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勝人生一場醉,賞格林卡《鋼琴三重奏「悲愴」》第三樂章

知樂古典音樂 發佈 2020-03-09T05:35:21+00:00

「悲愴」是作曲家們鍾愛的主題,最有名的自然是貝多芬《C小調第八號鋼琴奏鳴曲》Op.13,以及柴可夫斯基的「天鵝之歌」:《B小調第六交響曲》。


「悲愴」(Pathetigue)是作曲家們鍾愛的主題,最有名的自然是貝多芬《C小調第八號鋼琴奏鳴曲(悲愴)》Op.13,以及柴可夫斯基的「天鵝之歌」:《B小調第六交響曲(悲愴)》。此篇我們介紹格林卡的《鋼琴三重奏「悲愴」》中的第三樂章「廣板(Largo)」。

格林卡被俄國人尊為自己的音樂之父。在俄國,格林卡的地位等同於巴赫,儘管他是比巴赫晚一個世紀的人物,便是與莫扎特相比也晚了五十年;他是跟孟德爾頌同一時代的人物。


中國人熟悉格林卡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初,中蘇蜜月期時引進的一系列蘇聯黑白老電影,其中就有一部黑白的格林卡傳記。具體情節已然模糊,但通過影片大家會覺得格林卡是位民族主義氣息很重的愛國音樂家。在沙皇統治下農奴灰暗大環境中,格林卡的音樂總給人一種西伯利亞寒風割面的凌厲感。他的每一部作品都烙下俄羅斯民族的烙印。其實格林卡的重要作品並不多——一些器樂曲、一些歌曲和兩部歌劇而已。其中最著名的當屬《魯斯蘭與柳德米拉》(Russlan and Ludmilla),經常上演;而那首快節奏的序曲更是流遍了每一個愛樂者的耳朵。

俄國音樂給人的初印象是粗線條,但格林卡的《鋼琴三重奏「悲愴」》卻是柔美、婉妙、動人的義大利式室內樂作品。這卻足以改變人們腦海中的這種「初印象」。格林卡很少寫室內樂,除了自己銷毀的一部中提琴奏鳴曲、一部弦樂四重奏和一部管弦樂七重奏之外;留下的只有一部弦樂四重奏、一部鋼琴弦樂六重奏以及本篇所探討的鋼琴三重奏《悲愴》。室內樂是更適合表達細膩、曲折內心的曲式;對於描寫暴風驟雨般的時代變遷,它顯然不適合。這或許是格林卡較少創作室內樂的緣由之一。

《鋼琴三重奏(悲愴)》創作與1832年——格林卡28歲時,當時他健康亮起紅燈,飲食與睡眠都再衰三竭,不得已去義大利療養。也就是此時,格林卡學習了義大利音樂。屋漏偏逢連夜雨——情場失意,身心雙重打擊促成了格林卡這首以「悲愴」為標題的《鋼琴三重奏》。

如果不看標題單純去聽,優美、動人的抒情似乎離「悲愴」八竿子打不著——尤其是第三樂章的「廣板」,舒坦、婉轉、美妙地引人入勝,內心唯有平靜,哪來的「悲愴」?《悲愴》的第三樂章「廣板」篇幅並不長——輪篇幅,時長只有五六分鐘左右;但它有三個層次:

第一層是渴望與傾訴。主旋律完全由小提琴弦上流出,鋼琴只彈奏幾個簡單音符作伴奏。聲音是那般感染力,能激起任何情感豐富的心弦顫動。一開始便在傾訴衷腸,幾個低沉的音符直接發掘到心靈最深處,把整個心臟都剖出來捧給心上人。琴聲熱烈、溫和、感人至深,是對光明、青春、健美、理解與同情的追尋。這像極了勞倫斯(D.H.Lawrence)和福斯特(E.M.Forester)小說中的描寫:熱情奔放、光彩四溢、清新純潔的生命力,以及對靈與肉完美結合的大膽、肆意地歌頌。琴是火、是誘惑、是徹底暴露、毫不保留;是對另一顆同樣火熱、引起共鳴的心的渴求與相擁;是對那顆熱情跳動著的心的歌唱。

第二層,是哀吟與哭訴。主旋律幾乎與第一層雷同。提琴部分結束後,鋼琴彈奏簡單的幾個音符,然後大提琴唱出那個旋律。大提琴音色低沉,猶如失望的嘆息和可見而不可得的哀吟。旋律中已經完全失去第一層的青春熱火,剩下的只有哀怨、悲傷、痛苦和絕望。明知不可能找到另一顆同樣的心,卻仍然對著她(他)唱完生命中最後的哀歌。琴聲的悽苦、絕望;但絕不後退。沒有遺憾和後悔,是一種視死如歸的祭獻,是固執己見的追求,是向愛著的那顆心最後一舞……正是這種執著、頑強的求索,此曲才能被叫作「悲愴」。此處的大提琴就是一顆流血的心在哭泣。

最後一層是安慰,是結局。主旋律在這裡由鋼琴加以變奏,琴聲悠遠、飄逸,是對一顆死去的、正冷卻之心的安慰。「苦絳珠魂歸離恨天,病神瑛淚灑相思地」,鋼琴演奏主旋律,不時被大提琴和小提琴演奏幾個短促音節打斷,好像是對慰藉的回答,是垂死時的懺悔與臨終時的感嘆。

這裡推薦「鮑羅丁三重奏團」的演奏版本。鮑羅丁三重奏團(The Borodin Trio)原是前蘇聯的一個室內樂團,隨後移居美國。團長兼小提琴家杜平斯基(R.Dubinsky)在蘇聯時代就是世界著名的四重奏團——鮑羅丁四重奏團(The Borodin Quartet)創始人,在樂團中演奏了三十年,直至移居美國。鮑羅丁三重奏樂團的演奏奔放不羈,將這首《悲愴》表達的淋漓盡致,令人聽得欲哭無淚。

有人常說「音樂是精神避難所」;當下此刻也有人說「音樂是精神麻醉劑」。王圖霸業談笑中,不勝人生一場醉,當你需要「過量」時,何不就此縱情放肆一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