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隨處可見的蓖麻,竟然是生化武器,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鍾銘聊科學 發佈 2020-03-17T02:56:28+00:00

2018年,《新民晚報》發表了一篇文章《蓖麻往事》,作者講述的是自己童年時,為了響應國家號召種植蓖麻。

2018年,《新民晚報》發表了一篇文章《蓖麻往事》,作者講述的是自己童年時,為了響應國家號召種植蓖麻。

作者李濤在文中說:

種蓖麻,據說是為造飛彈用的,實際幹嘛,並不清楚。

種子是學校發的,每人數顆,黑色的,帶著詭異的花紋。我姐姐班上也發了,我們各種各的,看誰結得多。

從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當時的小學生都有種植蓖麻的任務,由此可見當時全國都在種植蓖麻。據說當時還有一首童謠,叫做《我為祖國種蓖麻》,在戲劇《朝陽溝》里也曾經提及過蓖麻。可想而知蓖麻在當時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植物。

然而這種非常常見的生物,其實極具毒性。蓖麻子富含蓖麻毒素,兒童誤食2-6粒,成人誤食20粒可以發生中毒並導致死亡。

那麼問題來了,毒性如此高的生物,為什麼在當時種植那麼普遍呢?為什麼現在又沒人種植了呢?

蓖麻的毒素

如果說蓖麻有什麼缺點的話,那麼蓖麻毒素便是它最大的缺點。

蓖麻的毒素非常強,毒素是眼鏡蛇毒素的2-3倍,是氰化物的6000多倍。一般情況下,成人誤吞20粒就可導致死亡,但也有證據表明,如果吞食蓖麻子時沒有咀嚼,且果實完整,一般情況下不會對人體造成嚴重的傷害,但是我們也不要以身犯險,吞食蓖麻子。

蓖麻子中含有毒素成分是蓖麻毒蛋白以及蓖麻鹼。蓖麻毒蛋白能夠抑制蛋白質的合成,從而導致細胞死亡。實驗證明,7毫克的蓖麻毒素即可造成成年人死亡。

在美國,蓖麻毒素經常被用於暗殺,像電影中的情節一樣,有人利用蓖麻製作紙張,並添加有蓖麻毒素,製作成信件,寄給暗殺人。

據了解,在18年10月2日,美國防部官員表示,在兩份寄往五角大樓的郵件中檢測出含有蓖麻毒素,而這兩封信的收件人分別是美國防部長與海軍作戰部長。

除此之外,在冷戰時期蓖麻毒素也被用於暗殺。在1978年9月7日,作家喬治.馬爾科夫正在步行趕往英國廣播公司上班,然而走著走著,他感覺大腿有些疼痛,回頭一看一個手持雨傘的男子正在頻頻向他道歉,他沒有當回事,繼續走著上班。

然而不久,他就感覺到大腿異常疼痛,晚上時甚至發起了高燒,四天後馬爾科夫就因內臟衰竭而死亡。

當時誰也不知道他的死因,但馬爾科夫是保加利亞頗有影響的作家,而且公開發表過對保加利亞當局的不滿,遭到打壓。迫於生活,馬爾科夫留在了英國,並且繼續抨擊保加利亞當局。因此馬爾科夫的死絕對不是一件正常死亡。

果然,在法醫在驗傷時發現他大腿上偶一個針頭大小的金屬球,金屬球中有兩個小孔,經過檢驗,這個金屬球含有致命的蓖麻毒素。

20世紀80年代,隨著冷戰結束,保加利亞前情報部門負責人才公開承認,刺殺馬爾科夫的行動是蘇聯克格勃與保加利亞情報部門聯手用「毒氣傘槍」所為。

當時,保加利亞的一名秘密警察利用特製的雨傘槍,將封有0.45mg蓖麻毒蛋白的銥金小球射進馬爾科夫的腿部,造成對方中毒。

馬爾科夫事件之後,蓖麻毒素才作為生化武器被人類所關注。

蓖麻

蓖麻雖然擁有較高的毒性,但是蓖麻全身是寶。

蓖麻,原產於衣索比亞地區,在1400年,經由印度引進我國。蓖麻的種子可以榨油,這種油在低溫狀態下(-18攝氏度)不凝聚,在500攝氏度-600攝氏度的高溫下不變質,不燃燒,因此可以用於高級潤滑油,飛機上所使用的高級潤滑油就是蓖麻油。

蓖麻莖富含纖維,可以用於製作紙張、製作麻衣等。蓖麻葉子可以用來養蓖麻蠶,蓖麻蠶所生產的蠶絲是上等的紡織材料。

而且,蓖麻極耐貧瘠,對環境要求不高,除了黑龍江以北的絕大多數地區都可種植,在溫度較高的地區產量更高。

正是因為蓖麻全身是寶,以及對環境要求較低,所以在當時,無論是農田裡,田埂邊甚至自家院子旁邊,都能見到蓖麻,而蓖麻的種植也為我國帶來較為豐厚的經濟利益,因此當時我國種植比較廣泛。

後來之所以沒有繼續種植蓖麻,一方面是因為我國經濟效益有了很大提升,不需要種植蓖麻來提升經濟效益,另一方面蓖麻有毒,經常被兒童誤食。

總而言之,這種植物在我們看來是發財的寶貝,而在別有用心的人看來是生化武器,同一種植物之所以具有兩面性,不過是因為人的心思不同。

關鍵字: