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傑克!再見,我的凱魯亞克

上海譯文 發佈 2020-03-13T06:34:16+00:00

初讀凱魯亞克,往往從青春期開始,從《在路上》開始。在經歷了社會的敲打、生活的牽絆和價值觀的沉澱之後,時隔多年再次打開《在路上》,突然對凱魯亞克寄予在薩爾身上的糾結、猶疑和不甘有了切身的體會;最後,也理解了為何凱魯亞克最後要在禪宗和基督教的精神世界裡尋找innerpeace…再見,

今天(3月12日)是凱魯亞克的誕辰。

初讀凱魯亞克,往往從青春期開始,從《在路上》開始。躁動不安的年輕人嚮往「垮掉派」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欣然背上行囊、踏上旅程,在旅行、音樂和愛情里尋找生活的「答案」。

但是,真正讀懂凱魯亞克,卻往往在青春結束後。在經歷了社會的敲打、生活的牽絆和價值觀的沉澱之後,時隔多年再次打開《在路上》,突然對凱魯亞克寄予在薩爾身上的糾結、猶疑和不甘有了切身的體會;最後,也理解了為何凱魯亞克最後要在禪宗和基督教的精神世界裡尋找inner peace……

(建議一邊聽這首歌一邊看今天的推送)

1

凱魯亞克與巴勒斯,金斯堡攝

大學時囫圇讀完了《在路上》,最羨慕「垮掉派」可以一時興起就打點起行囊,一路搭著順風車去西部,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旅行的意義是什麼?對於「垮掉派」而言,旅行就是遠離枯燥的、規律的東海岸生活,或者說,遠離白人中產階級所建立的嚴密的生活體系,直面未知的、不確定的生活。只有在這種「迎面而來」的生活里,他們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以及存在的意義。

20世紀50、60年代,正是在凱魯亞克的感召下,美國戰後一代的年輕人紛紛走出家門。1957年,《在路上》出版後,美國售出了上億條牛仔褲和百萬台煮咖啡機,陪伴這些年輕人度過一個又一個風塵僕僕的在路上的日子。

至於接觸過《在路上》的中國年輕人,也算是趕上了好時候。上學的時候,打工掙些錢,再加上父母的贊助(他們就像《在路上》里薩爾的老姑媽),順理成章就踏上了旅途,體驗一下「詩和遠方」。

坐上綠皮火車,在逶迤的山嶺間穿隧過橋;偶爾也可以奢侈一把,坐飛機去遠方旅行;沒錢住賓館,就在青年旅社睡上下鋪;有時候也會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還有國際友人,談天說地,也算別有風趣。

但是,旅行終究只是短暫的逃離。回到生活,一切照舊。名山大川、風土人情和旅途見聞,這些美好的回憶只會在生活的間隙再一起勾起逃離的慾望,讓年輕人興致勃勃地規划下一次旅行。

《在路上》還頻繁地提到了波普爵士樂。主人公迪安在聽過爵士樂演奏之後,感慨說:

在吹奏副歌部分中間,突然間他抓住了「它」 ——所有人都抬起頭,心領神會;他們聽著;他忘情地吹著。時間停止了。他的音樂填補著虛空,用我們生命的實質,用他內心深處的告白,用遙遠的思緒,用對舊主題的發揮。這一刻,音樂跨越時空,表現了無窮的情感和靈魂的探索;所有人都明白,重要的不是曲調,而是「它」。

這裡的「它」,就是迪安內心的最高追求,是不受外部世界影響而實現頓悟的生命體驗。在爵士樂中,演奏者和聽眾都感受到了「它」的存在。

實際上,「垮掉派」詩人的口語化文風,能夠很好地融合進爵士樂的節奏之中。很多詩人在詩朗誦時,會邀請爵士音樂家伴奏。凱魯亞克本人就是紐約爵士樂酒吧的常客,與查理·帕克、迪茲·吉萊斯皮、大衛·阿姆拉姆等爵士樂演奏家私交甚好,合作非常愉快。

爵士樂強調個人感情的自由表達,它的精髓就在於即興發揮。一個爵士樂演奏者,全憑著自己對於音樂的感悟、對人生的理解和對現場氣氛的把握,任憑藝術直覺帶動自己的身體進行演奏。因而,爵士樂體現著徹底的「真」。而這種「真」,是每一代年輕人都孜孜以求的境界。

當然,對於中國年輕人而言,爵士樂的時代早已經過去了,80、90年代的搖滾樂也不可能在記憶中紮根。但是,和「垮掉的一代」一樣——或者說,和每一代年輕人一樣——年輕人試圖在音樂中尋找真實。

2010年代,民謠、說唱和電音先後席捲了年輕人的音樂播放器。這三個音樂流派原先都比較小眾。正因如此,這些音樂人也都保留了難能可貴的真實:民謠歌手把自己的生活寫成歌,展現最真實的生活畫面和情感體驗;說唱歌手總是進行即興表演,努力做一個很「real」的人,「real」也是這個圈子裡對人的最高讚譽;至於電音演奏者,他們的身體、著裝、情緒,往往就是演奏的一部分。雖然這些音樂流派在爆紅之後都迅速地商業化,但是它們多多少少承繼了爵士樂的精神,也多多少少體現了年輕人追求的「真實」。

凱魯亞克,金斯堡攝

《在路上》還提到了真摯的愛情。其中,最讓讀者難忘的就是薩爾與墨西哥姑娘特雷一起生活的那段日子。在特雷身邊,薩爾終於如願以償地體驗了他一直以來喜愛的、尊敬的下層人民的生活,並且享受到了勞動與愛情的快樂。

薩爾與特雷的愛情,是排除世俗觀念的自由結合。對於薩爾這樣厭惡中產階級生活方式的年輕人來說,與財富、身份、地位掛鈎的愛情是虛偽且無聊的;只有一見鍾情的、怦然心動的愛,才是真實的。

相比之下,迪安的觀念更加激進:他認為性是生活中唯一重要的事情。在書中,他同時周旋於幾個女人之間,愛上這個又拋棄那個。且不說這在今天的年輕人看來也足以稱得上是「渣男」,在當年保守的美國,這樣的情節不被世俗所容,讓《在路上》一出版就飽受爭議。

凱魯亞克在書中加入這樣的情節,不是為了讓人們對此做出道德評價,而是希望向更多人展示「另一種生活的可能性」:這個世界上並沒有唯一正確的生活方式。也許迪安和薩爾的生活方式是不穩定的,甚至是糟糕的,為他們帶來了數不盡的麻煩,但是,他們在這種生活中的感受,不論快樂還是痛苦,都是無比真實的。

2

從《在路上》問世之初,無數年輕人就只看到了「垮掉派」恣意狂歡的生活方式,並心嚮往之,也努力踐行之。因為無憂無慮的、變動不居的「在路上」的生活符合他們對於生活的想像和期待。

隨著年齒漸長,再次翻開《在路上》,也許就能在自由與快樂之外,讀出深埋在薩爾心底的痛苦與糾結。

「垮掉派」大合影

在第一次出發去西部前,薩爾面對的是精神世界的極度失落。《在路上》初稿開篇寫道:

I first met Neal not long after my father died……I had just gotten over a serious illness that I won』t bother to talk about except that it really had something to do with my father’s death and my awful feeling that everything was dead,……

「父親的離去」意味著精神世界的失落。凱魯亞克的第一部作品《小鎮與城市》中的父親,就是一個充滿美國式樂觀主義精神的男人,但是,突如其來的戰爭和社會劇烈變化,讓這個傳統男人無法適應,也無法保護自己的家庭。這一切都被孩子們看在眼裡,也讓他們在失望、不安,甚至是恐懼中長大成人。並成為父輩的反叛者。

所以,這裡的「父親」既是實指,也象徵著精神世界強有力的支柱。這個精神支柱,就是凱魯亞克所身處的白人中產階級的生活方式、道德標準及價值觀念等堅固傳統。

作為失望的後果,中產階級的孩子凱魯亞克拒絕繼承父輩的傳統,決心做它的叛逆者。於是,我們看到凱魯亞克筆下的人物表現出一種「白種黑人」的氣質:

我真希望我是個黑人,我認為,在白人中沒有什麼能使我激動得心醉神迷的,缺少活動、歡樂、神秘、音樂……可我偏偏是個「白人」,一個窮困潦倒的「白人」……我情願我不是白人,而成為這些歡樂、誠摯、令人著迷的美國黑人中的一員。

在凱魯亞克的年代,種族歧視仍然是美國最嚴重的社會問題之一。但是,在這個社會問題的背後,恰恰是美國牢不可摧的白人中產階級傳統價值觀。

以凱魯亞克為代表的「垮掉派」,想要破壞的正是這一系列傳統,以求讓自己,也讓那些深受其苦、倍感壓抑的群體(包括有色人種、窮人、女性)擺脫這些束縛。

尼爾·卡薩迪(迪安的原型)與凱魯亞克

薩爾一再地拋下原有的生活踏上漂泊的路,卻總是在某個時間點對一切感到疲憊,決定回到原來的生活(「回家」)。這是因為薩爾內心深處懷有對白人中產階級主流文化價值傳統的深深眷戀

這看似與凱魯亞克的反叛背道而馳,但是,深入閱讀《在路上》就會發現,他筆下的薩爾,從來沒有真正加入到迪安的隊伍當中。每一次當薩爾必須在迪安與舊有的生活方式作出選擇,薩爾都毫不猶豫地選擇回歸後者。

在第二次上路前,迪安和瑪麗盧來找薩爾,薩爾已經在心中隱隱感覺到「和他們廝混有害無益」;當迪安引誘薩爾與瑪麗盧做出格之事的時候,薩爾「過去年代積存下來的一切心理重負」還是讓他退縮了;就算他和墨西哥姑娘特雷一起生活的那段日子裡,終於閒適地享受著塵世的幸福,薩爾也強烈地感覺到內心深處回家的渴望。

兩種價值觀的拉扯與衝突在小說的結尾達到高潮。薩爾拋下了迪安,和富有的朋友一起坐上凱迪拉克轎車,去歌劇院觀看演出。如果說在第一次上路前,薩爾感到的是迷惘,那麼,在經歷了四次瘋狂旅行之後,他已經基本確信:自己毫無疑問是屬於「東海岸」的。

3

理解了薩爾內心在叛逆與順從之間的徘徊之苦,中國讀者恐怕很難不感同身受。在這樣一個傳統價值觀念強大且穩固的國家,每一個年輕人成長的必經之路就是與父輩產生價值觀衝突。衝突或溫和、或激烈,但很少有年輕人可以和長輩達成毫無保留的一致。父輩們傾向於穩定、按部就班的生活方式,也期待著一家人其樂融融、共享天倫的溫馨畫面。

而這顯然不符合一部分年輕人的意願,很難讓他們相信,過上這樣的生活就會幸福、快樂。當他們在旅行、音樂和感情生活中追求並體驗到自由生活的樂趣,又如何捨得放棄它,哪怕這其實只是轉瞬即逝的幻象?

當年輕人們終於有一天決心要過更加穩定的生活,他們會驚訝(也許還有失望)地發現,自己不知不覺中已經過上了長輩們所期待的那種生活——儘管和他們的期待多少有點出入。自由生活的快樂,也許就像薩爾去往西部的旅行,充滿驚喜、冒險和新鮮感,但是這個旅程終歸是有終點的。在某個時刻,年輕人會像薩爾一樣,不可遏止地產生「回家」的念頭,即使是他深愛的特雷也留不住他。

電影《在路上》最有名的劇照

這是否意味著,年輕人們追隨凱魯亞克的腳步成為「在路上」的一員,在旅行、音樂、愛情中尋找生活的答案,都是徒勞無功的呢?我想並非如此。沒有親身體驗過,怎麼知道某種特定的生活值不值得過?

就像薩爾,如果他沒有踏上旅途,也許一輩子都會在懷疑與迷失中渾渾噩噩,結束平平無奇的一生。但是,正因為有了四次西部之旅,他才逐漸認識到自己和迪安並非同路人,他才逐漸確信,作為白人中產階級的孩子,他無法像迪安一樣,割捨一切、拋棄一切。迪安可以永遠「在路上」,但薩爾最終會回到他曾經不屑一顧的生活中,做一個「局部的反叛者」。

也許這就是凱魯亞克給我們的啟示:生活方式和人生道路不該是別人給定的,而應當是自己創造、摸索、選擇的。也許最終的結果是遵循傳統,走上千萬人重複過的道路,但那終究是自己的道路。

當我們找到了屬於自己的道路——也許在而立之年,也許在不惑之年——我們就讀懂了凱魯亞克,青春也真正地結束了。那時候我們就可以輕輕說一句:

再見,傑克!再見,我的凱魯亞克!

「再見傑克」書單

點擊此處購買

On the Road

《在路上》

[美]傑克·凱魯亞克 著

王永年 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

點擊此處購買

On the Road

《在路上》(原稿本)

[美]傑克·凱魯亞克 著

上海譯文出版社

點擊此處購買

Beat Generation

《垮掉的一代》

[美]傑克·凱魯亞克 著

金紹禹 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

點擊此處購買

Big Sur

《大瑟爾》

[美]傑克·凱魯亞克 著

劉春芳 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

點擊此處購買

Visions of Gerard

《吉拉德的幻象》

[美]傑克·凱魯亞克 著

毛俊傑 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

點擊此處購買

Tristessa

《特麗絲苔莎》

[美]傑克·凱魯亞克 著

陳廣興 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

點擊此處購買

Visions of Cody

《科迪的幻象》

[美]傑克·凱魯亞克 著

岳峰 鄭錦懷 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

點擊此處購買

Vanity of Duluoz

《杜洛茲的虛榮》

[美]傑克·凱魯亞克 著

黃勇民 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

點擊此處購買

Maggie Cassidy

《瑪吉·卡西迪》

[美]傑克·凱魯亞克 著

金紹禹 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

點擊此處購買

The subterraneans and Pic

《地下人:皮克》

[美]傑克·凱魯亞克 著

金衡山 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

Lonesome Traveler

《孤獨旅者》

[美]傑克·凱魯亞克 著

黃勇民 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

Book of dreams

《夢之書》

[美]傑克·凱魯亞克 著

林斌 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

Satori in Paris

《巴黎之悟》

[美]傑克·凱魯亞克 著

艾黎 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

《凱魯亞克作品集》(套裝共13冊)

點擊此處試讀電子書

或搜索ID「」添加關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