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波:危急時刻,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

吳曉波頻道 發佈 2020-03-14T18:46:30+00:00

——安迪·格魯夫文 / 吳曉波《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僅憑這個書名,它就足以橫行百年。本篇作者 | 吳曉波 | 當值編輯 | 麻醬責任編輯 | 何夢飛 | 主編 | 鄭媛眉



我篤信「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這句格言。我不記得此言出自何時何地,但事實是:一旦涉及企業管理,我相信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

——安迪·格魯夫


文 / 吳曉波


《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僅憑這個書名,它就足以橫行百年。


上世紀90年代的美國,出現了三位巨星級的職業經理人,他們個性鮮明,治業有道,均在危機時刻把龐然大物拉出泥潭,而且一改躲於幕後的傳統,樂於傳道分享,並各有一本超級暢銷書行世。


他們是通用電氣的傑克·韋爾奇(著有《贏》)、IBM的郭士納(著有《誰說大象不會跳舞》),以及英特爾的安迪·格魯夫(著有《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



安迪·格魯夫(1936—2016年)是一個出生於匈牙利的猶太人,20歲時,以難民的身份來到美國。1968年,他與鮑勃·諾伊斯、戈登·摩爾一起,在矽谷創辦了英特爾公司。


安迪·格魯夫與鮑勃·諾伊斯、戈登·摩爾


很長時間裡,在「英特爾三人組」中,格魯夫的名氣是最小的。諾伊斯是集成電路的聯合發明者,摩爾更是以著名的「摩爾定律」而廣為人知。在一開始,格魯夫是諾伊斯的助手,但很快他在管理上的天賦展現了出來,1979年,他被任命為公司總裁,主管研發和生產。


有媒體評論說:


沒有諾伊斯,英特爾成不了大公司;沒有摩爾,英特爾成不了技術領先的公司;沒有格魯夫英特爾成不了高效率的公司。英特爾的三駕馬車每個人都很重要,但他們三人的合作更重要。


英特爾早期的重要產品是電腦中的半導體內存。1970年,英特爾開發出了世界第一款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用於替代之前的磁芯存儲器,很快占據了半導體內存的半壁江山。在接下來的十年里,英特爾成長為全球最大的計算機硬體製造商。


但是進入1980年代,大勢陡變。日本半導體公司憑藉極高的性價比、先進的技術、高效的生產線投入崛起,存儲器市場由「美國內戰」變成了「美日對決」。格魯夫在書中描述說,


當時從日本參觀回來的人,把形勢描繪得非常恐怖。日本生產的半導體內存質量大大超出了我們的預計。


1980年,日本半導體內存只占全球不到30%的銷售量,而僅僅五年後,不可能的情況發生了,日本實現了對美國的反超,包括英特爾、德州儀器在內的所有美國公司俱告虧損。



1985年的一天,格魯夫來到摩爾的辦公室。過去的一年,英特爾高層是在無休止的彷徨和爭吵中度過的。


有人提出建一個巨型存儲器工廠,如同當年的太平洋戰爭一樣,與日本人面對面地硬打一仗;有人提議採用差異化戰略,生產特殊用途存儲器;還有人認為應該加大技術投入。


格魯夫望著窗外,遠處一座巨大的摩天輪在緩慢地旋轉。他問意志消沉的摩爾:「如果我們被裁,董事會請來一位新的CEO,你覺得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呢?」


摩爾猶豫了一下,回答:「他會放棄半導體內存。」


格魯夫想了一會說:「那就讓我們自己來做這件事吧。」



1986年,英特爾出現創業以來的第一次虧損。第二年,格魯夫臨危受命升任公司的CEO。他決定放棄半導體內存業務,將注意力集中在微處理器——CPU(CentralProcess Unit)。


格魯夫把這一時刻,稱為戰略轉折點——


戰略轉折點就是企業的根基即將發生變化的時刻,這個變化又可能意味著企業有機會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但它也同樣可能標誌著沒落的開端。穿越戰略轉折點為我們設下的死亡之谷,是企業組織必須經歷的最大磨難。


英特爾=存儲器,這是多麼簡約而顯赫的公式,現在,締造者之一的格魯夫要親手將之抹去。他關閉了八家工廠中的七家,裁員7200人。公司幾乎是在一種令人窒息的氛圍中摸黑轉型。


與IBM的郭士納需要惡意收購蓮花公司才能獲得軟體技術不同,英特爾在微處理器上有深厚的技術儲備。早在1971年,英特爾就成功研發了全球第一個微處理器。



1989年,英特爾推出486 DX CPU微處理器,這是一個革命性的產品,它首次增加了一個內置的數學協作處理器,將複雜的數學功能從中央處理器中分離出來,從而大幅度提高了計算速度。


在此之前,用戶依靠輸入命令運行電腦,而有了486,只需點擊即可操作。486可以說是即將建成的網際網路大廈的重要基石之一。


1993年,英特爾奔騰(Pentium)處理器面世,它能夠讓電腦更加輕鬆地整合「真實世界」 中的數據,從講話、聲音到筆跡和圖片。奔騰讓英特爾在微處理器的賽道上一騎絕塵,再度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公司。


1997年,安迪·格魯夫當選《時代》年度人物,這是百年以來,職業經理人第一次獲得這一桂冠。



格魯夫在《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一書中提出了「十倍速變化」這個新概念,它是對「摩爾定律」的一次疊代。


在格魯夫看來,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讓所有企業的戰略幾乎無法保持長新,「面臨十倍速變化,要想管理企業簡直難於上青天」。


在這個時候,唯一可以依賴的,甚至不是理性,而是企業家的獨斷力和偏執力。


一旦捲入了戰略轉折點的急流中,就只有感覺和個人判斷能夠作為你的指南。雖然是你的判斷將你送入了困境,但它也能夠救你出來。


所以,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



就在格魯夫成為《時代》年度人物的時候,新的「十倍速變化」又開始了,世界進入了網際網路時代,高通、ARM等手機晶片設計公司開始侵入英特爾的領地,並迅速獲得了成功。


2015年,英特爾以167億美元的代價收購Altera公司。2016年3月21日,安迪·格魯夫去世。4月,英特爾宣布推遲新晶片發布,這意味著,這家晶片巨頭退出智慧型手機晶片市場。


在電腦時代穿越了死亡之谷的英特爾,在智慧型手機和即將到來的物聯網時代,能否繼續它的傳奇?誰能夠幫助英特爾在噪音中分辨出信號,在絕境中窺見微光?誰能夠帶領它跨越新的戰略轉折點?


這個時候,你又需要從書架中找出格魯夫的書籍,在一扇窗口前閱讀,然後像他一樣,在絕望中眺望遠方變幻莫測的天空。


本篇作者 | 吳曉波 | 當值編輯 | 麻醬

責任編輯 | 何夢飛 | 主編 | 鄭媛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