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現場發現被同夥弄死盜墓者骨架,石塊往頭砸,瓦片上還有血跡

梧桐樹下戲鳳凰 發佈 2020-03-05T16:34:40+00:00

在頭骨南邊,發現了1塊花崗岩石塊,17x23厘米大小;在骨架北側腳骨與上肢骨間,仰置一塊殘青瓦,21x 30厘米大小,瓦上有黑褐色的斑點,應該血跡留下的。

寶雞紙坊頭西周墓葬的特別發現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我在以前的「梧桐樹下戲鳳凰」頭條號中說過,陝西寶雞是中國三大出寶地之一,有「青銅器之鄉」美譽,時不時就能挖出貴重的青銅器。

這篇頭條號要說的寶雞西關紙坊頭,就是一處多次出寶地之一。從二十世紀初到二十一世紀初,百年間這裡至少三次現寶。



文物資料上可以檢索到的第一次現寶,發生在民國十五年(1926年)

當地一戶侯姓人家挖窯洞,挖著挖著,地失空了,原來下面是一座貴族古墓。當時挖出了4件青銅禮器和大量玉器。據窯主回憶,民國古董商聞訊後趕來,收走了這批文物。

這批文物現在下落不明,沒人知道收藏在哪,估計全流落於國外了。



第二次現寶,在半個世紀後的1981年,距上一次55年

這年的9月,寶雞當地連著多天下大雨,西關長青村紙坊頭一座窯洞塌毀,又出土了一批青銅器。

這座塌陷的窯洞,正是民國十五年侯家挖的那口窖。

這次出土文物到了及時保護,現收藏於寶雞中國青銅器博物館中。

窯洞塌陷後,侯姓主人當即通知了政府。雞市博物館接到報導後,立即派工作人員査看現場。



經過搶救清理,共出土了西周早期青銅器14件,以禮器為主,計有鼎4件、甗1件、鬲2件、簋5件、罍1件、觶1件等。另外,從塌陷的泥土中,又清出了夔龍銅飾3件、車器2件、 佩飾1組和一批破碎的陶器。

青銅器中,魚伯方鼎、魚伯四耳方座簋、魚伯雙耳方座簋、帶蓋圓鼎、大伯鬲等均是精品,其中4件器身上發現了銘文。從銘文中的「魚(古字是「弓+魚」)伯」字樣知道,這是西周早期魚國國君墓葬。

根據青銅器的時代,推定墓葬年代在西周早期,為周武王、周成王之際。



考古人員在清理時發現,魚伯墓是一座較大的西周時代殘墓,墓底距當時的地表約7米。這應證了窯洞主人的說法,民國十五年挖窖洞時挖出古墓,當時窖洞穿過墓底。

就此在周圍進行探査,看出了不少土坑豎穴遺蹟,有的墓底露出板灰、硃砂,還有人骨。當地村民曾撿到不少海貝、玉器、銅曲柄斗形器等文物,村中路旁壕溝內也有散落的繩紋夾砂陶片。

據此認定,紙坊頭一帶並不僅僅只有一座魚伯墓,而是一處較大的西周魚國貴族墓群,距今3000年以前。除了紙坊頭,在寶雞還有竹園溝、茹家莊等兩處重要的魚國墓地。



紙坊頭魚國墓地位於渭水北岸的第一台地上,距渭水僅500米左右, 西瀕福林堡春秋墓地、遺址區,從江蘇連雲港到甘肅蘭州的隴海鐵路,剛好從這片墓葬群里東西穿過。

現在,不少政府事業單位就坐落在這片墓地上,還有密集的民房。因此,雖然知道紙坊頭是一處西周遺址,但無法進行大規模發掘。即使已暴露殘墓,由於左右緊鄰村民住家窯洞、房屋,也不能深入發掘,無法徹底清理。

但寶雞已將這片作為重要的古代遺址區,予以重點保護。文物管理人員平時盯得很緊,不敢掉以輕心,因為遲早這裡還會「現寶」。



果然,到了2003年,又一批青銅重器露頭了,這次距上次僅22年

與1981年一樣,也是在陰雨連綿的9月份,侯家的窯洞再一次塌陷。

侯家共有兩座東西相距不到2米的窯洞,這次是後院窖突然塌陷的。由於經歷過前兩次現寶,侯家人的文物保護意識很強,及時上報了。

這次坍塌的後院老窯洞平時也不住人,放置雜物用。與1980年不一樣,侯家後人已在院中蓋起了二層小樓,二樓對外出租。窯洞坍塌時,二樓房客房間的窗戶被衝垮,塌下來的泥土把房客都壓傷了,差點被活埋。



區里文物部門負責人來到現場,但沒發現有文物出土。當天中午崖面又一次塌方,近百立方的窯土堆滿了侯家的後院,一件青銅鼎半露在崖面上……

市區兩級文物部門緊急召開現場會,決定組成聯合考古隊,進行清理髮掘。

當時,協助考古的派出所警員將侯家大院封鎖了起來,除侯家一家人外,其他人不得人內。考古隊就住在沒了窗戶的侯家客房內。

因考古現場空間有限,確定了兩點發掘原則:一是「搶救」,二是「小規模」。



發掘時不能往外深挖,旁邊就是另一村民家,萬一把將人家房子挖倒了,麻煩就大了。所以,清理工作很小心。

往外運土包給當地可靠的民工干,但民工得保證,要防止土中有未被發現文物,如果發現要立即上繳。雖然民工作了保證,但考古隊還是派專人盯著民工鏟起的每一鍬土。

這次清理髮掘了兩座西周墓,加上1981年清理的一座,在約15米長的崖面上,東西並列3座同一時期墓葬,三墓間隔3- 4米,墓底基本在一個平面,距地崖面上的地表約5-6米。

三座墓順次編為一號墓(1981M1)、二號墓(2003M2)、三號墓(2003M3)。



在清理開始後的第3天,第一件青銅器——直徑約15厘米、高約18厘米的分襠圓鼎便現身。到清理結束時,兩座墓共出土了30餘件青銅器物,還有一批玉器等。

其中三號墓出土了五鼎一簋。

這是諸侯國魚國國君級別墓,根據周王用鼎簋制度,隨葬的鼎簋少了幾隻。

周朝禮制是「天子駕六」、「九鼎八簋」,而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二簋」。墓中隨葬的應該是7隻鼎、6隻簋,現在少了2隻鼎、5隻簋,哪去了?很顯然,被盜挖出了。

從發掘現場看,魚國貴族墓地早被古代盜墓者光顧過了——一人甚至因此成了陪葬者。



二號墓曾暴露在窯面,很遺憾由於種種原因沒能及時清理,致該墓遭到進一步破壞。2003年9月清理時,斷崖面已看不到一點墓葬的痕跡。

現場清理時,發現墓葬的填土疏鬆,夾有大量灰土,與同時期墓葬夯打的五花土明顯不同,還有硃砂混雜在填土中。這什麼說明?肯定被盜挖過!

在距墓葬底部0.3米、緊靠北墓壁處,發現了一具人骨架。



骨架頭東腳西,長1.2米,姿勢極其怪異!

上下身不在一個水平面,上半身高於下半身10厘米,背朝南,面微向北,上半身作扭曲側身狀,下肢作跪狀,股骨伸前,壓在收回的脛骨、腓骨之上,左右腳骨東西並排置於脛骨、腓骨北側。

這是誰?墓主?不可能,墓主的葬具、骸骨早爛光了。那會是誰?最大可能是被同夥弄死在盜洞中的盜墓者!



不應該出現在墓葬現場的遺物,證實了這一推斷。在頭骨南邊,發現了1塊花崗岩石塊,17x23厘米大小;在骨架北側腳骨與上肢骨間,仰置一塊殘青瓦,21 x 30厘米大小,瓦上有黑褐色的斑點,應該血跡留下的。

這下什麼都清楚了,同夥用石塊往這位在洞下的盜墓者腦袋上砸,還扔下了瓦片……

當然,也不排除這是一起與盜墓無關的古代謀殺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