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第一大儒孫奇逢:人要耐得住寂寞

看客讀史 發佈 2020-03-02T08:49:08+00:00

孫奇逢的一生很長,92年,但卻遭遇明末大亂和清初的動盪,從22歲開始,他的人生便進入了「非常時期」,先是不得不「宅」在家中,後來以布衣之身與大太監魏忠賢鬥智鬥勇,再後來明朝將滅,他又不得不搬出直隸,再後來連隱居深山老林都呆不住了,一路逃難至河南。終其一生,孫奇逢都沒有做過一天官,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許多人一次「宅」了個夠!

真的是夠了!有的人宅一個星期就夠了。有的人宅半個月也受不了了。耐性再好的人,宅一個多月了,也開始慢慢變得煩躁、不安、焦慮、痛苦。

其實能有這些感覺都很正常,畢竟我們都是普通人,不是聖賢。那麼聖賢碰到「非常時期」能「宅」多久呢?孫奇逢給出的答案是:一生。

孫奇逢的一生很長,92年(1584—1675年),但卻遭遇明末大亂和清初的動盪,從22歲開始,他的人生便進入了「非常時期」,先是不得不「宅」在家中,後來以布衣之身與大太監魏忠賢鬥智鬥勇,再後來明朝將滅,他又不得不搬出直隸,再後來連隱居深山老林都呆不住了,一路逃難至河南。

終其一生,孫奇逢都沒有做過一天官,也未考取過任何功名。但《明史》卻對他推崇備至,評價他為「節俠士」「善義士」,《清史稿》更是把他排在了「儒林」第一的位置,為他立傳,這也徹底坐實了他明末清初第一大儒的歷史地位。

他的名頭還有很多,明末的時候與鹿正、張果中並稱為「范陽三烈士」;清初的時候與李顒、黃宗羲並稱「清初三大儒」;而他自己還有一個更響亮的名號,那就是「北方孔子」

有人曾用八個字評價他的一生:始於豪傑,終於聖賢!那麼,這是怎樣的一個豪傑呢?他又是如何在那國破家亡的特殊歷史時期,成就為一代聖賢的呢?可以說,他的聖賢之路是從耐得住寂寞開始的。

少年得志之後,正欲一日看盡長安花時卻突然守孝6年!

孫奇逢家是書香門第,他自幼也是立志要以功名光耀門楣的。據《清史稿·孫奇逢傳》記載:「孫奇逢,少倜儻,好奇節,內行篤修。負經世之學,欲以功業自著。」

所以他7歲便開始以先賢劉因、楊繼盛等為榜樣,刻苦讀書,並十分注重個人品德修養。到了14歲便已進入縣學,17歲更是高中舉人。對於準備幹大事的人,除了自身實力強之外,圈子的經營也很重要。

孫奇逢的圈子怎麼樣呢?所友者皆名士,十七歲登萬曆庚子年京兆榜時,與定興鹿善繼相識,一見如故。論學之餘,彼此「以聖賢相期勉」。與當時名重天下的東林黨人左光斗、魏大忠、周順昌等,則以「國士」相知。

就是這樣的志向,就是這樣的開局。但是命運多舛,造化弄人,中了舉人之後,直到22歲時,孫奇逢才終於可以進京應試。可就是在進京趕考的路上,晴天一聲霹靂響,他被告知他的父親去世了。

孫奇逢立馬放棄考試,回家為父親辦理喪事,喪事完畢後又按照古制在父親墳墓旁邊,結廬守孝。

這一守就是三年。

三年期滿後,已經25歲的孫奇逢,正準備一展宏圖,繼續考取他的功名時,又是一聲晴天霹靂。

他的母親也去世了!

他為母親辦完喪事之後,也按照古制在母親墳墓旁邊,結廬守孝。

這一守又是三年。

再三年期滿後,他已經28歲了。距離他少年得志,高中京兆榜已經過去了十一年。


中年無處可報國,正是年輕力壯之時卻在動亂中度過人生的40年!

夏奇逢守孝期滿,出來的時候,正是大太監魏忠賢橫行霸道之時。當時的閹黨和東林黨正斗得如火如荼。

後來楊漣、左光斗、魏大中、周順昌、黃尊素等先後被打入大牢,當時魏忠賢勢大,無人敢出聲。除了那個「愛管閒事」的夏奇峰!他先是聯絡山海關的薊遼總督孫承宗,企圖用「兵諫」的手段來給魏忠賢施壓:「以軍事疏請入見」。

《明史·鹿善繼傳》:與所善義士容城舉人孫奇逢謀,持書走關門,告其難於承宗。

魏忠賢雖然把持朝政多年,但也感受到了壓力,便快刀斬亂麻,直接在監獄就把左光斗給整死了,並誣陷了一大堆的罪名。人整死之後連屍骨都不給下葬,夏奇峰又聯絡鹿正、張果中號召在士林中募集資金,這才將左光斗等人的屍骸贖回,入土為安。

《明史·左光斗傳》:容城孫奇逢者,節俠士也,與定興鹿正以光斗有德於畿輔,倡議醵金,諸生爭應之。

所以,當時人們感念他們的「大義」和「大勇」,便稱他們三人為「范陽三烈士」。

敢跟魏忠賢公開唱反調的人,在當時的世人眼裡,無疑就是一個死人。可孫奇逢為了朋友的生死安危,卻絲毫不在意這些,這也是他「豪傑」之名,「俠義」之士的由來。

好在魏忠賢很快就死了,孫奇逢這才保住了性命。可是魏忠賢死後一年,李自成就來了,迎闖王不納糧的農民起義搞得明王朝風雨飄搖,終於是轟然一聲倒塌!

李自成來了,還是漢人的天下。可是年號「永昌」的「大順政權」很快就敗給了多爾袞的八旗子弟,當然還有那個降清了的吳三桂。漢家天下一下落入異族之手,這讓那些儒生們如何能夠接受。國可滅,朝代可更迭,但道統不能滅啊!

所以,孫奇逢開始組織自救,隱居深山,講學授徒,傳承儒家道統。《清史稿·孫奇逢傳》:時畿內賊盜縱橫,奇逢攜家入易州五峰山,門生親故從而相保者數百家。奇逢為部署守御,弦歌不輟。

再後來,明王朝徹底滅亡。孫奇逢老家的田地都被八旗圈地占去,他又舉家南遷至河南的輝縣。

直到清順治九年(1652年),清朝的工部都水司主事馬光裕敬佩孫奇逢的為人和學問,將其在夏峰村的土地和房屋慷慨地贈送給他。他才算徹底安定下來,這一年他已經68歲。

從28歲守孝出來,到68歲在夏峰村定居,他在明末清初的動盪中,度過了整整40年!

老年名聲大顯,清王朝屢征不應夏峰村裡隱居25年成聖賢!

生活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我們從後世的史料來看孫奇逢的一生,可以說是命運多舛,坎坷不平。但他自己卻說:「境雖逆,有道以居之,雖逆順也」。有如此心態,再加上他幾十年如一日的內外兼修,講學傳道,著書立說,所以到了老年時期,他的名聲也達到了空前的高度。

《清史稿·選舉志》:順、康間,海內大師宿儒,以名節相高。或廷臣交章論薦,疆吏備禮敦促,堅臥不起。如孫奇逢、李顒、黃宗羲輩,天子知不可致,為嘆息不置,僅命督、撫抄錄著書送京師。康熙九年,孝康皇后升祔禮成,頒詔天下,命有司舉才品優長、山林隱逸之士。自後歷朝推恩之典,雖如例行,實應者寡。

從明末到清初,他先後11次拒絕朝廷的徵召,不願出來為官,而是一心傳道,授業解惑。為什麼說他是「北方孔子」呢?孔子當年弟子三千,孫奇逢也是弟子三千。可以說,他培養影響了清初北方整整一代學者,而且薪火相傳,代不乏人。僅就其年譜有據可查的就有200多人,《清史稿》中自稱弟子或私淑的也有20餘人,余者投書問業的弟子,再傳弟子私淑弟子就難以計數了。

所以,與他同時代的黃宗羲也不無感慨地寫道:「北方之學者,大概出於其門」。而他自己也不無欣慰,在《夏峰歌》中寫到「門前履滿,敢雲洙泗士三千」。

《清史稿·湯斌傳》:斌念父老,以病乞休,丁父憂。服闋,聞容城孫奇逢講學夏峰,負笈往從。

《清史稿·許三禮傳》:三禮初師事孫奇逢,及在海寧,從黃宗羲游,官京師,有所疑,必貽書質宗羲。

《清史稿·申涵光傳》:涵光為詩,吞吐眾流,納之爐治。一以少陵為宗,而出入於高、岑、王、孟諸家。嘗謂:「詩以道性情,性情之真者,可以格帝天,泣神鬼。若專事附會,寸寸而效之,則啼笑皆偽,不能動一人矣。」尚書王士禎稱涵光開河朔詩派。學士熊伯龍謂今世詩人吾甘為之下者,鳧盟一人而已。

嘗謁孫奇逢,執弟子禮。奇逢恨得之晚,以聖賢相敦勉。自是始聞天人性命之旨,究心理學,不復為詩。

湯斌聽說他在夏峰講學,負笈往從;許三禮不服黃宗羲,獨服孫奇逢;一代詩才申涵光拜師孫奇逢後,不復為詩,要學更加性命攸關的心學、理學。另外還有《清史稿·王紫綬傳》、《清史稿·張沐傳》、《清史稿·耿燿傳》、《清史稿·彭之燦傳》,這些在《清史》中可以單獨立傳的人也無不以與孫奇逢有交而為榮光。

另外,孔子晚年著書立說。孫奇逢晚年也是著作等身。據《清史稿·藝文志》記載,他幾乎在儒學的每個領域都頗有建樹,光能夠入選《清史稿》傳世的就有:易類《讀易大旨》五卷。傳記類《理學宗傳》二十六卷。儒家類《理學心傳纂要》八卷,《歲寒居答問》二卷,附錄一卷,語錄二卷。詩文集《夏峰先生集》十四卷。

其中光二十六卷的《理學宗傳》一書,他整整寫了30年。而從他22歲那年突然從進京趕考的路上被叫回家為父守孝開始,到他92歲在夏峰村去世,他的聖賢之路整整走了70年。

70年初心未改!70年一心求索!70年安貧樂道!70年耐住寂寞。

歲寒挺孤芳,國破立風骨安貧守正道只為叔季振綱常

孫奇逢死的時候,門人弟子50餘人守靈祭奠,顧炎武說「會葬近千人」。外地弟子不能至夏峰者,亦服心喪,就地追悼。地方官吏、士大夫弔唁者絡繹不絕,有的從數百里之外趕來。京城之內,自內閣九卿至府、院、寺、署諸公,識與不識,「咸懷私淑哲萎之輩。醵金致奠,無一不與者。」農夫牧童、商販傭工,也為之罷市停耕,奔走哭吊,哀聲震地。安葬之後,仍有人從千里之外來夏峰憑弔,拜像長哭,「以所學相質」。

為什麼孫奇逢的影響力如此之大?一幫徒子徒孫為他哭泣也就罷了,為什麼農夫牧童、商販傭工也來哭吊?這還要從他本身的學問說起。《清史稿·孫奇逢傳》記載:

奇逢之學,原本象山、陽明,以慎獨為宗,以體認天理為要,以日用倫常為實際。其治身務自刻厲。人無賢愚,苟問學,必開以性之所近,使自力於庸行。其與人無町畦,雖武夫捍卒、野夫牧豎,必以誠意接之。用此名在天下而人無忌嫉。

一是他的學問很實用,他曾有提出「日用食息間,每舉一念,行一事,接一言,不可有違天理拂人情處便是學問。」的論斷。而他自己治學又嚴謹,以身作則,人格魅力大,在他晚年的時候已經是「群仰夏峰做喬嶽」,所到之處,人們夾道歡迎,爭相挽留。

二是他有教無類,言行一致。只要有人向他請教學問,他不論對方是何身份,都是以誠意待人,並且根據他們的習性和實際情況,給與有針對性的指導,因此上自公卿大夫、下自貧民百姓都願意接近他,所以大家才服他,所以他也才能夠名重天下,而無人嫉妒。

其實孫奇逢還是被低估了。雖然他弟子三千,著作等身,贏得了生前身後名。但他其實對後世最大的貢獻應該還是他延續了儒家道統的傳承,這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重新統一了理學的思想。他將程朱理學和陽明心學從針鋒相對拉到合二為一,有效避免了理學的繼續分裂。比如他認為程朱的「格物致知」和陽明心學的「致良知」,都是來自孔子,並無矛盾之處,到最後還是殊途同歸。所以《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這樣評價孫奇逢:「奇逢之學,主於明體達用,宗旨出於姚江,而變以篤實,化以平和,兼采程朱之旨以彌其缺失。」

第二,合併了「頓漸」之說。這一點也是非常恐怖的,頓漸之爭涉及到的是修行或做學問的方法,而且早已存在了千年。歷史上最有名的「頓漸」之爭,便是禪宗六祖的爭奪,神秀以「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的漸悟之說,敗給了慧能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頓悟之說。孫奇逢提出的「頓從漸來」的頓漸合一說,也許不是歷史上第一個提出來的頓漸合一說,但影響力卻是最大最深遠的一個。

第三,實現了理論和實踐的統一。孫奇逢的學問注重學以致用,所以他說:「日用食息間,每舉一念,行一事,接一言,不可有違天理拂人情處便是學問。」所以他提出:「學,只在事上學。」所以他說:「理學、節義、事功、文章總是一樁事。」孫奇逢「以日用倫常為實際」,竭力反對脫離實際讀死書、死讀書。而他本身就既是理論家,又是實修派,直到90歲時還在「知行合一」:「七十歲工夫較六十而密,八十工夫較七十而密,九十工夫較八十而密。學無止境,此念無時敢懈,此心庶幾少明。」可以說他真正做到了理論和實踐的統一,所以他才有那麼大的人格魅力,並成為聖賢。

第四,存續了儒家的道統。明末的時候,綱常大亂,閹黨東林黨相互傾軋,心學理學水火不容。清初的時候,又是異族入侵,漢文化的道統岌岌可危。要不是孫奇逢這些既能立足實際,又有著極大人格魅力,極高聲望的「衛道者」,清庭也未必會那麼快地「漢化」「尊漢」。而孫奇逢也絕不就是明王朝的遺老遺少,以「漢家正統」自居,到康熙的時候,他見清朝的統治者比明王朝還重視儒學,便開始鼓勵自己的學生出去為官:「匹夫為善,康濟一身,公卿為善,康濟一世」。由此,清庭與士大夫們的關係也得到極大緩和,而他教出和影響的整整一代北方學者也順利將儒家的道統在新的王朝統治中得以傳承,生根發芽,開枝散葉。

當然,孫奇逢還有很多思想,不僅是簡單地繼承前人,也有他自己的新發展。

比如經歷了明清變革時期的他發出了「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人之天下」的吶喊,將「民本思想」又推向了一個新高度。

比如他發展了陸九淵「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理論,提出了自己的「吾心即天地萬物」命題。

比如他在《問答》中明確了「理」和「氣」的關係:問:「理與氣是一是二?」曰:「渾沌之初,一氣而已,其主宰處為理,其運旋處為氣。指為二不可,混為一不可。」把理放在氣前,而二者又是體用一源等。

凡此種種,都是他幾十年如一日,耐住清貧,耐住寂寞,耐住各種誘惑而真修實悟出來的智慧結晶。尤其是在那宦官專權,民不聊生,大難臨頭各自飛的境況下,他能勇於承擔,挺身而出,足見他「歲寒挺孤芳」的風骨。

而更難能可貴的是,當他名聲大顯,清庭開始尊他為「海內大儒」,一再徵召他為官的時候。他還能耐得了寂寞,守得住清貧,這又是一種怎麼樣的堅守?也許正像他自己說的:

「賤何逆之有?當貧而貧,當賤而賤,則貧賤有餘榮;不當富而富,不當貴而貴,則富貴有餘辱。」

「心不受物累,動自與天齊」。

「餓夫撐拄天地」。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李白喝醉了酒說:自古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孫奇逢86歲的時候在《自贊》中寫道:「問爾為誰?曰歲寒氏!」他耐住了寂寞,所以他的一生是:始於豪傑,終於聖賢!

而他的理念也是「人人皆可為聖賢」!他教育的目的也是「學為聖人」!

而學為聖人的標準也很簡單,那就是:「明道理,做好人」。竟如此簡單?是的,聽起來做起來都不難,難的是能夠耐得住寂寞,一生如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