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晨間 | 阿姨爺叔生鮮電商測評報告

新聞晨報 發佈 2020-03-14T04:30:24+00:00

經過一整個春節的集中強化培訓,上海不少年齡60+、70+的老阿姨、老爺叔也都會網上買菜了。在柴米油鹽上摸爬滾打了幾十年,這些阿姨爺叔平時是小菜場裡最懂經和挑剔的顧客。

來源:新聞晨報 記者:顧箏 韓小妮

其實何止。經過一整個春節的集中強化培訓,上海不少年齡60+、70+的老阿姨、老爺叔也都會網上買菜了。

在柴米油鹽上摸爬滾打了幾十年,這些阿姨爺叔平時是小菜場裡最懂經和挑剔的顧客。

那麼對於各種生鮮平台,他們會給出一份怎樣的測評報告呢?

看到朋友在朋友圈曬出盒馬買的西瓜、草莓、樹莓、肉,陸紅琴蠻心動的。

她也上盒馬選購了自己想要的食物,等到結算時:咦,小哥約滿了。

同樣的事情又發生了兩次,每次都是商品能加到購物車,但小哥約不上。

「聽朋友講,早上7點搶(小哥)還有可能搶得到,像我睡到八九點再去下單,肯定沒了。」

失敗三次後,陸紅琴放棄了在盒馬上買菜的念頭,轉戰其它生鮮平台。

手機上下載了好幾個買菜APP,用過比較之後,陸紅琴選擇了「兩鮮」:「東西價格好,還有買一送一的活動,品質也很好。」

她打開APP查看自己的訂單,挑了幾個合算的報出來:

新鮮竹筍25元一斤;澳洲肥牛卷48元/300g,第二件半價;黑毛和牛上腦牛排M9級179元/兩塊……

陸紅琴每次一下單就買很多。退休之後,她一直在鑽研廚藝,這次疫情全家宅在家裡,正是她全力發揮的時候。

除了給一家三口準備飯菜,她還要幫外甥女準備「愛心便當」。外甥女在居委工作,疫情期間非常忙碌。

只是,「兩鮮」的物流並沒有那麼給力,陸紅琴1月30日下的一單,2月6日才送到。2月2日下的一單,2月8日送到。

不過現在過了「最困難的時期」,快遞已慢慢恢復。陸紅琴2月26日晚上11點半下的一單,2月28日就送到了。

袁小陵(化名)家附近就是宛平菜場,東西多而全,有些不住附近的朋友也會特地過來買菜。所以,他之前從不在網上買菜。

這次由於新冠疫情,為安全起見,他選擇了百聯到家和奧樂齊這兩家實體商戶的線上APP。

原因是兩家超市都離他家不遠。「大概近的關係,阿拉沒碰到過送貨很慢的問題。」他說。

袁小陵根據兩家商品結構不同,互相補充著買。進口食品,他一般都在奧樂齊買。

而在聯華超市,他買到了十幾年沒看到過的梅林茄汁黃豆。這讓他興奮不已:「罐頭備著,心裡不慌。」

說到奧樂齊,還有個小插曲。

2月13日,市衛健委通報了前一天徐匯區新增病例所涉及的場所情況。那名住在佳安公寓的確診患者,去了家樂福。

袁小陵分析說:「其實,他去家樂福的時候,一定會順路經過奧樂齊的。但大概是因為奧樂齊規模小,東西沒家樂福全,所以他沒彎進去。」

「如果去了的話,阿拉也不好再買奧樂齊的物事(東西)了。」

68歲的婁曉仙沒想到自己會愛上「拼多多」。

「我老早也跟人家一樣想法,覺得拼多多上物事一點都不靈的。」她說。

不過經朋友介紹,她倒是發現了在上面購物的樂趣:「儂要會得挑。」

「會得挑」,一是要仰仗平時的生活經驗,知道一樣東西大概是多少價錢。太便宜的,「不要去看了,便宜沒好貨」。

二是要仰仗網上的評價。

前段時間,婁曉仙在「拼多多」上買了5斤小黃魚。

殺好洗好後,她在魚旁邊放上一把調羹做參照物拍了一張照片。油里炸好後,她又拍了一張。

她很有線上參與精神,在填寫評價時,特意上傳了這些照片。

「我可以給其他人看看小黃魚的大小、新鮮度,還可以通過組織語言鍛鍊腦子,不是蠻好嘛。」她說。

對於婁曉仙這樣的上海阿姨來說,「拼多多」不僅是購物平台,還是個遊戲、交際平台。

她和她的小姐妹們都在「拼多多」上種虛擬果樹。

買了東西後,平台會送水讓她們澆果樹,等種到一定程度,平台還會送真的水果,比如檸檬、蘋果、梨。

有時小姐妹會發消息來,讓她幫忙澆水。「姐妹之間互動有了,又有免費水果吃,多好。」

這種感覺,和年輕人當年沉迷於在開心網上種菜,沒有什麼區別。

晚上10點三刻,鄭修寧的手機突然響了。

「噶晚了,騷擾電話啊?」她心想。

電話接起來一聽,對方講的是外地普通話:「您剛才在我們平台上下單了。麻煩您是不是可以再買我們1塊錢的香菇?

原來對方是美菜商城的工作人員,看到了鄭修寧剛剛提交的訂單。

「我講:哦呦,不行不行。上次買你們的香菇,太多了。後來吃不完都倒掉了,很可惜的。」她回憶說。

對方有些為難:「我們的蔬菜銷售有指標的,我看您買的都是其他東西……」

「我聽伊聲音蠻急的,想想人家也不容易。我想要麼再買點菜吧。」她剛想追加一份菠菜,沒想到過了11點,平台停止銷售了。

「我只好打電話幫伊打招呼。第二天,又硬著頭皮買了點蔬菜。」

鄭修寧講述了這樁前些天碰到的趣事。她今年66歲,從2016年就開始在網上買菜了。

在嘗試了每日優鮮、淘鮮達、盒馬、永輝買菜等線上平台後,這兩年,她鎖定了叮咚買菜。

「我頭一趟買蝦,伊拉拎了只小鉛筒上來,里廂打了氧氣,讓我拿個面盆到門口去接活蝦。我覺得老好白相的嘛。」

「假使我買兩條小黃魚,伊拉會問得老詳細的:殺還是不殺?要不要保留內臟?這個服務蠻先進的。」

然而今年過年期間,鄭修寧發覺「叮咚退步」了。

有天早上5點40分,她掐著點下單,好不容易才買到了青菜蘿蔔、蹄髈等生鮮,本想煨個蘿蔔湯消消火。

結果蹄髈送來一看,黑乎乎的,只得申請退貨。

原本售後一向不錯的叮咚,這次退貨的流程卻不是爽快。

為此,鄭修寧發朋友圈感慨了一下。

外甥女看到後,就給她推薦了美菜。

「我一看,倒是蠻靈的。伊物事蠻新鮮的。」

「交關物事一箱一箱,老便宜呃,看不懂噢。就是量實在太大,比方講包心菜,一買要買4顆,阿拉屋裡就兩家頭,拚命吃也吃不掉。」

「這個美菜本來是給飯店送菜的,現在飯店生意不好,它就做老百姓生意了。」

不光是美菜,鄭修寧發現,疫情期間,線上買菜的需求激增,許多商家都想從中分一杯羹。

「蠻好白相的,大家搶鈔票。」她說。

女兒把她拉進了一個買有機蔬菜的微信群。

「哦呦,我一看,一點點小菜100塊一包,太貴了。騙騙從來不燒飯的人還差不多。我偷偷退出來了。」

幾番嘗試、比較下來,鄭修寧又回到了叮咚,美菜作為備選。

生鮮平台講到底也是優勝劣汰。新的想趁機撈一票,看樣子還是不行。除非做得更精更細。」她總結說。

「叮咚送貨快,小包裝量小,比較適合阿拉兩口之家。」她說。

「美菜量實在太大,買買水果還可以。還有麵粉最近不是老緊俏的嗎?伊上頭買得到。」

這兩年,鄭修寧把十多個朋友帶「入坑」,學會了網上買菜。「伊拉多數是留守父母,小孩在國外。」

「實際上我覺得網購對於年紀大的人來講,反而更加有優勢。」她說。

「年紀大的人過馬路、買菜不當心摜一跤,這種事體老多的。在網上買,就不用手提肩扛。」

「有人講在小菜場裡,儂看得到,更加放心。這是儂心裡想的。」

「大的網站都是批量進貨,有源頭可溯。這點很要緊。儂到小菜場去,有辰光沒辦法搞清爽。」

「我比較相信盒馬。一個,馬雲伊個人魅力還是可以的,我老欣賞伊的。再講,盒馬的老闆是阿拉上海人。」

和妹妹鄭修寧不同,鄭修英是盒馬的忠實用戶。

起初,她是被售後服務打動了。

「剛開始也上當的,買回來薺菜爛糟糟。」為此,她寫了「差評」。

沒想到盒馬主動打電話過來了解情況,在她已經把菜扔掉的情況下給她打了退款。

「這樣子我也不好意思唻,就一直買伊拉物事了。」

而且她發現,被她批判過的薺菜很快就下架了,等再上架時,品質已經改善了。

作為有經驗的主婦,鄭修英很在乎生鮮食品的新鮮度。

「叮咚呢,儂要碰額骨頭(碰運氣)呃。」她比較說。

「比方講這樣物事保質期4天,儂買回來一看,假使伊兩天前頭生產的,儂也沒辦法。個末儂心裡總歸不大樂惠(合意)。」

「盒馬有隻系列叫『日日鮮』,全部是當天生產的。伊只豆腐漿老濃的,豆腐也老新鮮的,沒一趟辜負我的。」

「還有盒馬工房的薺菜餛飩,當天包的,18塊8。儂禮拜天假使睏懶覺不想燒飯,就買這個好唻。」

在盒馬上,鄭修英一一試吃過來。遇到不靈的,「頻道關掉」;遇到滿意的,就納入自己的長期購買清單。

「有趟買了只蘇北雞,送過來一看,乖乖,像白烏龜(白鵝)一樣,老大一隻。這種雞要小悠悠才好吃呀。我包裝不打開,馬上退掉了。」

「另外有隻牌子倒是都蠻好吃的,我就認牢伊了。」

「有隻19塊8的肉糜,吃了我覺得蠻好。後頭看到一種26塊8的,我心想貴7塊,大概更加好噢?結果老不靈的。」

用她的話講,「交了老多學費」。如今,在盒馬上,她就像逛家附近熟悉的菜場一樣得心應手。

「我天天買菜,翻來翻去,里廂幾隻物事背也背出來了。」她說。

以前,盒馬「配送免費、半小時送達」的服務,一直讓鄭修英很滿意。

前陣子6元運費一直沒有取消,但她還是下了單。

「我是這樣想的:就算再送廿天好了,我多花120塊,我買伊服務,省了交關心唻。」

對於生鮮電商之間激烈的競爭,向來有經濟頭腦的阿姨爺叔可是心知肚明的。

鄭修英說:「生鮮也蠻難搞的。砸錢砸錢,砸不下去了,就大魚吃小魚,被並掉了。這些人日子不好過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