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晚期內部已經千瘡百孔,搖搖欲墜,為什麼還能延續這麼多年?

歷史趣聞與生活常態 發佈 2020-03-05T12:04:32+00:00

客觀上來說,雖然清朝晚期受到了很多個衝擊,但是相對來說國家制度還是很穩定的。政府仍然是一個主權政府,國家的領土相對完整,國家沒有分裂。

在我們國人的印象中,清朝晚期那72年是千瘡百孔的外國勢力的入侵,加上國內勢力,各種暴亂,一個接一個的爆發的時期,給清政府的打擊都很大,那麼清政府已經千瘡百孔了,他是怎麼延續這麼多年的呢?

客觀上來說,雖然清朝晚期受到了很多個衝擊,但是相對來說國家制度還是很穩定的。政府仍然是一個主權政府,國家的領土相對完整,國家沒有分裂。

然後,清朝遭到外國勢力的反覆打擊。為什麼清朝沒有最終垮台?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中華民族具有強大的凝聚力

中華民族具有強大的凝聚力,這是歷史上許多國家難以比擬的。在世界歷史上,有許多燦爛的文明和繁榮的國家。但是這些文明和國家今天仍然很少。主要原因是凝聚力差。

中華民族是不同的。中華文明從古代一直延續到今天,從來沒有過時過。這從未被打破。這是什麼意思?這表明中華文明有很強的抗壓能力。不管外國的影響有多大,中華民族都能承受。

清代是中國古代文明發展的最高形式,其抵禦壓力的能力也相當強。即使外國勢力輪番進攻,也不容易消滅清朝。

這與印度不同,印度也是一個古老的文明。印度也是一個和中國類似的大國,但是他卻在很短的時間內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追根究底是因為印度這個民族他們的抗壓力不是很強,這是他們自身文明的特點,很難改變。

第二,清朝有強大的中央集權基礎

古代的中央集權實際上有利於像中國這樣的統一國家。中國古代的封建社會一直朝著中央集權的方向發展。元朝以來,特別是朱元璋採取一系列措施後,中央集權一直很強。這種中央集權制使地方權力變弱,地方政府沒有足夠的力量與中央政府競爭。因此,地方政府不容易被軍閥割據。

地方不容易發生軍閥割據,但更從屬於中央政府及其調度。因此,這個地方不容易分崩離析。即使在被外國勢力和農民起義打擊之後,打破中央集權制度仍然不容易。因此,清政府得以保持強大。

第三,滿清時期漢族官員的強勢崛起

在1840年鴉片戰爭之前,清朝的漢族官員數量相對較少,沒有占據統治地位。但是鴉片戰爭後。隨著列強對中國的不斷進攻,在朝廷中起主導作用的滿族官員已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因此,漢官應運而生,並逐漸占據了朝廷的統治地位。

韓的官員在朝廷中占據了前所未有的領導地位,也就是說,他們在不斷的上升,所以他們有著很高的心態,非常支持朝廷,積極的為朝廷服務。

這種情況在歷史上是罕見的。為什麼它在歷史上很罕見?由於其他歷史朝代的原因,漢族官員一直處於統治地位。這樣,到王朝結束時,他們的整個內心都會有一種軟弱的感覺,不願為朝廷效力。此外,他們夢想能夠取代皇帝,建立一個新的朝廷。通常在這個時候,他們容易造反。

然而,清朝的漢人官員絕不會反抗,因為他們剛剛獲得力量。這是他們展示才華的時候了。他們不會想得太遠。曾國藩滅太平天國後,許多人認為曾國藩可能會造反發跡。但事實上曾國藩並沒有這樣做。後來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等人也沒有這樣做。這也是晚清漢族官員的心態。

第四,清政府繼續緩衝土地流失

當清政府遭到外國列強的打擊時,雖然每次都失敗了,但清政府並沒有瓦解。究其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繼續通過賠償來緩衝土地。對於那些西方大國來說,中國離他們太遠了。中國即便是被他們這些人占領,但對他們的管理來說也是有困難的。所以對於他們西方大國來說通過各讓中國的土地賠一些巨額的財產,他們接受起來也更加容易。

所以說清朝晚期,列強入侵進行抗擊的時候,幾乎全都以失敗告終,那麼何列強打仗失敗了之後,清政府就會通過割地賠款的方式來緩解這些矛盾。但這只是會緩解,一段時間,過一段時間矛盾再次激化,西方列強會再次發動侵略戰爭,如此循環往復,惡性循環,生生不息。

當然,相對靠近中國領土的日本是個例外。日本對中國的土地有強烈的需求。但是日本的崛起來得晚。當他們全面入侵中國時,清政府已經滅亡了。

由於上述四個原因,清朝一直受到外國列強的不斷打擊,但它一直保持強大。直到辛亥革命爆發,在全國人民的強烈要求下,皇帝退位,清朝才退出中國歷史舞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