秦國和趙國的對戰上面,趙國實際上並不是輸在戰場上的,而是輸在了內部的發展上面,其實趙國雖然是戰國後期的抗秦主力,按理來說,其它的國家應該會因趙國為它們提供防線而給予趙國一定程度上的支援。

但事實上,趙國除了在前線拚死抵抗之外,在後方還要與其它的五個國家勾心鬥角,這本身就沒有強大內部實力,導致筋疲力盡,自然在對秦的戰爭上面也就不能發揮出全部的戰力,最終導致了最後的滅亡。

綜述

從以上的敘述中,我們可以得知,導致趙國失敗的因素有很多的,有趙國不利的地緣政治,與魏、韓之間的宿仇,以及趙國明君的不連續性,其中最重要的因素還是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後,頭重腳輕根底淺,暗藏發展危機,趙國重軍事,輕經濟的畸形發展,其實一個國家的發展,不能本末倒置,不能只發展一個方面,要從各個方面進行突破。

就如同趙軍一樣,胡服騎射之後,趙國軍隊雖然有著強大的作戰實力,在某一戰場能夠瞬間爆發出來,但它不能夠進行一種循序漸進的對峙,特別是後勤供給不上,就無法持續保證巨大的戰鬥力,這一點與秦國有著本質的區別。

秦國因為本身內部發展形成良性循環,能夠為軍隊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讓它在蒙受失敗時,不至於過分地傷筋動骨,稍微緩和之後能夠發動更大規模的戰爭,可是趙國在經歷一次失敗之後就只能夠走下坡路。

所以,國家與國家進行比拼的,並不是單純的經濟或者是軍事,而是綜合國力,畢竟國家的發展是循序漸進環環相扣的,任何一步出現了差錯,都能夠導致最終的功虧一簣;因此,雖然國家的發展精力是有限的,但如果想要創造更多的價值,就必須將這有限的精力合理的分配到各個發展層面,也只有這樣才能夠創造一個具有良性發展循環的國家,才能夠在綜合國力上面有著長足的提高,也才能夠應對各個時代的不確定因素。

參考文獻:《戰國策》、《資治通鑑》、《左傳》、《史記》、《呂氏春秋》、《漢書》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