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水產養殖為什麼病害頻發?病原菌的毒性正在增強

牧海 發佈 2020-03-14T13:49:23+00:00

結果表明,在濃度為0.05g/L和0.005 g/L時,搖蚊幼蟲提取液的誘食效果最好,甘草提取液次之,蚯蚓提取液的誘食效果最差;當濃度為0.01 g/L時,甘草提取液的誘食效果最好,後面依次是:搖蚊幼蟲提取液>陳皮提取液>蚯蚓提取液。

大家都知道,無論是畜禽養殖還是水產養殖,要想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就要在有限的空間內增加養殖密度,提高養殖產量。如果養殖的品種利潤不高,比如常見的四大家魚以及鯉魚、黑魚、鯽魚等,那麼也只能通過「走量」的方式來賺取利潤。但是,養殖密度一旦過高,水產動物患病的風險與幾率就會大大升高,甚至還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那麼,集約化、高密度的養殖對病原菌的毒性到底有什麼影響呢?為什麼集約化養殖病害頻發呢?

這正是今天要討論的話題。

首先,魚為什麼會患病呢?

魚類患病不僅僅是本身的問題,還有養殖環境病原的共同作用。魚兒想要健康地生活,一方面要有好的水質環境,另一方面要有適應環境的能力,或者說抵抗不利環境的能力。如果水域環境的變化超過了魚類本身的適應能力,就會導致魚類抵抗力下降,進而感染疾病。

在生產上更常見的現象是,患病的魚類會同時感染幾種不同的病原菌。假設病原菌A首先感染了魚類,就會通過釋放毒素、造成機械損傷、奪取魚類自身營養等三種方式來降低魚類的抵抗力。魚的抵抗力一旦下降,其他病原菌(B、C、D等)就會趁虛而入。

除此之外,細菌本身的毒性大小也是一個重要的致病因素。隨著水產養殖上抗生素的大量使用,致病菌的耐藥性越來越強,細菌性疾病的治療也越來越困難了,比如遲緩愛德華氏菌病、弧菌病、巴斯德菌病、絲狀細菌病、氣單胞菌病等等。

池塘中的養殖環境,不僅是魚類生活的場所,也是細菌、病毒的容身之處。養殖環境對致病菌存在著選擇作用,不同的養殖模式下選擇強度不同。而在集約化養殖模式下,養殖水質更容易惡化,條件更加苛刻,致病菌要想存活下來,就必須提高自身的毒性與侵染力。

致病菌的毒性是怎樣增強的?下面用實驗來說話

為了調查清楚集約化養殖對病原菌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國外有研究團隊展開了相關實驗。

該實驗選擇了在全球範圍內普遍存在的魚類病原——柱狀黃桿菌為研究對象。在2010年夏季,科研人員從一個養殖場的上游進水處A以及下游出水處B分別收集了9種不同的細菌菌株,其中在B處收集的菌株就代表了經過集約化養殖環境選擇作用的細菌菌株。

為了測定A、B兩處細菌的毒性,研究人員以斑馬魚(Zebra fish)為感染對象統計致死率。A、B兩個採樣點分別提取了9種菌株,為了測試每一種菌株的致病力,分別用14條斑馬魚測試。因此,接受菌株侵染的斑馬魚總數為14×9×2=252條。另外再取14條斑馬魚作為空白對照組,將其放入接種了無菌培養基的封閉水體中。

▲▲▲選擇斑馬魚作為侵染對象的原因有三個:首先,斑馬魚的基因與人類有著87%的同源性,是一種典型的模式生物(常見的模式生物還有擬南芥、果蠅、酵母、小鼠等);其次,斑馬魚體長只有3-4cm,在一個小型水箱中就可以養殖很多斑馬魚,非常節省空間;再者,斑馬魚是一種熱帶魚,只需要3個月就能達到性成熟,因此試驗周期短,方便展開生物遺傳、毒理實驗、營養水平等方面的科研項目。

實驗總共使用了266條斑馬魚,為了減少系統誤差,所有的斑馬魚的體長、體重、發育水平、營養條件均相似。實驗周期長達11天,每天觀察魚病的身體症狀並記錄好發病率;在疾病進入急性期的前3天,研究人員每個小時都對斑馬魚的身體狀況進行一次監測。

實驗結果表明,受到進水口菌株感染的斑馬魚平均死亡率為10.3%,受到出水口菌株感染的斑馬魚平均死亡率達到了32.5%,空白對照組(沒有接受任何菌株感染的一組)沒有觀察到死亡現象

此外,對A、B兩處菌株的基因片段分析表明,出水口的細菌種群比進水口的細菌種群分布更加均勻,種群規模也更大,而且在出水口檢測到的基因型比進水口更少——也就是說,集約化的養魚環境會選擇具有特定基因型的菌株。

根據以上分析可以斷定,高密度養魚環境確實會選擇毒性更強的致病菌株,而那些致病力弱的菌株則會隨著它們的基因型一起被淘汰掉。

抗生素是如何殺菌的?頻繁使用有什麼後果?

除了集約化養殖模式,其他生態因素也會導致致病菌在毒性和競爭力方面的進化,比如水體中養分的增加、單位水體內化學藥物及抗生素含量的增加,其中最嚴重的就是抗生素濫用所產生的影響。

抗生素對細菌的殺滅原理是這樣的:

抗生素的作用位點位於細菌的細胞壁上。以革蘭氏陽性菌為例,其細胞壁由肽聚糖磷壁酸組成,其中肽聚糖又是由四肽尾、肽橋、聚糖(N-乙醯葡萄糖氨和N-乙醯胞壁酸兩種單糖相互連接形成的長鏈結構)組成。

抗生素可以干擾革蘭氏陽性菌細胞壁上肽橋的形成,而沒有了肽橋,細胞壁上的短肽之間就失去了連接,細胞壁骨架就會分崩離析,因此也就無法形成完整的細胞壁。這種情況下細菌很容易在低滲透壓的環境中裂解死亡。

而細菌耐藥性的增強,在微觀上的反映就是細菌的細胞壁上形成了厚實的蠟質層,如同保護罩一樣保護者細菌表面的結構,因此抗生素、溶菌酶、化學藥物等難以接觸細胞壁,細菌的生命力也就更加頑強了。

抗生素的好處很單一,就是為了防病治病,但是壞處卻很有很多。

  • 首先就是破壞水體的微生態平衡。

抗生素在殺滅致病細菌的同時,也會殺滅水體中的有益微生物,池塘中原有的微生態系統就會遭到破壞,池塘的穩定性和自我調節能力就會大大降低。

  • 其次,抗生素本身也會對致病細菌產生強烈的選擇作用。

劑量過高、使用時間過長會導致菌菌發生突變,能夠存活下來的都是抗藥性強的菌株,這就是所謂的有利突變(當然,這是對於細菌而言)。但為了殺菌不得不使用更大劑量、藥效更強的抗生素,最終使養殖生產陷入惡性循環。

  • 最後,這種惡性影響還會波及人類。

水體中的抗生素被養殖的動物吸收後會在體內殘留,人類通過食用水產品就間接攝入了抗生素,即使經過加熱、煮沸等方法也無法消除這種影響。位於食物鏈頂端的人類無疑是受影響最大的。

為防止細菌產生耐藥性,可以嘗試推廣中草藥

與抗生素不同,中草藥取材於天然無公害的植物產品,並不會使致病菌產生抗藥性的問題。中草藥常作為添加劑加入飼料中,經過消化後產生的纖維素等物質,在水產動物的腸道內停留的時間相對較長,能夠促進腸道的蠕動,更有利於消化健康。用中草藥代替抗生素,有以下三種好處:

  • 1.中草藥可以有效抑制各種病原菌

大黃、穿心蓮等中草藥可以抑制細菌的增殖;野菊花、板藍根可以幫助魚蝦抵抗病毒的侵襲;馬鞭草、苦楝皮具有殺滅寄生蟲的功能。因此在生產上完全可以根據養殖魚類的患病情況,選擇合適的中草藥,達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需要說明的是,不同的中草藥對致病菌的抑制作用不同。國內曾經有研究團隊針對大黃、黃連、五倍子、石榴皮這四種中草藥對弧菌(能夠侵染48種海水魚類,是一種侵染性很強的細菌)的抑制能力展開過相關實驗。

他們的研究表明,大黃、黃連、五倍子、石榴皮都能夠顯著抑制細菌的增殖,其提取液的原始pH分別為6.5733.1054.1313.905;但是養殖池塘中的pH並不會這麼低,更有意義的是在中性pH下這4種中草藥的抑菌能力。當研究人員將藥液的pH值調整到7.0附近時發現,五倍子石榴皮能夠有效抑制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創傷弧菌以及鰻弧菌的活力,而大黃、黃連的抑菌能力相對較弱,具體的抑制效果如下表所示:

▲▲四種中草藥對副溶血弧菌、鰻弧菌的抑制效果

  • 2.中草藥還能從根本上提高水產品的質量

在傳統的養殖中,養殖戶為了提高魚類的生長速度,就大量使用動物性飼料來養殖,但是養出來的魚往往口感較差、肥瘦比例不均勻、肉質鬆散,還伴有明顯的土腥味兒。這是因為動物性飼料中缺乏多種微量元素,但加入中草藥之後,其中的草本成分可以改善水產品中游離胺基酸的比例,在腸道中產生的有機酸還可以提升水產品的口感與風味。

  • 3.中草藥還能促進魚類攝食

因為中草藥中的多糖、生物鹼、揮髮油、胺基酸等具有誘食的功能,反而會刺激魚類競相攝食。研究人員曾經用不同的誘食劑研究對蛇鮈(ju)誘食效果的影響,四種誘食劑分別是搖蚊幼蟲、蚯蚓、甘草、陳皮的提取液,其中前兩種是動物性的天然餌料,後兩種是植物性的中草藥。

結果表明,在濃度為0.05 g/L0.005 g/L時,搖蚊幼蟲提取液的誘食效果最好,甘草提取液次之,蚯蚓提取液的誘食效果最差;當濃度為0.01 g/L時,甘草提取液的誘食效果最好,後面依次是:搖蚊幼蟲提取液>陳皮提取液>蚯蚓提取液。

以上實驗說明,通過控制誘食劑的濃度就能夠提高魚類對中草藥添加劑的攝入,進而達到提高進食量和免疫力的雙重效果。


總之,無論是畜牧養殖還是水產養殖,控制合理的養殖密度、合理使用中草藥都能夠降低疾病發生的幾率,提高養殖的成功率。


在養殖上致病菌的毒性正在增強,關於這種現象您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如果您覺得這篇內容有用,那麼歡迎點讚關注、轉發收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