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中國採取的11項措施 美國並沒有做好抗疫準備

美國僑報網 發佈 2020-03-17T01:47:48+00:00

他說:「武漢比紐約還大,但是當你深夜驅車進入這座城市時,四周燈火通明但街道上並沒有人。但在每一扇窗戶後面,都有人在配合著隔離的決策。」

【僑報訊】新冠病毒在中國的傳播速度正在放緩,而在世界其他地方正在迅速加快。上周日(15日),中國新增確診病例僅為27例,同時世界其他地區的新增確診病高達10955例。

據Business Insider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布魯斯·艾爾沃德(Bruce Aylward)領導了由25名衛生專家組成的國際小組前往中國並帶回了中國經驗,但是世界其他地區「根本沒有準備好」以中國那樣的速度和嚴肅態度對待疫情。

以下是中國遏制新冠疫情所採取的11項措施。

火車不會在疫情嚴重地區武漢停車

艾爾沃德在結束訪問後告訴記者:「火車直接經過武漢火車站不做停留,而且已經持續了一個月的時間了。」

田納西大學臨床助理教授、美國急診醫師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Emergency Physicians)發言人達瑞亞·隆·吉萊斯皮(Darria Long Gillespie)曾表示,火車以及其他擁擠的交通工具,都可能為病毒傳播創造條件。她說:「人越多、空間通風也越差,這也是為什麼CDC呼籲大家不要乘坐郵輪的原因。」同時還應該盡力避免音樂會或者其他會議。

但是在美國,相應的應對措施是CDC建議民眾5月份之前取消50人以上的集會。

懷疑自己被感染的人可以去發熱門診

在中國,認為自己可能被感染的人會被送入特殊的發熱門診,自2002年中國暴發非典疫情以來,發熱門診已經非常普遍了。在那裡,醫生會為就診患者測量體溫、詢問症狀、病史、旅行史,以及詢問與確診患者的接觸史。如果有必要,患者可以在這裡接受CT掃描。

艾爾沃德說:「中國每台CT機一天可以進行200次檢測,每次掃描只需要5到10分鐘。」

但是在美國,艾爾沃德稱,一台CT機每小時只能檢測一至兩名病人。

當疫情進入暴發期,會有很多人湧入發熱門診進行測試,來確認自己是否被感染。以廣東省為例,疫情高峰期,該省的發熱門診進行了32萬次新冠病毒檢測,其中只有0.47%的患者是陽性。

開放新冠病毒檢測並免費進行

艾爾沃德對《泰晤士報》說,在發熱門診被確診感染冠狀病毒的病人會被送往隔離中心或者醫院。他說:「武漢在剛開始,病人從開始生病到住院接受治療需要15天的時間。之後他們把這個時間縮短到了兩天。」

同時中國政府還明確表示,對新冠病毒的檢測是免費的,而且在個人保險外的相關治療費用也由政府支付。

但是在美國,新冠病毒的測試能力仍然遠遠落後於其他許多國家,各地的公共衛生實驗室僅檢測了2.2713萬個樣本。而韓國迄今為止已經有超過27.4萬人接受了病毒檢測,該國的人口也只有美國人口的1/6。

CDC病毒性疾病部門的前流行病情報工作人員拉希·德賽(Rishi Desai)說:「中國和韓國在兩到四周內就解決了這一問題,但是我們的醫療體系可能會超負荷。」

迅速建造新醫院

中國用預製模塊新建了兩所醫院,每所醫院擁有1000到1300張病床,用來對抗新冠病毒。建造其中一家醫院用了6天、另一家用了15天。同時,其他的建築也被改造為醫院,以方便接收新冠患者。艾爾沃德說:「他們曾經在24到72小時內將訓練中心或體育場改造成臨時醫院。」

除了迅速建造醫院外,中國還接管了已有的醫院,並重新調整其用途,將這些醫院用於接受新冠肺炎的患者。

艾爾沃德表示,速度是遏制疫情的關鍵。他說:「我們應當學習的是中國處理疫情的速度。你能夠越快發現病例、隔離病例並追蹤到他們的密切接觸者,你就越能成功遏制疫情。」

大規模的密切接觸者追蹤

艾爾沃德稱,中國公共衛生官員使用的接觸追蹤技術是「清晰明了」的。如果一個人的行程有問題,他們的螢幕會用黃色來提示。

上周三(11日),WHO執行主任麥可·瑞安(Michael Ryan)在新聞發布會上將新冠病毒歸類為一種流行病,他表示一些國家「在抗擊該流行病的早期階段,過早的放棄了對與密切接觸者的追蹤。」他強調,這項戰略是一項有效、廉價和「非常基本的公共衛生干預措施」。

使用科技追蹤每一個病例

中國公共衛生官員試圖追蹤該國8萬多例病例中的每一例。艾爾沃德在此次訪問中看到,急救中心的大螢幕上顯示的是每一個聚集性疾病的信息,官員們依照該信息積極追蹤病毒傳播的地點,省長們在有問題時毫不猶豫地打電話給當地的小組。

同時,包括微博、騰訊和微信在內的中國社交媒體也會在網際網路上分享有關病毒的準確的最新信息。

至於美國,艾爾沃德表示:「你可以試試讓臉書(Facebook)、推特(Twitter)和Instagram也這樣做。」

非緊急醫療服務使用網際網路就診

艾爾沃德告訴記者,中國推遲了擇期手術和其他非危重病的就診時間,還將許多醫療服務轉移到網際網路上。艾爾沃德說:「一個人告訴我,他們現在50%的諮詢都是在網上進行的,以便能夠保持正常的醫療服務、開處方藥等。」

暴發冠狀病毒疫情的地區都非常擔心過度擁擠的醫療系統。

在美國,隨著疫情的惡化,約9.5萬張重症監護病房床位可能會爆滿,呼吸機等設備以及醫護人員都可能面臨短缺。

在家隔離時,中國人能夠簡單的獲得食物和補給

艾爾沃德對《泰晤士報》說:「1500萬人轉而使用網際網路訂購食物,而且都能送到。」

相比之下,在世界其他地區比如美國,對居家隔離的擔憂導致人們在不停地囤積生活用品,甚至出現了衛生紙短缺。

為了在疫情期間提供幫助,人們迅速改變工作內容

談到中國的非醫療對策,艾爾沃德表示,全中國上下都有聲援湖北的感覺。其他省份向疫情中心派出了4萬名醫務人員,其中許多是志願者。

艾爾沃德告訴《紐約時報》:「一個高速公路工人可以去測量體溫或者運送食物。在一家醫院裡,我遇到了一個教人們如何防控的女性。然而她並不是感染控制專家,她是一位接待員,但是已經學會了相關知識。」

所有公民都在個人層面上盡力控制著疾病的發展軌跡

艾爾沃德表示,他最震驚的是中國人認為他們都是在一起的。他說:「武漢比紐約還大,但是當你深夜驅車進入這座城市時,四周燈火通明但街道上並沒有人。但在每一扇窗戶後面,都有人在配合著隔離的決策。」(朱三景編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