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淡虛無,真氣從之,淺談中醫養生

佛佛沂蒙山 發佈 2020-03-13T02:50:07+00:00

你可以找個椅子端坐在上邊,當然有條件也可以盤坐,怎麼舒服怎麼坐,好了,做好之後,你要調整身體,不要東倒西歪,然後閉上眼睛,把心放空不去想煩心事,你可以想像,你在一海灘躺在躺椅上,或者想一些讓你你高興或者你非常有成就的事,這樣就會制心一處,慢慢的就會靜下心來。


在現今快節奏的時代背景下,你是否常常焦慮不安?那麼如何保持心理平衡、情緒的穩定呢?那麼保持心態的清凈,心境的穩定、安寧的狀態就是中醫養生理論所注重方法,清靜養神的心理養生法就十分具有現實意義。

老子講"見素抱補,少思寡慾""致虛極,守靜篤"。作為醫學聖典的《內經》不但接受了道家節慾清靜的觀點,還主張積極防病養生的方法。《素問·痹論》講"靜則神藏,燥則消亡";《素問·上古天真論》指出"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其中心意思就是說,只要心情安逸,善於排除雜念,心神安定不急不躁,就可以氣機順暢,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這裡說的清靜,並不是說靜止不動!在大自然中,動靜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在養生之道要如何做呢?那麼就是,順應自然規律,動靜相合。所以只有這樣才達到內經說的"陰平陽秘"。

那麼清靜養神,並不是讓你不要思考。因為人活著會每時每刻都在思考,都有七情六慾。而是說要達成一種動靜的平衡,避免多度思慮,而中醫養理論,講的就是恬淡心平,精神內守,控制好自己的情志,避免大悲大喜。

而中醫防病養生的理論,都在強調一個前提,就是精神處於一個相對安定,清靜的狀態。

為什麼要強調清靜養神呢?據一項調查數據顯示,焦慮已經成為現代人的一種常態,比如工作的壓力,生活的壓力,車貸房貸,等等這些都成為大家焦慮不安的誘因!那麼如何排解這種焦慮不安的心情呢?中醫養生理論的意義,就體現在這裡,清靜養神對於焦慮,浮躁的心理體驗,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在這個快節奏的生活中,通過清靜養神,就顯得尤為重要,他不但可以調節緊張的情志,還能使心腦血管跟神經系統得到修養,對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是有好處的!

當然我們不可能像古代人那樣,找個大山做一個隱士遊俠!那麼在家裡或工作中,抽個時間放鬆一下精神,是完全可以的。對生活中的瑣事持包容的態度,保持寬廣的心情。把精力投入到學習工作中,這樣就可以達到那種動靜平衡的狀態。


我們要想保持良好的狀態,就要看淡名聞利養,心胸開闊,為人坦蕩,對一些名利,物質,升遷上,不要看的太重,眼光看的長遠一些,就可以為自己留有一定的空間。

在現代生活中,我們不可能找一片靜修的凈土,那麼怎麼辦呢,我們要善於利用碎片化時間,在你工作之餘,哪怕有片刻的時間,靜下心來,哪怕是只有幾分鐘,你可以想像你置身在風景秀麗的大草原上,你就可以放鬆一下心情,這樣是不是很簡單!

我們不能只是放鬆心情,還要動靜結合,如何動靜結合呢?就是經常鍛鍊身體,要做到形神兼備。在做到這些的基礎上,你還要堅持,只有長期堅持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要想做好心理養生,我們要如何做呢?這裡我們總結了幾種養生方法,需要我們根據自己的情況去選擇。

第一個就是出去走走,找個風景好的地方旅遊,這是一個不錯的主意,如果利用假期或休息,去到青山綠水之間,是可以起到平衡內心,調節精神的作用。

在一個就是靜坐,靜坐是平靜清靜心神的最好的辦法,從古到今,打坐一直受到修煉家的重視,你每天抽出一兩個小時,或者每次就做個三五分鐘。具體怎麼做呢?

你可以找個椅子端坐在上邊,當然有條件也可以盤坐,怎麼舒服怎麼坐,好了,做好之後,你要調整身體,不要東倒西歪,然後閉上眼睛,把心放空不去想煩心事,你可以想像,你在一海灘躺在躺椅上,或者想一些讓你你高興或者你非常有成就的事,這樣就會制心一處,慢慢的就會靜下心來。

還有就是散步,在一處沒人的地方一個人靜靜的享受一下,慢慢的走走,可以起到動靜平衡的作用。平時多聽一些能讓人靜心的音樂,讀讀書等等都可以,起到靜心的作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